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春統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一、指導思想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緊密圍繞語文課程標準,聚焦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全方位提升。著力培養學生熟練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培育其思維的敏捷性與深刻性,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增強文化自信與傳承意識,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實現知識積累、能力發展與精神成長的有機統一,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筑牢根基。二、學情分析本班學生經過前幾年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基礎。多數學生對語文學習有一定熱情,課堂上能積極回應。但在知識的深度理解與靈活運用上存在不足,比如在文言文閱讀的字詞理解、閱讀理解中對文本深層內涵的挖掘、寫作時素材的創新運用與結構的合理搭建等方面,都有待提升。部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欠缺,學習方法不夠科學,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精準指導、分層教學,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潛能。三、教材解析編排特點與結構教材采用雙線組元編排,一條線索是人文主題,另一條線索是語文要素。全冊共8個單元,每個單元包含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和語文園地。這種編排體系使語文知識與能力訓練呈螺旋式上升,讓學生在人文熏陶中有序提升語文素養。各單元主題與語文要素以及任務群歸屬 1.第一單元:人文主題為“童年往事”,語文要素是“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對應“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在閱讀描繪童年生活的經典文本時,感受童年的純真與美好,學習通過細節描寫、選取典型事例等方法,將人物特點生動、具體地展現出來,提升文學閱讀與創意寫作的能力。 2.第二單元:人文主題是“古典名著”,語文要素為“初步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學習寫讀后感”。歸屬于“整本書閱讀”學習任務群,帶領學生走進四大名著等經典作品,通過引導掌握如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查閱資料等閱讀古典名著的技巧,激發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培養整本書閱讀的習慣,提升文學鑒賞與感悟能力。 3.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為“遨游漢字王國”,語文要素是“感受漢字的趣味,了解漢字文化。學習搜集資料的基本方法”。此為綜合性學習單元,對應“跨學科學習”學習任務群,通過開展字謎、歇后語、漢字演變等豐富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探究漢字的奧秘,感受漢字的獨特魅力,增強對漢字文化的熱愛,同時學會運用多種渠道搜集資料,培養跨學科學習與實踐能力。 4.第四單元:人文主題是“家國情懷”,語文要素為“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嘗試運用動作、語言、神態描寫,表現人物的內心”。關聯“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在閱讀愛國題材文本時,讓學生透過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深入體會人物的愛國情懷,學習刻畫人物內心的寫作手法,提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能力。 5.第五單元:習作為“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語文要素是“學習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方法,具體地表現一個人的特點”。著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樣對應“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多種描寫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并在寫作實踐中初步運用這些方法,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 6.第六單元:人文主題是“思維的火花”,語文要素為“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根據情境編故事,把事情發展變化的過程寫具體”。屬于“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通過分析課文中人物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思維,在寫作中學會構思情節,將事情發展變化的過程寫得具體、生動,提升學生的思辨與表達能力。 7.第七單元:人文主題為“異域風情”,語文要素是“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表達效果。搜集資料,介紹一個地方”。對應“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學習任務群,讓學生在閱讀描繪不同地域獨特風光的文本時,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相結合的表達效果,學習運用這種手法進行表達;同時通過搜集資料,鍛煉信息整合與語言表達能力,向他人介紹一個地方。 8.第八單元:人文主題是“風趣和幽默”,語文要素為“感受課文風趣的語言。看漫畫,寫出自己的想法”。在閱讀中體會風趣語言的魅力,對應“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感受不同作者風趣幽默的語言風格,培養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對生活的觀察力,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有趣的素材,進行創意表達。四、教學目標識字與寫字1. 學生能正確認讀、規范書寫本冊教材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的基本含義,掌握易錯字、多音字的辨析與運用。2. 硬筆書寫力求美觀、整潔,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筆書寫簡單的楷書作品,體會書法的韻味,提升書寫審美。閱讀與鑒賞1. 能用普通話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時能抓住關鍵信息,學會略讀和瀏覽,拓展閱讀視野。2.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學會運用多種閱讀策略,如批注、質疑、比較閱讀等,提高閱讀效率。3. 閱讀文學作品時,能對人物形象、故事情節進行深入分析,品味作品的語言特色,提升文學鑒賞水平。4. 能閱讀簡單的說明性文本和古典名著,提取關鍵信息,感受古典文學的魅力。表達與交流1. 積極參與口語交際活動,表達有條理、有邏輯,能根據不同場合和對象調整表達內容,學會傾聽與回應。2. 能寫簡單的記敘文、讀后感、說明文等,做到內容具體、條理清晰、情感真摯,正確運用標點符號。3. 學習修改作文,通過自評、互評提高寫作能力,能根據表達需要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梳理與探究1. 學會運用多種方法整理資料,如制作資料卡片、繪制圖表等,提高信息整理和歸納能力。2. 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圍繞主題進行探究,制定活動方案,展示活動成果,培養合作與探究精神。五、教學措施夯實基礎1. 加強字詞教學,利用多種游戲和活動鞏固字詞,如識字卡片、猜字謎、詞語辨析競賽等。2. 每周安排固定的書寫時間,進行書寫示范和指導,定期展示優秀書寫作品,激發學生書寫動力。閱讀教學1. 系統傳授閱讀方法,如精讀、略讀、跳讀等,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小組合作探究,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2. 每月開展一次班級讀書分享會,鼓勵學生分享閱讀感悟,推薦好書,營造濃厚閱讀氛圍。寫作教學1. 結合單元習作,進行分步指導,從審題、立意、選材到構思、行文,讓學生掌握寫作技巧。2. 豐富作文評價方式,除教師評價外,增加學生自評、互評,開展作文講評課,提升學生寫作水平。關注個體1. 了解學生的學習差異,為學習困難的學生制定個性化輔導計劃,幫助他們彌補知識漏洞。2. 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拓展性學習資源,如推薦高難度的閱讀書籍、組織寫作競賽等。開展活動1. 組織多樣化的語文實踐活動,如詩詞朗誦會、課本劇表演、書法比賽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 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如“走進傳統文化”“探索自然奧秘”等,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六、教學進度安排周次 教學內容 第1 - 2周 第一單元教學,完成課文、口語交際、習作和語文園地,開展童年故事分享會 第3 - 4周 第二單元教學,組織名著閱讀交流活動,指導寫讀后感 第5 - 6周 第三單元綜合性學習,開展漢字文化探究活動,展示探究成果 第7 - 8周 第四單元教學,舉辦愛國主題演講比賽,體會人物內心描寫 第9 - 10周 第五單元教學,進行人物描寫專項訓練,展示優秀習作 第11 - 12周 第六單元教學,開展思維拓展活動,編寫故事并分享 第13 - 14周 第七單元教學,了解異域風情,學習動靜結合描寫方法 第15 - 16周 第八單元教學,感受風趣語言,開展漫畫創作與寫作活動 第17 - 18周 復習1 - 4單元,進行階段性檢測與分析,查缺補漏 第19 - 20周 復習5 - 8單元,開展綜合性復習,進行期末模擬考試與考前指導 七、結語本學期,我將以嚴謹的態度和敬業的精神投入到語文教學工作中。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設計教學環節,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助力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道路上穩步前進,為他們的未來發展開啟新的篇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