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七章 力 學案課件 (共3份打包)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七章 力 學案課件 (共3份打包)2024-2025學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

資源簡介

(共26張PPT)
第1節 力
新知梳理 應用示例 課堂小結
第七章  力
一、力
1.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說明](1)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推”“拉”“提”“壓”“吸引”
“排斥”等概括為“作用”。發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
(2)在物理學中,力用符號F表示。
(3)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
(4)力產生時,相互作用的物體不一定相互接觸。
2.單位: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   表示。托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是1 N。
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體      。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
[提醒](1)運動狀態的改變包括:①運動快慢發生改變;②運動方向發生改變;③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同時改變。
(2)力的兩種作用效果可同時發生,也可單獨發生。
發生形變
運動狀態
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圖
1.力的三要素:人們把力的   、   、    稱為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大小
方向
作用點
2.力的示意圖: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條        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表示出來。即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
   ,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     。在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該越   。有時還可以在力的示意圖上用    和    標出力的大小。
帶箭頭的線段
方向
作用點

數值
單位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相互
例1 (2024中山月考)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一個物體也會產生力的作用
B.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成對出現的
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彼此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沒有力的作用
D.在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受力物體,但不一定有施力物體
B
類型一 力的概念
[方法指導] 對力的分析
例2 (2024深圳龍崗區月考)如圖7-1-1所示情境中,能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
類型二 力的作用效果
圖7-1-1
B
[方法指導] 思維導圖法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例3 如圖7-1-2所示,用扳手擰螺母時,按照通常經驗,沿順時針方向用力可將螺母擰緊,沿逆時針方向用力可將螺母擰松,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若用同樣大小的力擰螺母,則在  (選填“A”或“B”)點施力更容易將螺母擰緊,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
   有關。
類型三 力的三要素對力的作用效果的影響
圖7-1-2
方向
A
作用點
該探究過程運用了控制變量法,控制了力的大小相同,這隱含說明:力的作用效果還與力的    有關。我們稱這三個因素為力的     。
圖7-1-2
大小
三要素
[方法指導] 利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故在探究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時應用控制變量法。在該實驗中,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的關系時,要控制力的方向和作用點不變;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的關系時,要控制力的大小和作用點不變;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的關系時,要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
例4 (2024廣州荔枝灣月考)如圖7-1-3所示,一個小球用繩子系住并掛在墻上,已知繩子對球的拉力是15 N,請畫出拉力的示意圖。
類型四 畫力的示意圖
圖7-1-3
[答案]如圖所示
[方法指導] “三步法”畫力的示意圖
注意:(1)力的作用點一定要畫在受力物體上。
(2)同一個圖上有多個力時,線段的長度應反映出力的大小關系。
(3)若題目中沒有給出力的大小,則標出力的符號即可。
例5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現象中沒有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  )
A.人在游泳時要用力向后劃水
B.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飛時,要向下噴氣
D.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
類型五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例6 如圖7-1-4所示,“太空教師”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中國空間站為廣大青少年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粗教靻T在失重狀態下的太空工作,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假如你是在太空工作的航天員,在你面前有一大塊與你相對靜止的巨石,你用力向前將它推開……請你
展開想象,你自己將會      ,原因是
      。
圖7-1-4
向后運動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易錯警示] 物體間力的作用
(1)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2)物體間力的作用同時產生,同時消失,沒有先后之分。
(3)物體間力的作用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二力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改變物體的形狀
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定義
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①同一圖中線段越長,表示力越大:②在圖中標出力的大小
大小、方
向、作用點
牛頓(N)
帶箭頭的線段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箭頭方向
線段的起點或終點
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
力的大小相等
力的方向相反
二力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效果
三要素
示意圖
單位
相互性
特點
拓展
大小
方向
作用點
例1 B [解析]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一個物體不會產生力,故A錯誤;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所以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成對出現的,故B正確;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彼此不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也可以有力的作用,例如地球給物體的重力,故C錯誤;
在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受力物體,也一定有施力物體,故D錯誤。
相關解析
例2 B [解析] 手拉弓滿,弓的形狀發生變化,所以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A不符合題意;
踢飛蹴鞠,蹴鞠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所以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故B符合題意;
錘彎鐵片,鐵片的形狀發生變化,所以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C不符合題意;
手捏泥塑,泥的形狀發生變化,所以是力改變了物體的形狀,故D不符合題意。
例3 方向 A 作用點 大小 三要素
[解析] 沿順時針方向用力可將螺母擰緊,沿逆時針方向用力可將螺母擰松,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用同樣大小的力擰螺母,在遠離螺母的A點用力更容易將螺母擰緊,說明力的作用點影響力的作用效果。該探究過程控制了力的大小相同,這隱含說明,力的大小也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例5 D [解析] 人在游泳時,人用力向后劃水,人給水一個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給人一個向前的推力,推動人前進,故A不符合題意。
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人給地面一個向后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給人一個向前的推力,推動人前進,故B不符合題意。
火箭起飛時,要向下噴氣,火箭給空氣一個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氣給火箭一個向上的力,推動火箭上升,故C不符合題意。
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是力改變球的運動狀態,故D符合題意。(共24張PPT)
第3節 重力
新知梳理 應用示例 課堂小結
第七章  力
一、重力
定義: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作重力,通常用字母    表示。
地球
G
[點撥]重力的四個特點
(1)地球附近的所有物體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球附近的物體。
(3)重力是非接觸力,空中的飛機、樹上的蘋果等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一個物體被拋出后在空中運動時與靜止時所受重力相同。
(4)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體的同時,物體也吸引地球。
二、重力的大小
1.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
(1)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相同的鉤碼5個(每個質量為50 g)。
(2)實驗步驟:①觀察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分度值,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線上。
②用彈簧測力計分別測出1個或多個鉤碼所受的重力,并把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鉤碼個數/個 質量m/kg 重力G/N G與m之比/(N·kg-1)
1 0.05
2 0.1
3 0.15
4 0.2
5 0.25
(3)實驗結論: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    。關系式為G=    。
(4)評估與交流
月球對它表面附近的物體也有引力,這個力大約是地球對地面附近同一物體引力的。
正比
mg
2.重力與質量的區別
物理量 重力 質量
符號 G m
定義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物體所含   的多少
特點  ①有大小、方向、作用點三要素;  ①只有大小,沒有方向;
物質
(續表)
物理量 重力 質量
特點 ?、谕晃矬w在地球表面附近不同位置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 ?、谕晃矬w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物態、溫度、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單位 牛頓(N) 千克(kg)
測量工具                 
彈簧測力計
托盤天平
三、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總是     的,鉛垂線、水平儀正是利用這一性質制成的。
豎直向下
四、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1.重心:地球吸引物體的每個部分,但是,對于整個物體,重力作用的表現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個點上,這個點叫作物體的重心。
2.重心的位置
(1)形狀規則、質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
(2)質量分布不均勻的物體,重心位置除與物體的形狀有關外,還跟物體的質量分布有關。
(3)重心不一定在物體上。
幾何
中心
五、重力的由來
萬有引力:宇宙間的物體,大到天體,小到塵埃,都存在互相
    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
吸引
例1 以下關于重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地球上任何物體所受重力的施力物體都是地球
B.重力不隨物體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C.空中上升的氣球不受重力作用
D.因為g=9.8 N/kg,所以1 kg就等于9.8 N
A
類型一 重力及其大小
[方法指導] 對重力的分析
(1)對重力的理解:①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不管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都受到重力;②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球附近的物體。
(2)對g=9.8 N/kg的理解:①9.8 N≠1 kg,因為力和質量是兩個不同的物理量;②g值并不是不變的,它隨物體所處緯度和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同一物體的重力大小也會變化。
例2 小金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上查得:甲、乙兩個星球表面上的物體所受“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如圖7-3-1所示,根據圖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相同質量的物體在甲星球表面上所受的
“重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乙星球表面上所受的“重力”。
圖7-3-1
大于
(2)甲星球表面上物體所受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比值g甲是多大
(3)小金的質量是50 kg,若有一天他來到甲星球,則他受到的
“重力”為多大
圖7-3-1
[答案](2)由圖可知,甲星球表面上8 kg的物體所
受的“重力”為120 N,則g甲==15 N/kg。
(3)質量為50 kg的小金,在甲星球受到的“重力”:
G'=m'g甲=50 kg×15 N/kg=750 N。
例3 圖7-3-2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釋放手中石塊的四個示意圖,圖中的虛線表示石塊下落的路徑,則對石塊下落路徑的描述最接近實際的示意圖是 (  )
類型二  重力的方向及其應用
圖7-3-2
D
例4 如圖7-3-3所示,鉛垂線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圖中在檢測窗臺是否水平時,可知該窗臺 (  )
圖7-3-3
A.左右相平 B.右面高,左面低
C.左面高,右面低 D.無法判斷
C
[易錯警示] 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豎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水平面向下的方向。應注意“豎直向下”與“垂直向下”是有區別的,“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個平面向下,如圖7-3-4所示。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響,也與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圖7-3-4
例5 攀巖是年輕人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圖7-3-5甲是一名攀巖運動員拉著繩子停在峭壁上的情境。圖乙是這一時刻的簡化圖,請你以重心O為作用點,在圖乙中畫出運動員所受的重力。
類型三 重力的示意圖
圖7-3-5
[答案]如圖所示
[方法指導] 畫重力示意圖的方法
產生
測力計
地球的吸引
重力
G
牛頓
豎直向下(不變)
大小
方向
作用點
重心
鉛垂線、水平儀等
質量是1kg的物體在地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是9.8N
g=9.8 N/kg
G=mg
隨地點的變化而變化
三要素
單位
符號
應用
注意
物理意義
測量
與質量的關系
例3 D [解析] 由于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釋放手中石塊后,石塊受到的重力的方向都是豎直向下的,也就是指向地心的。
相關解析(共23張PPT)
第2節 彈力
新知梳理 應用示例 課堂小結
第七章  力
一、彈性、塑性和彈性限度
1.彈性:物體在受力時會發生   ,不受力時又恢復
    的性質。物體發生的這種形變,叫作彈性形變。
2.塑性:物體在發生形變后不能           的性質。物體發生的這種形變,叫作塑性形變。
形變
自動地恢復原來的形狀
原來
的形狀
3.彈性限度:物體的彈性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不能恢復原來的形狀。
[提醒]材料受力時一般都要發生形變,有的是彈性形變,有的是塑性形變,不同材料發生形變的難易程度不同。
二、彈力
1.定義:發生    的物體,要恢復原狀,對與它接觸的物體會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作彈力。
2.彈力的產生條件
(1)兩物體要      。
(2)物體間發生      (即要有彈性形變)。
形變
相互接觸
擠壓或拉伸
3.彈力的三要素
(1)彈力的大小:對同一物體而言,在彈性限度內,彈力的大小是隨著物體彈性形變程度的變化而變化的,物體發生的彈性形變程度越大,產生的彈力   。
(2)彈力的方向:彈力的方向與物體形變的方向相反,指向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
越大
(3)彈力的作用點:在彈力的受力物體上。也可以說,哪個物體使彈性體發生形變,彈力就作用在哪個物體上。例如:放在桌面上的書,書使桌面發生形變,所以桌面產生的彈力作用在書上。
[說明](1)平常所說的支持力、壓力、拉力、推力都是根據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的,實質上它們都屬于彈力。
(2)有彈力必有形變,但有形變未必有彈力。
三、彈簧測力計
1.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
就越長。
2.構造:彈簧測力計主要由彈簧、掛鉤、指針、刻度盤及吊環等組成。
伸長量
3.使用
(1)使用前:①觀察量程和分度值;②調零;③輕輕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
(2)使用時:①測力時,要使彈簧的伸長方向與所測拉力的方向   ,避免彈簧與外殼發生摩擦;②測量時,所測力不能超出彈簧測力計的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在同一水平面內,且與刻度板面    。
[點撥]彈簧測力計并非只能測量豎直方向上的力,只要彈簧伸長方向和所測拉力的方向一致即可。
一致
最大測量值
垂直
例1 (2023深圳福田區月考改編)關于彈力,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產生彈力
B.物理書放在水平課桌上,物理書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桌面發生彈性形變而產生的
C.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
D.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
B
類型一 彈力
[方法指導] 對彈力的分析
例2 小明同學在豎直懸掛的彈簧下加掛鉤碼,做“探究彈簧伸長量與彈簧受到拉力的關系”實驗,下表是小明同學收集的實驗數據。
類型二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
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3.0
彈簧總長度/cm 6.0 7.2 8.4 9.6 10.8 11.6 12.0
彈簧伸長量/cm 0 1.2 2.4 3.6 4.8   6.0
(1)該彈簧在不受外力時的長度是   cm。
(2)請你幫助小明同學填寫上表的空白處。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7
拉力/N 0 0.5 1.0 1.5 2.0 2.5 3.0
彈簧總長度/cm 6.0 7.2 8.4 9.6 10.8 11.6 12.0
彈簧伸長量/cm 0 1.2 2.4 3.6 4.8   6.0
6.0
5.6
(3)請在如圖7-2-1所示的坐標系中畫出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圖像。
圖7-2-1
[答案]如圖所示
(4)分析實驗數據或彈簧伸長量與拉力的關系圖像,可得出結論:  。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彈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實驗中收集多組數據的目的是  。
(6)在對本實驗數據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你覺得運用圖像分析的優點有哪些
  。(寫出一點即可)
(7)若用相同的另一彈簧制作一個小型簡易彈簧測力計,則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0~  N。
尋找普遍規律
用圖像分析實驗數據更直觀明了,可以了解變化
趨勢等
2
[易錯警示]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彈簧的伸長量等于彈簧的長度(L)與彈簧原長(L0)的差,即ΔL=L-L0。
例3 (2024深圳月考)下列關于彈簧測力計使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  )
A.每個彈簧測力計都有一個測量范圍,被測力大小應在這個范圍內
B.使用前必須先對彈簧測力計調零
C.彈簧測力計只能豎直放置,測豎直方向的力
D.彈簧測力計可以測不同方向的力
類型三 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C
例4 如圖7-2-2所示,彈簧測力計的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該彈簧測力計    (選填“能”或“不能”)直接用來測力的大小。需先    ,否則會使測得的值比真實值偏   (選填“大”或“小”)。
圖7-2-2
0~5
0.5
不能
調零

[規律總結] 彈簧測力計使用要領
①清:看清量程、分度值,認清零點,若指針不在零刻度線上,應調零;
②查:檢查彈簧是否伸縮自如,撤去外力后指針能否回到零點;
③不倒掛:被測的力要作用在彈簧測力計的掛鉤一端,使用時嚴禁彈簧測力計倒掛(力作用在吊環上);
④測量時,彈簧測力計的彈簧伸長方向與所測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
⑤讀數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量就越長(或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與其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彈簧、掛鉤、指針、刻度盤等
形變后能恢復原狀
彈性
彈簧測力計
彈力
產生
形變不能超
過彈性限度
發生彈性形變
形變后不能自動恢復原狀
塑性
觀察量程、分度值
調零
測力時,要使彈簧的伸長方向與所測力的方向一致
應用
原理
注意事項
注意
構造
對比
例1 B [解析] 兩個物體相互接觸,若沒有發生相互擠壓或拉伸,則不會產生彈力,故A說法正確;
書對水平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書發生了向上的微小彈性形變,書要恢復原狀,而對桌面產生向下的彈力,故B說法錯誤;
彈力是指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由于要恢復原狀,對接觸它的物體產生的力,故C說法正確;
壓力、支持力、拉力都屬于彈力,故D說法正確。
相關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 科技| 伊宁县| 株洲县| 常州市| 南丹县| 行唐县| 中阳县| 赣榆县| 黄石市| 杨浦区| 长宁区| 娱乐| 筠连县| 绥芬河市| 甘德县| 临颍县| 河间市| 即墨市| 行唐县| 陈巴尔虎旗| 延吉市| 平罗县| 合肥市| 武义县| 秭归县| 扬州市| 湖口县| 成安县| 和顺县| 固阳县| 乐东| 腾冲县| 南丰县| 东城区| 五华县| 宕昌县| 临漳县| 凌海市| 上蔡县| 忻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