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1節 力新知梳理 應用示例 課堂小結第七章 力一、力1.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說明](1)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推”“拉”“提”“壓”“吸引”“排斥”等概括為“作用”。發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2)在物理學中,力用符號F表示。(3)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4)力產生時,相互作用的物體不一定相互接觸。2.單位: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 表示。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 N。 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體 。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提醒](1)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①運動快慢發生改變;②運動方向發生改變;③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同時改變。(2)力的兩種作用效果可同時發生,也可單獨發生。發生形變運動狀態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1.力的三要素:人們把力的 、 、 稱為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大小方向作用點2.力的示意圖: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條 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表示出來。即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 ,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 。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該越 。有時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上用 和 標出力的大小。 帶箭頭的線段方向作用點長數值單位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相互例1 (2024中山月考)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個物體也會產生力的作用B.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成對出現的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彼此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沒有力的作用D.在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受力物體,但不一定有施力物體B類型一 力的概念[方法指導] 對力的分析例2 (2024深圳龍崗區月考)如圖7-1-1所示情境中,能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類型二 力的作用效果圖7-1-1B[方法指導] 思維導圖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例3 如圖7-1-2所示,用扳手擰螺母時,按照通常經驗,沿順時針方向用力可將螺母擰緊,沿逆時針方向用力可將螺母擰松,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若用同樣大小的力擰螺母,則在 (選填“A”或“B”)點施力更容易將螺母擰緊,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類型三 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圖7-1-2方向A作用點該探究過程運用了控制變量法,控制了力的大小相同,這隱含說明: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力的 有關。我們稱這三個因素為力的 。 圖7-1-2大小三要素[方法指導] 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故在探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時應用控制變量法。在該實驗中,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的關系時,要控制力的方向和作用點不變;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的關系時,要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點不變;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的關系時,要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例4 (2024廣州荔枝灣月考)如圖7-1-3所示,一個小球用繩子系住并掛在墻上,已知繩子對球的拉力是15 N,請畫出拉力的示意圖。類型四 畫力的示意圖圖7-1-3[答案]如圖所示[方法指導] “三步法”畫力的示意圖注意:(1)力的作用點一定要畫在受力物體上。(2)同一個圖上有多個力時,線段的長度應反映出力的大小關系。(3)若題目中沒有給出力的大小,則標出力的符號即可。例5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A.人在游泳時要用力向后劃水B.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C.火箭起飛時,要向下噴氣D.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類型五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例6 如圖7-1-4所示,“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粗教靻T在失重狀態下的太空工作,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假如你是在太空工作的航天員,在你面前有一大塊與你相對靜止的巨石,你用力向前將它推開……請你展開想象,你自己將會 ,原因是 。 圖7-1-4向后運動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易錯警示] 物體間力的作用(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2)物體間力的作用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沒有先后之分。(3)物體間力的作用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二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改變物體的形狀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定義物體對物體的作用カ①同一圖中線段越長,表示力越大:②在圖中標出力的大小大小、方向、作用點牛頓(N)帶箭頭的線段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箭頭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力的大小相等力的方向相反二力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效果三要素示意圖單位相互性特點拓展大小方向作用點例1 B [解析]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故A錯誤;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成對出現的,故B正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彼此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例如地球給物體的重力,故C錯誤;在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受力物體,也一定有施力物體,故D錯誤。相關解析例2 B [解析] 手拉弓滿,弓的形狀發生變化,所以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A不符合題意;踢飛蹴鞠,蹴鞠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所以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故B符合題意;錘彎鐵片,鐵片的形狀發生變化,所以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C不符合題意;手捏泥塑,泥的形狀發生變化,所以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D不符合題意。例3 方向 A 作用點 大小 三要素[解析] 沿順時針方向用力可將螺母擰緊,沿逆時針方向用力可將螺母擰松,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用同樣大小的力擰螺母,在遠離螺母的A點用力更容易將螺母擰緊,說明力的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該探究過程控制了力的大小相同,這隱含說明,力的大小也影響力的作用效果。例5 D [解析] 人在游泳時,人用力向后劃水,人給水一個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給人一個向前的推力,推動人前進,故A不符合題意。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人給地面一個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給人一個向前的推力,推動人前進,故B不符合題意。火箭起飛時,要向下噴氣,火箭給空氣一個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給火箭一個向上的力,推動火箭上升,故C不符合題意。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是力改變球的運動狀態,故D符合題意。(共24張PPT)第3節 重力新知梳理 應用示例 課堂小結第七章 力一、重力定義: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 地球G[點撥]重力的四個特點(1)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球附近的物體。(3)重力是非接觸力,空中的飛機、樹上的蘋果等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一個物體被拋出后在空中運動時與靜止時所受重力相同。(4)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體的同時,物體也吸引地球。二、重力的大小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1)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相同的鉤碼5個(每個質量為50 g)。(2)實驗步驟:①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分度值,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②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1個或多個鉤碼所受的重力,并把數據記錄在下表中。鉤碼個數/個 質量m/kg 重力G/N G與m之比/(N·kg-1)1 0.05 2 0.1 3 0.15 4 0.2 5 0.25 (3)實驗結論: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 。關系式為G= 。 (4)評估與交流月球對它表面附近的物體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對地面附近同一物體引力的。正比mg2.重力與質量的區別物理量 重力 質量符號 G m定義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物體所含 的多少 特點 ①有大小、方向、作用點三要素; ①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物質(續表)物理量 重力 質量特點 ?、谕晃矬w在地球表面附近不同位置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 ?、谕晃矬w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物態、溫度、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單位 牛頓(N) 千克(kg)測量工具 彈簧測力計托盤天平三、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總是 的,鉛垂線、水平儀正是利用這一性質制成的。豎直向下四、重力的作用點——重心1.重心:地球吸引物體的每個部分,但是,對于整個物體,重力作用的表現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個點上,這個點叫作物體的重心。2.重心的位置(1)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 (2)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位置除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的質量分布有關。(3)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幾何中心五、重力的由來萬有引力:宇宙間的物體,大到天體,小到塵埃,都存在互相 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 吸引例1 以下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地球上任何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都是地球B.重力不隨物體位置的變化而變化C.空中上升的氣球不受重力作用D.因為g=9.8 N/kg,所以1 kg就等于9.8 NA類型一 重力及其大小[方法指導] 對重力的分析(1)對重力的理解:①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不管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都受到重力;②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球附近的物體。(2)對g=9.8 N/kg的理解:①9.8 N≠1 kg,因為力和質量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②g值并不是不變的,它隨物體所處緯度和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同一物體的重力大小也會變化。例2 小金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上查得:甲、乙兩個星球表面上的物體所受“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如圖7-3-1所示,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相同質量的物體在甲星球表面上所受的“重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乙星球表面上所受的“重力”。 圖7-3-1大于(2)甲星球表面上物體所受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比值g甲是多大 (3)小金的質量是50 kg,若有一天他來到甲星球,則他受到的“重力”為多大 圖7-3-1[答案](2)由圖可知,甲星球表面上8 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120 N,則g甲==15 N/kg。(3)質量為50 kg的小金,在甲星球受到的“重力”:G'=m'g甲=50 kg×15 N/kg=750 N。例3 圖7-3-2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釋放手中石塊的四個示意圖,圖中的虛線表示石塊下落的路徑,則對石塊下落路徑的描述最接近實際的示意圖是 ( )類型二 重力的方向及其應用圖7-3-2D例4 如圖7-3-3所示,鉛垂線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圖中在檢測窗臺是否水平時,可知該窗臺 ( )圖7-3-3A.左右相平 B.右面高,左面低C.左面高,右面低 D.無法判斷C[易錯警示]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豎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的方向。應注意“豎直向下”與“垂直向下”是有區別的,“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個平面向下,如圖7-3-4所示。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響,也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圖7-3-4例5 攀巖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圖7-3-5甲是一名攀巖運動員拉著繩子停在峭壁上的情境。圖乙是這一時刻的簡化圖,請你以重心O為作用點,在圖乙中畫出運動員所受的重力。類型三 重力的示意圖圖7-3-5[答案]如圖所示[方法指導] 畫重力示意圖的方法產生測力計地球的吸引重力G牛頓豎直向下(不變)大小方向作用點重心鉛垂線、水平儀等質量是1kg的物體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是9.8Ng=9.8 N/kgG=mg隨地點的變化而變化三要素單位符號應用注意物理意義測量與質量的關系例3 D [解析] 由于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釋放手中石塊后,石塊受到的重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也就是指向地心的。相關解析(共23張PPT)第2節 彈力新知梳理 應用示例 課堂小結第七章 力一、彈性、塑性和彈性限度1.彈性:物體在受力時會發生 ,不受力時又恢復 的性質。物體發生的這種形變,叫作彈性形變。 2.塑性:物體在發生形變后不能 的性質。物體發生的這種形變,叫作塑性形變。 形變自動地恢復原來的形狀原來的形狀3.彈性限度:物體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不能恢復原來的形狀。[提醒]材料受力時一般都要發生形變,有的是彈性形變,有的是塑性形變,不同材料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不同。二、彈力1.定義:發生 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力。 2.彈力的產生條件(1)兩物體要 。 (2)物體間發生 (即要有彈性形變)。 形變相互接觸擠壓或拉伸3.彈力的三要素(1)彈力的大小:對同一物體而言,在彈性限度內,彈力的大小是隨著物體彈性形變程度的變化而變化的,物體發生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產生的彈力 。 (2)彈力的方向: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指向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越大(3)彈力的作用點:在彈力的受力物體上。也可以說,哪個物體使彈性體發生形變,彈力就作用在哪個物體上。例如:放在桌面上的書,書使桌面發生形變,所以桌面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書上。[說明](1)平常所說的支持力、壓力、拉力、推力都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實質上它們都屬于彈力。(2)有彈力必有形變,但有形變未必有彈力。三、彈簧測力計1.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 就越長。 2.構造: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彈簧、掛鉤、指針、刻度盤及吊環等組成。伸長量3.使用(1)使用前:①觀察量程和分度值;②調零;③輕輕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2)使用時:①測力時,要使彈簧的伸長方向與所測拉力的方向 ,避免彈簧與外殼發生摩擦;②測量時,所測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在同一水平面內,且與刻度板面 。 [點撥]彈簧測力計并非只能測量豎直方向上的力,只要彈簧伸長方向和所測拉力的方向一致即可。一致最大測量值垂直例1 (2023深圳福田區月考改編)關于彈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產生彈力B.物理書放在水平課桌上,物理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C.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D.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B類型一 彈力[方法指導] 對彈力的分析例2 小明同學在豎直懸掛的彈簧下加掛鉤碼,做“探究彈簧伸長量與彈簧受到拉力的關系”實驗,下表是小明同學收集的實驗數據。類型二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3.0彈簧總長度/cm 6.0 7.2 8.4 9.6 10.8 11.6 12.0彈簧伸長量/cm 0 1.2 2.4 3.6 4.8 6.0(1)該彈簧在不受外力時的長度是 cm。 (2)請你幫助小明同學填寫上表的空白處。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3.0彈簧總長度/cm 6.0 7.2 8.4 9.6 10.8 11.6 12.0彈簧伸長量/cm 0 1.2 2.4 3.6 4.8 6.06.05.6(3)請在如圖7-2-1所示的坐標系中畫出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圖像。圖7-2-1[答案]如圖所示(4)分析實驗數據或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圖像,可得出結論: 。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5)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 (6)在對本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你覺得運用圖像分析的優點有哪些 。(寫出一點即可) (7)若用相同的另一彈簧制作一個小型簡易彈簧測力計,則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 N。 尋找普遍規律用圖像分析實驗數據更直觀明了,可以了解變化趨勢等2[易錯警示]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彈簧的伸長量等于彈簧的長度(L)與彈簧原長(L0)的差,即ΔL=L-L0。例3 (2024深圳月考)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使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每個彈簧測力計都有一個測量范圍,被測力大小應在這個范圍內B.使用前必須先對彈簧測力計調零C.彈簧測力計只能豎直放置,測豎直方向的力D.彈簧測力計可以測不同方向的力類型三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C例4 如圖7-2-2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該彈簧測力計 (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用來測力的大小。需先 ,否則會使測得的值比真實值偏 (選填“大”或“小”)。 圖7-2-20~50.5不能調零大[規律總結] 彈簧測力計使用要領①清:看清量程、分度值,認清零點,若指針不在零刻度線上,應調零;②查:檢查彈簧是否伸縮自如,撤去外力后指針能否回到零點;③不倒掛:被測的力要作用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一端,使用時嚴禁彈簧測力計倒掛(力作用在吊環上);④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彈簧伸長方向與所測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⑤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彈簧、掛鉤、指針、刻度盤等形變后能恢復原狀彈性彈簧測力計彈力產生形變不能超過彈性限度發生彈性形變形變后不能自動恢復原狀塑性觀察量程、分度值調零測力時,要使彈簧的伸長方向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應用原理注意事項注意構造對比例1 B [解析]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若沒有發生相互擠壓或拉伸,則不會產生彈力,故A說法正確;書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發生了向上的微小彈性形變,書要恢復原狀,而對桌面產生向下的彈力,故B說法錯誤;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故C說法正確;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故D說法正確。相關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 力 (學案課件)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7.2 彈力 (學案課件)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7.3 重力 (學案課件)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