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1.4 微生物的結構與生殖第1課時浙教版七年級下冊新知導入不管是米飯、面包,還是瓜果、蔬菜,各種食物存放不當或存放時間過長,就會腐爛變味甚至發臭。那么,是什么導致食物腐爛變質的呢?新知講解細 菌細菌個體非常微小,如圖所示是細菌的掃描電鏡照片。可以看到,細菌的大小大概只有幾微米。雖然我們肉眼看不到細菌,但細菌大量繁殖后可以形成肉眼可見的細菌團,即菌落中通常由數百萬個細菌。探究實踐:培養并觀察細菌菌落目標器材過程認識菌落和細菌的形態結構。燒杯,石棉網,三腳架,酒精燈,玻璃棒,培養皿,放大鏡,顯微鏡,滴管,載玻片,蓋玻片,營養瓊脂,蒸餾水,牙簽等。1.在燒杯內加入營養瓊脂和蒸餾水,煮沸15min,制成培養基。問題討論2.將制得的培養基置于消毒后的培養皿中,在空氣中敞口放置1h,加蓋后倒置,在室溫環境中培養24h。3.用放大鏡觀察培養基中的菌落形態、大小、顏色等。4.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水,用牙簽挑取培養基中的固體菌落,溶解至水滴中,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所培養細菌的形態結構。細菌培養為什么需要營養瓊脂?營養瓊脂不僅能提供給微生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夠維持培養基的滲透壓和PH穩定,為微生物提供一個適宜的生長環境。細菌的種類很多,根據其形態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不同的細菌雖然形狀不同,但它們的基本結構是相同的,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等結構,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如圖所示,有的細菌長有鞭毛,有助于細菌在液體中運動;有的細菌外面還有莢膜,對細菌起到保護作用。有助于細菌在液體中運動有保護細菌的作用起支持和保護作用控制物質的進出能流動,加快物質交換無成形的細胞核,只有遺傳物質集中的區域不具備運動功能,但具有粘附性,可以幫助細菌附著在宿主細胞或其他物體表面細菌是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的,如圖所示,分裂開始時,細菌會復制它的遺傳物質,然后細胞一分為二,兩套一樣的遺傳物質隨之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細菌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如大腸桿菌在適宜條件下,每20min左右便可分裂一次。細菌與人類關系密切,大多數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例如,細菌能分解各種動植物的遺體,以及各種垃圾;人體腸胃中的許多細菌對維持健康非常重要;人們利用乳酸菌生產酸奶,利用甲烷菌生產沼氣;醬油、食醋、泡菜的制作以及一些藥物的生產也都需要相應的細菌。當然,也有一些細菌對人體有害,例如,肺結核、霍亂、鼠疫等疾病都是由細菌引起的。(1)嗜酸乳桿菌—人體腸道內益生菌人體腸道內益生菌的比例越高,微生態環境就越好,腸道就越顯年輕有活力。腸道的健康不僅體現在消化吸收良好、大便正常和不易感染腸道疾病;對全身而言,充足的、有活力的益生菌通過抑制各種有害菌,減少了體內毒素的生成,減輕了肝臟解毒負擔;雙歧桿菌和嗜酸乳桿菌在腸道內發酵后,還可產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鈣、磷、鐵的利用率,促進鐵和維生素D的吸收,產生維生素K及維生素B,還可以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并能降低輻射對人體的傷害。 (2)乳酸桿菌—食品制造(泡菜、醬油、醋)(3)基因重組大腸桿菌—藥品制造(胰島素)(4)甲烷菌、三氯乙烯工程菌 —環境治理(5)根瘤菌 —促進植物生長(6)蘇力菌、枯草桿菌 —生物農藥(7)放線菌 —分解動植物尸體(8)炭疽桿菌、鼠疫耶爾森菌 —炭疽、鼠疫探索活動:1.將玻璃瓶清洗干凈,放入水中煮沸消毒。2.取一定量的鮮牛奶煮沸,冷卻后加入白砂糖,倒入消毒后的玻璃瓶中,再加入適量酸奶,攪拌均勻后蓋緊瓶蓋。(鮮牛奶、酸奶、白砂糖的質量比為10:1:1左右,白砂糖根據個人口味適量增減)3.將裝有牛奶的瓶子放在30℃左右的環境中培養6~8h。4.打開瓶蓋,仔細觀察酸奶的色澤和形態,如果酸奶的顏色呈乳白色,質地均勻而細膩,且沒有異味,即可品嘗自制的酸奶。1.為什么先將鮮牛奶煮沸?討論2.為什么酸奶的味道和鮮奶不同?煮沸的目的是進行高溫滅菌,殺死鮮牛奶中含有的微生物,防止雜菌污染。因為酸奶是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入乳酸菌發酵而成,鮮牛奶發酵后,原有的乳糖變為乳酸,成分不同,口味也不同。真 菌面包、橘子放置一段時間后會長“毛”;在雨后的森林或草地上,常能看到各種蘑菇。面包和橘子上的“毛”,以及蘑菇,都屬于真菌。真菌的種類多、分布廣、個體差異很大。真菌既有單細胞的個體(如酵母菌),也有多細胞的個體(如霉菌),還有大型的多細胞個體(如蘑菇)。它們外形差異這么大,為什么都屬于真菌?真菌具有什么樣的結構?不管是酵母菌還是霉菌、蘑菇,組成它們的細胞結構是一樣的,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以及細胞核。酵母菌有很多種類,與人類的關系密切,在食品和發酵工業中有廣泛的應用。人們飲用的葡萄酒、啤酒等,就是將果汁、麥子等經過酵母菌的發酵作用釀造而成的。此外,饅頭、面包等的制作也要利用酵母菌。思考與討論:有一杯溫開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攪拌后將它倒入透明的燒瓶(或礦泉水瓶)中。將氣球擠癟后套在瓶口,然后把燒瓶(或礦泉水瓶)放在溫暖的地方。一段時間后,你會看到什么現象?氣球會逐漸膨脹起來。曲 霉根 霉霉菌的細胞呈分叉的細絲狀,稱為菌絲。許多菌絲纏繞在一起,組成我們看到的絨毛狀或絮狀的各種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霉菌主要依靠菌絲頂端產生的孢子進行繁殖。霉菌的孢子數量多、體形小,隨風飄散,遇到適宜的環境條件就會發育成新的霉菌,所以霉菌的繁殖能力特別強。蘑菇也是由菌絲組成的,地下部分的菌絲能夠吸收水分和營養物質,地上部分的菌絲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菌柄和菌蓋。探索活動:1.選取一個較大的成熟蘑菇,用解剖刀將菌蓋從菌柄上切下來。2.把菌蓋的菌褶這面朝下平放在卡紙或玻璃板上,蓋上培養皿。3.第二天,拿開培養皿和菌蓋,可以看到卡紙或玻璃板上留下的與菌褶形狀一致的放射狀孢子印。4.用放大鏡觀察孢子的大小和顏色。思考與討論:蘑菇有根、莖、葉嗎?為什么說它們是真菌而不是植物?蘑菇成熟后,在菌蓋下面的菌褶部位能夠產生孢子,因此,蘑菇也是用孢子繁殖的。蘑菇沒有根、莖、葉結構,體內沒有葉綠體,生長不需要光,蘑菇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它是真菌。鳳尾菇、金針菇、香菇等都是可食用的真菌,故稱為食用菌。食用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人們喜愛的美味佳肴。有些蘑菇有毒,如毒蠅傘,誤食后會引起中毒,嚴重的可能導致死亡,所以不要隨意采食野外蘑菇。鮑魚菇花菇牛肝菌蘑菇白木耳冬蟲夏草毒紅菇蟲草(真菌)于冬季前后侵入蟲草蝙蝠蛾的幼蟲體內,吸收養分而發展菌絲,待菌絲充滿蟲體,蟲即僵死。到了夏季,從死蟲的頭頂長出菌座,露出土面,故名夏草。課堂總結微生物的結構與生殖 (一)細菌個體非常微小,細菌的大小大概只有幾微米細菌細菌的種類很多,根據其形態的不同,大致可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細菌的繁殖方式:細胞分裂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液泡以及細胞核。真菌:單細胞真菌:酵母菌多細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孢子繁殖課堂練習1.下列關于細菌的說法,錯誤的是( )A.某些細菌會使人體產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B.有些細菌對人類是有益的C.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D.細菌進入人體后都會侵入人體細胞D2.某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酵母菌培養液,看到了如圖所示的視野。下列關于酵母菌的說法,錯誤的是( )A.酵母菌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單細胞真菌B.視野中的酵母菌在進行出芽生殖C.視野中能看到酵母菌有明顯的a液泡D.為了減慢酵母菌的繁殖速度,可將其保存在較濕潤的環境中D3.下列組合中全部屬于真菌的一組是( )A.靈芝、香菇、酵母菌、木耳B.霉菌、酵母菌、根瘤菌、猴頭菌C.木耳、霉菌、大腸桿菌D.枯草桿菌、醋酸桿菌、足癬菌、肺炎雙球菌A(1)酵母菌和細菌都是單細胞生物,有些細菌有[1]______等特殊結構;酵母菌與細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沒有______.(2)細菌通過______進行生殖;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大多數真菌的繁殖方式是______.4.如圖是酵母菌和細菌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莢膜成形細胞核分裂孢子生殖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4 微生物的結構和生殖(第1課時).pptx 多細胞真菌.mp4 真菌孢子繁殖.mp4 細菌.mp4 觀察孢子.mp4 酵母菌.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