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語文園地六【教學目標】1.聯系生活學習與夏天相關的詞語,認識9個生字,會寫“豆”“斗”2個生字。2.能正確朗讀句子,并仿照例子把句子說具體。3.能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能正確抄寫句子。4.通過認識食品包裝識字,并樂于與同學分享生活中識字的收獲。5.朗讀、積累氣象諺語。6.能和大人一起讀《夏夜多美》,體會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溫暖,享受共讀的樂趣。【教學重點】1.聯系生活學習與夏天相關的詞語,認識9個生字,會寫“豆”“斗”2個生字。2.能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能正確抄寫句子。【教學難點】能通過擴句把句子寫具體。【課時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聯系生活學習與夏天相關的詞語,認識9個生字,會寫“豆”“斗”2個生字。2.通過認識食品包裝識字,并樂于與同學分享生活中識字的收獲。【教學過程】一、識字加油站1.情境導入。(1)出示圖片,導入:同學們,歡迎來到夏日庭院,我們先來看看任務。(2)出示要求:①同桌合作,將四組詞語讀正確。②想一想:這些詞語有什么共同點?預設1:它們都和夏天有關。預設2:有夏天的水果和用品。預設3:還和夏天的天空有關呢。2.學生自由練讀。3.指名一到兩組同桌讀四組詞語,相機教學重點字詞。(1)認讀并識記“湯”。①出示詞卡“綠豆湯”,學生認讀。②引導學生拓展組詞:除了綠豆湯,還有什么湯?③根據反饋,引導學生齊讀詞卡“紅豆湯、木耳湯、冬瓜湯”。(2)認讀并識記“扇”。①指導學生認讀“扇”,提醒“扇”是翹舌音。②出示蒲扇、坐扇、吊扇的圖片,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所見認讀“扇”。(3)認讀詞卡“螢火蟲”。①指導讀準”螢”的后鼻音,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介紹“螢火蟲”。②教師出示小貼士,介紹螢火蟲:螢火蟲是一種喜歡在夜里活動的昆蟲,腹部末端還會發(fā)光呢。③學生齊讀詞語。(4)對照星座圖認識“牛郎星、織女星、北斗星”,拓展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織女是天神,而牛郎是凡人。一次,織女在人間游玩,后在湖中嬉水,被一旁路過的牛郎撿走了衣服。兩人一見鐘情,結為夫婦,并生下一男一女。但是人神戀愛是違反天條的,玉帝命令織女必須離開牛郎。牛郎在看到妻子被抓走后,便馬上用扁擔挑起一對籮筐,將一對兒女分別放入筐內,去追織女了。眼看就快要追上了,一條大河忽然擋在了他的面前,這就是王母娘娘劃的銀河。王母娘娘見他們感情真摯,便破例讓他們每年的七夕相會一次。4.引導學生發(fā)現詞語的特點,教師小結:這些詞語都跟夏天有關:第一組是夏日飲品,第二、三組是夏日用品、夏日昆蟲,第四組跟夏夜的星空有關。5.書寫指導。出示下面兩個字,對書寫做出具體指導。出示“豆”字:獨體結構,點撇要在兩豎下端起筆,間距適中,書寫時要緊湊 ,最后一橫較長出示“斗”字:獨體結構,要注意兩個點的書寫位置,長橫寫在橫中線上,略微傾斜。教師指導:這兩個字的讀音相同,但意思不同,是同音字。學生書寫,教師隨堂指導。6.學生齊讀四組詞語。教師出示兒歌復現生字,學生練讀,鞏固識記。夏夜到夏天到,夏天到,吃冰棍,喝甜湯。老奶奶,坐竹椅,搖扇子,講故事,寶寶聽得笑哈哈。伸出手,數星星,牽牛星,織女星,還有一顆北斗星。二、字詞句運用1.出示課本插圖,導入:看看下面的圖片,你知道他們都是什么嗎?2.任務一:認一認圖片中的字,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學生認讀食品包裝上的詞語,教師相機提醒學生關注食品包裝上的信息。3.任務二:小組合作交流課前收集的食品包裝上的字。(1)教師出示四人小組合作要求。認一認:指著你收集的食品包裝上的字,讓組內同學認一認。說一說:遇到組員不認識的字,分享你的識記方法。(2)四人小組開展交流活動,教師巡視。(3)教師選取二到三組進行匯報交流,學生互評。(4)教師將各組積累的生字做成卡片,貼到班級的展示欄集中展示,學生自由認讀。三、課堂小結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團結協(xié)作,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了很多生字朋友,也和小伙伴們交流了很多識記生字的方法,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繼續(xù)學習。第二課時【課時目標】1.能正確朗讀句子,并仿照例子把句子說具體。2.能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能正確抄寫句子。3.朗讀、積累氣象諺語。【教學過程】一、字詞句運用1.任務一:讀一讀,照樣子說一說。(1)出示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的圖片,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用一句話說說圖片的意思。①引導學生說清楚小白兔在干什么。預設:小白兔在割草。②引導學生從動作、地點等方面把圖片說得更具體。預設: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2)出示例句,學生邊讀例句邊思考這三個句子有什么不同。◇小白兔割草。◇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小白兔彎著腰在山坡上割草。(3)學生反饋,教師隨機板貼。誰 在干什么誰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誰 怎么樣地 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4)小結:正如同學們所說,加上了“怎么樣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使這三個句子一句比一句說得更具體。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說句子。(5)出示圖片,學生仿照例句,看圖說話。◇小鴨子游泳。◇小鴨子___________________。◇小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設:小鴨子在小河里游泳。小鴨子擺著腳掌在小河里游泳。(6)學生自由練說。2.任務二:讀一讀,給句子加上正確的標點。(1)出示語氣詞“呀、呢、吧”,學生認讀。(2)出示句子,指名學生讀句子,讀出“?”或“!”的語氣。◇燕子,燕子,你為什么飛得這么低呀?◇我正忙著捉蟲子呢!◇小白兔,你快回家吧!(3)請學生先認真地讀一讀“字詞句運用”第二題的5個句子,再給句子加上正確的標點,提醒特別關注句尾的語氣詞。◇小鳥飛得真低呀( )◇你寫作業(yè)了嗎( )◇天安門前的人非常多( )◇爸爸看到我來了( )高興地笑了( )(4)學生反饋并進行修改。◇小鳥飛得真低呀(!)◇你寫作業(yè)了嗎(?)◇天安門前的人非常多(。)◇爸爸看到我來了(,)高興地笑了(。)(5)學生齊讀這5個句子。3.任務三:抄寫句子。(1)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標點的書寫位置:“,”和“。”寫在田字格的左下角;“?”和“!”寫在田字格的中間。(2)指導句子的書寫,提示書寫要領:一個字占一格,一個標點符號占一格。每個字要抄寫正確,寫得端端正正。(3)出示星級評價標準:★格式正確;★抄寫正確;★書寫端正。(4)學生將“字詞句運用”第二題最后一句謄抄在田字格里。(5)投影學生書寫的句子,根據評價標準進行點評。學生自評修改,同桌互評打星。二、日積月累1.教師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現在怎么了解天氣情況呢?預設:天氣預報。教師講解: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智慧的勞動人民根據大自然中的現象推測、判斷天氣情況,還總結出很多有關天氣的諺語,我們把它們叫做氣象諺語。2.出示“日積月累”中的氣象諺語,學生借助拼音自主讀諺語,交流自己讀懂的內容。3.教師出題,請學生判斷,當出現這樣的現象時,這一天是雨天還是晴天。①早上見朝霞 ②傍晚有晚霞 ③云在山頭 ④云在山腰 ⑤早晨下雨⑥晚上下雨 ⑦螞蟻搬家 ⑧蛇過道預設:雨天:①③⑤⑦⑧ 晴天:②④⑥4.背誦諺語。(1)學生自由練習背誦。(2)同桌合作,以對讀的形式嘗試背誦。(3)師生合作背誦。5.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選擇合適的諺語用一用。示例:星期天的早上,青青看到朝霞滿天,興奮地對媽說:“媽媽,今天天氣多好啊,帶我去公園玩好嗎?”媽媽說:“青青,今天不適合去公園,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設: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三、課堂小結教師回顧小結: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不僅知道了怎樣把句子說得更加具體,怎樣正確地運用學過的標點符號,還學習了抄寫句子的本領,積累了很多氣象諺語,有興趣的同學課外還可以收集更多的氣象諺語,爭當我們班的氣象小專家!第三課時【課時目標】1.在大人的幫助下,用朗讀、合作讀、表演等方式學習《夏夜多美》,了解故事的內容,體會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溫暖。2.通過和家長、老師等大人一起讀,感受閱讀的快樂。【教學過程】一、回顧單元主題,明確閱讀內容1.從單元主題“夏天”導入,板書共讀內容:《夏夜多美》。2.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認真學習閱讀的方法,并提示回家可以和大人用同樣的方法進行閱讀。二、聽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內容1.教師講故事,學生聽故事并了解故事中的人物。2.引導學生借助詞卡排隊,初知故事內容。(1)教師板貼“睡蓮、小螞蟻、蜻蜓、螢火蟲”的卡片,請學生根據故事內容將這四個角色排成兩隊。(2)指名一位學生說說這樣排的理由,其他學生補充。(3)根據交流情況,引導學生了解故事講的是睡蓮、蜻蜓、螢火蟲幫助小螞蟻的事。三、師生共讀,走進故事1.讀第2—7自然段。(1)師生合作讀第2—7自然段。(2)引導學生找出寫睡蓮姑姑幫助小螞蟻的動作詞,并借助動作詞說清楚睡蓮幫助小螞蟻的經過。預設:閉上、驚醒、睜開、彎彎腰。2.讀第8—16自然段。(1)教師請學生用剛才的方法同桌合作讀第8—16自然段。(2)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寫蜻蜓和螢火蟲幫助小螞蟻的動作詞,并說清楚這兩個小伙伴又是怎樣幫助小螞蟻的。預設:飛來、起飛、點起、飛呀飛。四、師生合作表演,感受助人之樂1.出示第2—7自然段的對話,指導學生讀好對話。(1)師生分角色朗讀。(2)生生分角色朗讀。2.借助提示語,表演第2—7自然段,(1)教師出示提示語,導入: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演一演這個故事吧!(2)指名一位學生與老師合作表演。(3)同桌合作表演、展示。3.出示第8—16自然段的對話,師生合作演一演,四人小組合作表演。4.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助人之樂。五、總結閱讀方法,布置共讀任務1.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真正的夏夜之美,不僅美在景色,更美在小動物們互幫互助、友愛團結的溫暖。2.回顧全文,總結閱讀方法:小朋友們在生活中遇到有趣的故事,可以像我們剛才那樣,先把故事讀懂,然后跟同學、老師、家長一起合作講一講、演一演。3.布置課后任務:回家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并和家長一起演一演這個故事。教學反思成功之處:我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不同形式的活動,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熱情,輕松完成了識字、積累等教學任務。為了突出趣味性,把“字詞句運用”中“認識包裝袋的字”提前,與“識字加油站”設為一個課時。在擴句部分,注重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延伸拓展,培養(yǎng)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氣象諺語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引導學生運用到生活中判斷天氣,并拓展其它氣象諺語,讓學生學會觀察和發(fā)現,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在“和大人一起讀”這個部分,更是運用了多種方法指導學生入境朗讀,體會文字的美妙。不足之處: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進行適時點撥指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