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第十章浮力第3節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1)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2)知道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和密度計的浮沉原理。(3)能應用浮沉條件解釋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習目標將木塊和鐵塊分別放入水中,觀察松手后它們的運動方向,試著分析其中的原因。F浮當F浮>G時,合力向上,物體上浮。當F浮當F浮=G時,合力為零,物體懸浮在水中。F浮1.浮力與重力的關系知識點一物體的浮沉條件F浮> G 上浮: ρ液> ρ物F浮= G 懸浮: ρ液 = ρ物F浮< G 下沉: ρ液< ρ物浮力:F浮=ρ液gV排 ; 重力:G =ρ物g V物;研究條件: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受重力和浮力。漂浮: ρ液>ρ物根據浮沉條件進行比較:V排 = V物2.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間的關系2.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間的關系將新鮮雞蛋放入盛水容器中,向水中加鹽,并攪拌,不斷增加鹽水的濃度。觀察雞蛋在容器中的位置變化。想想做做(1)上浮和下沉是不平衡態;懸浮和漂浮是平衡(靜止)態;(2)上浮、下沉和懸浮:V排=V;漂浮:V排<V;(3)空心物體運用浮沉條件時可以用物體的平均密度ρ物與液體密度ρ液比較3.浮沉條件的討論思考鋼鐵制成的潛水艇又為什么能在水中隨意地下潛和上浮呢?螺母在水中下沉軍艦卻能漂浮在水面上實驗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的重力。甲:擠扁乙:撐開F甲浮G乙G甲G甲G乙V甲排V乙排F甲浮F乙浮=<<F乙浮要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夠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可以把物體做成空心的,增大它們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浮力。實驗結論 早在殷商之前,我國古代人民對浮力就有深入的觀察,到殷商時已由制獨木船發展到用木板組成大的船體,這是我國最早的木船。蘆湖獨木舟知識點二浮力的應用用橡皮泥做成能承載重物的小船,使它漂浮在水面上。想想做做(1)工作原理:將鋼鐵做制成空心的輪船,可以排開更多的水,漂浮在水面上。(2)排水量(m排):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質量:F浮= m排g 而 F浮=G∴ m船+m貨= m排(3)載重線輪船工作原理:靠改變自身重力上浮和下潛。模擬潛水艇:用注射器向密封的瓶內打氣,將瓶內的水排出,瓶向上浮起。潛水艇排出水,潛艇受到的重力減小,潛艇上浮注入水,潛艇受到的重力增大,潛艇下沉潛水艇視頻如圖所示,潛水艇懸浮在水中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要使潛水艇上浮,應向水艙充水;B.要使潛水艇下沉,應將水艙里的水排出一部分;C.當潛水艇懸浮在水中時,潛水艇重等于同體積的水重;D.潛水艇是靠改變自身重力和受到的浮力來實現浮沉的C例題講解工作原理:靠空氣浮力升空內部充有小于空氣密度的氣體氣球與飛艇密度計工作原理:靠當液體的密度越大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就越小;反之,則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密度計視頻例2 一艘輪船從海里駛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 ,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開水的體積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解析】輪船浮在海面上,F浮 = G ;它駛入河里也浮在河面上:F′浮= G 。∵ G 不變,∴ F浮不變:F浮 = F′浮 ρ海水 g V排= ρ海水 g V′排, ∵ ρ海水> ρ海水 , ∴ V排 >V′排不變不變變大例題講解例3 重為15 N的物體,浸沒于裝滿水的容器中后,溢出了5×10-4 m3的水。則此物體是(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水底C.懸浮在水中 D.以上幾種情況都有可能【解析】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 = ρ水 gV排=1.0 ×103 kg/m3 ×9.8 N/kg×5×10-4 m3=4.9 N<15 N∵ F浮BAB例4 如圖所示,A、B兩物體靜止在水中( )A.兩物體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B.兩物體受到的浮力不等,A物體受到的浮力大C.兩物體的密度不等,B物體的密度大D.兩物體的重力不等,A物體的重力大C例5 一冰塊漂浮在水面上,當冰完全熔化后,容器中的水面將如何變化?當冰化成水后,質量不變,所以,m水= m冰冰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冰化成水的體積∴液面高度不變【解析】冰漂浮在水面上,F浮= G冰當冰放入鹽水中時,冰熔化后,液面如何變化?∵ ρ水< ρ鹽水,∴V排> V鹽水冰排開鹽水的體積小于冰化成水的體積∴液面上升【解析】冰漂浮在鹽水中,F浮 = G一、物體浮沉條件二、浮力的應用1、浮力與重力的關系輪船、潛水艇、氣球與飛艇、密度計2、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的關系F浮> G 上浮: ρ液> ρ物F浮= G 懸浮: ρ液 = ρ物F浮< G 下沉: ρ液< ρ物漂浮: ρ液>ρ物課堂小結1.(多選)用同一支密度計測定不同液體的密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密度計漂浮的越高,所受的浮力越大B 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所受的浮力都相等C 密度計排液體積越大,液體密度越大D 密度計漂浮的越高,液體密度越大B D隨堂練習2.質量相等的實心鋁球和鐵球放在水中,鐵球受的浮力 鋁球受的浮力;若把它們都放在水銀中靜止時,則鐵球受的浮力 鋁球受的浮力(選填“>”、“<”、“=”)<=3.某潛水艇在海面下隱蔽跟蹤某個目標,現根據戰時需要上浮或下潛。在下潛過程中潛水艇所受的重力為G1、浮力為F1;上浮過程中所受的重力為G2、浮力為F2。則( )A.F1G2C.F1>G1,F2G2B4.陳誠將完全相同的兩個小球A、B分別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容器甲、乙容器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小球靜止時如圖所示,此時兩容器中液面相平,則( )A.A球所受浮力大B.B球所受浮力大C.甲容器容器底所受液體壓強大D.乙容器容器底所受液體壓強大C5.兩個底面積不等的圓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這兩種液體中,小球靜止時的位置如圖所示,此時兩液面剛好齊平.若將這兩小球從液體中取出,則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強的變化量△p甲、△p乙的大小關系是( )A.△p甲一定大于△p乙 B.△p甲一定等于△p乙C.△p甲一定小于△p乙 D.△p甲可能小于△p乙A6.把一小球放入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從杯中溢出10g酒精.若將該小球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從杯中溢出水的質量是( )A.大于10g B.小于10gC.等于10g D.無法判斷A7.在裝有液體的甲、乙兩燒杯中,同時放入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如圖,當物體靜止后兩燒杯內液面恰好相平.若液體對甲、乙兩燒杯底部壓強分別是P甲、P乙,液體對兩物體的浮力分別是F甲、F乙,則對它們的判斷正確的是(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A8.兩同學分別在底端封閉的兩支相同吸管中裝入不同質量的細沙,制成了A、B兩支密度計,放入同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中,靜止后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密度計A所受浮力較小B.密度計B所受重力較小C.兩密度計底部所受水的壓強相等D.兩密度計在水面處的刻度值不同A9.如圖所示,是南極海洋冰山的美麗景象。冰山實質就是海中漂浮的大塊淡水冰。據科學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冰山熔化,海平面升高。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冰山所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它所受的重力B.冰山所受的重力小于它排開水所受的重力C.冰山熔化一部分后仍會漂浮在水面上D.冰山熔化一部分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C10.小明洗碗時發現,同一只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B.碗漂浮時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開的水所受的重力C.碗沉底時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漂浮時所受的浮力D.碗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它漂浮時排開水的體積B11.邊長為20cm的薄壁正方形容器(質量不計)放在水平桌面上,將質地均勻的實心圓柱體豎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橫截面積為200cm2,高度為10cm。如圖1所示。然后向容器內緩慢注入某種液體,圓柱體始終直立,圓柱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與注入液體質量的關系如圖2所示。(g取10Nkg)(1)判斷圓柱體的密度與液體密度的大小關系,并寫出判斷依據;(2)當圓柱體剛被浸沒時,求它受到的浮力;【解析】(1)圓柱體的密度大于液體密度;依據:由圖2可知,當注入液體質量大于2kg時,圓柱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不變,說明此時圓柱體浸沒在液體中,即圓柱體沉底了,由浮沉條件可知,圓柱體的密度大于液體密度。(2)由題意知,圓柱體的底面積為其高為h=10cm=0.1m則圓柱體的體積為正方體容器的底面積圓柱體剛好浸沒時,液體的體積為由圖2可知,圓柱體剛好浸沒時,注入液體的質量為2kg,則液體的密度為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當圓柱體剛被浸沒時,它受到的浮力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