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七章 運動和力第1節 力攀巖者僅靠手腳靈活運用抓、撐、蹬等動作,用“力”實現身體的平衡。什么是力呢?有參加過攀巖活動的同學嗎?根據自己的經歷或者觀看攀巖者的攀爬過程,能說一說攀巖者是怎樣維持身體平衡的嗎?新知導入1.理解力的概念;2.認識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3.認識力的作用效果;4.知道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圖。學習目標請你觀察下列各現象,體會物體之間的作用。1. 力的概念人推車汽車拉拖車手提箱子人壓坐墊、坐墊壓彈簧磁鐵吸引回形針新知學習01 什么是力情景分析人 推 車 推力汽車 拉 拖車 拉力手 提 箱子 提力運動員 壓 彈簧 壓力磁鐵 吸引 回形針 吸力作用施力物體受力物體力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在物理學中常把生活中所說的“推”“拉”“提”“壓”“吸引”等概括為“作用”。(1)力的定義: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作用叫作力,用符號F 表示。(2)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發生作用的兩個物體,一個是施力物體,另一個是受力物體。施力物體與受力物體同時存在。例如,馬拉車時,施力物體是馬,受力物體是車;腳蹬自行車踏板時,施力物體是腳,受力物體是踏板。(3)產生力的條件:①至少要有兩個物體;②物體間要有相互作用。①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在水平面上,兩個籃球剛好接觸靜止,它們之間沒有力的作用。②不接觸的物體可能有力的作用,例如,地球對它表面及其附近的物體有吸引力的作用。想一想: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間一定有力的作用嗎?不接觸的物體有力的作用嗎?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符號N表示。拿起物理課本用力約2N托起兩個雞蛋用力約1N拿起500ml瓶裝礦泉水用力約5N2. 力的單位(1)國際單位(2)感知一些力的大小一個中學生對地面的壓力約500N桿對臺球的作用力可使臺球由靜止開始運動人對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彈簧伸長守門員對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足球由運動變為靜止攔網隊員對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變運動方向你認為下圖中,力有怎樣的作用效果?觀察與思考02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體的形狀發生改變(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2.力可以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改變物體的運動方向改變物體的運動速度力的作用效果:請解釋下圖現象。力可以使足球由靜止變為運動;也可以使足球由運動變為靜止;還可以使足球運動速度的大小、方向發生改變。即: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手按氣球拉弓射箭跳高時,撐桿發生彎曲(1)力使物體發生形變的實例列舉生活中能說明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①把靜止的球踢出去③香蕉球踢香蕉球時,球的運動方向發生了改變。②守門員撲住球罰點球時,足球由靜止到運動,由運動到靜止,運動快慢發生了改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2)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實例說明:力的大小不同,書的運動狀態不同。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有關?在同一位置用大小不等的力推課本做一做:把課本放到桌面上,用手指推動課本。03 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圖說明:力的 方向 不同,書的運動狀態不同。用大小相等的力沿不同方向推課本說明:力的 作用點 不同,書的運動狀態不同。用大小相等的力分別在不同位置向同一方向推課本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點注意:(1)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個要素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不同。(2)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的關系。2.力的示意圖物理學中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有向線段的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度表示力的大小。起點表示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標出力的符號(大小和單位)畫力的示意圖的畫法:1.物體的示意圖可用一方框(或其他規則幾何圖形)來表示;2.力的作用點畫在受力物體的中心上;3.畫多個力時共用一個作用點;4.同一圖中力越大,線段越長;5.題中已知力的大小,在圖中要標出力的數值。請畫出下圖甲乙丙三種情況下力的示意圖F=100N乙地面受到重物5N的壓力甲重物受到地面5N的支持力丙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推桌子F=5NF=5N什么是力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概念力的單位:牛頓(N)力的定義施力物體、受力物體產生力的條件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示意圖:用一條帶箭頭的線段把力表示出來課堂總結1.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一個物體也能產生力的作用B.兩個不接觸的物體之間,一定沒有力的作用C.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D.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體,但可以沒有受力物體C 課堂練習2.下圖中,可以說明力能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 ,說明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是 .(A)(B)(C)(D)(E)BCEAD3.某人拿著系著繩子的水桶從深井中打水,在把水提上來的過程中,手也感受到一個向下的拉力,對手施加拉力的物體是( )A.水桶 B.繩子C.手 D.地球B4.天花板下懸掛一盞燈,試畫出電線對燈的拉力FF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