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上7《兩件寶》教學設計及反思教學目標1.會認“件、有”等5個生字,會寫“和、又”2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結合課文插圖,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3.培養學生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結合課文插圖,知道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件寶。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用手用腦、熱愛勞動的好習慣。教學過程(一)導入1.今天有兩位你們熟悉的朋友也來到我們的課堂,他們還帶來了各自的寶貝,你認識嗎?2.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都自帶寶貝,還不止一件呢?(板書課題:兩件寶)3.“件”是個生字,誰會記?我們平時會說一件什么?(二)學習活動一:尋找兩件寶1.我們的兩件寶在哪里呢?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兒歌,找一找。2.請你數一數,這首兒歌有幾句話?3.讀書的時候要注意“不”的讀音。4.下面我們來玩一個讀書挑戰賽,你可以挑戰讀兩句,可以挑戰讀三句,也可以挑戰讀五句。5.我們一起來認一認“有”字。(出示“有”字)6.還有一件寶呢?用手指一指。你能用上“和”把兩件寶連起來說嗎?(出示“和”)(三)學習活動二:認識兩件寶1.這兩件寶有什么本領?它們會做什么呢?請你讀一讀找到的句子。2.人會用手做很多的事情。你會做什么?3.大腦會什么呢?像你們這樣動腦筋、想辦法就叫“思考”。4.大家把這句話讀好,夸夸我們的兩件寶。(四)學習活動三:使用兩件寶1.怎樣用好這兩件寶呢?請你在書中找一找讀一讀。2.我們再來寫一寫“又”,(出示“又”)范寫“又”,學生在書本上書寫,認讀。3.不僅要用手,還要用腦,中間就可以用“又”連起來。我們一起再讀一讀這句話。4.為什么要用手又用腦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呢?這一次我們不僅要在書中找答案,還可以聯系你的生活,說一說你的感受。5.我們每個人都有創造的潛能,我們想出新方法,做出新東西就叫“創造”(板書:創造)。我們一起讀好這句話。6.我們的祖先勤勞智慧,有很多偉大的創造發明,你認識他們嗎?(出示:倉頡創造出了漢字,黃帝創造出了車和船)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用手又用腦,不斷地去創造,創造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7.小朋友們好好學習,用好兩件寶,爭取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讓我們一起記住這句話。(五)作業設計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爸爸媽媽聽。(六)板書設計7《兩件寶》雙手 大腦做工 思考創造教學反思《兩件寶》是一首充滿童趣且富有教育意義的兒歌,旨在讓學生明白雙手和大腦是人類創造美好生活、解決問題的寶貴財富。上完這堂課,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以下反思。1.時間把控欠精準,識字寫字部分耗時偏長,致后面拓展延伸環節倉促收尾,學生諸多精彩想法未充分分享展示。2.多媒體運用存在局限,僅展示圖片輔助,若能引入相關動畫視頻,可多感官刺激學生,加深對“做工”“思考”理解。3.教學改進措施(1)強化識字寫字分層教學,糾正讀音、規范書寫;對學有余力學生,拓展識字量、提升書寫藝術性。(2)優化教學設計,精細規劃各環節時長,為拓展環節預留充裕時間,同時靈活調配,依課堂生成及時調整節奏,確保教學任務完整高效完成。(3)豐富教學資源,融入契合教學點圖片,視頻,讓課堂形式更靈動、內容更具吸引力,助力學生深度理解文本內涵與價值。通過此次反思,我明晰了《兩件寶》教學中的優劣之處,后續教學將持續改進方法、完善設計,助力學生在語文學習旅程中收獲更多成長與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