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常見命題類型及答題技巧分析形象型1.提問格式:⑴這首詩塑造了什么樣圖片的形象 ⑵試說說這首詩中的形象特點 ⑶通過詩中的形象塑造,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c、景(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圖片凸現形象。⑵形象蘊含詩人的思想和情感。⑶分析詩歌形象要根據詩歌描寫的具體物象和畫面識別其性質,在讀懂詩歌的基礎上概括出詩歌的象征意義和社會意義。3.答題步驟:⑴概說塑造了什么形象。⑵結合詩句內容或表達技巧具體分析形象特點。⑶揭示形象表現的意義(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4.答題示例:早 梅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步驟一)圖片本詩展現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的形象。(步驟二)“寒”字點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冰清玉潔之質。(步驟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分析意境型1.提問方式:⑴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圖片 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⑵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⑶某幾句詩描寫了什么樣的景物 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2.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3.答題步驟:⑴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⑵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圖片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明凈絢麗、幽靜深寂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⑶分析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4.答題示例:絕句二首( 其一)杜甫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 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請簡要分析。答:(步驟一)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二)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三)表現圖片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分析技巧型1.提問方式:⑴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藝術手法、藝術技巧) ⑵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手法(藝術手法、圖片表達技巧)圖片。⑶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⑷這首詩(某某詩句)在寫景(抒情、描寫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點 2.解答分析:這類提問注重的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色,主要應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3.答題步驟:⑴明手法: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⑵釋理由: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樣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4.答題示例:早 行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問:此詩主圖片要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有何效果 答:(步驟一)主要用了反襯手法。(步驟二)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圖片反襯出環境的寂靜。(步驟三)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古詩的“虛”,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圖片的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實”則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詩詞鑒賞專用術語語言(一) 風格1. 激越高亢——如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等豪放派,其他如邊塞詩中反映詩人渴望建功立業,保家衛國決心的詩作.2. 清婉(新)秀麗——如李清照《聲聲慢 尋尋覓覓》等婉約派,其他如山水田園詩人3. 語言綺麗(重視修飾,色彩絢麗,詞藻華麗,極盡鋪陳之能事—— 如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鰓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后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其他如婉約派中反映兒女情長的詩作.4. 語言平易(淺顯易懂,口語化,但含義雋永) 如李紳《憫農二首》(二) 特點 形象,凝練,富有表現力2.平淡質樸——選用確切的詞直接陳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飾,真切深刻,平易近人. 如陶淵明的詩,李煜的詞。3. 絢麗——色彩絢麗,詞藻華麗,渲染氣氛,極盡鋪陳之能事. 如李商隱的詩。4. 明快——斬釘截鐵,一語中的. 如白居易的新樂府詩。5. 含蓄——不直接敘述,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引而不發,欲說還休,讓讀者去體味. 耐人尋味.如杜牧的絕句,李清照后期的詞。6. 簡潔——干凈利落,言簡意賅. 如賈島的詩。表達技巧(一) 修辭1. 比喻——化平淡為神奇,深奧為淺顯,抽象為具體, 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2. 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3. 比擬——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4. 夸張——提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5. 對偶——有音樂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6. 反問——加強語氣7. 設問——引人注意,啟發思考8. 雙關——意在言外,言此而意他,含蓄蘊藉.(二) 常見方法技巧(狹義的表現手法)1. 情景交融——間接而含蓄,景色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情感愛憎。2. 對比烘托——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3. 聯想想—— 想象猶如天馬行空, 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4. 用典——使詩歌語言精煉,又可增加內容的豐富性,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簡意豐、耐人尋味的效果,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5. 象征——形象生動具體,化實為虛.6. 使用疊詞——增強韻律感,起強調作用.7. 托物言志——感物抒懷,隱晦的表情達意, 含蓄蘊藉.8. 細節——真實準確傳神9. 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筆勾勒,真切深刻.思想情感(一) 憂國傷時1.反映社會的黑暗——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2.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過華清宮》 林升《題臨安邸》3.反映離亂的痛苦——杜甫:《春望》4.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白居易:《賣炭翁》5.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杜甫《登樓》6.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杜甫《兵車行》(“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二) 建功報國1.建功立業的渴望,保家衛國的決心——曹操《龜雖壽》;王昌齡《從軍行》2.報國無門的悲傷,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3.山河淪喪的痛苦——文天祥《過零丁洋》 陸游《示兒》4.年華消逝,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嘆——蘇軾《水調歌頭 ;赤壁懷古》(三) 思鄉懷人1.羈旅愁思——孟浩然 宿建德江 溫庭筠 商山早行2.思親念友——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3.邊關思鄉——范仲淹《漁家傲》。閨中懷人:王昌齡《閨怨》、李白《子夜吳歌》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王維《山居秋暝》、2.昔勝今衰,物是人非,世事滄桑的感慨——姜夔《揚州慢》、 李白 《越中覽古》、 劉禹錫《石頭城》、3.借古諷今的情懷——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李商隱《賈生》 韋莊《臺城》4.青春易逝的傷感——《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李清照5.仕途失意的苦悶——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6.告慰平生的喜悅——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五) 長亭送別1.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別》2.情深意長的勉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坦陳心志的告白——《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詩歌名家風格特色隋唐五代王勃:勁健婉暢 韓愈:古樸奇險陳子昂:古樸雄渾 柳宗元:明凈幽峭高適:蒼涼高壯 白居易:流麗坦暢岑參:雄奇瑰麗 元稹:精警淺切王昌齡:自然雄渾 劉禹錫:清新豪麗王之渙:晴朗雄健 李賀:奇詭璀燦孟浩然:閑靜淡遠 杜牧:俊爽明麗王維:幽靜諧和 李商隱:幽婉典麗李白:飄逸豪放 溫庭筠:精巧艷麗杜甫:沉郁頓挫 李煜:凄婉柔麗宋金梅堯臣:樸素平淡 歐陽修:清新疏暢王安石:遒勁峭拔 晏殊:閑雅婉麗柳永:傷感纏綿 蘇軾:豪放曠達秦觀:清麗典雅 黃庭堅:瘦硬新奇范成大:清新嫵媚 楊萬里:瀏亮曉暢邦彥:富麗精工 陸游:雄放流暢李清照:凄婉清麗 姜夔:峭拔雅麗辛棄疾:沉郁豪放 文天祥:沉郁悲壯元明清馬致遠:清雋流暢 關漢卿:潑辣清新于謙:樸直淺近 顧炎武:蒼勁沉郁王士禎:含蓄清遠 納蘭性德:抑郁婉約龔自珍:清奇瑰麗詩歌鑒賞類答題模板一、煉句題答題步驟(1)描述句子大意:根據原句展開聯想,描述景象或意境。(2)手法及特點:用了什么手法,寫出了哪些事物(景物)的什么特點。(3)情感或理趣:分析作用、效果、表達的主旨、情感。(4)語言特點:有時還要指出語言特點,點明妙處或作用。(煉字,疊字,擬聲詞,色彩詞)(5)結構作用:有的詩句還要指出該句在結構上的作用。二、煉字題答題步驟:第一步:釋義。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第二步:手法。點明該字使用了什么手法 (修辭、表現手法)第三步:聯想。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四步: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煉字題常考規律總結:1、煉動詞居多。2、考查頻率:煉動詞、形容詞、虛詞、名詞、數詞的皆有。三、關鍵字詞解答分析:當題目要求分析全詩是怎樣表現關鍵字詞或者要求分析某個字是如何貫穿全詩時,答題步驟有兩個:第一步、總說此詩的思想情感。第二步、緊扣題目要求分別對每一聯或每一句詩進行分析。( 扣關鍵詞,內容和情感或作用)注意:如果是詩評型題,注意扣著評價語言分析。四、語言風格題答題步驟:(1)敘: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2)析: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3)評: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或有什么表達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