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法學科統編版小學道法一年級下冊第三課《錯了就要改》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錯了就要改 單元 我有新面貌 課時 2核心素養目標 政治認同:通過對正確對待錯誤、積極改正錯誤等價值觀的學習,引導學生初步理解這是社會倡導的積極品質,從而增強對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認同感,為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奠定基礎。道德修養:培養學生勇于面對錯誤、善于從錯誤中學習并積極改正的良好道德品質,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覺踐行誠實、負責等道德準則,提升自身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借助對生活中錯誤行為及其后果的討論,讓學生初步感知行為與責任的關系,明白遵守規則的重要性,逐步樹立起基本的法治意識,為今后學習法律知識做好鋪墊。健全人格:幫助學生克服因犯錯產生的消極情緒和心理負擔,培養積極樂觀、勇于擔當的心態,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健全人格的發展。責任意識:讓學生明確在面對錯誤時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學會主動反思錯誤、改正錯誤,逐步養成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習慣,強化責任意識。重點 1. 引導學生明白在改錯過程中可以養成好習慣、吸取教訓、發現自身不足并找到新方法解決問題。2. 幫助學生理解 “聞過則喜” 的含義,并學會在生活中以正確的態度對待他人的批評。難點 1. 讓學生將在改錯中成長的理念真正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形成長期穩定的行為習慣和積極的思維方式。2. 引導學生在面對他人批評時,能夠真正做到 “聞過則喜”,克服抵觸心理,積極反思自身問題。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包含與在改錯中成長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如小朋友分類扔垃圾、剪紙成功等情景圖片,以及解釋 “聞過則喜” 含義的動畫視頻。2. 準備情景模擬所需的道具(若有實際場景模擬需求)。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 展示上節課小朋友亂扔垃圾后改正錯誤的系列圖片,包括亂扔垃圾的場景、改正后撿起垃圾并分類投放的畫面等,引導學生回憶:“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亂扔垃圾的小朋友,誰能說一說他后來是怎么做的呀?”2. 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對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表揚,如 “你記得真清楚,獎勵你一個小貼紙!”,然后引出本節課主題:“上節課我們知道了要知錯就改,其實在改錯的過程中,還藏著好多能讓我們變得更棒的秘密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 回憶并回答,帶著好奇進入新課。 復習舊知,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索欲。講授新課 1. 在改錯中成長展示小朋友堅持分類扔垃圾的連續圖片,從最初分類錯誤到逐漸熟練分類,旁邊配上家人的鼓勵話語。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提問:“小朋友們,看看這組圖片,這個小朋友在做什么呀?他最后養成了什么好習慣呢?”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分享自己的觀察和想法。講述小朋友在小區踢球踢壞鄰居花盆,鄰居很生氣,小朋友意識到錯誤后,和家長一起道歉并賠償,還決定以后去運動場踢球的故事。講完故事后,組織小組討論:“在生活中,我們還會遇到哪些類似的情況呢?可以從哪些錯誤中吸取教訓呢?” 巡視各小組,參與討論,適時給予引導和啟發,如 “想一想,在馬路上玩耍會有什么危險呢?”引導學生分享學習或生活中發現的自身不足,先分享自己小時候在學習寫字時總是寫不好,筆畫歪歪扭扭,但通過不斷練習和請教老師,慢慢寫得越來越好的經歷,為學生樹立榜樣。然后鼓勵學生勇敢地站起來分享自己的不足,對積極分享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如 “你真勇敢,敢于正視自己的不足,大家要向你學習!”講述小朋友剪紙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以及同學在老師指導下改變握筆姿勢和寫字方法后寫字速度提高的對比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從他們的經歷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討論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2. 理解 “聞過則喜”播放一段生動有趣的動畫視頻,視頻中通過小動物們之間的故事來解釋 “聞過則喜” 的含義。播放結束后,結合視頻內容,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解 “聞過則喜” 的意思,即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或錯誤,表示歡迎和高興,指虛心接受意見。講解過程中,可以提問學生:“視頻里的小動物聽到批評后是怎么做的呀?” 引導學生加深理解。組織情景模擬活動,提前說明活動規則:一名同學說出另一名同學的一個缺點,被指出缺點的同學要用 “聞過則喜” 的方式回應,比如先說 “謝謝你指出我的問題”,然后說說自己會怎么改正。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先進行示范,邀請一名同學配合,展示正確的回應方式。在模擬過程中,引導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模擬結束后,組織學生討論:“你覺得剛才同學的回應怎么樣?如果你是他,你還會怎么做?” 觀察圖片回答,分享經歷; 傾聽故事參與討論; 受鼓舞后分享不足; 思考案例并交流感受; 觀看視頻理解含義; 參與模擬和討論。 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理解在改錯中成長的方式,培養多種能力; 借助動畫和模擬,幫助學生理解 “聞過則喜”,提高人際交往和情緒管理能力。課堂小結 1. 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內容,提問:“小朋友們,今天我們一起探索了在改錯中成長的秘密,誰能說一說你都有哪些收獲呀?” 鼓勵學生從養成的好習慣、吸取的教訓、發現的不足、嘗試的新方法以及對 “聞過則喜” 的理解等方面進行回答。2. 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對學生的收獲進行補充和完善,強調在改錯中成長的重要性,如 “大家說得都很棒!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只要我們能像今天學到的這樣,從錯誤中吸取教訓,積極改正,就能不斷進步,變得越來越優秀!”3. 對在課堂上表現積極、回答問題精彩的學生再次給予表揚,獎勵小貼紙,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積極面對錯誤,不斷成長進步。 引導回顧本節課收獲,強調改錯中成長的重要性,表揚表現優秀學生。 梳理知識,強化記憶,增強學生自信心和積極性。板書 錯了就要改 在改錯中成長1.養成好習慣2.吸取教訓3.發現不足4.找新方法5.“聞過則喜”虛心接受批評教學反思 1. 在小組討論環節,部分學生參與度不夠高,可能是話題對部分學生難度較大或缺乏吸引力。后續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更具針對性和趣味性的討論話題,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2. 情景模擬活動中,部分學生在回應他人批評時不夠自然,可能是對 “聞過則喜” 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下次教學時可增加模擬前的引導和示范,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正確的回應方式。3. 在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應用到生活方面,可以布置一些實踐性的課后作業,如讓學生記錄一周內從錯誤中成長的經歷,下節課進行分享交流,以此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真正在改錯中不斷成長。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16.mp4 【核心素養】1.3錯了就要改 第二課時 教案.docx 【核心素養】1.3錯了就要改 第二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