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致云雀【教學目標】1.了解詩人雪萊的相關常識,把握詩歌的寫作背景。2.反復誦讀詩歌,概括詩歌內容。3.賞析詩歌使用的浪漫主義手法,理解詩人對光明的向往和理想的追求。【核心素養】語言建構與運用:品味詩歌重點詞語、句子的內涵及表達效果。思維發展與提升:分析意象的特點,把握云雀的象征意義。【審美鑒賞與創造】分析文中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了解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教學重難點】1.分析詩歌中云雀的形象。2.鑒賞詩歌的語言藝術與表達技巧。3.評價詩人雪萊的思想感情與觀點態度。【教學過程】一、新知導入同學們,你們見過云雀嗎?聽到過云雀的叫聲嗎?這樣的聲音會引發你的哪些想象和聯想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雪萊筆下的云雀,詩人從云雀的叫聲中聯想到了什么,又有哪些不一樣的感受,他想借助云雀表達什么。二、作家作品雪萊,出生在一個古老而保守的貴族家庭。英國著名作家、浪漫主義詩人,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出色的英語詩人之一。英國浪漫主義民主詩人、第一位社會主義詩人、小說家、哲學家、散文隨筆和政論作家、改革家、柏拉圖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受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影響頗深。1811年,詩人因為寫作哲學論文推理上帝的不存在,宣傳無神論思想,被學校開除。1818年遷居意大利,與拜倫成為好友。1822年7月8日逝世。恩格斯稱他是“天才預言家”。代表作有敘事長詩《麥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倩契》《西風頌》《致云雀》等。三、關于詩歌抒情詩以集中抒發詩人在生活中激發出來的思想感情為特征,主要通過抒發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詳細敘述生活事件的過程,一般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不具體描寫人物和景物。抒情詩側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優秀的抒情詩則往往激蕩著時代的旋律。根據內容的不同,分為頌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四、寫作背景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籠罩著整個英國。大規模的“圈地運動”使百姓流離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頭,到處是弱肉強食;嚴重的經濟危機使國家物價飛漲,工人工資驟降,人民生活貧困;憤怒的工人因此起來罷工,搗毀機器,游行請愿,然而這一切行動均遭到統治階級的血腥鎮壓。這種黑暗暴政幾乎壓得人透不過氣來,因此人們對光明和幸福生活的渴盼非常迫切,而雪萊的這首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們的這一迫切愿望。五、解題云雀,以活潑悅耳的鳴聲著稱,高空振翅飛行時鳴唱,接著作極壯觀的俯沖而回到地面。以食地面上的昆蟲和種子為生。有高昂悅耳的聲音。六、朗讀詩歌,整體感知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熱情地贊頌了云雀,表達了作者追求光明、蔑視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精神。七、再讀詩歌,解讀意象1.詩歌中的“云雀”有什么特點?如何理解“云雀”這一形象?詩中云雀這一形象,并不純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詩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詩人理想的形象載體。詩人和云雀在許多方面都很相似。云雀的振翅高飛,體現了詩人的執著奮進、憤世嫉俗的態度。云雀的隱形不漏、播撒歌聲,體現了詩人不求名利。云雀代表了光明、歡樂、自由、對生活充滿的熱愛。這一意象是詩人理想化中的自己,展示出浪漫主義時代的理想形象。 詩人通過云雀這一意象,表達自己追求光明、蔑視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2.《致云雀》中,詩人運用了哪些表達技巧?①詩人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熱情地贊頌了云雀。在詩人的筆下,云雀是歡樂、光明、美麗的象征。②詩人運用比喻、對比、設問的手法,對云雀加以描繪。他把云雀比作輕云、星星、詩人,比作深閨中的少女,比作螢火蟲,使云雀美麗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詩人把云雀的歌聲同春霖灑落的聲息、贊婚的合唱、凱旋的歡歌相比,突出云雀歌聲所的巨大力量。詩歌最后將凡人和云雀對比,我們渴求虛無之物,被現實束縛,但是云雀已超越一切。因此,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永遠被外物所累,永遠不可能超過云雀。八、合作探究,深入思考1.如何理解“晶瑩閃爍的草地、春霖灑落時的聲息、雨后蘇醒的花蕾”這三個形象?這三個形象帶出三個概括性強而準確的形容詞:明朗、歡悅、清新,在更高層次上對云雀的歌聲作出評價,突出了各省的音樂之美。2.“向上,再向高處飛翔”是《致云雀》第2節中的詩句,如何理解?“向上,再向高處飛翔”完全展現了云雀的習性,性喜高飛。這句話還表達了作者認為云雀不留戀地面,而且蔑視地面。3.《致云雀》第4節中說“淡淡的紫色黃昏”,有什么作用?“淡淡的紫色黃昏”象征快要看到光明之前的黑夜。用這樣的環境描寫反襯云雀不畏懼黑夜的精神。4.如何理解第21節“熟知的歡欣”的含義?云雀所熟知的歡欣,就是和美好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對于同類真摯又強烈的愛聯系在一起的歡欣。九、課堂練習1.判斷下列詩句的象征意義,用線連接起來。云雀展翅翱翔 詩人自然清新、優雅作品風格云雀在云中歌唱 不求功名利祿,用筆喚起愛與同情云雀歌聲清脆動聽 渴望公正和諧的社會理想云雀熟知的歡欣 沖破世俗,渴望美好十、拓展提升西風頌(節選)雪萊精靈呀,讓我變成你,猛烈剛強!把我僵死的思想驅散在宇宙,像一片片的枯葉,以鼓舞新生;請聽從我這個詩篇中的符咒,把我的話傳播給全世界的人,就像從不滅的爐中吹出火花!請向未醒的大地,借我的嘴唇,像號角般吹出一聲聲預言吧!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1.詩的結束句“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已成耳熟能詳的名句,請作賞析。運用了象征手法。這句話表面是說冬天到來了,春天也會很快來的。其實是在說一切的難事都會過去的,希望和成功也就要來了。十一、課堂總結《致云雀》全詩無一處不寫云雀,同時,無一處不有雪萊的自我,是詩人理想化的自我寫照。如布朗兌斯所說,雪萊的自我大到足以擁抱全宇宙。雪萊說:“一切崇高的詩都是無限的,它好像第一顆橡實,潛藏著所有橡樹。我們固然可以拉開一層層的罩紗,可是潛藏在意義深處的赤裸的美卻從不曾完全被揭露過?!薄吨略迫浮氛沁@樣一首崇高的詩,理解《致云雀》可以成為理解雪萊其人其詩的一把金鑰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