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 閱讀分享課《灰塵的旅行》教學設計課題 閱讀分享課《灰塵的旅行》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學習目標】 1.通過交流《灰塵的旅行》,了解科學小品文的特點,感受科學小品文的生動有趣,知道細菌的知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通過自主閱讀《灰塵的旅行》,知道可以用繪畫理解科學術語,知道可以用思維導圖來梳理信息對比閱讀,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增強主動提問的意識,養成積極思考、主動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3.掌握閱讀科普類書籍的基本方法,體驗閱讀的樂趣,養成熱愛閱讀、廣泛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評價任務】 1.看圖片猜故事、小考官交流《灰塵的旅行》,了解科學小品文的特點,感受科學小品文的生動有趣,知道細菌的知識。(檢測目標1) 2.看繪畫范例知道可以用繪畫理解科學術語,看思維范例知道可以用導圖來對比閱讀,能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運用多種方法解決。(檢測目標2) 3.回顧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檢測目標3)【學習內容】 《灰塵的旅行——中國科普作品精選》從“神奇自然”“細菌與人類”“動植物”“日常生活”“發明創造”“趣味科學”六個方面精選了一系列科普名篇。“快樂讀書吧”引導學生閱讀科普作品,能夠進一步拓寬學生的閱讀面,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引發他們在閱讀中豐富自己的科學知識,發展科學思維,提高科學素養。【學情分析】 學生閱讀時對這種問題式的文章會感到很新奇,同時又缺乏閱讀這類科普文章的方法,對大量科學術語的呈現會手足無措,此時,需要教師利用各種形式激發學生閱讀科普作品的興趣,給予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習過程】 學生活動教師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看圖猜故事,提出問題(指向目標1.2) 2.學生看圖片猜故事名 3.學生獨立寫出問題清單。 4.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問題尋求答案。 前段時間,我們閱讀了《灰塵的旅行》一書。這節課,我們一起聊一聊這本書,一起發現書里的“秘密”。看看通過閱讀《灰塵的旅行》這本書,你有哪些成長。 “我閱讀我成長”第一關:看圖片猜故事名稱 課件依次出現《水國紀游》《無情的火》《肺港之役》《呼吸道的探險》《細菌的衣食住行》插圖,生看圖說故事名稱。 “我閱讀我成長”第二關:列出問題清單,想辦法解決 請你獨立完成問題清單。 板書:列出問題,嘗試解決 4.小組交流問題,尋求答案。 學生能看圖片猜出故事名稱。 學生能列出問題。 在大膽地在組內交流自己的問題,并積極思考回答同學提出的問題。活動意圖說明:緊扣本單元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采用“列出問題清單”的策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喜歡閱讀科普作品這一閱讀主題自然就水到渠成。環節二:回顧內容,組織競賽(指向目標1)學生在小組內考同學《灰塵的旅行》一書中的知識。 “我閱讀我成長”第二關:科普知識競賽 分小組完成:請拿出你的題目,來當當小考官,考考你的同學,評選出“小組答題之星”。學生能對同學提問,并清楚問題的答案。活動意圖說明:設計在小組內當小考官考同學科普知識,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讓激發學生再讀書籍的興趣。環節三:繪畫解讀術語,導圖對比區別(指向目標2)1.學生回答自己用了哪些方法來理解書中的科學術語。 2.學生再讀《漫談粗糧和細糧》,找出粗糧和細糧的區別。 “我閱讀我成長”第三關:理解科學術語 在閱讀中遇到科學術語,你怎樣理解呢? 書中介紹了細菌家族的形態特征,我們可以繪畫制作“菌物志”。根據書中描寫,畫出形態各異的細菌卡通畫。 板書:繪畫解讀術語 “我閱讀我成長”第四關:畫導圖對比 再讀《漫談粗糧和細糧》,思考粗糧和細糧的區別在哪里? 在閱讀《漫談粗糧和細糧》時,我們可以繪制思維導圖進行對比,這樣粗糧和細糧的區別就能一目了然。 板書:導圖對比區別學生知道可以借助繪畫來幫助自己理解科學術語。 學生了解通過畫思維導圖可以一目了然地講兩種事物的不同之處對比出來。活動意圖說明:遵循“從整體到部分”的閱讀規律,引導學生借助繪畫理解科學術語,讓學生再讀文本,指導畫出思維導圖對比粗糧和細糧,教會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運用方法策略,感知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環節四:總結閱讀方法,推薦課外閱讀 (指向目標3)1.學生回顧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 1.“我閱讀我成長”第五關:總結方法,拓展閱讀 回顧一下我們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師小結: A.找出不懂的科技術語,通過上網查資料、與同學交流、請教老師或家長等多種方式弄明白,才能理解文章; 聯系上下文,并結合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 反復揣摩語言,增強感悟語言的能力; 讀完之后思考總結,對于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深入研究,關注最新的研究成果。 2.在科普讀物這個大家族中,還有許多優秀的作品為眾多兒童所喜愛,比如:賈蘭坡的《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請你運用今天我們學習的方法去閱讀這本書。學生能說出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 學生能對《人類起源的演化過程》一書產生閱讀興趣。活動意圖說明:回顧科普作品的閱讀方法,為學生搭建課外閱讀的腳手架,對后續閱讀的過程進行具體的指導,以此推動學生持續而深入地閱讀。【板書設計】 灰塵的旅行 列出問題 嘗試解決 繪畫解讀術語 導圖對比區別【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