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整體把握,理清思路,感知詞的內(nèi)容。2.能力目標:了解豪放派的特色;在誦讀、品味的過程中,提高審美情趣,培養(yǎng)鑒賞能力。3.德育情感目標:體會詞人壯志未酬的感慨,樹立自己的理想。【教學重點】1.體會情與景的自然結(jié)合。2.誦讀本詞。【教學難點】體悟詞的意境和語言。【教學方法】誦讀法、指導法、討論法。教學媒體:多媒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首由我國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同學們可以任自己的思想任意馳騁在古戰(zhàn)場。讓我們踏著這雄渾的男聲獨唱,走進三國,走進赤壁,走進《念奴嬌·赤壁懷古》。2.引導學生思考投影出的一道關(guān)于文學常識的選擇題。“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指的是(B)A.曹操、曹丕、曹植B.蘇洵、蘇軾、蘇轍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鶴[解題]:“一門三父子”排除D項,“都是大文豪”排除C項,“峨眉共比高”排除A項,最終確定正確答案為B項。(由此題引出本課。)(投影)(并看蘇軾像——錢幣)二、對詞作者蘇軾作簡要介紹(學生回憶他的作品以及他的生平,教師小結(jié)):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眉州眉山人。北宋中、晚期著名文學家。開北宋豪放詞風。一生才氣縱橫,詩、詞、文、書法都有很高造詣。“詩”與黃庭堅并稱為“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為“蘇、辛”;“文”與歐陽修并稱為“歐、蘇”;“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書法四大家”。作品有《蘇東坡集》、詞有《東坡樂府》。蘇軾坎坷的一生。宋代第一起文字獄——“烏臺詩案”。從元豐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蘇軾在黃州生活的這七年,對蘇軾一生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黃州團練副使僅僅是個虛名,他不僅沒有俸祿,而且受到監(jiān)督,當時蘇軾在許多信里反復叮囑友人“看訖,火之”,“傳聞京師,非細事也”。他在黃州城東開墾了十畝荒地,田旁筑一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樂。黃州的生活使蘇軾的思想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一方面,他觀察問題變得比較通達,在一種超然物外的曠達態(tài)度背后,仍然堅持著對人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又產(chǎn)生了較為嚴重的逃避現(xiàn)實的消極思想。(投影)三、放錄音范讀,學生輕聲跟讀。四、賞析1.學生朗讀,注意氣勢(教師講評)。2.討論《雨霖鈴》與《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區(qū)別。引典故以加深學生對蘇詞豪放特點的感悟:“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比柳詞如何?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zhí)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guān)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充分說明了蘇詞豪邁奔放,坦率開朗的特點,這與低沉感傷,綺羅香澤的婉約派不同,讀詞時要感受。(投影)蘇軾之前“詞為艷科”,直到蘇軾才一掃綺羅香澤之態(tài),以詞言志,以詩為詞,意境博大,豪邁奔放,創(chuàng)“豪放”詞派,朗讀中注意這種氣勢。(投影:豪放詞派以詞言志,意境開闊)3.學生再讀,讀出感情、氣勢。4.學生表達朗讀感受:豪放、大氣、感傷、不平(凡涉及蘇軾的感受即可)。5.思考、討論題:(1)上、下闋分別寫什么?上闋:描寫赤壁之景,引出當時眾多的英雄人物。下闋:塑造周瑜形象,抒發(fā)自己的感慨。(2)上闋一、二、三句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說說它的好處。江山、歷史、人物逐一奔入眼底,引起懷古思緒;境界開闊,氣象恢弘,籠罩全詞。寫長江非凡氣勢,將自古以來這里出現(xiàn)的許多威武雄壯的戰(zhàn)爭故事,都概括進來。(3)四、五、六句點明什么?引出歷史上的“風流人物”——周瑜,為下闋塑造周瑜形象作鋪墊。(4)七、八、九句寫了怎樣的赤壁之景?具體寫赤壁之景,勾畫古戰(zhàn)場的險要形勢。“亂”、“穿”、“驚”、“拍”、“卷”,動感極強。(5)十、十一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江山如畫”是從眼前景色得出的結(jié)論;江山如此秀美,人物又是一時俊杰之士。這長江,這赤壁,豈不引起人們懷古之幽情?于是引出下面一大段抒情。(6)齊讀上闋,再次體會景中之情。(7)下闋塑造了周瑜什么樣的形象?少年得志,建功立業(yè),英氣勃發(fā),年輕有為。(點到即可)(8)為什么要塑造周瑜這樣的形象?抒發(fā)對英雄業(yè)績的仰慕之情,引發(fā)自己未能建功立業(yè)的感傷。(壯志未酬)。(蘇軾這年四十七歲,不但沒有建樹,反而待罪黃州。懷古思今,感慨萬千)(9)最后五句怎樣寫人生感慨?“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是感傷,是自責,慨嘆歲月無情而功業(yè)無成。“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是自慰,是曠達,回首往事,恍如夢中,權(quán)且以酒酹月,借酒澆愁,值此,一位襟懷曠達,善于自慰的詞人躍然紙上。10)齊讀全詞,展開想象,進入意境。6.小結(jié):借詠史抒發(fā)了作者壯志難酬的郁悶心情。這首詞歷來被視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作。其豪放詞風一方面表現(xiàn)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詞的開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不僅寫出了長江的非凡氣象,意境開闊,氣象恢弘,而且江山、歷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另外一處景物描寫則是對古戰(zhàn)場險要地勢的勾畫:“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豪放詞風的另一方面還表現(xiàn)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周瑜的雄姿英發(fā)與出眾的才華都寄予著詞人的贊美之情。稱贊周瑜,表明了詞人渴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心志。這首詞,氣象磅礴,格調(diào)雄渾,高唱入云,其境界宏大,是前所未有的。五、學生背誦本詞六、總結(jié):通過本詩的學習,要了解豪放派的風格特點。學會鑒賞的方法。【作業(yè)布置】自由討論婉約派和豪放派的異同。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