資源簡介 (共16張PPT)8.3 大氣壓強與人類生活第八章 壓 強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如圖所示,用兩個吸盤模擬馬德堡半球實驗。將兩個吸盤對接,用力擠壓出空氣后難以將其分開,說明吸盤內部氣體壓強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氣壓強。若在吸盤上戳一個小孔,則吸盤內部氣體壓強會變 。若在海拔更高的地方做同樣的實驗,將其分開所需的力更小,則說明海拔越高,大氣壓強越 。(第1題)小于 大 小 123456789102. (2024·河北)如圖所示,在鐵桶內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熱,沸騰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澆上冷水。在 作用下,鐵桶被壓扁了。這種作用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請舉出一個實例: 。(第2題)大氣壓 用吸管吸飲料(合理即可) 123456789103. 下列現象中與大氣壓無關的是( B )A. 馬德堡半球實驗B. 護士給病人注射肌肉針C. 用活塞式抽水機抽水D. 用鋼筆吸墨水B123456789104. (2024·煙臺期中)如圖所示,小雪用放在水平面上的兩個實驗裝置來研究大氣壓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圖甲中玻璃管越細,水銀柱高度越高B. 圖乙中瓶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C. 外界氣壓變大,圖甲管內液面升高,圖乙管內液面降低D. 圖乙裝置能更準確地測量出大氣壓的值(第4題)C123456789105. 如圖甲所示為一把陰陽壺,壺把上開有兩孔,可同時盛裝兩種液體,如圖乙所示為該壺的結構示意圖,使用時若捂住a孔,則倒出的是液體,這是由于 的作用。 (第5題)B 大氣壓 123456789106. 如圖所示為同一包密封食品分別在德州市和青藏高原的兩張照片,兩地溫度基本相同。圖 (選填“甲”或“乙”)是在青藏高原拍的,原因是從低海拔地區到高海拔地區,大氣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6題)乙 變小 123456789107. (2024·泰州二模)如圖是某欄目介紹過一種創意新品,名為“天氣預報瓶”。A為上端開口的玻璃管,B為密閉的玻璃球,A與B下部連通,內裝有紅墨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當氣溫升高時,A管液面上升B. 將天氣預報瓶由高山拿到地面,A管液面逐漸升高C. 晴天的氣壓會升高,A管液面高于陰雨天D. B球內氣壓始終等于外界大氣壓(第7題)A123456789108. (跨學科融合·生物)(2024·肇慶端州校級二模)如圖是人體在平靜呼吸時,肺內氣體容量變化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C )A. a→b表示人正在吸氣,肺內氣壓小于大氣壓B. b→c表示人正在吸氣,肺內氣壓大于大氣壓C. c→d表示人正在呼氣,肺內氣壓大于大氣壓D. 當人的胸部在水面以下時,感覺呼吸不暢,是因為c→d過程受到了影響(第8題)C123456789109. ★如圖所示為“托里拆利實驗”的實驗過程。(ρ水銀=13.6×103kg/m3,g取10N/kg)(第9題)(1) 實驗選用的液體為水銀而不是水,這是因為 。(2) 實驗過程中,在玻璃管內灌滿水銀,手指堵住管口插在水銀槽中,這樣操作的目的是防止管內混入 。若實驗測得管內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為700mm,則通過計算可知此時的大氣壓為 Pa,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個標準大氣壓。水銀的密度大,易于操作 空氣 0.952×105 低于 12345678910(3) 實驗過程中,若保持玻璃管口不離開水銀液面,將玻璃管傾斜,則水銀柱長度 ,水銀柱高度 。(選填“變長”“變短”或“不變”)(4) 若在圖丙實驗過程中,不小心將玻璃管的頂部打破一個小孔,則你能看到的現象是 。(5) 若在圖甲實驗過程中沒有將水銀灌滿玻璃管,則會導致最終測量的大氣壓的值比真實值 (選填“大”或“小”)。變長 不變 管中水銀面會下降到與管外水銀面相平 小 1234567891010. (2024·南昌期末)如圖所示,小明利用注射器、彈簧測力計、細線、刻度尺等材料測量大氣壓。(第10題)(1) 將彈簧測力計圓環固定在墻面上,用細線一端拉住注射器活塞頸部,使線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12345678910(2) 在使用注射器時可以感覺到筒壁與活塞之間存在 力,為了測量該力的大小,將活塞推至注射器底部, (選填“取下”或“套上”)注射口的橡皮帽,用手拉注射器筒向右勻速運動,活塞相對于地面靜止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1。摩擦 取下 (第10題)12345678910(3) 將活塞再次推至注射器底部, (選填“取下”或“套上”)注射口的橡皮帽,用手拉注射器筒向右勻速運動,活塞相對于地面靜止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2。(4) 取下注射器,讀出注射器針筒的 ,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針筒上 (選填“整個針筒”或“有刻度部分”)的長度L。套上 容積V 有刻度部分 (第10題)12345678910(5) 由此計算出大氣壓強p= (用實驗已測或已知物理量表示)。(6) 如果在(3)中,彈簧測力計被拉到滿量程,活塞仍沒有滑動,我們可以改用更 (選填“粗”或“細”)的注射器進行實驗。 細 (第10題)12345678910(共23張PPT)第八章復習第八章 壓 強01知識體系構建02高頻考點突破03綜合素能提升目錄考點一 壓力與壓強典例1 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圖像,A和B分別是由甲、乙兩種物質構成的兩個正方體,當A、B靜置在水平地面上時,對水平地面的壓強之比為8∶1,則A的底面積與B的底面積之比是( D )(典例1圖)DA. 1∶1 B. 2∶1C. 1∶4 D. 4∶1 根據圖像讀出任意一組質量和體積,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兩物質的密度,進一步求出它們的密度之比;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以推出正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ρgh,據此求出實心正方體A、B的高度之比,由S=h2算出A的底面積與B的底面積之比。跟蹤訓練1. 兩個質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甲所示。將A沿水平方向切去高為L的部分,并把切去部分疊放在B上,B對地面的壓強為pB,A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為pA,pA、pB與L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g取10N/kg)( B )B(第1題)① 切除之前,A的重力為40N。② B的密度為5g/cm3。③ L=2.5cm時,pA∶pB=4∶23。④ 若將B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后,疊于A上,則pA'∶pB'=14∶5。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①③④12345考點二 液體的壓強典例2 如圖所示,A、B為完全相同的兩個開口容器(足夠高),之間用導管連接(閥門直徑可忽略),各盛有深度為20cm的水。若將閥門K打開,水將 (選填“向左流動”“向右流動”或“不流動”),水靜止時,水對A、B兩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為 。向右流動 9∶11 (典例2圖)12345將閥門K打開時,A、B構成連通器,根據連通器的原理可知待水不流動時,A、B中的水面相平,求得A、B容器中水的深度,根據p=ρ液gh求得水對A、B兩容器底部的壓強之比。12345跟蹤訓練2. 如圖所示,U形管中左邊裝水,右邊裝某種油,當液體不流動時,相關參數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g取10N/kg)( B )A. 該U形管不屬于連通器B. 該油的密度為0.8×103kg/m3C. 從右邊管內倒出3cm的油,可以使左右液面相平D. 向左邊管內加入一部分水,當液體不流動時,可能使左右液面相平(第2題)B12345考點三 比較壓強和壓力大小典例3 (2024·重慶渝中校級段考)將一瓶子裝滿水,先倒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圖甲),再將其側放(如圖乙)。兩次放置時,瓶子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1、F2,水對瓶蓋的壓強分別為p1、p2,其中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B )(典例3圖)BA. F1=F2,p1=p2 B. F1=F2,p1>p2C. F1<F2,p1<p2 D. F1<F2,p1>p212345跟蹤訓練3.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密封容器甲和乙,甲、乙容器中分別盛有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液體的高度相同,則液體對甲、乙兩容器底部的壓強p甲、p乙和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p甲'、p乙'的關系是( A )A. p甲<p乙,p甲'<p乙' B. p甲>p乙,p甲'>p乙'C. p甲<p乙,p甲'=p乙' D. p甲=p乙,p甲'<p乙'(第3題)A12345考點四 大氣壓典例4 如圖甲所示,王老師在圓柱形玻璃杯內裝滿水,用平滑的薄塑料片緊貼水面蓋住杯口,壓緊后將杯子倒置,水和塑料片都不會掉下來。接著將倒置的杯子懸掛在玻璃鐘罩內,封閉鐘罩后用抽氣機持續抽出鐘罩內的空氣,直至塑料片掉下,如圖乙所示。已知杯中水和塑料片總質量為100g,倒置后杯和水與塑料片的接觸面積為12.5cm2。(不考慮分子間作用力)(典例4圖)12345(1) 塑料片不掉下來說明了 的存在,通過計算可知,當鐘罩內氣壓降到 Pa時,塑料片會掉下。(g取10N/kg)(2) 王老師在實際操作中發現,抽氣至鐘罩內氣壓為30kPa時,玻璃杯內出現了一些小氣泡,繼續抽氣至鐘罩內氣壓為8kPa時,塑料片就掉下了,請你對此時塑料片掉下的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 。大氣壓 800 由于空氣進入玻璃杯,使杯內水對塑料片向下的壓強增大,導致現在塑料片掉下時,鐘罩內氣體托住塑料片向上的壓強大于原來塑料片掉下時氣體對它向上的壓強 12345跟蹤訓練4. (2024·齊齊哈爾龍江二模)又到了輕松而愉快的周末,家住成都的小新同學起床洗漱后,吃著糕點,喝著牛奶,推窗遠望,眼前是城區與雪山同框的一幅美麗畫卷。下列對于小新生活場景(如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C )(第4題)CA. 圖甲:塑料吸盤掛鉤靠重力貼在墻壁上B. 圖乙:將菜刀磨得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力C. 圖丙:使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D. 圖丁:遠處雪山山頂的大氣壓比成都城區高12345考點五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典例5 (2024·廣東模擬)飛機飛行時會受到向上的升力的原因是氣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 。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機翼模型a和b被固定在豎直方向,只能上下自由運動,A、B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FA、FB,當相同的風速吹向機翼模型時,FA (選填“>”“<”或“=”)FB。小 < (典例5圖)12345跟蹤訓練5. 如圖,草原犬鼠的洞穴有兩個洞口,A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B口在平地上。當微風掠過地面的時候,就會有氣流在洞穴內流動,讓悶熱的洞穴變成涼爽的“空調房”。洞內能形成氣流,是因為A口上方比B口上方( B )A. 風速大,氣壓大 B. 風速大,氣壓小C. 風速小,氣壓大 D. 風速小,氣壓小(第5題)B123451. (2024·貴港模擬)如圖所示的盲道,表面有不同形狀的凸起是為了( A )A. 增大壓強 B. 增大壓力C. 減小壓強 D. 減小壓力(第1題)A123452. 如圖所示為三個高度相同的實心銅塊,其底面積的大小關系是SA>SB>SC,把它們分別放在同一塊海綿上,則使海綿凹陷得最深的是( D )A. A銅塊 B. B銅塊 C. C銅塊 D. 一樣深(第2題)D123453. “做中學”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小強用吸管進行科學研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第3題)CA. 圖甲:吸管的一端做得很尖,是為了減小壓強B. 圖乙:用吸管制成水氣壓計,從山下移到山頂時管內的水柱下降C. 圖丙:將裝滿水的瓶子倒過來,瓶內的水不會從吸管中流出來D. 圖丁:兩個小球向中間靠攏說明了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大123454. (2024·煙臺)春節期間,小明和父母乘飛機去上海旅游。在飛機上升的過程中,外界大氣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飛機飛行過程中,座位上的小明相對于窗外的機翼是 (選填“靜止”或“運動”)的;機翼 (選填“上”或“下”)方的空氣流速快,壓強小,因此獲得了向上的升力。變小 靜止上 123455.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積為0.01m2,它對桌面的壓強為200Pa。(g取10N/kg,ρ水=1.0×103kg/m3)(1) 求空玻璃杯的質量。解:(1) 由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因此空玻璃杯的重力G=F=pS=200Pa×0.01m2=2N,空玻璃杯的質量m===0.2kg(第5題)(2) 在玻璃杯中裝入1kg水后,水對杯底的壓強為900Pa,求水的深度。(2) 由p=ρgh可知:水的深度h===0.09m12345(3) 通過計算推測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狀是圖甲、乙、丙中的哪一種。(杯壁厚度可忽略)(3) 假設杯壁是豎直的,由m=ρV=ρSh可得,裝入1kg水后杯中水的深度h'===0.1m,由于h<h',因此玻璃杯底部較小、開口較大,大致形狀是圖丙(第5題)12345(共16張PPT)8.2 液體的壓強第八章 壓 強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位于陜西涇陽的鄭國渠,是我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如圖是鄭國渠跨路面兩側的截面示意圖,兩側水渠和中間的涵洞可以看作是一個 ;當水不流動時,水對 (選填“A”或“B”)的壓強較大。(第1題)連通器 B 1234567891011122.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m,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潛水器在10 000m所受液體壓強為 ,潛水器表面上0.04m2的面積上受到的海水壓力為N。(海水密度約為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1.0×108Pa 4×106 1234567891011123. 連通器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利用連通器原理的是( C )(第3題)A. ①② B. 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C1234567891011124. (2024·合肥肥西期末)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實驗”,如圖所示。他在一個裝滿水的密閉木桶桶蓋上插入一根細長的管子后,在樓上陽臺向管子里灌水。結果他只用了幾杯水就把木桶撐破了。該實驗現象說明了決定水內部壓強大小的因素是( A )A. 水的深度 B. 水的質量C. 水的體積 D. 水的重力(第4題)A1234567891011125. (2024·常州)如圖所示,甲、乙兩支完全相同的試管內分別裝有質量相等的不同液體,甲試管傾斜、乙試管豎直,兩試管內液面相平。甲試管內的液體密度為ρ甲,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為p甲,乙試管內的液體密度為ρ乙,液體對試管底部的壓強為p乙,則ρ甲 ρ乙,p甲 p乙。< < (第5題)1234567891011126. 如圖所示為某同學研究液體壓強時,繪制的甲、乙兩種液體的壓強與深度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知,ρ甲∶ρ乙= ,其中 (選填“甲”或“乙”)液體是水。(g取10N/kg)(第6題)2∶1 乙 1234567891011127. 如圖所示的一個容器,關閉閥門K1、K2,在a、b、c三個容器中灌水,當水靜止時,三個容器中的水面 ,然后只打開K1閥門,b容器中的水 (選填“會”或“不會”)流向c容器。(第7題)相平 不會 1234567891011128. 如圖所示,把兩端開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質量不計),放入水面下12cm處,然后向管內緩慢倒入密度為0.8×103kg/m3的煤油,當塑料片開始下沉時,煤油在管內的高度是 。(第8題)15cm 1234567891011129. 如圖所示,三個質量、底面積相同,但形狀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內分別裝有甲、乙、丙三種液體,它們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A )A. 甲最大 B. 乙最小C. 丙最大 D. 一樣大(第9題)A12345678910111210. ★物理實踐活動中,小偉將高度為10cm的薄壁圓柱狀空杯(杯壁的厚度忽略不計)放在電子秤上,如圖甲所示。然后均勻地向杯中緩慢倒水,電子秤所顯示質量m隨杯中水的高度h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g取10N/kg,ρ水=1.0×103kg/m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C(第10題)A. 空杯的質量為100gB. 杯裝滿水時,水對杯底的壓強為2.0×103PaC. 杯裝滿水時,水對杯底的壓力為3ND. 杯對電子秤的壓強為1.5×103Pa時,杯中裝有水的質量為200g12345678910111211. (2024·龍東地區)小遙同學在做“探究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1) 安裝完實驗器材后,小遙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出現高度差,如圖甲所示,接下來的操作: 。(第11題)拆除橡膠管重新安裝 123456789101112(2) 如圖乙,從結構上看,壓強計 (選填“屬于”或“不屬于”)連通器。(3) 通過比較丙、丁兩圖得出結論:同種液體,深度越大, 。(4) 若圖丁中,探頭在水中的深度為8cm,請你計算該處水的壓強為Pa。(g取10N/kg)不屬于 壓強越大 800 (第11題)123456789101112(5) 小遙還想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與液體密度的關系,于是他向圖丁燒杯中多次加鹽水,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高度差不斷增大,于是得出“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的結論,他的結論是 (選填“正確”或“錯誤”)的,理由是 。錯誤 沒有控制液體的深度相同 12345678910111212. ★(2024·煙臺模擬)如圖所示,兩個底面積相同且質量相等的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分別注入兩種不同的液體,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兩點所受液體的壓強相等,則兩容器底部所受液體壓強p甲 p乙,所受液體的壓力F甲 F乙,桌面受到甲、乙容器的壓力F甲' F乙'。(選填“>”“<”或“=”)> > > (第12題)123456789101112(共16張PPT)8.4 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第八章 壓 強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如圖所示,在盛水的水槽中放入兩只瓶蓋,用注射器向兩只瓶蓋中間快速地注水,會看到兩只瓶蓋 (選填“靠近”或“遠離”),用物理知識解釋的原因是 。(第1題)靠近 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 123456789101112132. (2024·安徽)在高鐵站的站臺上,離站臺邊緣一定距離的地方標有一條安全線,所有乘客都必須站在安全線以外的區域候車。這是因為當列車駛過時,列車附近的空氣流速大,壓強 ,若越過安全線,即使與列車保持一定的距離,也是非常危險的。小 123456789101112133. (2024·樂山)樂山某學校開展以“蒼穹”為主題的飛機模型制作大賽,要讓飛機獲得升力,機翼橫截面的形狀應設計成( B )A. B. C. D.B123456789101112134. 屋頂風帽是節能環保裝置,利用自然風推動風帽旋轉,從而實現室內外氣體流動。當風帽轉動時,其內部氣體流速變大,壓強變 ,室內污濁氣體在 作用下向上運動,從而被排出。為保證不被雨水侵入,風帽應設計成如圖所示的 (選填“甲”或“乙”)形狀。(第4題)小 大氣壓 乙 123456789101112135. (2024·滁州來安二模)夏季為溺水高發期,大約有90%的海邊溺水是因為海灘附近的離岸流。如圖所示,由于離岸流水的流速較大,海浪附近壓強 ,海灘玩耍的游人很容易被吸進海浪,引發溺水事故。(第5題)小 123456789101112136. 如圖所示,足球繞過“人墻”射入球門,在球轉動方向與球前進方向相同的一側,空氣相對于球的流速小;在另一側,空氣相對于球的流速大,則在球轉動方向與球前進方向相同的一側的壓強 (選填“大”或“小”),由此產生的壓力差導致球沿弧線飛行。(第6題)大 123456789101112137. 觀察如圖甲中汽車的外形可知,若汽車在水平路面上急速行駛,由于車上、下表面空氣的流動速度不同,車對地面的壓力會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從而使車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車容易失控。為了避免發生上述意外情況,有些跑車為了提高“抓地力”在車尾安裝一種“氣流偏導器”,其外形應選用圖乙中的 (選填“A”或“B”)。(第7題)變小 變小 B 123456789101112138. 在興趣活動中,小聰為同學們演示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在排成一條線的三個碗中,中間碗內放一個乒乓球,用小管向球的斜上方吹氣,如圖所示,乒乓球將( B )A. 靜止 B. 運動到右碗C. 運動到左碗 D. 跳起來后又落回原碗中(第8題)B123456789101112139. (2024·南寧興寧校級期末)一個房間開著一扇窗,窗內掛著輕紗做成的窗簾。如果窗是打開的,當窗外有較大的風平行于窗面吹過時,窗簾將會( A )A. 往窗外飄起 B. 往窗內飄起C. 靜止不動 D. 無法確定A1234567891011121310. 如圖所示,一圓形水管左粗右細,a、b為粗管和細管中同一水平面上的點,水管中有一氣泡,隨水向右快速運動。關于氣泡經過a、b兩點時體積大小的比較,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B )A. a點時大 B. b點時大C. 一樣大 D. 上述均有可能(第10題)B1234567891011121311. 一條大河邊有一個小河灣,如圖所示,如果把一條小漁船停靠在河灣與河道的交界處,漁船可能會( A )A. 向河道中漂去 B. 向河灣中漂去C. 在原處旋轉 D. 沿河灣邊緣移動(第11題)A1234567891011121312. 如圖甲所示為演示“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系”的實驗裝置,U形管中裝有水,直徑相同的a、b兩管中的水靜止時液面相平。(第12題)(1) 如果在右端c處往裝置里急吹氣,導致b管上方氣流速度 a管上方氣流速度,b管與a管的水面上方形成氣壓差,U形管中 (選填“a”或“b”)管中水面升高;若升高端的液面比原來升高了2cm,則此時U形管底部d處左、右兩側液體的壓強差為 Pa。(g取10N/kg)小于 a 400 12345678910111213(2) 圖乙是某種噴霧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圖,當噴霧器未工作時,細管A內外氣壓相等,細管A內外液面 ;當噴霧器工作時,空氣從細管B的右端快速噴出,導致細管A上方空氣的流速突然增大,細管A內液面上方氣壓 細管A外液面上方的氣壓,液體就沿細管A的管口流出,同時受到氣流的沖擊,形成霧狀向右噴出,如果此時噴霧器停止工作,那么細管A中的液體將 。相平 小于 下降到與細管A外液面相平 1234567891011121313.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一艘軍艦停泊在平靜的海里,突然發現不遠處有一危險漂浮物,為使危險漂浮物遠離軍艦,水手使用消防水管在漂浮物旁側噴水,如圖所示,水管應沿著 (選填“O1O2”或“P1P2”)方向噴水,理由是液體的流速越大,壓強 。(第13題)P1P2 越小 12345678910111213(共14張PPT)專題特訓 固體和液體壓強的綜合分析與計算第八章 壓 強類型一 固體壓強的分析與判斷1. (2024·西安期末)如圖甲所示,用一個水平推力F 將物塊從圖甲中的位置推動到圖乙中的位置,此過程中物塊對桌面的壓力 ,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1題)不變 變大 1234567892. 如圖所示,體積相同的甲、乙實心均勻圓柱體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現將甲、乙分別從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體積,則甲、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力變化量ΔF甲和ΔF乙,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甲和Δp乙關系正確的是( D )A. ΔF甲>ΔF乙,Δp甲>Δp乙B. ΔF甲=ΔF乙,Δp甲=Δp乙C. ΔF甲<ΔF乙,Δp甲>Δp乙D. ΔF甲>ΔF乙,Δp甲=Δp乙(第2題)D123456789類型二 固體壓強的計算3. (2024·柳州二模)重均為G的甲、乙兩個正方體,底面積之比是1∶2,則它們置于水平桌面時對桌面的壓強之比為 ;將重為GA、GB的物體A、B分別放在甲、乙上,此時甲、乙對桌面的壓強均為p;現將B切下,放在甲上,若甲對桌面的壓強變為2p,則G和GA需要滿足的條件是G= GA。2∶1 1 1234567894. (2024·重慶B卷)地質隊獲得了一段地質樣品,由底面積分別為300cm2和240cm2的圓柱體A、B組成。經測量,A高10cm。為分析樣品的地質結構,將其置于水平放置的傳感器上,沿水平方向切割,如圖甲所示。傳感器所受壓強隨切去高度h的變化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g取10N/kg)( D ) D(第4題)A. 圓柱體A的密度大小為2.5g/cm3B. 切割前,A對傳感器的壓力為72NC. 當h=2cm時,圓柱體B剩余部分對A的壓強為600PaD. 當h=2cm時,剩余樣品與切割前的總重之比為13∶151234567895. (核心素養·科學思維)如圖甲所示為某大學校內的一座塑像,其基座結構類似于圖乙、丙的模型。若A、B是質量分布均勻的正方體物塊,其棱長分別是20cm、30cm,密度之比ρA∶ρB =3∶1。將A放在水平地面上,B放在A的上面,A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5100Pa,如圖乙所示。(g取10N/kg) (第5題)(1) 求圖乙中物塊A對地面的壓力。解:(1) 圖乙中物塊A對地面的壓力FA=pASA=5100Pa×(0.2m)2=204N123456789(2) 求物塊A的密度。(2) A、B兩物塊的重力之比====,因為FA=GA+GB=204N,所以GA=96N,GB=108N,物塊A的密度ρA===1.2×103kg/m3123456789(3) 若將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如圖丙所示,要使B對地面的壓強為2800Pa,則應將B沿豎直方向切去幾分之幾?(3) 若將B放在水平地面上,A放在B的上面,要使B對地面的壓強為2800Pa,設將B沿豎直方向切去的體積和B的體積之比為n,根據p=得F=pS,且F=G總,則GA+GB-nGB=2800Pa×(SB-nSB),代入數據解得n=,所以應將B沿豎直方向切去123456789類型三 液體壓強的分析與判斷(第6題)6. 如圖所示是一款飲料杯的廣告,從固定吸管可直接吸到杯中飲料,該廣告 (選填“符合”或“不符合”)科學性,理由是 。不符合 吸管和飲料杯中的液面不相平 1234567897. (2024·眉山東坡期末)如圖甲所示,密閉的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水,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甲,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甲;若把該容器倒放在該桌面上,如圖乙所示,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乙,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乙,則( C )A. F甲<F乙,p甲>p乙B. F甲=F乙,p甲=p乙C. F甲>F乙,p甲<p乙D. F甲>F乙,p甲=p乙(第7題)C123456789類型四 液體壓強的計算8. 如圖所示,有一橫截面積為0.4m2的薄圓柱形盛水容器,側面有一橫截面積為10mm2的小孔A;容器底部的密閉活塞可在小孔A下方沿容器內壁上下移動。開始水深h=2m,水流出小孔的速度為1m/s,水恰巧能落入小管B中。為使水始終能落入小管B中,需通過自動裝置使活塞緩慢向上移動,則5000s內流出小孔的水的質量為 kg,容器中的水對活塞的壓強減少了 Pa。(ρ水=1.0×103kg/m3)50 1225 (第8題)1234567899. (2024·廣西模擬)如圖所示,盛有60kg水的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夠高,兩容器底部用軟細管(體積忽略不計)連通。已知甲、乙容器底面積分別為S甲=0.1m2、S乙=0.3m2,ρ水=1.0×103kg/m3,g取10N/kg。(第9題)(1) 求水的重力。解:(1) 水的重力G水=m水g=60kg×10N/kg=600N123456789(2) 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2) 水的體積V水===0.06m3,則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h水====0.15m,則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15m=1500Pa(第9題)123456789(3) 小明將體積為0.008m3的實心體A浸沒在甲或乙容器中,整個過程中水未溢出,A靜止后沉底,小明發現甲、乙容器對地面的壓力增加量相等。請判斷小明是把A放入甲容器還是乙容器中,并計算出實心體A的密度。(3) 放入甲容器 1.5×103kg/m3(第9題)123456789(共32張PPT)8.1 壓 強第1課時 壓力及其作用效果第八章 壓 強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已知某枚紀念幣的質量為150g,則它的重力為 N;將紀念幣平放在展臺上,紀念幣對展臺的壓力是 (選填“紀念幣”或“展臺”)發生彈性形變產生的。(g取10N/kg)1.5 紀念幣 123456789102. (核心素養·科學探究)(2024·濟南萊蕪期中)如圖所示,為了防止磕碰傷害到人,小梅的媽媽給家具尖銳的拐角處都包上了保護套,小梅按壓時發現,保護套非常柔軟,易發生形變。據此,小梅提出了下面的四個問題,其中最具有探究價值又易于探究的問題是( B )A. 人磕碰到家具的拐角受到傷害的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B.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C.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是否有關D.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第2題)B123456789103. 如圖所示,重為10N的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請在圖中畫出水平桌面所受壓力的示意圖。(第3題答案)123456789104. 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將物體A從圖甲所示位置勻速推到圖乙所示位置。在此過程中,物體A對桌面的壓力 ,桌面受到的摩擦力將 ,物體A對桌面的壓強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4題)不變 不變 變小 123456789105. 如圖所示,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系的是 ,可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關系的是 。(選填“甲”“乙”“甲、乙均可”或“甲、乙均不可”)(第5題)甲 甲、乙均可 123456789106. (2024·福州連江期末)關于壓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A. 壓力和重力是同一個力B. 壓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C. 物體受到壓力后會發生形變D. 壓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C123456789107. 如圖所示,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時壓三角板,大拇指受到的壓力為F1,大拇指受到的壓強為p1,大拇指與三角板的接觸面積為S1;食指受到的壓力為F2,食指受到的壓強為p2,食指與三角板的接觸面積為S2。若三角板平面垂直于水平面,且F1=F2,則( D )A. p1>p2,S1=S2 B. p1>p2,S1>S2C. p1<p2,S1<S2 D. p1<p2,S1>S2(第7題)D123456789108. 如圖,請作出斜面上的小球所受重力G和它對斜面壓力F的示意圖。(第8題答案)123456789109. ★(2023·深圳)小琴同學探究壓強與受力面積的關系,得出了一個錯誤的結論,如圖。(第9題)(1) 誰受到的壓力大: ,誰的受力面積大: 。(選填“海綿的大”“沙坑的大”或“兩個相等”)(2) 改進這兩個實驗的意見: 。兩個相等 海綿的大 選擇海綿(或沙坑)做實驗 12345678910(3) 對比圖甲選擇下面的 可以探究壓強和壓力大小的關系。A. B.C. D.A 1234567891010. 在“探究實心均勻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同學把由A、B、C三種不同材料制成的若干個均勻實心圓柱體分別豎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細沙面上,進行了多次實驗,并記錄了有關數據,如表所示。實驗時,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通過比較,發現沙面的凹陷程度有相同也有不同,實驗序號1、2與3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大,4、5與6凹陷程度相同且其次,7、8與9凹陷程度相同且最小。12345678910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7 8 9材 料 A A A A B C A B C材料的密度/ (103 kg·m-3) 6 6 6 6 4 3 6 4 3高度/(10-2m) 8 8 8 6 9 12 4 6 8底面積/(10-4m2) 30 20 10 10 10 10 10 10 1012345678910(1)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高度相同時,它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作用效果與底面積大小 (選填“有關”或“無關”)。無關 (2)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4與7(或5與8;或6與9)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3)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實心圓柱體的高度相同時,材料的密度越大,它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當實心圓柱體的材料密度相同時,高度越高它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越顯著 4與8(或3與9) 12345678910(4) 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歸納并得出的結論:①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4、5與6(或7、8與9)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②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3、5與9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當實心圓柱體的材料密度與高度的乘積相同時,它們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也相同 當實心圓柱體的材料密度與高度的乘積越大,它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也越顯著 12345678910(5) 小明同學經過上面的探究分析及歸納,又進一步得出了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圓柱體的高度成正比,與圓柱體材料的密度成正比的結論。你認為此結論能得出嗎? (選填“能”或“不能”)。不能 123456789108.1 壓 強第2課時 壓 強第八章 壓 強01基礎進階02素能攀升03思維拓展目錄1. 某同學重600N,當他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為1.5×104Pa;當他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 Pa,該壓強值表示 ;若他的書包重60N,背著書包走路時,他對地面的壓力為 N,地面所受的壓強比不背書包走路時變化了 Pa。3×104 這名同學走路時,每平方米的地面上受到的壓力為3×104N 660 3×103 1234567891011122. 假期外出旅游,小明乘坐大巴車時發現車窗邊放置有逃生安全錘,如圖所示。這種逃生安全錘有一端設計成錐形,其目的是通過 受力面積的方法,來 壓強,從而破壞玻璃窗逃生。(選填“增大”或“減小”)(第2題)減小 增大 1234567891011123. 小明在參加學校組織的春游活動時發現,自己走過較硬水泥路面和松軟的泥土路面時留下的腳印深淺不同。在水泥路面留下的腳印比泥土路面的要淺很多。小明思考兩次對路面的壓強大小關系為( C )A. 水泥路面壓強大 B. 泥土路面壓強大C. 一樣大 D. 無法確定C1234567891011124. (跨學科融合·體育)疊羅漢是一種體育娛樂項目,如圖,三個體重、體型相同的人疊成兩層靜態造型。每個人體重均為G,每只鞋的鞋底面積均為S,則圖中箭頭所指的那只鞋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 A )A. B. C. D.(第4題)A1234567891011125. 有一圖釘尖的面積是6×10-8m2,圖釘帽的面積是6×10-4m2,用手將圖釘垂直壓入墻面,手對圖釘帽的壓力為24N,則手對圖釘帽產生的壓強是 Pa,圖釘尖對墻面產生的壓強是 Pa。4×104 4×108 1234567891011126. (2024·汕頭一模)現有6個相同的正方體金屬塊,分別以圖中甲、乙兩種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則甲、乙兩種方式放置的金屬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之比F甲∶F乙= ,壓強之比p甲∶p乙= 。若將乙放置方式中右邊3個金屬塊取走,則金屬塊對地面的壓強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第6題)1∶1 2∶3 不變 1234567891011127. (2024·石家莊期中)如圖甲所示,用手握住一個核桃很難將其捏破;如圖乙,將A、B兩個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沒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第7題)DA. 圖乙中,核桃容易被捏破,主要是增大了壓力B. 圖乙中,只有B對A有力的作用,A對B無力的作用C. 圖甲中,核桃難以被捏破,主要是受力面積過小D. 圖乙中A、B接觸處,A受到的壓強等于B受到的壓強1234567891011128. 甲、乙兩個正方體靜止放置在相同的水平泥地表面,把它們取走后,在地面留下的凹痕大小不同但深度相同,如圖所示,則( B )A. 甲對泥地的壓強比乙的大B. 甲、乙對單位面積泥地的壓力相同C. 甲、乙所受的重力相等D. 甲、乙對泥地的壓力一樣大(第8題)B1234567891011129. 如圖甲所示,一塊質量分布均勻的長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對長木板施加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使木板沿著與桌子邊緣平行的方向緩慢向右做直線運動,直到木板的長度伸出桌面時停止運動,此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強p與木板被推動的距離x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木板寬為0.25m,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 )B(第9題)A. 長木板的底面積為0.25m2B. 當x1=0.26m時,木板對桌面的壓強為37.5PaC. 當x2=0.30m時,木板對桌面的壓力為9ND. 移動過程中,木板對桌面的壓力先不變后增大12345678910111210.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逐漸提高,在小麥收割的季節里,通常采用如圖所示的收割機。當某農民駕駛空載的收割機在麥田中行駛時,對麥田的壓強為5.3×104Pa,已知該收割機和農民的總重力為1.06×104N。(第10題)(1) 求收割機與麥田的接觸面積。解:(1) 收割機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等于自身重力與農民重力之和,即F=G=1.06×104N,收割機與麥田的接觸面積S===0.2m2123456789101112(2) 由于小麥在夏季收割,為了之后能夠正常播種秋季作物,麥田不能被過分壓實,該收割機在麥田中行駛時對麥田的壓強不能超過1.2×105Pa,則收割機中最多可以裝多少小麥?(2) 收割機在麥田中行駛時對麥田的壓強最大為1.2×105Pa,則收割機對麥田的最大壓力Fmax=pmaxS=1.2×105Pa×0.2m2=2.4×104N,此時壓力大小等于收割機、農民和小麥的重力之和,則最多可以裝的小麥重力G小麥=Fmax-G=2.4×104N-1.06×104N=13 400N12345678910111211.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正方體分別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它們各自對地面的壓強相等。若分別在兩個正方體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取相同高度后,甲、乙的剩余部分對地面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剩余部分質量分別為m甲、m乙,則p甲 p乙,m甲 m乙。(選填“>”“<”或“=”)(第11題)> > 12345678910111212. 如圖甲所示,一質地均勻的長方體磚塊放在水平地面上。現將磚塊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圖乙所示,此時磚塊對地面的壓強為2000Pa;將圖乙中的磚塊倒置后如圖丙所示,此時磚塊對地面的壓強為3000Pa,則圖甲中磚塊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 B ) (第12題)A. 2250Pa B. 2400PaC. 2500Pa D. 2750PaB1234567891011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1 壓強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8.2 液體的壓強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8.3 大氣壓強與人類生活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8.4 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第八章 壓強 專題特訓 固體和液體壓強的綜合分析與計算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第八章 壓強 復習 訓練課件 2024-2025學年度粵滬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