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含義】 行船問題也就是與航行有關的問題。解答這類問題要弄清船速與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靜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與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與水速之差。【數量關系】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順水速=船速+水速=逆水速+水速×2逆水速=船速-水速=順水速-水速×2【解題思路和方法】 大多數情況可以直接利用數量關系的公式。1.一艘船在河里航行,順流而下每小時行16千米。已知這艘船下行3小時恰好與上行4小時所行的路程相等,求靜水船速和水速?【分析】根據題干,可以求得船逆水速度為:16×3÷4=12千米/時,船速是指的靜水速=(順水速+逆水速)÷2,水速=(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由此代入數據即可解決問題。【詳解】逆水速度:16×3÷4=12(千米/時),則船速:(12+16)÷2=28÷2=14(千米/時)水速:(16﹣12)÷2=4÷2=2(千米/時)答:船速為14千米/時,水速為2千米/時。【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船速,水速,船逆水的速度,船順水的速度,幾者之間的關系,找出對應量,列式解答即可。2.船從甲地順流而下,五天到達乙地,船從乙地返回甲地用了7天,問一木筏從甲地順流而下到乙地用了幾天時間?【分析】順流而下速度是水的流速+船的速度=,逆流而上速度是船的速度-水的速度=,先求出水的速度,用路程÷速度就是木法所用時間。【詳解】水的速度:1÷=35(天)答:一木筏從甲地順流而下到乙地用了35天時間。【點睛】本題考查了行程問題,關鍵是求出水的流速。3.一只小船從A地到B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時。回來時順水,比去時的速度每小時多行駛8千米,因此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駛6千米。求A至B兩地距離。【分析】由“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駛6千米”可知,第二小時中逆水行駛的路程是6÷2=3(千米);再由“回來時順水,比去時的速度每小時多行駛8千米,因此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駛6千米”可知,逆水行駛的這3千米,如果換作順水速度行駛,則可多行駛8-6=2(千米);時間=路程÷速度,從而求出逆水行駛的這3千米的時間是:2÷8=0.25(小時);速度=路程÷時間,逆水速度就是3÷0.25=12(千米/小時);時間×速度=路程,接著就可求出全程列式為:12×(1+0.25);據此計算。【詳解】第2小時中逆水路程:6÷2=3(千米)逆水行駛的這3千米的時間:(8-6)÷8=2÷8=0.25(小時)逆水速度:3÷0.25=12(千米)全程:12×(1+0.25)=12×1.25=15(千米)答:A至B兩地距離15千米。【點睛】掌握速度、時間與路程的關系,弄懂順水和逆水時的所行路程和時間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一艘客輪從甲港駛向乙港,全程要行165千米。已知客輪的靜水速度是每小時30千米,水速每小時3千米?,F在正好是順流而行,行全程需要幾小時?2.甲、乙兩港相距270千米,一艘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再返回,去時順水,速度為45千米/時,回來時逆水,速度為30千米/時,這艘輪船往返甲乙兩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3.一艘輪船所帶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時,駛出時順風,每小時行30千米;駛回時逆風,每小時行24千米。這艘輪船最多駛出多少千米就應返航?4.一艘輪船,在A、B兩個碼頭之間勻速航行,順水航行時需要5小時,逆水航行時需要8小時,已知水流速度是6千米/時,兩個碼頭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5.一艘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去時順水,每小時行24千米,15小時到達;返回時逆水,速度降低了25%,返回時用了多少小時?(用比例解)6.某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時20千米,它從上游甲地開往乙地共用了6小時,水流速度每小時4千米,問從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時間 7.一艘輪船所帶的柴油最多可以用9小時。駛出時順流,每小時行,返回時逆流,每小時行。這艘輪船最多駛出多遠就應返航?8.甲、乙兩個碼頭相距144千米,汽船從乙碼頭逆水行駛8小時到達甲碼頭,已知汽船在靜水中每小時行駛21千米。求汽船從甲碼頭順流行駛幾小時到達乙碼頭?9.一艘輪船往返于A,B兩地,去時順水航行,每小時行36千米,返回時逆水航行,每小時行24千米,往返一次共用1.5小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10.一只船順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時,水流速度為每小時15千米,這只船逆水行這段路程需用幾小時?11.輪船用同一速度往返于兩碼頭之間,它順流而下行了8個小時,逆流而上行了10小時,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時3千米,兩碼頭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12.一艘客船順水航行1000千米用了20小時。已知水速為每小時5千米,如果逆水返回需要多少小時?13.一艘輪船順水航行100千米,逆水航行64千米,共用9小時;順水航行80千米、逆水航行128千米共用12小時。問:輪船的順水速度與逆水速度各是多少?14.甲、乙兩港間的水路長208千米,一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順水8小時到達,從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時到達,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15.乙船順水航行2小時,行了120千米,返回原地用了4小時,甲船順水航行同一段水路,用了3小時。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時多用了幾小時 16.兩船分別從上游A地和下游B地同時相向前進,水的流速是每分30米。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都是每分行600米。兩船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這時水流速度為平時的3倍。所以兩船相遇的地點比平時相遇點相差1200米。求、兩地間的水路的長度。17.一條河中有甲、乙兩船,現同時從地順流航行,乙船到地時接到通知要立即返回到地執行任務,甲船繼續顛流航行。已知甲、乙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都是7.5千米/時,水流速度為2.5千米/時,、兩地間距離為10千米,如果乙船由地經地再到達地共用4小時,請問:(1)甲船順流航行的速度為多少?(2)乙船從地到達地時甲船駛離地有多遠?(溫馨提示:有兩種情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含義】 行船問題也就是與航行有關的問題。解答這類問題要弄清船速與水速,船速是船只本身航行的速度,也就是船只在靜水中航行的速度;水速是水流的速度,船只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與水速之和;船只逆水航行的速度是船速與水速之差。【數量關系】 (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順水速=船速+水速=逆水速+水速×2逆水速=船速-水速=順水速-水速×2【解題思路和方法】 大多數情況可以直接利用數量關系的公式。1.一艘船在河里航行,順流而下每小時行16千米。已知這艘船下行3小時恰好與上行4小時所行的路程相等,求靜水船速和水速?【分析】根據題干,可以求得船逆水速度為:16×3÷4=12千米/時,船速是指的靜水速=(順水速+逆水速)÷2,水速=(順流速度﹣逆流速度)÷2,由此代入數據即可解決問題。【詳解】逆水速度:16×3÷4=12(千米/時),則船速:(12+16)÷2=28÷2=14(千米/時)水速:(16﹣12)÷2=4÷2=2(千米/時)答:船速為14千米/時,水速為2千米/時。【點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根據船速,水速,船逆水的速度,船順水的速度,幾者之間的關系,找出對應量,列式解答即可。2.船從甲地順流而下,五天到達乙地,船從乙地返回甲地用了7天,問一木筏從甲地順流而下到乙地用了幾天時間?【分析】順流而下速度是水的流速+船的速度=,逆流而上速度是船的速度-水的速度=,先求出水的速度,用路程÷速度就是木法所用時間。【詳解】水的速度:1÷=35(天)答:一木筏從甲地順流而下到乙地用了35天時間。【點睛】本題考查了行程問題,關鍵是求出水的流速。3.一只小船從A地到B地往返一次共用2小時?;貋頃r順水,比去時的速度每小時多行駛8千米,因此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駛6千米。求A至B兩地距離。【分析】由“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駛6千米”可知,第二小時中逆水行駛的路程是6÷2=3(千米);再由“回來時順水,比去時的速度每小時多行駛8千米,因此第二小時比第一小時多行駛6千米”可知,逆水行駛的這3千米,如果換作順水速度行駛,則可多行駛8-6=2(千米);時間=路程÷速度,從而求出逆水行駛的這3千米的時間是:2÷8=0.25(小時);速度=路程÷時間,逆水速度就是3÷0.25=12(千米/小時);時間×速度=路程,接著就可求出全程列式為:12×(1+0.25);據此計算。【詳解】第2小時中逆水路程:6÷2=3(千米)逆水行駛的這3千米的時間:(8-6)÷8=2÷8=0.25(小時)逆水速度:3÷0.25=12(千米)全程:12×(1+0.25)=12×1.25=15(千米)答:A至B兩地距離15千米。【點睛】掌握速度、時間與路程的關系,弄懂順水和逆水時的所行路程和時間之間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一艘客輪從甲港駛向乙港,全程要行165千米。已知客輪的靜水速度是每小時30千米,水速每小時3千米。現在正好是順流而行,行全程需要幾小時?【答案】5小時【分析】順流而行,行駛的時間=總路程÷(靜水速度+水流速度),據此解答。【詳解】165÷(30+3)=165÷33=5(小時)答:行全程需要5小時。【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流水行船問題,明確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速,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速,進而利用路程、速度、時間之間的關系解決問題。2.甲、乙兩港相距270千米,一艘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再返回,去時順水,速度為45千米/時,回來時逆水,速度為30千米/時,這艘輪船往返甲乙兩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36千米/時【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甲、乙兩港相距270千米,一艘輪船去時順水,速度為45千米/時,可以求出去時的時間。回來時逆水,速度為30千米/時,可以求出回來時的時間,最后拿路程和÷時間和=平均速度。【詳解】270÷45=6(時)270÷30=9(時)270×2÷(6+9)=540÷15=36(千米/時)答:這艘輪船往返甲乙兩港的平均速度是36千米/時。【點睛】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有這個的數量關系式,路程=時間×速度,速度=路程÷時間,時間=路程÷速度。3.一艘輪船所帶的柴油最多可以用6小時,駛出時順風,每小時行30千米;駛回時逆風,每小時行24千米。這艘輪船最多駛出多少千米就應返航?【答案】80千米【分析】把一艘輪船最多行駛的路程看作單位“1”,如果都是順風,用的時間為,如果都是逆風,用的時間為,又已知這艘輪船所帶的柴油最多可用6小時,求這艘輪船最多行駛多少千米就要返航,列式為:解決問題。【詳解】(千米)答:這艘輪船最多駛出80千米就應返航。【點睛】此題運用了行程問題的解題方法,比較簡單,所以在今后的學習中,要多注重方法,盡可能地采用簡單易行的解決辦法。4.一艘輪船,在A、B兩個碼頭之間勻速航行,順水航行時需要5小時,逆水航行時需要8小時,已知水流速度是6千米/時,兩個碼頭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答案】160千米【分析】順水速度=輪船自身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輪船自身速度-水流速度,已知A、B兩個碼頭之間的總路程是不變的,所以(輪船自身速度+水流速度)×順水時間=(輪船自身速度-水流速度)×逆水時間,可以設輪船自身速度為x,據此列出方程為:(x+6)×5=(x-6)×8,求出方程的解是輪船自身速度,進而可以求出兩個碼頭之間的距離。【詳解】解:設輪船自身速度為x(x+6)×5=(x-6)×85x+30=8x-483x=48+303x=78x=26(26+6)×5=32×5=160(千米)答:兩個碼頭之間的距離是160千米。【點睛】找準等量關系式,并根據等量關系式設知數列出方程是解決此題的關鍵,注意順水速度、逆水速度與輪船自身速度的關系。5.一艘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去時順水,每小時行24千米,15小時到達;返回時逆水,速度降低了25%,返回時用了多少小時?(用比例解)【答案】20小時【分析】總路程一定,速度和時間成反比例。根據“順水的速度×時間=逆水的速度×時間”,列方程解答。【詳解】解:返回時用了x小時。24×(1-25%)x=24×1518x=360x=20答:返回時用了20小時。【點睛】本題考查用比例解應用題,明確題目的比例關系是解題的關鍵。6.某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時20千米,它從上游甲地開往乙地共用了6小時,水流速度每小時4千米,問從乙地返回甲地需要多少時間 【答案】9小時【分析】靜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時20千米,水流速度每小時4千米,那么順水速度是每小時24千米,逆水速度是每小時16千米,先算出甲、乙兩地的路程,再計算逆流返回的時間。【詳解】順水速度:(千米/小時)逆水速度:(千米/小時)(千米)(小時)答:從乙地返回甲地需要9小時。【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流水行船問題,流水行船問題涉及到船速、水速、順水速度和逆水速度,具體要用哪一個速度,要合理選擇。7.一艘輪船所帶的柴油最多可以用9小時。駛出時順流,每小時行,返回時逆流,每小時行。這艘輪船最多駛出多遠就應返航?【答案】120千米【分析】要使得輪船行駛的距離最遠,且可以返回出發地,那么順流行駛的距離和逆流行駛的距離相等,且時間總共是9小時,可以設順流時間是未知數,表示出逆流行駛的時間,根據往返路程相等列方程求解。【詳解】解:設這艘輪船最多駛出小時就應返航。答:這艘輪船最多駛出就應返航。【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流水行船問題,也可以根據往返的路程相同,速度比與時間比相反,應用比例求解。8.甲、乙兩個碼頭相距144千米,汽船從乙碼頭逆水行駛8小時到達甲碼頭,已知汽船在靜水中每小時行駛21千米。求汽船從甲碼頭順流行駛幾小時到達乙碼頭?【答案】6小時【分析】根據題意,先用路程÷時間求出逆水的速度,靜水速度-逆水速度=水流速度,再用水流速度+靜水速度=順水速度,路程÷順水速度=時間,據此解答。【詳解】144÷8=18(千米)21-18=3(千米)144÷(21+3)=144÷24=6(小時)答:汽船從甲碼頭順流行駛6小時到達乙碼頭。【點睛】此題考查了流水行船問題,先求出水流的速度是解題關鍵。9.一艘輪船往返于A,B兩地,去時順水航行,每小時行36千米,返回時逆水航行,每小時行24千米,往返一次共用1.5小時,A,B兩地相距多少千米?【答案】21.6千米【分析】本題是一道行程問題,首先設兩地之間的距離為x千米,去時順流的時間可表示為小時,返回逆流的時間為小時,又已知往返的時間的總和是1.5小時,以此為等量關系列方程:+=1.5,求出x的值就是兩地之間的距離。【詳解】解:設AB兩地之間的距離為x千米;+=1.5答:A,B兩地相距21.6千米。【點睛】本題是一道行程問題,運用路程÷速度=時間進行解答,本題的等量關系是往返的時間的和是1.5小時,設出路程即可解答。10.一只船順水行320千米需用8小時,水流速度為每小時15千米,這只船逆水行這段路程需用幾小時?【答案】32小時【分析】用320÷8求出船的順水速度,根據順水速度=船速+水速,可求出船速,再用船速-水速=逆水速度,最后用320÷逆水速度即可解答。【詳解】順水速度為每小時:320÷8=40(千米)船速為每小時:40-15=25(千米)船的逆水速度為每小時:25-15=10(千米)船逆水行這段路程的時間為:320÷10=32(小時)答:這只船逆水行這段路程需用32小時。【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車水行船問題的理解與靈活應用。11.輪船用同一速度往返于兩碼頭之間,它順流而下行了8個小時,逆流而上行了10小時,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時3千米,兩碼頭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答案】240千米【分析】順流速度=船速+3,逆流速度=船速-3;速度×時間=路程,由于輪船順水航行和逆水航行的路程相同,得等量關系式(船速+3)×8=(船速-3)×10。據此列方程解答求出船速。進而求出兩碼頭之間的距離。【詳解】解:設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時x千米。(x+3)×8=(x-3)×108x+3×8=10x-3×108x+24=10x-3010x-8x=30+242x=54x=27(27+3)×8=30×8=240(千米)答:兩碼頭之間的距離是240千米。【點睛】此題用方程解答比較好理解,關鍵是先求出船速,再根據速度×時間=路程求出全程。12.一艘客船順水航行1000千米用了20小時。已知水速為每小時5千米,如果逆水返回需要多少小時?【答案】25小時【分析】順水航行1000千米用了20小時,順水速度是50千米/小時,水速為每小時5千米,那么船速是45千米/小時,逆水速度是40千米/小時,然后求返回時間。【詳解】(千米/小時)(千米/小時)(千米/小時)(小時)答:逆水返回需要25小時。【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流水行船問題,在流水行船問題中,速度、路程、時間的關系依然適用,只是要選擇合適的速度。13.一艘輪船順水航行100千米,逆水航行64千米,共用9小時;順水航行80千米、逆水航行128千米共用12小時。問:輪船的順水速度與逆水速度各是多少?【答案】20 千米/小時; 16 千米/小時【分析】順水航行100千米,逆水航行64千米,共用9小時,整體擴大2倍,順水航行200千米,逆水航行128千米,共用18小時,對比順水航行80千米、逆水航行128千米共用12小時,順水多走了120千米,多用了6小時,那么順水速度是每小時20千米,然后再計算逆水速度。【詳解】順水航行100千米,逆水航行64千米,共用9小時;(小時)順水航行200千米,逆水航行128千米,共用18小時;(千米)(小時)(千米/小時)(小時)(小時)(千米/小時)答:輪船的順水速度是20千米/小時,逆水速度是16千米/小時。【點睛】本題考查的是流水行船問題,解題的方法在于轉化。14.甲、乙兩港間的水路長208千米,一只船從甲港開往乙港,順水8小時到達,從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時到達,求船在靜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答案】船速21千米/小時,水速5千米/小時【分析】根據題意,用208÷8求出順水速度,然后再用208÷13求出逆水速度,用逆水速度加順水速度的和÷2求出靜水速度,再用順水速度減去靜水速度等于水流速度。【詳解】順水速度:208÷8=26(千米/小時)逆水速度:208÷13=16(千米/小時)船速:(26+16)÷2=42÷2=21(千米/小時)水速:(26—16)÷2=10÷2=5(千米/小時)答: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21千米/小時,水流速度是5千米/小時。【點睛】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流水行船的行程問題的理解與應用,需要牢記公式: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15.乙船順水航行2小時,行了120千米,返回原地用了4小時,甲船順水航行同一段水路,用了3小時。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時多用了幾小時 【答案】9小時【分析】順水速度=順水路程÷順水時間,順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逆水路程÷逆水時間,順水速度=船速-水速;水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據此解答即可。【詳解】乙船順水速度:120÷2=60(千米/小時)乙船逆水速度:120÷4=30(千米/小時)水流速度:(60-30)÷2=15(千米/小時)甲船順水速度:120÷3=40(千米/小時)甲船逆水速度:40-2×15=10(千米/小時)甲船逆水航行時間:120÷10=12(小時)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時多用時間:12-3=9(小時)答:甲船返回原地比去時多用了9小時。【點睛】本題考查流水行船,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流水行船中的數量關系。16.兩船分別從上游A地和下游B地同時相向前進,水的流速是每分30米。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都是每分行600米。兩船分別從AB兩地同時出發,這時水流速度為平時的3倍。所以兩船相遇的地點比平時相遇點相差1200米。求、兩地間的水路的長度。【答案】24000米【分析】通過題目分析,在水的流速是每分30米的時候,速度比是(600+30)∶(600-30)=21∶19,由于相遇問題,走的時間相同,即可以知道速度比=路程比=21∶19,可以知道從上游到下游的船走了全程的;當水流速度是平時的3倍時候,即這一天的速度比是(600+30×3)∶(600-30×3)=23∶17,即路程比也是23∶17,此時從上游到下游的船走了全程的,從上游到下游的船在水速快的時候比水速慢的時候多走了1200米,即1200米對應分率是(-),用1200÷(-)即可求出單位“1”,即A、B兩地間的水路的長度。【詳解】平時速度比:(600+30)∶(600-30)=630∶570=21∶19由于路程比=速度比=21∶19水流速度變快的速度比:(600+30×3)∶(600-30×3)=690∶510=23∶17即此時的路程比=速度比=23∶17A、B兩地間的水路的長度:1200÷(-)=1200÷=24000(米)答:A、B間的水路的長度是24000米。【點睛】本題主要考查比的應用,同時要注意相遇問題同時出發到相遇,兩個船走的時間是相同的,此時速度比=路程比。17.一條河中有甲、乙兩船,現同時從地順流航行,乙船到地時接到通知要立即返回到地執行任務,甲船繼續顛流航行。已知甲、乙兩船在靜水中的速度都是7.5千米/時,水流速度為2.5千米/時,、兩地間距離為10千米,如果乙船由地經地再到達地共用4小時,請問:(1)甲船順流航行的速度為多少?(2)乙船從地到達地時甲船駛離地有多遠?(溫馨提示:有兩種情況)【答案】(1)10千米/時(2)20km或km;【分析】(1)順流航行的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據此解答。(2)設乙船由B地返航到C地用x小時,則甲船離開B地的距離為(7.5+2.5)xkm,分當C地在AB兩地之間和C在BA的延長線上兩種情況得到兩個不同答案。【詳解】(1)7.5+2.5=10(千米/時)答:甲船順流航行的速度為10千米/時。(2)設設乙船由B地返航到C地用x小時。當C地在AB兩地之間:(7.5+2.5)×(4-x)-(7.5-2.5)x=1040-10x-5x=1015x=30x=2(7.5+2.5)×2=10×2=20(km)當C地在BA的延長線上時:(7.5-2.5)x-(4-x)(7.5+2.5)=105x-40+10x=1015x=50x=(7.5+2.5)×=10×= (km)答:乙船從地到達地時甲船駛離地有20km或km。【點睛】此題主要考查了流水行船問題。需明確逆水速度和順水速度,注意分情況考慮。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年小升初數學壓軸應用題精講精練講義(通用版)(第11講:行船問題)(學生版).docx 2025年小升初數學壓軸應用題精講精練講義(通用版)(第11講:行船問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