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65講 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 (講義+課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學(xué)總復(fù)習(x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65講 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 (講義+課件 2份打包)2025年高考化學(xué)總復(fù)習(xí)

資源簡介

(共76張PPT)
第65講 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
第十章 化學(xué)實驗基礎(chǔ)
課程標(biāo)準(zhǔn)
1.掌握物質(zhì)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2.能綜合運用物質(zhì)的不同性質(zhì)對常見的物質(zhì)進(jìn)行分離和提純。
考點一 物質(zhì)分離、提純常用的物理方法
考點二 物質(zhì)分離、提純的化學(xué)方法
內(nèi)容索引
答題規(guī)范
課時測評
物質(zhì)分離、提純常用的物理方法
考點一
要點梳理
1.固—液分離
(1)圖①為______裝置,適用于____________與液體的分離。操作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2)圖②為蒸發(fā)裝置,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易溶性固體溶質(zhì),采用蒸發(fā)結(jié)晶;溶解度受溫度變化較大的易溶性固體溶質(zhì),采用蒸發(fā)濃縮、降溫結(jié)晶的方法。
注意:在蒸發(fā)結(jié)晶操作中:①玻璃棒的作用:攪拌,防止液體局部過熱而飛濺;②當(dāng)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過濾
不溶性固體
2.液—液分離
(1)圖③為分液裝置,分離兩種__________且易分層的液體。
注意: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由上口倒出。
(2)圖④為蒸餾裝置,分離______相差較大且互溶的液體混合物。
注意:①溫度計的水銀球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②蒸餾燒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③冷凝管水流方向為下口進(jìn),上口出。
互不相溶
沸點
3.固—固分離
圖⑤裝置操作名稱:______。適應(yīng)于某種組分易______的混合物的分離。
升華
升華
正誤辨析
1.過濾時,為加快過濾速度,應(yīng)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漏斗中的液體 ( )
2.根據(jù)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選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 )
3.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溴與乙醇 ( )
4.在蒸餾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忘加沸石,應(yīng)停止加熱立即補加 ( )
5.利用加熱的方法分離NH4Cl和I2的固體混合物 ( )
×
×
×
×
×
典題1

(2023·浙江6月選考)苯甲酸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某實驗小組設(shè)計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純方案如下:
典題引領(lǐng)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操作Ⅰ中依據(jù)苯甲酸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緩慢冷卻結(jié)晶可減少雜質(zhì)被包裹
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
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氯化鈉,加水、加熱溶解,苯甲酸、NaCl溶解在水中,泥沙不溶,從而形成懸濁液;趁熱過濾出泥沙,同時防止苯甲酸結(jié)晶析出;將濾液冷卻結(jié)晶,大部分苯甲酸結(jié)晶析出,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過濾、用冷水洗滌,便可得到純凈的苯甲酸。操作Ⅰ中,為減少能耗、減少苯甲酸的溶解損失,溶解所用水的量需加以控制,可依據(jù)苯甲酸的大致含量、溶解度等估算加水量,A正確;
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時防止苯甲酸結(jié)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結(jié)晶析出,B錯誤;操作Ⅲ緩慢冷卻結(jié)晶,可形成較大的苯甲酸晶體顆粒,同時可減少雜質(zhì)被包裹在晶體顆粒內(nèi)部,C正確;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所以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既可去除晶體表面吸附的雜質(zhì)離子,又能減少溶解損失,D正確。
典題2
(2023·遼寧卷)2-噻吩乙醇(Mr=128)是抗血栓藥物氯吡格雷的重要中間體,其制備方法如下:
Ⅰ.制鈉砂。向燒瓶中加入300 mL液體A和4.60 g金屬鈉,加熱至鈉熔化后,蓋緊塞子,振蕩至大量微小鈉珠出現(xiàn)。
Ⅱ.制噻吩鈉。降溫至10 ℃,加入25 mL噻吩,反應(yīng)至鈉砂消失。
Ⅲ.制噻吩乙醇鈉。降溫至-10 ℃,加入稍過量的環(huán)氧乙烷的四氫呋喃溶液,反應(yīng)30 min。
Ⅳ.水解?;謴?fù)室溫,加入70 mL水,攪拌30 min;加鹽酸調(diào)pH至4~6,繼續(xù)反應(yīng)2 h,分液;用水洗滌有機(jī)相,二次分液。
Ⅴ.分離。向有機(jī)相中加入無水MgSO4,靜置,過濾,對濾液進(jìn)行蒸餾,蒸出四氫呋喃、噻吩和液體A后,得到產(chǎn)品17.92 g。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Ⅱ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jù)題目信息及原子守恒可知,步驟Ⅱ中噻吩和Na反應(yīng)生成噻吩鈉和H2:2 +2Na 2 +H2↑。
(2)下列儀器在步驟Ⅴ中無需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無水MgSO4的作用為________。
球形冷凝管和分液漏斗
吸收水分
步驟Ⅴ涉及的操作有過濾、蒸餾,過濾需用到漏斗、玻璃棒、燒杯,
蒸餾裝置(夾持、加熱儀器略去)是 ,故無需使
用的是球形冷凝管、分液漏斗。無水MgSO4的作用為作吸水劑,除去產(chǎn)品中的水分。
(3)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為________(用Na計算,精確至0.1%)。
70.0%
由反應(yīng)關(guān)系可知:1 mol鈉~1 mol 2-噻吩乙醇,4.60 g Na是0.2 mol,則理論產(chǎn)量為0.2 mol×128 g·mol-1= 25.6 g,實際產(chǎn)量為17.92 g,故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為 ×100 %=70.0 %。
考向探究
考向一 利用溶解度曲線對物質(zhì)進(jìn)行分離、提純
1.圖甲、圖乙所示為一些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1)A點KNO3溶液是_____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2)將B點KNO3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飽和溶液
降溫、加入KNO3固體、加熱
蒸發(fā)再冷卻至原來的溫度
(3)常溫下,由NaCl稀溶液獲取NaCl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4)常溫下由KNO3稀溶液獲取KNO3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5)NaCl固體中含少量KNO3,提純NaCl固體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發(fā)結(jié)晶
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
過濾
將固體混合物加入熱
水,攪拌、趁熱過濾(或?qū)⒐腆w加水溶解,將溶液蒸發(fā)至有大量固體析出,
停止加熱,趁熱過濾)
(6)KNO3固體中含少量NaCl,提純KNO3固體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圖乙所示為Na2S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常溫下由Na2SO3稀溶液獲取Na2SO3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固體加水溶解,
將溶液蒸發(fā)濃縮至出現(xiàn)晶膜,停止加熱,冷卻后有固體析出,過濾
加熱濃縮溶液至有大量晶體析出,在高于
34 ℃條件下趁熱過濾
考向二 物質(zhì)分離操作注意事項
2.(1)從MgSO4溶液中得到MgSO4固體的實驗操作包括__________、冷卻結(jié)晶、________、洗滌、干燥等一系列操作,在此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填序號)。
①引流?、跀嚢杓铀偃芙狻、蹟嚢枋谷芤菏軣峋鶆?,防止暴沸
(2)過濾后,若濾液渾濁,需_____________________。
渾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發(fā)濃縮
過濾
①③
更換濾紙,重新過濾
濾紙破損、濾液超過濾紙邊緣
(3)硫酸鋁和硫酸銨的混合液經(jīng)蒸發(fā)濃縮至溶液表面剛出現(xiàn)薄層晶體時即停止加熱,然后冷卻結(jié)晶,得到銨明礬晶體[NH4Al(SO4)2·12H2O]。溶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時,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很難滴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晶體失去結(jié)晶水,也防止可溶性雜質(zhì)析出
沒有打開分液漏
斗頸上的玻璃塞(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沒有與漏斗上的小孔對齊)
返回
物質(zhì)分離、提純的化學(xué)方法
考點二
要點梳理
1.分離、提純物質(zhì)遵循的“四原則”“三必須”
2.常見的化學(xué)提純方法
(1)洗氣法:把混合氣體通入某液體中除去。
(2)加熱法:使雜質(zhì)分解、氧化、升華等。
(3)沉淀法:加入沉淀劑或調(diào)pH使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沉淀。
(4)氧化還原反應(yīng):加入氧化劑或還原劑使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被提純的物質(zhì)。
(5)電解法:利用電解原理來分離、提純物質(zhì)。
(6)調(diào)節(jié)pH法:通過加入試劑來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組分沉淀而分離的方法。一般是加入相應(yīng)的難溶或微溶物來調(diào)節(jié)。
正誤辨析
1.CO2中的HCl可通過飽和Na2CO3溶液除去 (  )
2.分離Fe2O3、Al2O3的操作依次為溶解、過濾、灼燒 (  )
3.蒸餾、過濾、分液、洗氣四種分離物質(zhì)的方法,均不可能發(fā)生化學(xué)
變化 (  )
4.向MgCl2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jǐn)嚢韬筮^濾可除去雜質(zhì)FeCl3 (  )
5.將Cl2和HCl的混合氣體通過飽和食鹽水可得到純凈的Cl2 (  )
6.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可加入AgCl后再過濾 (  )
×
×
×
×
×

典題

(2020·全國卷Ⅰ,改編)下列氣體去除雜質(zhì)的方法中,不能實現(xiàn)目的的是
典題引領(lǐng)
選項 氣體(雜質(zhì)) 方法
A SO2(H2S) 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B Cl2(HCl) 通過飽和的食鹽水
C N2(O2) 通過灼熱的銅絲網(wǎng)
D NO(NO2) 通過盛有水的洗氣瓶
SO2和H2S都具有較強(qiáng)的還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雜質(zhì)H2S時,SO2也會被吸收,故A項不能實現(xiàn)除雜目的;氯氣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氫氣體,可以用飽和食鹽水除去,飽和食鹽水在吸收氯化氫氣體的同時,也會抑制氯氣在水中的溶解,故B項能實現(xiàn)除雜目的;氮氣中混有少量氧氣,在通過灼熱的銅絲網(wǎng)時,氧氣可以與之發(fā)生反應(yīng):2Cu+O2 2CuO,而銅與氮氣無法反應(yīng),因此可以采取這種方式除去雜質(zhì)氧氣,故C項能實現(xiàn)除雜目的;N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硝酸和NO,故D項能實現(xiàn)除雜目的。
考向探究
考向一 常見氣體的除雜方法及裝置選擇
1.除去氣體中的雜質(zhì)通常有如下3套裝置:
氣體(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除雜試劑 裝置
①CO2(CO)
②CO(CO2)
③N2(O2)
④CO2(HCl)
⑤CO2(SO2)
⑥Cl2(HCl)
⑦CH4(C2H4)
灼熱CuO
C
NaOH濃溶液或堿石灰
A或B
灼熱銅網(wǎng)
C
飽和NaHCO3溶液
A
飽和NaHCO3溶液
A
飽和食鹽水
A
溴水
A
考向二 常見固體混合物除雜
2.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1)Na2CO3固體(NaHCO3):方法__________,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I2):方法________________。
加熱分解
2NaHCO3
Na2CO3+H2O+CO2↑
加熱使I2升華
(3)Fe2O3(Al2O3):方法是加過量NaOH溶液,過濾、洗滌,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O(C):方法_______________,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5)鎂粉(鋁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2O3+2OH-===2AlO +H2O
在空氣中灼燒
C+O2 CO2
加過量NaOH溶液,過濾、洗滌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考向三 常見溶液除雜
3.(1)FeCl3溶液(FeCl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CuCl2酸性溶液(FeCl3):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用提供的試劑除去食鹽水中的Ca2+、Mg2+和SO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aOH溶液?、邴}酸?、跙aCl2溶液  ④Na2CO3溶液
通入氯氣或滴加氯水
加入CuO或Cu2(OH)2CO3
依次加入稍
過量的①③④過濾,所得濾液用②調(diào)至酸性除去過量的NaOH和碳酸鈉
(③要在④前)
考向四 化工流程中的物質(zhì)分離與提純
4.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時,首先要分離提純物質(zhì),對物質(zhì)進(jìn)行分離提純是化學(xué)實驗的重要內(nèi)容。現(xiàn)需要純凈的氯化鈉溶液,但實驗室中只有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固體。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一個除去雜質(zhì)獲得純凈氯化鈉溶液的實驗方案:
(1)操作①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NH4HCO3 NH3↑+CO2↑
+H2O
(2)操作②中BaCl2溶液能否改用硝酸鋇溶液_____(填“能”或“不能”)。如果能,下一空不需要回答;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選用Ba(NO3)2溶液
會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
除去過量的Ba2+
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氣體和HCl
NH4HCO3可通過加熱分解而除去;Na2SO4中的SO 可通過加入BaCl2溶液除去。
考向五 離子交換法在物質(zhì)分離提純中的應(yīng)用
5.強(qiáng)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原理為2R—SO3H+Ca2+===(R—SO3)2Ca+2H+, “離子交換法”凈化水的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經(jīng)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后,水中陽離子的總數(shù)______(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變多
(2)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后,在圖中框內(nèi)畫出相應(yīng)微粒模型。
答案:
(3)通過凈化處理后的水的導(dǎo)電性__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不變”)。
(4)陰離子交換樹脂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H+
OH-
降低
H++OH-===H2O
返回
有關(guān)沉淀洗滌的規(guī)范解答
答題
規(guī)范
1.洗滌沉淀的目的
(1)若濾渣是所需的物質(zhì),洗滌的目的是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雜質(zhì),得到更純凈的沉淀物。
(2)若濾液是所需的物質(zhì),洗滌的目的是洗滌過濾所得到的濾渣,把有用的物質(zhì)如目標(biāo)產(chǎn)物盡可能洗出來。
答題模板
2.三套答題模板
(1)用特定洗滌液洗滌的目的
(2)洗滌操作
沿玻璃棒向過濾器(漏斗)中注入適量蒸餾水(或其他洗滌液)至恰好浸沒沉淀,待其自然流盡后,重復(fù)操作2~3次。
蒸餾水 除去表面的可溶性雜質(zhì)
冰水 除去表面的可溶性雜質(zhì),降低××的溶解損耗
××飽和溶液 除去表面的可溶性雜質(zhì),降低××的溶解損耗
醇洗 除去××晶體表面水分,易于干燥
(3)檢驗沉淀是否洗凈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一潔凈的試管中,加入××試劑(必要時加熱,如檢驗NH ),不產(chǎn)生××沉淀(或溶液不變××色或不產(chǎn)生××氣體),說明沉淀已經(jīng)洗滌干凈。
1.在測定Na2SO4和NaCl的混合物中Na2SO4的質(zhì)量分?jǐn)?shù)時,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沉淀SO ,然后過濾、洗滌、烘干、稱量得到BaSO4的質(zhì)量。
(1)怎樣判斷SO 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濾完畢后,洗滌沉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上層清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SO 未沉淀完全,反之則沉淀完全
洗去可溶性雜質(zhì)(Na+、Cl-)等
(3)洗滌沉淀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斷沉淀是否洗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蒸餾水至浸沒沉淀,待蒸
餾水自然流盡后,重復(fù)2~3次
取少許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滴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沉淀未洗凈,反之已
洗凈
跟蹤訓(xùn)練
2.利用工業(yè)FeCl3制取純凈的草酸鐵晶體[Fe2(C2O4)3·5H2O]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所得Fe2(C2O4)3·5H2O需用冰水洗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除去雜質(zhì),減少草酸鐵晶
體的溶解損耗
3.草酸鐵鉀{Kx[Fe(C2O4)y]·3H2O(Fe為+3價)}為亮綠色晶體,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110 ℃失去結(jié)晶水,230 ℃或見光易分解,是一種軍用光敏材料。實驗室制備草酸鐵鉀的流程如下:
(1)結(jié)晶時將飽和溶液用冰水浴冷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光晾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有利于析出更多的晶體
防止晶體見光分解
(2)用乙醇洗滌而未用水洗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減少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耗
返回
課 時 測 評
返回

泡茶包含了將茶葉里的有機(jī)物萃取、溶解、過濾、供人品嘗,沒有涉及到蒸餾,故選D。
1.《茶疏》中對泡茶過程有如下記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溶解 B.萃取
C.過濾 D.蒸餾

2.某實驗小組只領(lǐng)取到下列儀器(或用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三腳架、石棉網(wǎng)、燒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fā)皿、圓底燒瓶、火柴、濾紙。只應(yīng)用上述儀器用品,不能進(jìn)行的實驗操作是
A.蒸發(fā) B.萃取
C.過濾 D.蒸餾
蒸發(fā)需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蒸發(fā)皿、玻璃棒、酒精燈;萃取需要分液漏斗、燒杯、鐵架臺(帶鐵夾、鐵圈)等;過濾需要漏斗、燒杯、鐵架臺(帶鐵夾、鐵圈)、濾紙、玻璃棒等;蒸餾需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酒精燈、溫度計、蒸餾燒瓶、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等,D項不能進(jìn)行。

3.工業(yè)上綜合利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還含有Fe2O3、FeO、SiO2)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
實驗室模擬上述流程中,用不到的裝置是
稀硫酸溶解鋁土礦時,需要將固體與液體分離,所以會使用過濾裝置,A不符合題意;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沒有將溶液濃縮或蒸發(fā)結(jié)晶的操作,所以不需要此裝置,B符合題意;焙燒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時,需要使用鐵坩堝,C不符合題意;用稀硫酸溶解鋁土礦時,需要使用燒杯進(jìn)行溶解,D不符合題意。

膠體粒子可以通過濾紙,但不能通過半透膜,故A項錯誤;乙醇與水互溶,致使碘、水、乙醇三者混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的方法進(jìn)行分離,故B項錯誤;用MgCl2溶液制備無水MgCl2固體,要先升溫蒸發(fā),然后降溫結(jié)晶獲得六水合氯化鎂,然后通過干燥氯化氫氣流加熱得到MgCl2,故C項錯誤;丁醇和乙醚的沸點相差大,可以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故D項正確。
4.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分離方法與對應(yīng)原理都正確的是
選項 目的 分離方法 原理
A 分離氫氧化鐵膠體與FeCl3溶液 過濾 膠體粒子不能通過濾紙
B 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 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
C 用MgCl2溶液制備無水MgCl2固體 蒸發(fā) MgCl2受熱不分解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餾 丁醇與乙醚的沸點相差較大

5.用化學(xué)沉淀法除去粗鹽中的雜質(zhì)離子,包括粗鹽溶解、加沉淀劑、過濾、調(diào)節(jié)pH、蒸發(fā)結(jié)晶等步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沉淀劑的添加順序可以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B.向濾液中滴加鹽酸,調(diào)節(jié)pH至濾液呈中性
C.蒸發(fā)結(jié)晶時,當(dāng)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D.溶解、過濾、蒸發(fā)結(jié)晶等過程都使用玻璃棒攪拌溶液
首先加入NaOH去除粗鹽中的Mg2+和少量Ca2+,然后加入BaCl2去除粗鹽中的SO ,最后加入Na2CO3可以去除粗鹽中的Ca2+和上一步加入的過量的Ba2+,A正確;滴加鹽酸使溶液呈中性,說明溶液中溶質(zhì)為NaCl,B正確;蒸發(fā)時,當(dāng)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C正確;過濾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D錯誤。

6.下列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其可能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選項 異常情況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發(fā)結(jié)晶:蒸發(fā)皿破裂 將溶液蒸干或酒精燈燈芯碰到熱的蒸發(fā)皿底部
B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體難以滴下 沒有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與漏斗口側(cè)面的小孔沒有對齊
C 萃?。阂后w靜置不分層 加入萃取劑的量較多
D 檢驗Fe2+: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 Fe2+已部分被氧化成Fe3+
液體靜置不分層一定是萃取劑選的不對,不是萃取劑量多量少的問題,C項錯誤。

7.某興趣小組為制備1-氯-2-甲基丙烷(沸點69 ℃),將2-甲基-1-丙醇和POCl3溶于CH2Cl2中,加熱回流(伴有HCl氣體產(chǎn)生)。反應(yīng)完全后倒入冰水中分解殘余的POCl3,分液收集CH2Cl2層,無水MgSO4干燥、過濾、蒸餾后得到目標(biāo)產(chǎn)物。上述過程中涉及的裝置或操作錯誤的是(夾持及加熱裝置略)
A B C D
依題意,制備產(chǎn)品需要“攪拌、加熱回流”,A 項正確;副產(chǎn)物氯化氫極易溶于氫氧化鈉溶液,不能直接將尾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這樣易發(fā)生倒吸現(xiàn)象,B項錯誤;分液收集二氯甲烷層需用到分液漏斗,振蕩時需將分液漏斗倒轉(zhuǎn)過來放氣,避免分液漏斗內(nèi)氣壓過大,發(fā)生危險,C項正確;蒸餾時需要用溫度計指示溫度,冷凝水從下口進(jìn)、上口出,提高冷凝效率,D項正確。

8.已知苯酚為弱酸,C6H5OH+NaOH―→C6H5ONa+
H2O,實驗室回收廢水中苯酚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
析錯誤的是
A.操作Ⅰ中苯作萃取劑
B.苯酚鈉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C.通過操作Ⅱ苯可循環(huán)使用
D.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
操作Ⅰ是苯萃取廢水中的苯酚,進(jìn)行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苯為萃取劑,A項正確;苯酚鈉屬于鈉鹽,易溶于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B項錯誤;操作Ⅱ得到苯與苯酚鈉溶液,苯可以循環(huán)利用,C項正確;操作Ⅰ、Ⅱ、Ⅲ均為分液操作,用到分液漏斗,D項正確。

9.下列物質(zhì)分離(括號內(nèi)的物質(zhì)為雜質(zhì))的方法錯誤的是
A.硝基苯(苯)——蒸餾
B.乙烯(SO2)——氫氧化鈉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鈉溶液,分液
硝基苯和苯是沸點不同的互溶液體,可以用蒸餾法分離,A正確;乙烯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且不溶于水,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可以實現(xiàn)兩種氣體分離,B正確;己烷和己烯為互溶液體,己烷不與溴水反應(yīng),但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己烯可以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生成二溴代物,屬于有機(jī)物,仍然可以溶于己烷,因此不能用分液法分離,C錯誤;乙酸乙酯難溶于碳酸鈉溶液,乙醇易溶于水,液體分層,通過分液進(jìn)行分離,D正確。

10.下列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選項 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除雜試劑和方法
A 苯(苯酚) 加入過量的濃溴水,過濾
B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分液
C CO2(SO2) 飽和NaHCO3溶液,洗氣
D HNO3溶液(H2SO4) 加適量BaCl2溶液,過濾
向苯(苯酚)中加入濃溴水,苯酚與濃溴水反應(yīng)生成三溴苯酚,但三溴苯酚能溶于苯,所以不能通過過濾除去,故A錯誤;二者均與NaOH溶液反應(yīng),不能除雜,應(yīng)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分液除雜,故B錯誤;二氧化硫與碳酸氫鈉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碳,則可用飽和NaHCO3溶液洗氣除雜,故C正確;硫酸與氯化鋇反應(yīng)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生成的鹽酸為新雜質(zhì),故D錯誤。
11.(2023·上海浦東四校聯(lián)考)青蒿素是無色針狀晶體,易溶于有機(jī)溶劑,幾乎不溶于水,熔點為156~157 ℃,熱穩(wěn)定性差;乙醚的沸點為34.5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簡化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與乙醚的接觸面積,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玻璃棒、燒杯
C.操作Ⅱ利用了乙醚與青蒿素的沸點相差較大
D.操作Ⅲ的主要過程是加水溶解、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

將固液分離的操作Ⅰ是過濾,故B正確;操作Ⅱ是蒸餾,利用了乙醚與青蒿素的沸點相差較大,故C正確;青蒿素易溶于有機(jī)溶劑,幾乎不溶于水,故D錯誤。
12.實驗室分離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已知Fe3+在濃鹽酸中生成黃色配離子[FeCl4]-,該配離子在乙醚(Et2O,沸點34.6 ℃)中生成締合物Et2O·H+·[FeCl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下口應(yīng)傾斜向下
B.分液時,應(yīng)先將下層液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為無色,說明已達(dá)到分離目的
D.蒸餾時選用直形冷凝管

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下口應(yīng)傾斜向上,A錯誤;分液時,密度大的液體在下層,密度小的液體在上層,下層液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層液體放完后,密度小的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正確;Fe3+在濃鹽酸中生成黃色配離子,該離子在乙醚中生成締合物,乙醚與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為無色,則水相中不再含有Fe3+,說明已經(jīng)達(dá)到分離目的,C正確;蒸餾時選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餾分全部轉(zhuǎn)移到錐形瓶中,而不會殘留在冷凝管中,D正確;答案選A。
13.(6分)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備適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餾水洗滌沉淀,判斷沉淀洗滌干凈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一潔凈的試管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無白色渾濁出現(xiàn)
14.(16分)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鎂和硫酸鈉兩種溶質(zhì),選擇合適的試劑將溶液中的鎂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分離出來,設(shè)計實驗流程如下:
稀鹽酸
氯化鋇
(2)洗滌碳酸鎂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檢驗碳酸鎂沉淀是否洗滌干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玻璃棒向過濾器中加入蒸餾水,使蒸餾水剛好浸沒沉淀,讓蒸餾水自然流下,重復(fù)上述操作2~3次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一潔凈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和氯化鋇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則說明沒有洗凈,反之,已洗滌干凈
15.(18分)某興趣小組用鉻鐵礦(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雜質(zhì))為主要原料制備K2Cr2O7晶體,流程如下:
(1)濾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________。
H2SiO3
將鉻鐵礦(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雜質(zhì))焙燒,F(xiàn)eCr2O4轉(zhuǎn)化為Na2CrO4和FeCO3,將Al、Si氧化物轉(zhuǎn)化為NaAlO2、Na2SiO3;加入水浸取,F(xiàn)eCO3不溶于水,濾渣1為FeCO3;加入硫酸中和,NaAlO2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Al(OH)3,Na2SiO3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H2SiO3,Al(OH)3和H2SiO3均不溶于水,故濾渣2為Al(OH)3和H2SiO3。
(2)流程中調(diào)溶液的pH使之變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蒸發(fā)結(jié)晶所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是________。
Na2SO4
蒸發(fā)結(jié)晶,由于加入硫酸中和時生成了Na2SO4,故蒸發(fā)結(jié)晶所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是Na2SO4。
(4)為結(jié)晶得到雜質(zhì)較少的K2Cr2O7粗產(chǎn)品,請結(jié)合下圖從下列選項中選出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填字母)。
a.50 ℃蒸發(fā)溶劑b.100 ℃蒸發(fā)溶劑c.抽濾d.冷卻至室溫e.蒸發(fā)至溶液出現(xiàn)晶膜,停止加熱f.蒸發(fā)至溶液出現(xiàn)大量晶體,停止加熱
aedc
由題圖可知,在50 ℃時,K2Cr2O7的溶解度較低,且K2Cr2O7的溶解度低于KCl,故為結(jié)晶得到雜質(zhì)較少的K2Cr2O7粗產(chǎn)品,需要先在50 ℃蒸發(fā)溶劑,蒸發(fā)至溶液出現(xiàn)晶膜,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后抽濾,合理的操作順序為aedc。
返回
謝 謝 觀 看第65講 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
【課程標(biāo)準(zhǔn)】 
1.掌握物質(zhì)分離和提純的方法。
2.能綜合運用物質(zhì)的不同性質(zhì)對常見的物質(zhì)進(jìn)行分離和提純。
考點一 物質(zhì)分離、提純常用的物理方法
1.固—液分離
(1)圖①為過濾裝置,適用于不溶性固體與液體的分離。操作注意:一貼、二低、三靠。
(2)圖②為蒸發(fā)裝置,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易溶性固體溶質(zhì),采用蒸發(fā)結(jié)晶;溶解度受溫度變化較大的易溶性固體溶質(zhì),采用蒸發(fā)濃縮、降溫結(jié)晶的方法。
注意:在蒸發(fā)結(jié)晶操作中:①玻璃棒的作用:攪拌,防止液體局部過熱而飛濺;②當(dāng)有大量晶體析出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2.液—液分離
(1)圖③為分液裝置,分離兩種互不相溶且易分層的液體。
注意: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由上口倒出。
(2)圖④為蒸餾裝置,分離沸點相差較大且互溶的液體混合物。
注意:①溫度計的水銀球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②蒸餾燒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③冷凝管水流方向為下口進(jìn),上口出。
3.固—固分離
圖⑤裝置操作名稱:升華。適應(yīng)于某種組分易升華的混合物的分離。
[正誤辨析]
1.過濾時,為加快過濾速度,應(yīng)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漏斗中的液體(  )
2.根據(jù)食用油和汽油的密度不同,可選用分液的方法分離(  )
3.用乙醇萃取出溴水中的溴,再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溴與乙醇(  )
4.在蒸餾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忘加沸石,應(yīng)停止加熱立即補加(  )
5.利用加熱的方法分離NH4Cl和I2的固體混合物(  )
答案:1.× 2.× 3.× 4.× 5.×
(2023·浙江6月選考)苯甲酸是一種常用的食品防腐劑。某實驗小組設(shè)計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純方案如下:
粗苯甲酸 懸濁液 濾液 苯甲酸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操作Ⅰ中依據(jù)苯甲酸溶解度估算加水量
B.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
C.操作Ⅲ緩慢冷卻結(jié)晶可減少雜質(zhì)被包裹
D.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
答案:B
解析: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氯化鈉,加水、加熱溶解,苯甲酸、NaCl溶解在水中,泥沙不溶,從而形成懸濁液;趁熱過濾出泥沙,同時防止苯甲酸結(jié)晶析出;將濾液冷卻結(jié)晶,大部分苯甲酸結(jié)晶析出,氯化鈉仍留在母液中;過濾、用冷水洗滌,便可得到純凈的苯甲酸。操作Ⅰ中,為減少能耗、減少苯甲酸的溶解損失,溶解所用水的量需加以控制,可依據(jù)苯甲酸的大致含量、溶解度等估算加水量,A正確;操作Ⅱ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時防止苯甲酸結(jié)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結(jié)晶析出,B錯誤;操作Ⅲ緩慢冷卻結(jié)晶,可形成較大的苯甲酸晶體顆粒,同時可減少雜質(zhì)被包裹在晶體顆粒內(nèi)部,C正確;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所以操作Ⅳ可用冷水洗滌晶體,既可去除晶體表面吸附的雜質(zhì)離子,又能減少溶解損失,D正確。
(2023·遼寧卷)2-噻吩乙醇(Mr=128)是抗血栓藥物氯吡格雷的重要中間體,其制備方法如下:
Ⅰ.制鈉砂。向燒瓶中加入300 mL液體A和4.60 g金屬鈉,加熱至鈉熔化后,蓋緊塞子,振蕩至大量微小鈉珠出現(xiàn)。
Ⅱ.制噻吩鈉。降溫至10 ℃,加入25 mL噻吩,反應(yīng)至鈉砂消失。
Ⅲ.制噻吩乙醇鈉。降溫至-10 ℃,加入稍過量的環(huán)氧乙烷的四氫呋喃溶液,反應(yīng)30 min。
Ⅳ.水解。恢復(fù)室溫,加入70 mL水,攪拌30 min;加鹽酸調(diào)pH至4~6,繼續(xù)反應(yīng)2 h,分液;用水洗滌有機(jī)相,二次分液。
Ⅴ.分離。向有機(jī)相中加入無水MgSO4,靜置,過濾,對濾液進(jìn)行蒸餾,蒸出四氫呋喃、噻吩和液體A后,得到產(chǎn)品17.92 g。
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Ⅱ的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儀器在步驟Ⅴ中無需使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稱):無水MgSO4的作用為________。
(3)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為________(用Na計算,精確至0.1%)。
答案:(1)
(2)球形冷凝管和分液漏斗 吸收水分
(3)70.0%
解析:(1)根據(jù)題目信息及原子守恒可知,步驟Ⅱ中噻吩和Na反應(yīng)生成噻吩鈉和H2:2 +2Na2 +H2↑。(2)步驟Ⅴ涉及的操作有過濾、蒸餾,過濾需用到漏斗、玻璃棒、燒杯,蒸餾裝置(夾持、加熱儀器略去)是,故無需使用的是球形冷凝管、分液漏斗。無水MgSO4的作用為作吸水劑,除去產(chǎn)品中的水分。(3)由反應(yīng)關(guān)系可知:1 mol鈉~1 mol 2-噻吩乙醇,4.60 g Na是0.2 mol,則理論產(chǎn)量為0.2 mol×128 g·mol-1= 25.6 g,實際產(chǎn)量為17.92 g,故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為×100 %=70.0 %。
考向一 利用溶解度曲線對物質(zhì)進(jìn)行分離、提純
1.圖甲、圖乙所示為一些物質(zhì)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曲線。
(1)A點KNO3溶液是_____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2)將B點KNO3溶液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溫下,由NaCl稀溶液獲取NaCl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4)常溫下由KNO3稀溶液獲取KNO3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aCl固體中含少量KNO3,提純NaCl固體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KNO3固體中含少量NaCl,提純KNO3固體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圖乙所示為Na2S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常溫下由Na2SO3稀溶液獲取Na2SO3固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飽和溶液
(2)降溫、加入KNO3固體、加熱蒸發(fā)再冷卻至原來的溫度
(3)蒸發(fā)結(jié)晶
(4)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
(5)將固體混合物加入熱水,攪拌、趁熱過濾(或?qū)⒐腆w加水溶解,將溶液蒸發(fā)至有大量固體析出,停止加熱,趁熱過濾)
(6)將固體加水溶解,將溶液蒸發(fā)濃縮至出現(xiàn)晶膜,停止加熱,冷卻后有固體析出,過濾
(7)加熱濃縮溶液至有大量晶體析出,在高于34 ℃條件下趁熱過濾
考向二 物質(zhì)分離操作注意事項
2.(1)從MgSO4溶液中得到MgSO4固體的實驗操作包括__________、冷卻結(jié)晶、________、洗滌、干燥等一系列操作,在此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填序號)。
①引流?、跀嚢杓铀偃芙狻、蹟嚢枋谷芤菏軣峋鶆?,防止暴沸
(2)過濾后,若濾液渾濁,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渾濁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鋁和硫酸銨的混合液經(jīng)蒸發(fā)濃縮至溶液表面剛出現(xiàn)薄層晶體時即停止加熱,然后冷卻結(jié)晶,得
到銨明礬晶體[NH4Al(SO4)2·12H2O]。溶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時,分液漏斗中的液體很難滴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蒸發(fā)濃縮 過濾 ①③
(2)更換濾紙,重新過濾 濾紙破損、濾液超過濾紙邊緣
(3)防止晶體失去結(jié)晶水,也防止可溶性雜質(zhì)析出
(4)沒有打開分液漏斗頸上的玻璃塞(或玻璃塞上的凹槽沒有與漏斗上的小孔對齊)
考點二 物質(zhì)分離、提純的化學(xué)方法
1.分離、提純物質(zhì)遵循的“四原則”“三必須”
2.常見的化學(xué)提純方法
(1)洗氣法:把混合氣體通入某液體中除去。
(2)加熱法:使雜質(zhì)分解、氧化、升華等。
(3)沉淀法:加入沉淀劑或調(diào)pH使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沉淀。
(4)氧化還原反應(yīng):加入氧化劑或還原劑使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被提純的物質(zhì)。
(5)電解法:利用電解原理來分離、提純物質(zhì)。
(6)調(diào)節(jié)pH法:通過加入試劑來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使溶液中某組分沉淀而分離的方法。一般是加入相應(yīng)的難溶或微溶物來調(diào)節(jié)。
[正誤辨析]
1.CO2中的HCl可通過飽和Na2CO3溶液除去(  )
2.分離Fe2O3、Al2O3的操作依次為溶解、過濾、灼燒(  )
3.蒸餾、過濾、分液、洗氣四種分離物質(zhì)的方法,均不可能發(fā)生化學(xué)變化(  )
4.向MgCl2溶液中加入CaCO3粉末,充分?jǐn)嚢韬筮^濾可除去雜質(zhì)FeCl3(  )
5.將Cl2和HCl的混合氣體通過飽和食鹽水可得到純凈的Cl2(  )
6.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可加入AgCl后再過濾(  )
答案:1.× 2.× 3.× 4.× 5.× 6.√
(2020·全國卷Ⅰ,改編)下列氣體去除雜質(zhì)的方法中,不能實現(xiàn)目的的是(  )
選項 氣體(雜質(zhì)) 方法
A SO2(H2S) 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B Cl2(HCl) 通過飽和的食鹽水
C N2(O2) 通過灼熱的銅絲網(wǎng)
D NO(NO2) 通過盛有水的洗氣瓶
答案:A
解析:SO2和H2S都具有較強(qiáng)的還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除雜質(zhì)H2S時,SO2也會被吸收,故A項不能實現(xiàn)除雜目的;氯氣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氫氣體,可以用飽和食鹽水除去,飽和食鹽水在吸收氯化氫氣體的同時,也會抑制氯氣在水中的溶解,故B項能實現(xiàn)除雜目的;氮氣中混有少量氧氣,在通過灼熱的銅絲網(wǎng)時,氧氣可以與之發(fā)生反應(yīng):2Cu+O22CuO,而銅與氮氣無法反應(yīng),因此可以采取這種方式除去雜質(zhì)氧氣,故C項能實現(xiàn)除雜目的;NO2與水反應(yīng)生成硝酸和NO,故D項能實現(xiàn)除雜目的。
考向一 常見氣體的除雜方法及裝置選擇
1.除去氣體中的雜質(zhì)通常有如下3套裝置:
氣體(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除雜試劑 裝置
①CO2(CO)
②CO(CO2)
③N2(O2)
④CO2(HCl)
⑤CO2(SO2)
⑥Cl2(HCl)
⑦CH4(C2H4)
答案:①灼熱CuO C?、贜aOH濃溶液或堿石灰 A或B ③灼熱銅網(wǎng) C?、茱柡蚇aHCO3溶液 A?、蒿柡蚇aHCO3溶液 A?、揎柡褪雏}水 A
⑦溴水 A
考向二 常見固體混合物除雜
2.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1)Na2CO3固體(NaHCO3):方法__________,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Cl(I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2O3(Al2O3):方法是加過量NaOH溶液,過濾、洗滌,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uO(C):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鎂粉(鋁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學(xué)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加熱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2)加熱使I2升華
(3)Al2O3+2OH-===2AlO+H2O
(4)在空氣中灼燒 C+O2CO2
(5)加過量NaOH溶液,過濾、洗滌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考向三 常見溶液除雜
3.(1)FeCl3溶液(FeCl2):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Cl2酸性溶液(FeCl3):方法______________。
(3)如何用提供的試劑除去食鹽水中的Ca2+、Mg2+和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NaOH溶液?、邴}酸 ③BaCl2溶液  ④Na2CO3溶液
答案:(1)通入氯氣或滴加氯水 (2)加入CuO或Cu2(OH)2CO3 (3)依次加入稍過量的①③④過濾,所得濾液用②調(diào)至酸性除去過量的NaOH和碳酸鈉(③要在④前)
考向四 化工流程中的物質(zhì)分離與提純
4.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時,首先要分離提純物質(zhì),對物質(zhì)進(jìn)行分離提純是化學(xué)實驗的重要內(nèi)容?,F(xiàn)需要純凈的氯化鈉溶液,但實驗室中只有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固體。某同學(xué)設(shè)計了一個除去雜質(zhì)獲得純凈氯化鈉溶液的實驗方案:
(1)操作①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xué)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BaCl2溶液能否改用硝酸鋇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如果能,下一空不需要回答;如果不能,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H4HCO3NH3↑+CO2↑+H2O
(2)不能 選用Ba(NO3)2溶液會引入新的雜質(zhì)離子NO (3)除去過量的Ba2+
(4)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氣體和HCl
解析:NH4HCO3可通過加熱分解而除去;Na2SO4中的SO可通過加入BaCl2溶液除去。
考向五 離子交換法在物質(zhì)分離提純中的應(yīng)用
5.強(qiáng)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原理為2R—SO3H+Ca2+===(R—SO3)2Ca+2H+, “離子交換法”凈化水的過程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經(jīng)過陽離子交換樹脂后,水中陽離子的總數(shù)________(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2)通過陰離子交換樹脂后,在圖中框內(nèi)畫出相應(yīng)微粒模型。
(3)通過凈化處理后的水的導(dǎo)電性________(填“降低”、“升高”或“不變”)。
(4)陰離子交換樹脂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變多 (2)
H+
OH-
(3)降低 
(4)H++OH-===H2O
答題規(guī)范5  有關(guān)沉淀洗滌的規(guī)范解答
1.洗滌沉淀的目的
(1)若濾渣是所需的物質(zhì),洗滌的目的是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雜質(zhì),得到更純凈的沉淀物。
(2)若濾液是所需的物質(zhì),洗滌的目的是洗滌過濾所得到的濾渣,把有用的物質(zhì)如目標(biāo)產(chǎn)物盡可能洗出來。
2.三套答題模板
(1)用特定洗滌液洗滌的目的
蒸餾水 除去表面的可溶性雜質(zhì)
冰水 除去表面的可溶性雜質(zhì),降低××的溶解損耗
××飽和溶液 除去表面的可溶性雜質(zhì),降低××的溶解損耗
醇洗 除去××晶體表面水分,易于干燥
(2)洗滌操作
沿玻璃棒向過濾器(漏斗)中注入適量蒸餾水(或其他洗滌液)至恰好浸沒沉淀,待其自然流盡后,重復(fù)操作2~3次。
(3)檢驗沉淀是否洗凈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一潔凈的試管中,加入××試劑(必要時加熱,如檢驗NH),不產(chǎn)生××沉淀(或溶液不變××色或不產(chǎn)生××氣體),說明沉淀已經(jīng)洗滌干凈。
1.在測定Na2SO4和NaCl的混合物中Na2SO4的質(zhì)量分?jǐn)?shù)時,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沉淀SO,然后過濾、洗滌、烘干、稱量得到BaSO4的質(zhì)量。
(1)怎樣判斷SO是否沉淀完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濾完畢后,洗滌沉淀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洗滌沉淀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斷沉淀是否洗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上層清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SO未沉淀完全,反之則沉淀完全
(2)洗去可溶性雜質(zhì)(Na+、Cl-)等
(3)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入蒸餾水至浸沒沉淀,待蒸餾水自然流盡后,重復(fù)2~3次
(4)取少許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滴加稀HNO3酸化的AgNO3溶液,若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沉淀未洗凈,反之已洗凈
2.利用工業(yè)FeCl3制取純凈的草酸鐵晶體[Fe2(C2O4)3·5H2O]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所得Fe2(C2O4)3·5H2O需用冰水洗滌,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去雜質(zhì),減少草酸鐵晶體的溶解損耗
3.草酸鐵鉀{Kx[Fe(C2O4)y]·3H2O(Fe為+3價)}為亮綠色晶體,易溶于水,難溶于乙醇。110 ℃失去結(jié)晶水,230 ℃或見光易分解,是一種軍用光敏材料。實驗室制備草酸鐵鉀的流程如下:
(1)結(jié)晶時將飽和溶液用冰水浴冷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光晾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乙醇洗滌而未用水洗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有利于析出更多的晶體 防止晶體見光分解 (2)減少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耗
課時測評65 物質(zhì)的分離和提純
(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
(選擇題1-12題,每題5分,第13題6分,第14題16分,第15題18分,共100分)
1.《茶疏》中對泡茶過程有如下記載:“治壺、投茶、出浴、淋壺、燙杯、釃茶、品茶……”。文中未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A.溶解 B.萃取
C.過濾 D.蒸餾
答案:D
解析:泡茶包含了將茶葉里的有機(jī)物萃取、溶解、過濾、供人品嘗,沒有涉及到蒸餾,故選D。
2.某實驗小組只領(lǐng)取到下列儀器(或用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三腳架、石棉網(wǎng)、燒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fā)皿、圓底燒瓶、火柴、濾紙。只應(yīng)用上述儀器用品,不能進(jìn)行的實驗操作是(  )
A.蒸發(fā) B.萃取
C.過濾 D.蒸餾
答案:D
解析:蒸發(fā)需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蒸發(fā)皿、玻璃棒、酒精燈;萃取需要分液漏斗、燒杯、鐵架臺(帶鐵夾、鐵圈)等;過濾需要漏斗、燒杯、鐵架臺(帶鐵夾、鐵圈)、濾紙、玻璃棒等;蒸餾需要鐵架臺(帶鐵夾、鐵圈)、酒精燈、溫度計、蒸餾燒瓶、冷凝管、牛角管、錐形瓶等,D項不能進(jìn)行。
3.工業(yè)上綜合利用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還含有Fe2O3、FeO、SiO2)的部分工藝流程如下:
鋁土礦濾渣硅酸鈉
實驗室模擬上述流程中,用不到的裝置是(  )
答案:B
解析:稀硫酸溶解鋁土礦時,需要將固體與液體分離,所以會使用過濾裝置,A不符合題意;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沒有將溶液濃縮或蒸發(fā)結(jié)晶的操作,所以不需要此裝置,B符合題意;焙燒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的固體混合物時,需要使用鐵坩堝,C不符合題意;用稀硫酸溶解鋁土礦時,需要使用燒杯進(jìn)行溶解,D不符合題意。
4.下列實驗中,所采取的分離方法與對應(yīng)原理都正確的是(  )
選項 目的 分離方法 原理
A 分離氫氧化鐵膠體與FeCl3溶液 過濾 膠體粒子不能通過濾紙
B 用乙醇提取碘水中的碘 萃取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較大
C 用MgCl2溶液制備無水MgCl2固體 蒸發(fā) MgCl2受熱不分解
D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蒸餾 丁醇與乙醚的沸點相差較大
答案:D 
解析:膠體粒子可以通過濾紙,但不能通過半透膜,故A項錯誤;乙醇與水互溶,致使碘、水、乙醇三者混溶,不能用乙醇萃取的方法進(jìn)行分離,故B項錯誤;用MgCl2溶液制備無水MgCl2固體,要先升溫蒸發(fā),然后降溫結(jié)晶獲得六水合氯化鎂,然后通過干燥氯化氫氣流加熱得到MgCl2,故C項錯誤;丁醇和乙醚的沸點相差大,可以用蒸餾的方法分離,故D項正確。
5.用化學(xué)沉淀法除去粗鹽中的雜質(zhì)離子,包括粗鹽溶解、加沉淀劑、過濾、調(diào)節(jié)pH、蒸發(fā)結(jié)晶等步驟。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沉淀劑的添加順序可以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B.向濾液中滴加鹽酸,調(diào)節(jié)pH至濾液呈中性
C.蒸發(fā)結(jié)晶時,當(dāng)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
D.溶解、過濾、蒸發(fā)結(jié)晶等過程都使用玻璃棒攪拌溶液
答案:D 
解析:首先加入NaOH去除粗鹽中的Mg2+和少量Ca2+,然后加入BaCl2去除粗鹽中的SO,最后加入Na2CO3可以去除粗鹽中的Ca2+和上一步加入的過量的Ba2+,A正確;滴加鹽酸使溶液呈中性,說明溶液中溶質(zhì)為NaCl,B正確;蒸發(fā)時,當(dāng)蒸發(fā)皿中出現(xiàn)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濾液蒸干,C正確;過濾過程中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D錯誤。
6.下列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異常情況,其可能原因分析錯誤的是(  )
選項 異常情況 可能原因分析
A 蒸發(fā)結(jié)晶:蒸發(fā)皿破裂 將溶液蒸干或酒精燈燈芯碰到熱的蒸發(fā)皿底部
B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體難以滴下 沒有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與漏斗口側(cè)面的小孔沒有對齊
C 萃取:液體靜置不分層 加入萃取劑的量較多
D 檢驗Fe2+: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 Fe2+已部分被氧化成Fe3+
答案:C
解析:液體靜置不分層一定是萃取劑選的不對,不是萃取劑量多量少的問題,C項錯誤。
7.某興趣小組為制備1-氯-2-甲基丙烷(沸點69 ℃),將2-甲基-1-丙醇和POCl3溶于CH2Cl2中,加熱回流(伴有HCl氣體產(chǎn)生)。反應(yīng)完全后倒入冰水中分解殘余的POCl3,分液收集CH2Cl2層,無水MgSO4干燥、過濾、蒸餾后得到目標(biāo)產(chǎn)物。上述過程中涉及的裝置或操作錯誤的是(夾持及加熱裝置略)(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依題意,制備產(chǎn)品需要“攪拌、加熱回流”,A 項正確;副產(chǎn)物氯化氫極易溶于氫氧化鈉溶液,不能直接將尾氣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這樣易發(fā)生倒吸現(xiàn)象,B項錯誤;分液收集二氯甲烷層需用到分液漏斗,振蕩時需將分液漏斗倒轉(zhuǎn)過來放氣,避免分液漏斗內(nèi)氣壓過大,發(fā)生危險,C項正確;蒸餾時需要用溫度計指示溫度,冷凝水從下口進(jìn)、上口出,提高冷凝效率,D項正確。
8.已知苯酚為弱酸,C6H5OH+NaOH―→C6H5ONa+H2O,實驗室回收廢水中苯酚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操作Ⅰ中苯作萃取劑
B.苯酚鈉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C.通過操作Ⅱ苯可循環(huán)使用
D.三步操作均需要分液漏斗
答案:B
解析:操作Ⅰ是苯萃取廢水中的苯酚,進(jìn)行分液得到苯酚的苯溶液,苯為萃取劑,A項正確;苯酚鈉屬于鈉鹽,易溶于水,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小,B項錯誤;操作Ⅱ得到苯與苯酚鈉溶液,苯可以循環(huán)利用,C項正確;操作Ⅰ、Ⅱ、Ⅲ均為分液操作,用到分液漏斗,D項正確。
9.下列物質(zhì)分離(括號內(nèi)的物質(zhì)為雜質(zhì))的方法錯誤的是(  )
A.硝基苯(苯)——蒸餾
B.乙烯(SO2)——氫氧化鈉溶液
C.己烷(己烯)——溴水,分液
D.乙酸乙酯(乙醇)——碳酸鈉溶液,分液
答案:C
解析:硝基苯和苯是沸點不同的互溶液體,可以用蒸餾法分離,A正確;乙烯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yīng)且不溶于水,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以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可以實現(xiàn)兩種氣體分離,B正確;己烷和己烯為互溶液體,己烷不與溴水反應(yīng),但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己烯可以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yīng)生成二溴代物,屬于有機(jī)物,仍然可以溶于己烷,因此不能用分液法分離,C錯誤;乙酸乙酯難溶于碳酸鈉溶液,乙醇易溶于水,液體分層,通過分液進(jìn)行分離,D正確。
10.下列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選項 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 除雜試劑和方法
A 苯(苯酚) 加入過量的濃溴水,過濾
B 乙酸乙酯(乙酸) NaOH溶液,分液
C CO2(SO2) 飽和NaHCO3溶液,洗氣
D HNO3溶液(H2SO4) 加適量BaCl2溶液,過濾
答案:C
解析:向苯(苯酚)中加入濃溴水,苯酚與濃溴水反應(yīng)生成三溴苯酚,但三溴苯酚能溶于苯,所以不能通過過濾除去,故A錯誤;二者均與NaOH溶液反應(yīng),不能除雜,應(yīng)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分液除雜,故B錯誤;二氧化硫與碳酸氫鈉反應(yīng)生成二氧化碳,則可用飽和NaHCO3溶液洗氣除雜,故C正確;硫酸與氯化鋇反應(yīng)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生成的鹽酸為新雜質(zhì),故D錯誤。
11.(2023·上海浦東四校聯(lián)考)青蒿素是無色針狀晶體,易溶于有機(jī)溶劑,幾乎不溶于水,熔點為156~157 ℃,熱穩(wěn)定性差;乙醚的沸點為34.5 ℃。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簡化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與乙醚的接觸面積,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漏斗、玻璃棒、燒杯
C.操作Ⅱ利用了乙醚與青蒿素的沸點相差較大
D.操作Ⅲ的主要過程是加水溶解、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過濾
答案:D
解析:將固液分離的操作Ⅰ是過濾,故B正確;操作Ⅱ是蒸餾,利用了乙醚與青蒿素的沸點相差較大,故C正確;青蒿素易溶于有機(jī)溶劑,幾乎不溶于水,故D錯誤。
12.實驗室分離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已知Fe3+在濃鹽酸中生成黃色配離子[FeCl4]-,該配離子在乙醚(Et2O,沸點34.6 ℃)中生成締合物Et2O·H+·[FeCl4]-。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下口應(yīng)傾斜向下
B.分液時,應(yīng)先將下層液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分液后水相為無色,說明已達(dá)到分離目的
D.蒸餾時選用直形冷凝管
答案:A
解析: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下口應(yīng)傾斜向上,A錯誤;分液時,密度大的液體在下層,密度小的液體在上層,下層液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層液體放完后,密度小的上層液體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正確;Fe3+在濃鹽酸中生成黃色配離子,該離子在乙醚中生成締合物,乙醚與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為無色,則水相中不再含有Fe3+,說明已經(jīng)達(dá)到分離目的,C正確;蒸餾時選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餾分全部轉(zhuǎn)移到錐形瓶中,而不會殘留在冷凝管中,D正確;答案選A。
13.(6分)用CuCl2·2H2O和NaOH溶液制備適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餾水洗滌沉淀,判斷沉淀洗滌干凈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一潔凈的試管中,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無白色渾濁出現(xiàn)
14.(16分)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鎂和硫酸鈉兩種溶質(zhì),選擇合適的試劑將溶液中的鎂離子轉(zhuǎn)化為沉淀分離出來,設(shè)計實驗流程如下:
(1)欲證明濾液中存在SO、CO,選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濾液,向其中滴加過量的________,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生成,再向其中加入________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可證明SO、CO均存在。
(2)洗滌碳酸鎂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檢驗碳酸鎂沉淀是否洗滌干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稀鹽酸 氯化鋇 (2)沿玻璃棒向過濾器中加入蒸餾水,使蒸餾水剛好浸沒沉淀,讓蒸餾水自然流下,重復(fù)上述操作2~3次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滌液于一潔凈試管中,滴加稀鹽酸和氯化鋇溶液,若有沉淀生成則說明沒有洗凈,反之,已洗滌干凈
解析:(1)常用酸來檢驗CO,常用可溶性鋇鹽檢驗SO。因為CO可與Ba2+生成碳酸鋇沉淀,干擾SO的檢驗,故在檢驗SO之前應(yīng)先檢驗CO,并將其除去。可以先加入過量稀鹽酸,H+與CO反應(yīng)生成CO2,檢驗了CO的同時,也排除了CO對SO檢驗的干擾,再滴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說明有SO。
15.(18分)某興趣小組用鉻鐵礦(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雜質(zhì))為主要原料制備K2Cr2O7晶體,流程如下:
(1)濾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和________。
(2)流程中調(diào)溶液的pH使之變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3)蒸發(fā)結(jié)晶所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是________。
(4)為結(jié)晶得到雜質(zhì)較少的K2Cr2O7粗產(chǎn)品,請結(jié)合下圖從下列選項中選出合理的操作并排序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50 ℃蒸發(fā)溶劑b.100 ℃蒸發(fā)溶劑c.抽濾d.冷卻至室溫e.蒸發(fā)至溶液出現(xiàn)晶膜,停止加熱f.蒸發(fā)至溶液出現(xiàn)大量晶體,停止加熱
答案:(1)H2SiO3 (2)小 2CrO+2H+??Cr2O+H2O (3)Na2SO4 (4)aedc
解析:(1)將鉻鐵礦(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雜質(zhì))焙燒,F(xiàn)eCr2O4轉(zhuǎn)化為Na2CrO4和FeCO3,將Al、Si氧化物轉(zhuǎn)化為NaAlO2、Na2SiO3;加入水浸取,F(xiàn)eCO3不溶于水,濾渣1為FeCO3;加入硫酸中和,NaAlO2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Al(OH)3,Na2SiO3和硫酸反應(yīng)生成H2SiO3,Al(OH)3和H2SiO3均不溶于水,故濾渣2為Al(OH)3和H2SiO3。(2)調(diào)節(jié)溶液pH,使CrO轉(zhuǎn)化為Cr2O,根據(jù)2CrO+2H+??Cr2O+H2O可知,應(yīng)將溶液pH調(diào)小,使平衡正向移動。(3)蒸發(fā)結(jié)晶,由于加入硫酸中和時生成了Na2SO4,故蒸發(fā)結(jié)晶所產(chǎn)生的副產(chǎn)品是Na2SO4。(4)由題圖可知,在50 ℃時,K2Cr2O7的溶解度較低,且K2Cr2O7的溶解度低于KCl,故為結(jié)晶得到雜質(zhì)較少的K2Cr2O7粗產(chǎn)品,需要先在50 ℃蒸發(fā)溶劑,蒸發(fā)至溶液出現(xiàn)晶膜,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后抽濾,合理的操作順序為aedc。
學(xué)生用書↓第35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山阳县| 东城区| 芜湖市| 沈丘县| 皮山县| 松溪县| 伽师县| 黄山市| 桂林市| 青岛市| 蒙山县| 金堂县| 河北省| 积石山| 古田县| 崇阳县| 汕尾市| 若尔盖县| 福泉市| 广汉市| 卢氏县| 双辽市| 莫力| 张家界市| 沙坪坝区| 葫芦岛市| 周至县| 荥阳市| 丘北县| 金山区| 滁州市| 麻城市| 鹿邑县| 渝中区| 元阳县| 沾益县| 遂平县| 塔河县| 靖边县| 龙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