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1 浪 花教學目標1.認識“浪、邁、悄”等生字,會寫“玩、眼、淚”等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的圖意,體會作者在海邊玩耍時愉快的心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3.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教學重點1.認識“浪、邁、悄”等生字,會寫“玩、眼、淚”等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的圖意,體會作者在海邊玩耍時愉快的心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激趣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有沒有在松軟的沙灘上玩耍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到金色的沙灘上和一個小姑娘一同與浪花嬉戲,你們想去嗎?學生回答后,讓他們先閉上眼睛,聽到聲音再睜開(動畫出示課文插圖)。二、指導看圖1.一邊聽著海浪聲,一邊觀察圖。2.圖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從她的臉上可以看出什么?她為什么這么高興?(小女孩在海邊撿貝殼、拾小蝦,浪花涌上來撞在她的小腳丫上,她覺得很好玩,所以很開心,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3.海邊的貝殼、小蝦真多呀!是誰把它們送上沙灘的呢?4.浪花涌上沙灘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像在干什么?5.再看看她身邊還有哪些人?他們分別在做什么?心情怎樣?6.小結:天氣晴朗,海邊景色優美。浪花一會兒與小女孩玩耍,一會兒又為她送來貝殼、小蝦,難怪她跟浪花玩得這么開心。三、初讀課文1.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浪花》,就是根據這幅圖畫來寫的。(板書課題,學生齊讀)2.認識“浪”字,說說識記的方法。3.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和語氣。4.學生自由小聲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注音讀兩遍,要把句子讀通順。注意課文中有一些字讀輕聲,比如:“步子”中的“子”,“娃娃”中的第二個“娃”。5.檢查學生的讀文情況。四、隨文識字1.認讀第1自然段的生字“邁、悄、淚”。提醒學生不要只讀半邊字,看著注音認真拼讀,讀準每個字的讀音。還可以選用相應的方法識記生字。比如:“淚”字,讓學生用記部首的方法記字形,或讓學生了解字的演變來記字形。運用多種方法認讀后,讓學生了解字義,并進行擴詞練習。2.指名讀第1自然段,明確重點問題:對照課文插圖,“我”指誰?浪花是怎樣走到“我”腳邊的?浪花到“我”腳邊干什么?聽教師讀一句話(浪花邁著步子走來,撓癢了我的小腳丫),看跟課文中的第二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為什么?(課文中的句子寫出浪花很小,涌上岸的聲音很輕很輕)3.再讀讀第四句,看看小女孩高興的樣子,是誰給她帶來的歡樂?并提問:第四句話中的“它”指誰?“它”的家在哪兒?“它”是怎樣跑回家的?小組內討論以上問題。4.匯報交流。師點撥,指導朗讀。齊讀這一自然段,注意:“輕輕的、悄悄地”要讀輕一些,“嘩嘩嘩”要讀得響一些。5.問問學生讀了這一自然段還有什么問題,讓大家提出來,交流解決。五、作業布置1.積累好詞好句。2.讀課文,說說你還有哪些問題。第二課時一、復習檢查1.讀讀第1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詞。(出示寫有生字的幻燈片)2.指讀課文。二、學習第2自然段1.請一位同學先拼讀在第2自然段出現的生字,再朗讀第2自然段的內容,其他同學邊聽邊數有幾句話。2.過了多久,浪花又跑來了?它這次是怎樣來的?比較句子(多媒體課件出示“浪花又涌過來了”):出示的句子和文中的第一句話哪里不同?哪句好?為什么?3.看浪花這次給小女孩帶來了什么?請讀第二句。這句話中,哪個詞講出浪花怎樣給“我”帶來貝殼、小蝦?(捧)學一學捧的動作。4.對照圖,是什么樣的貝殼、小蝦呢?(雪白的、青青的)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貝殼、小蝦多不多?你從哪兒知道的?這么多的貝殼、小蝦,小女孩見了高興極了。我們讀了,也和她一樣感到快樂。5.指名讀這一自然段,看誰讀得好。三、學習第3自然段1.同樣是指名先拼讀這一自然段的生字,再讀課文內容。2.課文第1自然段描寫浪花來了和退回去了,第2自然段寫浪花又來了一次,那浪花就來回這兩次嗎?請看第3自然段又是怎么寫的。3.浪花為什么會“跑去又跑來”?你覺得它像什么?4.指導朗讀。(“又、淘氣”要重讀,突出浪花來回的次數和浪花的可愛)5.讓我們帶著對浪花的喜愛之情來齊讀課文。四、指導書寫1.先試著讓學生說說要求會寫的字的筆順,再進行糾正。2.書寫提示:“玩、眼、淚”是左右結構,書寫時左邊窄長,右邊稍寬;“它”中的“宀”要寫得寬扁,以蓋住下面的部分;“貝、氣”的末筆分別是點和橫斜鉤,不要寫錯。五、作業布置讀課文,摘抄你喜歡的句子或者畫一畫你心中的浪花。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