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爬山虎的腳》教學設計【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腳》是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第二篇精讀課文。本單元以“連續觀察”為主題,編排了三篇課文,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旨在進一步引導學生學習連續觀察?!杜郎交⒌哪_》一文主要寫了葉圣陶先生通過長期細致的觀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長的位置、葉子的特點以及它怎樣往上爬的過程,語言準確、形象、生動,表達了作者對爬山虎的喜愛之情。【學情分析】本年級的學生基本能留心觀察一種事物并能用上相對優美的語句來表達,但是,他們對如何細致、連續地觀察事物缺乏方法指導,也很難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需要教師提供具體方法,輔之以大量的直觀材料,形成思維支架,幫助他們獲得感性認識,從而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以及爬的過程,使學生在觀察記錄中實現能力的增長,素養的提升,為后面的習作做好鋪墊。【學習目標】1.通過對照圖文,學習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與變化,反復品味課文中準確生動的描寫。2.抓住描寫“怎么爬”的一系列動作,感受作者細致連續的觀察。3.觀看爬山虎的生長攀爬過程,展開想象,用爬山虎的口吻介紹 “自己”的腳并互相評價,進一步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表達。4.學習如何做觀察記錄。【學習重點】學習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與變化,反復品味課文中準確生動的描寫。抓住描寫“怎么爬”的一系列動作,感受作者細致連續的觀察。【學習難點】觀看爬山虎的生長攀爬過程,展開想象,用爬山虎的口吻介紹 “自己”的腳并互相評價,進一步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表達。【活動過程】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對爬山虎有一些熟悉了,說說你有哪些收獲?這節課咱們繼續跟著葉爺爺一起去觀察——爬山虎的腳。再讀課題。任務一:跟著作家觀察它。下面我們來看,葉圣陶爺爺是怎么寫爬山虎的腳的?1.學習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拿出課文紙,認真讀一讀第三自然段,讀:自由讀課文第3自然段。劃:請用“~”線劃出描寫腳的句子。完成共學單學習任務一。2. 師生交流。3.比一比:根據第三自然段的描寫,在共學單活動一的這三幅圖中,說說三張圖有什么不同?選一選,看看哪幅圖畫正確了。4.學生自主學習,指名交流。5.小結:觀察得細致,就能寫得準確;指名讀,把爬山虎的腳也仔細地介紹給大家。【設計意圖:本任務帶領學生跟著作者學習觀察,通過圈畫出關鍵信息,引導學生在品讀感悟中領會作者的觀察密碼:觀察細致,表達準確生動。在習得學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把觀察“爬山虎的腳”的位置、形狀、顏色一一對照在具體的實物圖片里。】任務二:學著作家介紹它。過渡:剛剛我們仔細觀察了爬山虎的腳,那么你知道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嗎?1.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在文中圈出爬山虎的腳“爬”的動詞,并填在共學單中。再同桌間說一說爬山虎的腳是怎樣往上爬的。2.學生匯報。葉圣陶在寫爬的過程時是把“爬”這個過程分解成不同的動作,從這些動作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幾個詞能調換順序嗎?有哪個詞你認為用的最特別?3.辨析用詞。(1)“巴”可以換成什么詞語?作者為什么不用這些?(2)葉爺爺怎么知道爬山虎的腳巴的那么緊?播放視頻。4.師生配合,把這爬山虎爬的幾個動作連起來,演示理解。5.播放延時拍攝的視頻。(1)為視頻配上一段解說詞,用第一人稱“我”,小組合作,自我介紹爬山虎爬的過程。(2)小組交流,復述過程,生生評價。6.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的往上爬,一腳一腳可不可以換成一步一步呢?7.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探尋爬山虎的腳與墻的關系。請同學們認真默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們又有哪些發現。小結:這單元的交流平臺也為我們總結了葉爺爺的觀察密碼——不僅觀察細致,還連續觀察了一段時間。【設計意圖:這一任務旨在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遷移學法,進一步感受作者如何連續、細致、動手實踐觀察爬山虎的腳,并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表達。通過適時點撥,并用手演示、延時視頻等,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品讀感受,在復述中加深體會?!?br/>任務三:跟著作家學記錄。1. 鏈接資料袋:這里有兩個小朋友分別觀察了銀杏葉子和蠶,并做了自己的記錄,我們一起來看看,學一學他們的記錄方法。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說說這兩種記錄形式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2.總結:細碎的美好都藏在生活的各處,不經意間的發現,說不定也有很大的收獲。帶著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觀察吧,正如本單元的學習主題——處處留心皆學問。3.布置作業:咱們的勞動基地里的蔬菜們生長的過程一定非常有趣,請同學們課下固定時間到班級的小菜園里,將自己精心種植的植物持續觀察一周,并做好觀察記錄。【設計意圖:本任務緊扣新課標語文學習任務情境的真實性和驅動性,通過學校勞動基地的平臺,記錄種植的蔬菜這一任務,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學會遷移運用,初步學會寫觀察記錄,讓語文要素得以落地,體現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和諧統一的特點?!?br/>【板書設計】爬山虎的腳觀察:仔細、連續、動手 (1)位置(2)葉子 位置、形狀、顏色表達:生動、準確 (3-5)腳 向上爬:觸 巴 拉 貼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