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七章 力知識要點分類練 規律方法綜合練 創新情境拓展練[第七章 第1節 力] 課時作業(一)D知識點 1 力1.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力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B.單獨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 C.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會產生力的作用D.沒有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能產生力的作用鏈接例1方法指導2.如圖1-K-1所示,手對桌子作用一個力F1,桌子也對手作用一個力F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F1的施力物體是手,受力物體是桌子B.F2的施力物體是手,受力物體是桌子C.F1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桌子D.F2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手圖1-K-1A3.托起下列選項中的物體時所用的力最接近1 N的是 ( )A.兩個雞蛋 B.一箱牛奶C.一枚大頭針 D.一瓶500 mL的礦泉水A知識點 2 力的作用效果4.(教材素材題)圖1-K-2中的情境表明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圖 表明力能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圖 表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鏈接例2方法指導 圖1-K-2丙甲、乙5.(2023廣州黃埔區期中)如圖1-K-3所示的四個力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的是( )圖1-K-3C知識點 3 力的三要素與力的示意圖6.(2024東莞月考)你注意到灑水壺有兩個把手嗎 如圖1-K-4所示,當用灑水壺提水時,應該用 把手;當用灑水壺灑水時,應該用 把手。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有關。鏈接例3方法指導 圖1-K-4AB力的作用點7.如圖1-K-5所示是分別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壓同一根彈簧的情形。該實驗表明,彈簧受力產生的效果與( )A.力的大小有關B.力的作用點有關C.力的方向有關D.以上三者都有關鏈接例3方法指導圖1-K-5C8.(2023珠海香洲區期中)如圖1-K-6所示是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籃球,請作出這個籃球對地面壓力的示意圖。鏈接例4方法指導圖1-K-6[答案]如圖所示知識點 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9.在航空領域,常常發生小鳥撞毀飛機的事件。下列關于小鳥和飛機相撞時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鳥受到的力大B.飛機受到的力大C.小鳥和飛機的受力一樣大D.主動撞擊的一方產生的力大C10.(教材素材題)如圖1-K-7所示,坐在船中的人用力向前推動另一艘船時,發現自己坐的船 (選填“前進”“后退”或“不動”),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還可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鏈接例6易錯警示 圖1-K-7后退運動狀態相互的11.(2024深圳一模)《宋史·岳飛傳》記載岳飛“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如圖1-K-8所示,岳飛拉弓射箭時,使箭射出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A.弓弦B.弓臂C.地球D.岳飛圖1-K-8A12.如圖1-K-9所示,小紅用力推車,她對車施加了一個推力,同時車對她的手也施加了一個推力。那么,這兩個力的三要素( )A.全都相同B.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點不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點都不同D.作用點和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圖1-K-9C13.(2024惠州一模)如圖1-K-10所示,在皮劃艇比賽時,發令槍響,參賽選手奮力劃槳,皮劃艇由靜止快速前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此時以地面為參照物,皮劃艇是 的,使皮劃艇前進的施力物體是 。 圖1-K-10運動狀態運動水14.如圖1-K-11所示,使一薄鋼尺的下端固定。現分別用不同的力去推鋼尺,使其發生甲、乙、丙、丁各圖所示的形變,如果F1=F3=F4>F2,那么:圖1-K-11(1)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的是圖 和圖 。 (2)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的是圖 和圖 。 圖1-K-11甲乙甲丙(3)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的是圖 和圖 。 (4)本實驗用到的實驗方法是 法。 圖1-K-11甲丁控制變量15.[跨學科實踐]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升空,與空間站組合體對接完成。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半年之久的太空駐留。(1)如圖1-K-12甲所示為神舟十三號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在繞地飛行的過程中,組合體的運動狀態 (選填“改變”或“不變”),若以 為參照物,“神舟十三號”是靜止的。 圖1-K-12改變中國空間站(2)在“太空授課”中,航天員王亞平制造了一個小水球,如圖乙所示,我們看到了她在水球中一正一反的兩個像,這是由光的 產生的;艙內的燈光照到航天員衣服上發生了 反射。 圖1-K-12折射漫(3)如圖丙所示,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繩。當航天員意外飄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這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圖1-K-12相互運動狀態2.A [解析] 手對桌子作用一個力F1,受力物體是桌子,施力物體是手;桌子也對手作用一個力F2,受力物體是手,施力物體是桌子。4.丙 甲、乙[解析] 甲、乙兩圖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圖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相關解析5.C [解析] 熊貓攀樹的力使樹的形狀發生變化,屬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人對跳板的壓力使跳板被壓彎,屬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地球對衛星的引力使衛星的運動方向改變,屬于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弓被拉開,手對弓的拉力改變了弓的形狀,屬于力改變物體的形狀。由此可知,C中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6.A B 力的作用點 [解析] 力的三要素共同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如圖所示,當用灑水壺提水時,壺口應該向上,故應該用A把手;當用灑水壺灑水時,噴口應該傾斜,故應該用B把手。用的把手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會不同,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9.C [解析] 小鳥撞擊飛機時,小鳥給飛機一個力,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時飛機給小鳥一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故C正確。12.C [解析] 小紅用力推車,她對車施加了一個推力,同時車對小紅的手也施加了一個推力,這兩個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作用點不同。14.(1)甲 乙 (2)甲 丙 (3)甲 丁 (4)控制變量[解析] 由題知,力的大小關系為F1=F3=F4>F2。(1)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的關系時,應選擇力的方向和作用點都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的圖甲和圖乙。(2)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的關系,應選擇力的大小和作用點都相同,而力的方向不同的圖甲和圖丙。(3)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的關系時,應選擇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都相同,而力的作用點不同的圖甲和圖丁。(4)控制變量法是一個物理量有多個影響因素時,保持其他因素不變,改變其中的一個因素,觀察物理量和這個因素之間的關系,所以本實驗運用的是控制變量法。15.(1)改變 中國空間站 (2)折射 漫(3)相互 運動狀態[解析] (1)神舟十三號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在繞地飛行的過程中,運動方向不斷變化,因此組合體的運動狀態改變,若以中國空間站為參照物,“神舟十三號”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是靜止的。(2)在“太空授課”中,航天員王亞平制造了一個小水球,我們看到了她在水球中一正一反的兩個像,這是由于光在穿過水球時傳播方向發生了變化,屬于光的折射現象;艙內的燈光照到航天員衣服上時,反射光線散向各個方向,發生了漫反射。(3)出艙的航天員與軌道艙之間需要系上一根安全繩,當航天員意外飄離軌道艙時,可拉著繩子返回軌道艙。這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共15張PPT)專題訓練(一) 彈力、重力的受力示意圖第七章 力 類型一 彈力的受力示意圖1.小女孩用80 N的力將水桶提起(如圖1-ZT-1所示),畫出小女孩提桶的力的示意圖。圖1-ZT-1[答案]如圖所示2.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請在圖1-ZT-2中畫出該物體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圖。圖1-ZT-2[答案]如圖所示 類型二 重力的受力示意圖3.(2024茂名期中)如圖1-ZT-3所示,小朋友利用乒乓球訓練器練習打乒乓球。請畫出重為0.027 N的乒乓球在圖中位置時受到重力的示意圖(其中O點為乒乓球的重心)。圖1-ZT-3[答案]如圖所示4.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人見人愛。如圖1-ZT-4所示,“冰墩墩”站在水平冰面上,請畫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O點為重心)圖1-ZT-4[答案]如圖所示5.如圖1-ZT-5所示,一根均勻木棒斜靠在墻邊,請在圖中畫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圖1-ZT-5[答案]如圖所示6.如圖1-ZT-6所示,木棒在手指上平衡,請在圖中畫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圖1-ZT-6[答案]如圖所示7.如圖1-ZT-7所示,重力為500 N的小明參加跳遠比賽,請在圖中畫出小明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圖中O點為重力的作用點)圖1-ZT-7[答案]如圖所示8.如圖1-ZT-8所示,一質地均勻的小球由a點沿軌道滾下,請畫出小球運動至最高點c時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圖1-ZT-8[答案]如圖所示9.如圖1-ZT-9所示,木塊和小車以相同的速度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請畫出木塊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圖1-ZT-9[答案]如圖所示10.如圖1-ZT-10所示,重5 N的小球沿軌道自由滾下。請在圖中畫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圖。圖1-ZT-10[答案]如圖所示 類型三 所受力的示意圖11.如圖1-ZT-11所示,一根繩子系著一個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擺動。請在圖中作出小球擺動到右側最高點時,小球所受繩子拉力F與重力G的示意圖。圖1-ZT-11[答案]如圖所示12.如圖1-ZT-12所示,用一根細繩拴著一個沙袋,甩起來,使沙袋繞手做圓周運動,請畫出此時沙袋的受力示意圖(不考慮空氣對沙袋的作用)。圖1-ZT-12[答案]如圖所示5.如圖所示相關解析[解析] 均勻木棒的重心在其中心,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用G表示。(共32張PPT)章末復習(一)第七章 力核心要點突破 教材知識縱橫教材圖片解讀 中考真題鏈接一、力1. 定義:力是 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發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總是同時出現的。 2.單位:在物理學中,力用符號 表示,單位是 ,簡稱牛,符號是 。 物體對物體相互 F牛頓N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能 ,二是能 。 4.力的三要素:力的 、 、 稱為力的三要素。 5.力的示意圖:用一條 表示力,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 ,箭頭表示力的 ,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 。 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大小方向作用點帶箭頭的線段作用點方向大小二、彈力 彈簧測力計6.兩種特性:物體在發生形變時表現為兩種特性,分別為 、 。 7.彈力:發生形變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力。同一物體,彈力的大小與 有關。 彈性塑性 彈性形變程度8.彈簧測力計(1)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 ,彈簧的伸長量就越 。 (2)使用:①認清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及分度值,并將指針調零;②使用前來回輕輕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看看指針能否復位;③測量時必須使彈簧的軸線方向與所測力的方向保持 ,以避免摩擦;④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盤 。 大長一致垂直三、重力9.產生的原因:宇宙間的物體,大到天體,小到塵埃,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對它附近物體的 而產生的。 10.定義:由于 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作重力,用字母 表示。 吸引 地球的吸引G11.重力的施力物體: ;重力的方向: 。 12.物體所受的重力與它的質量成 ,寫成公式: 。g= ,物理含義: 。地球豎直向下正比G=mg9.8 N/kg質量為1 kg的物體受到的重力為9.8 N13.重心(1)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叫作 。 (2)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的形狀和質量分布有關。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 。 (3)物體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體上,也可以在物體外,如一塊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個鐵環的重心就不在環上。(4)物體重心的位置與物體所在的位置、放置狀態及運動狀態無關。重心幾何中心上重力與質量的區別與聯系物理量 重力 質量區別 符號 G m概念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單位 牛頓(N) 千克(kg)方向 豎直向下 沒有方向(續表)物理量 重力 質量區別 性質 是地球施加給物體的力,重力的大小隨物體所在位置的改變而改變 是物體本身的屬性,質量的大小不隨物體的形狀、物態及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測量工具 彈簧測力計 托盤天平、秤聯系 重力與質量成正比,關系式:G=mg 命題點1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1)如圖7-F-1甲、乙所示,用力按橡皮泥,用力拉彈簧,觀察到橡皮泥和彈簧的形狀 (選填“變化”或“不變”),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 圖7-F-1變化形狀(2)如圖丙所示,讓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沿著它的運動方向放置一個磁體,磁極正對小鐵球,觀察到小鐵球的運動速度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如圖丁所示,讓小鐵球從斜面上滾下,在它運動路徑的側旁放一個磁體,觀察到小鐵球的運動方向 (選填“改變”或“不變”)。上述現象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 圖7-F-1增大改變運動狀態命題點2 探究物體間力的作用如圖7-F-2所示,一名腳穿旱冰鞋的同學正在用力推墻,將發生的現象是 。該同學推墻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同時墻對該同學有一個反作用力,該力的施力物體是 ,受力物體是 。圖7-F-2該同學離墻而去該同學墻墻該同學由此可見: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要產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 個物體才行。 圖7-F-2相互兩命題點3 重力的方向如圖7-F-3所示,建筑工人經常用細線把一重物懸掛起來,讓重物自由下垂,制成鉛垂線,以此來檢查所砌的墻是否 。這是因為重物受到 力的作用,此力的方向是 的。 圖7-F-3豎直重豎直向下 類型一 力1.(2023常德)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成語“孤掌難鳴”說明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B.“卵與石斗,麋碎無疑”是因為雞蛋受到的力大于石頭受到的力C.“飛流直下三千尺”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D.“風吹草低見牛羊”說明風對草的力改變了草的形狀B2.(2024棗莊)嫦娥六號探測器于2024年6月2日著陸月球背面阿波羅盆地進行采樣,嫦娥六號探測器在降落月球實施制動減速時,要將發動機噴管朝向 (選填“前方”“側方”或“后方”),使探測器減速的施力物體是 (選填“燃氣”或“噴嘴”),此現象可以說明 。 前方燃氣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類型二 彈力、彈簧測力計3.(2024宜賓)如圖7-F-4所示的測量工具中,屬于測量力的工具的是 ( )圖7-F-4A4.(2024廣州)實驗小組在探究彈簧伸長量(x)與彈簧所受拉力(F)的關系的實驗中,得到如圖7-F-5所示的F-x關系圖像(圖線記為a)。圖7-F-5(1)分析圖像中的數據,得到實驗結論:=常量(設為k),則比值k的單位是 ,這根彈簧k的大小為 。 圖7-F-5N/cm0.5 N/cm(2)把這根彈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彈簧的k值是否會發生變化 實驗小組的同學對此產生了興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甲同學:因為是同一根彈簧,所以k不變;乙同學:因為彈簧變短了,所以k變小;丙同學:因為彈簧變短了,所以k變大。為驗證猜想,他們對剩余部分彈簧進行如下探究:①把彈簧懸掛在豎直的刻度尺旁,靜止時如圖7-F-6(a)所示,則此時彈簧長度為 cm。 圖7-F-63.00②在彈簧下端掛上鉤碼,某次彈簧靜止時如圖(b)所示,每個鉤碼的重力為0.5 N,則彈簧下端受到鉤碼的拉力F= N,此時彈簧的伸長量x= cm。 圖7-F-62.52.50③多次改變懸掛鉤碼的數量,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彈簧受到的拉力F/N 0 1.0 2.0 3.0 4.0 5.0彈簧的伸長量x/cm 0 1.00 2.00 3.00 4.00 5.00④根據表中的數據,請在圖7-F-5中描點,并畫出F-x圖像(對應圖線記為b)。[答案]如圖所示⑤比較圖線a、b,可以判斷 (選填“甲”“乙”或“丙”)同學的猜想是正確的。 丙 類型三 重力5.(2023天津)如圖7-F-7所示,建筑工人在砌墻時常用鉛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利用了 ( )A.重力的方向B.重力的大小C.重力的作用點D.重力與質量的關系圖7-F-7A6.(2024寧夏節選)運動員用力踢足球,足球飛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足球最終會落到地面上,是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 運動狀態重7.(2024廣西)請在圖7-F-8中畫出無人機在空中時所受重力G的示意圖。圖7-F-8[答案]如圖所示8.(2023雅安)為加快川藏鐵路建設進度,建設者節假日依然奮戰在一線。工地上工人師傅用叉車將質量為1000 kg的貨物勻速提高1.5 m,用時5 s。求:(g取10 N/kg)(1)貨物的重力。(2)貨物上升的速度。[答案](1)貨物的質量為1000 kg,貨物受到的重力:G=mg=1000 kg×10 N/kg=1×104 N。(2)貨物上升的速度:v==0.3 m/s。【中考真題鏈接】3.A [解析] 圖A中是彈簧測力計,是用來測量力的工具,A符合題意;圖B中是托盤天平,是用來測量質量的工具,B不符合題意;圖C中是溫度計,是用來測量溫度的工具,C不符合題意;圖D中是秒表,是用來測量時間的工具,D不符合題意。相關解析(共24張PPT)第七章 力知識要點分類練 規律方法綜合練 創新情境拓展練[第七章 第3節 重力] 課時作業(三)B知識點 1 認識重力1.關于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就是物體的重力 B.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C.蘋果只有下落時才受到重力作用D.上升的物體不受重力 鏈接例1方法指導知識點 2 重力的大小2.地球附近的物體都要受到重力,小強同學認為物體所受的重力大小與物體的質量有關,他用天平、鉤碼、彈簧測力計進行了探究:(1)如圖3-K-1甲所示是他實驗中使用的彈簧測力計,該測力計的分度值是 N,實驗前,應對彈簧測力計進行的操作是 。 圖3-K-10.2調零(2)下表是實驗中記錄的數據,在第3次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表格中空缺處應填入的實驗數據是 N。次數 1 2 3 4 5 6質量m/g 40 100 160 200 240 300重力G/N 0.4 1.4 2.0 2.3 3.0圖3-K-11.6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在圖丙中描出了對應點,并畫出了物體受到重力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圖像,由圖像可得出結論: 。 圖3-K-1次數 1 2 3 4 5 6質量m/g 40 100 160 200 240 300重力G/N 0.4 1.4 2.0 2.3 3.0物體受到的重力與質量成正比(3)探究中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 排除偶然性,得出普遍規律3.(2024茂名月考)踢毽子是人們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如圖3-K-2所示,小麗同學用腳將質量為10 g的毽子踢起后,空中飛舞的毽子質量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毽子最終要落向地面,這是由于受到 力的作用,這個力的大小是 N。(g取10 N/kg) 圖3-K-2不變重0.1知識點 3 重力的方向4.圖3-K-3中關于重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鏈接例4易錯警示圖3-K-3D5.地面附近的物體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 的;在墻上掛墻畫時,可自制一個鉛垂線來檢查是否掛正,如圖3-K-4所示,若要將墻畫掛正,應將畫框的下部向 (選填“左”或“右”)移動,直至畫框豎邊與鉛垂線重合。 圖3-K-4豎直向下右知識點 4 重心6.下列關于物體重心位置的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上B.任何物體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幾何中心上C.空心足球沒有重心D.人體具有重心,人體的重心會隨人體的姿態而發生變化D7.(2024惠州惠陽區月考)下列物體的重力最接近3 N的是( )A.一支普通2B鉛筆 B.一片樹葉C.一本八年級物理課本 D.一張課桌C8.(2023揭陽揭西月考)玩具“不倒翁”(如圖3-K-5所示)被扳倒后會自動立起來,這是由于 ( )A.它的重心比較高B.它的重心是變化的C.“不倒翁”受到的重力較小D.它的重心較低,歪倒時重心總在偏倒的另一側,重力總把它拉回到原位置圖3-K-5D9.甲、乙兩物體的質量之比是6∶5,已知甲物體所受的重力為1200 N,則乙物體所受的重力為 N。 100010.(2024揭陽惠來月考)小敏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上查得:甲、乙兩個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與其質量的關系如圖3-K-6所示,從圖中信息可知,乙星球表面物體所受“重力”與質量成正比,比值為 。質量為20 kg的物體,在乙星球表面所受“重力”為 N。 圖3-K-65 N/kg10011.如圖3-K-7所示,世界上最小的鳥是蜂鳥(圖甲),最大的鳥是鴕鳥(圖乙)。若一只蜂鳥所受的重力是0.0196 N,一只鴕鳥的質量為150 kg。問:(1)一只蜂鳥的質量是多少 (2)一只鴕鳥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多少只蜂鳥受到的重力與一只鴕鳥受到的重力相當 圖3-K-7[答案]一只蜂鳥的質量為m1==0.002 kg=2 g。(2)一只鴕鳥受到的重力為G2=m2g=150 kg×9.8 N/kg=1470 N。(3)用一只鴕鳥受到的重力除以一只蜂鳥受到的重力即為所求,即n==7.5×104只。12.[跨學科實踐](2023茂名高州期中)2021年2月10日,質量為5.2 t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實施近火制動后,被火星順利捕獲,正式踏入環火星的軌道。地球上g取10 N/kg,如果物體在火星上受到的引力是在地球上受到引力的0.375,請回答下列問題。(1)火星探測器順利實施近火制動,被火星捕獲,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沿火星軌道運動時,火星探測器還可以通過噴射火焰適當調整軌道,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 (2)“天問一號”探測器上安裝的全景相機可以拍攝火星表面高分辨率的彩色圖像,相機的鏡頭是一個 (選填“凸透鏡”或“凹透鏡”);探測器上安裝的全景相機在落向火星表面的過程中,所成的火星表面的像逐漸變 。 運動狀態相互的凸透鏡大(3)根據學過的重力相關知識可知,物體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 (4)質量為5.2 t的“天問一號”在火星表面上受到的“重力”是 N。 豎直向下1.95×1041.B [解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但不完全等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故A錯誤。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所以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故B正確。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蘋果下落時受到重力作用,下落前、落到地面時同樣也受重力的作用,故C錯誤。地球附近的物體都會受到重力作用,所以上升的物體也受重力的作用,故D錯誤。相關解析7.C [解析] 一支鉛筆的質量在10 g=0.01 kg左右,受到的重力為G1=m1g=0.01 kg×10 N/kg=0.1 N,故A不符合題意;一片樹葉的質量約為500 mg=5×10-4 kg,受到的重力為G2=m2g=5×10-4 kg×10 N/kg=5×10-3 N,故B不符合題意;一本八年級物理課本的質量在300 g=0.3 kg左右,受到的重力為G3=m3g=0.3 kg×10 N/kg=3 N,故C符合題意;一張課桌的質量在15 kg左右,受到的重力為G4=m4g=15 kg×10 N/kg=150 N,故D不符合題意。8.D [解析] 不倒翁上小下大,重心在不倒翁的下半部,重心位置較低,其歪倒時重心總在偏倒的另一側,重力總把它拉回到原位置。10.5 N/kg 100 [解析] 乙星球表面上物體的質量是10 kg時,其“重力”是50 N,所以重力和質量的比值為g乙==5 N/kg。質量為20 kg的物體,在乙星球表面所受“重力”為G=mg乙=20 kg×5 N/kg=100 N。(共28張PPT)第七章 力知識要點分類練 規律方法綜合練 創新情境拓展練[第七章 第2節 彈力] 課時作業(二)C知識點 1 彈力1.如圖2-K-1所示現象中發生的不是彈性形變的是 ( )圖2-K-12.(2023深圳南山區期中)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籃球,會受到地面對它向上的彈力,產生該彈力的原因是( )A.地面發生形變 B.籃球發生形變C.籃球和地面的形變 D.籃球與地面互斥鏈接例1方法指導A3.在圖2-K-2中,A、B兩球之間一定有彈力作用的是 ( )圖2-K-2B4.(2024佛山順德區月考)下列比賽情境中,沒有應用到彈力的是 ( )A.撐竿跳高B.射箭運動員將箭射出C.小球自由下落的過程D.跳水運動員從跳板上躍起C知識點 2 彈簧測力計及其使用5.如圖2-K-3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 N,分度值為 N,此時的示數為 N。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 ,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這個原理制成的。 圖2-K-30~50.22長6.(2023深圳南山區期中)關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彈簧測力計是用來測量物體質量的工具B.空間站上無法使用彈簧測力計C.測量力時,彈簧測力計必須豎直或水平放置,不能傾斜D.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允許超過其最大測量值鏈接例4規律總結D7.為了較準確地測一個大小約為6 N的力,應選用的彈簧測力計的規格是 ( )A.量程為0~10 N,分度值為0.2 NB.量程為0~5 N,分度值為0.1 NC.量程為0~15 N,分度值為0.5 ND.量程為0~20 N,分度值為0.5 NA8.某同學在課外探究彈簧的長度與彈簧所受拉力的關系時,利用了如圖2-K-4所示的裝置(彈簧固定端對準刻度尺上的零刻度線),記錄相應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拉力/N 0 0.5 1 1.5 2 2.5 3 3.5彈簧長度/cm 2 3 4 5 6 8 8.7圖2-K-4(1)彈簧不受拉力時的長度是 cm,彈簧受到2.5 N的拉力時,其長度是 cm,此時彈簧的伸長量是 cm。 (2)分析實驗數據可知,在 內,彈簧的 與它所受的拉力成 比。 275彈性限度伸長量正(3)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當拉力大于3 N后,上述結論已不再成立,原因是 (填字母)。 A.鉤碼不夠重B.超出了彈簧的彈性限度(4)這個實驗的結論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是 。 B彈簧測力計9.(2024深圳寶安區月考)關于彈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也會產生彈力B.拉力不屬于彈力C.壓縮的彈簧能產生彈力D.彈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C10.甲、乙、丙三名同學使用同一個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名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張開伸直,其中甲同學體重最大,乙同學手臂最長,丙同學手臂最粗。當他們兩臂張開伸直時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一樣大 B.甲同學C.乙同學 D.丙同學C11.(2024深圳期中)如圖2-K-5所示的彈簧原長為20 cm,1 N的力可以使該彈簧伸長1 cm,在彈簧兩端各用5 N的力沿反方向拉彈簧,則此時彈簧長度為 ( )圖2-K-5A.25 cm B.30 cmC.10 cm D.5 cmA12.有一個彈簧測力計,掛鉤不受拉力時,指針沒有指在零刻度線的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置上,此時用手拉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 N,則手施加的拉力是( )A.4.2 N B.4 NC.3.8 N D.無法判斷C13. (2024茂名月考)使用彈簧測力計前要先觀察指針并進行 ,如圖2-K-6所示測力計的示數為 N。在彈性限度內,一根長10 cm的彈簧,受到0.5 N的拉力時,伸長到12 cm,當它受到1 N的拉力時,彈簧的長度是 cm。鏈接例2易錯警示 圖2-K-6調零2.41414.有甲、乙兩根彈簧,所受拉力F與彈簧的伸長量ΔL的關系如圖2-K-7所示。若要制作精確程度較高的彈簧測力計,則應選用彈簧 (選填“甲”或“乙”);不受拉力時,乙彈簧的長度是12 cm,當乙彈簧的長度變為16 cm時,乙彈簧受到的拉力為 N。鏈接例2易錯警示 圖2-K-7甲815.(2024深圳龍崗區月考)如圖2-K-8所示,物塊在粗糙水平表面上向左滑動并壓縮彈簧,在O點畫出彈簧對物塊的彈力的示意圖。圖2-K-8[答案]如圖所示16.[開放探究](2023廣州海珠區一模)小明在使用輕質彈簧的過程中,發現用力拉彈簧時,彈簧會伸長(如圖2-K-9甲、乙所示)。他查資料得知:同一彈簧的伸長量與所受的拉力大小有關。小明想要探究在彈性限度內,該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所受拉力大小的定量關系,請你幫他設計實驗方案。(1)實驗的測量器材: 。 圖2-K-9彈簧測力計和刻度尺(2)寫出實驗步驟。圖2-K-9[答案]實驗步驟:①如圖甲所示,將彈簧一端固定在墻上,用刻度尺測出它的原長,記為L0;②在彈性限度內,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右拉彈簧,當拉力為F時,用刻度尺測出彈簧總長,記為L;③多次改變拉力的大小,重復步驟②。(3)設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答案]實驗數據記錄表格彈簧的原長L0/cm 拉力F/N 彈簧的總長L/cm 彈簧的伸長量ΔL/cm 2.A [解析] 籃球對地面的彈力是由于籃球本身發生微小的形變,要恢復原狀,而對地面產生的;而籃球會受到彈力的作用,是由地面的形變引起的。相關解析3.B [解析] 彈力的產生必須滿足的條件:兩物體相互接觸并擠壓(或拉伸)。由圖可知:圖A、C中兩個小球都相互接觸,但它們之間并沒有相互擠壓的作用,也就不能發生彈性形變,從而不能產生彈力。圖D中無法確定兩個小球之間是否存在擠壓,所以也就無法確定是否存在彈力。圖B中兩個小球相互接觸并擠壓,所以這兩個小球都受到了對方力的作用,從而發生彈性形變產生彈力。5.0~5 0.2 2 長[解析] 由圖可知,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5 N,分度值是0.2 N,示數為2 N;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彈簧測力計就是根據該原理制成的。7.A [解析] 測大小約為6 N的力,彈簧測力計的最大測量值應大于6 N,而且分度值越小讀數越準確,所以應選A。9.C [解析] 產生彈力的條件是相互接觸且產生形變,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能產生彈力,故A不正確;彈力包括壓力、拉力、支持力等,故B不正確;彈簧壓縮后發生彈性形變,能產生彈力,故C正確;彈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指向受力物體,彈力方向并不一定是豎直向下的,故D不正確。11.A [解析] 1 N的力可以使該彈簧伸長1 cm,則受到5 N的拉力時伸長5 cm,那么此時彈簧的長度為L=5 cm+20 cm=25 cm。12.C [解析] 掛鉤不受拉力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2 N,受力后示數為4 N,所以拉力的實際大小為4 N-0.2 N=3.8 N。13.調零 2.4 14[解析] 使用彈簧測力計前應先調零。由圖示彈簧測力計可知,其分度值為0.2 N,示數為2.4 N。由題知F1=0.5 N,ΔL1=12 cm-10 cm=2 cm,F2=1 N;根據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所受拉力成正比得:F1∶F2=ΔL1∶ΔL2,則0.5 N∶1 N=2 cm:ΔL2,則ΔL2=4 cm,所以當彈簧受到1 N的拉力時,其長度為10 cm+4 cm=14 c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 力 課時作業(一)(課件)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7.2 彈力 課時作業(二)(課件)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7.3 重力 課時作業(三)(課件)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第七章 力 專題訓練(一) 彈力、重力的受力示意圖(課件)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第七章 力 章末復習(課件)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