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反對黨八股【教學目標】1.學習本文分項列舉、邊破邊立的寫作方法。2.領會本文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語言風格。3.了解論證的層次。【教學重難點】1.分項列舉、邊破邊立的寫法。2.重點語段的層次分析。【教學過程】一、導入請大家先看一篇小文章:徐靈胎《刺時文》。大家知道這篇文章是在諷刺什么嗎?對,就是古代科舉制必須完成的八股文。這是十五世紀到十九世紀中國封建皇朝考試制度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這種文章的每一段落都要死守固定的格式,連字數都有限制,考生只能按照題目的字數敷衍成文,所以,實際上它是一種沒有內容,專講形式的文字游戲,是封建統治者愚弄和奴化知識分子的一種手段。這種文體起于宋代,到明代逐步形成固定格式。清代大盛,清末漸趨沒落。八股文在結構上有固定劃一的格式,每篇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股、起股、中股、后股、末股八部分組成。在內容上,八股文只能為圣賢立言,試題出自書五經。這種內容固定而形式死板的文體,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對文化思想發展危害極大,其流毒也甚為廣遠。二、介紹寫作背景:1942年,為了總結歷史經驗,肅清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的惡劣影響,提高全黨的馬列主義水平,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黨中央開展了全黨的整風運動。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反對黨八股》是毛澤東同志1942年2月8日在延安干部會上的講演。是繼《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后又一篇重要的整風文件。三、閱讀課文,梳理全文結構1.梳理全文結構。全文按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結構形式,分為三個部分。(1)提出論題,總領下文。提出本文的中心論題是分析黨八股的壞處,并說明采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把黨八股八個方面的問題叫做八大罪狀。(2)列舉罪狀,逐條分析。(2-9)列舉黨八股的八大罪狀,每條具體分析。(3)提示中心,結束全文。(10)全文結論。指出反對黨八股的意義。2.重點研讀文章第二部分,以“罪狀一”為例,體會層進式議論文的結構特點及論證方法。提問: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什么叫“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明確:(1)所謂“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就是文章寫得很空、很長,或是寫得又短又空,它們都沒有什么實際內容。這是講文章的內容問題。(2)為什么會這樣呢?一是寫作目的不正確或不明確。有的人寫文章不是為了用馬列主義去宣傳群眾,武裝群眾,而是為了嘩眾取寵,“欺負幼稚的人”;二是寫文章時不看情形,不看對象,只管自己寫,不管讀者讀,因此動輒萬言,令人生畏。(3)在群眾中散布壞影響,造成壞習慣。(4)文章無論長短,重要的是要有內容,言之有物。提問: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來進行論述?明確:例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這段開頭用“懶婆娘裹腳,又長又臭”的比喻,形象地批判了那種長而空、令人生厭的文章。接著用設問句“為什么一定要寫得那么長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呢”進行邏輯推理,點明其動機是“下決心不要群眾看”,進而分析其效果也是壞的:“群眾見了就搖頭”;“只好去欺負幼稚的人,在他們中間散布壞影響,造成壞習慣”(講清“幼稚的人”、“壞影響”、“壞習慣”的含義)。緊接著以斯大林的演說為例,樹立正面典范,從對比中提出戰爭時期的寫作要求。然后再用設問句:“長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嗎?”把問題引向深入,強調了“應當禁絕一切空話”。接著用《資本論》和俗語為例證,指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理。”最后用“最不應該”、“最要反對”等語句,強調反對黨八股第一大罪狀的必要性,其中的兩個“最”字和一個“必須”,表示態度堅決,語氣強烈。四、課堂小結1.層進式的論證結構2.多種論證方法結合五、操練起來1.按照“罪證一”的分析方法,自讀“罪證四”“罪證五”。2.仿照作者的寫法,以“反對________”為題,寫一個400字左右的議論文段。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