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哦,香雪 【教學目標】 1.通過語言、心理、環境描寫分析香雪形象。 2.通過對火車、大山、鉛筆盒的象征意義的理解來品味小說主旨。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火車、大山、鉛筆盒的象征意義的理解來品味小說主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鐵凝曾經說過,世上最純潔、美麗的情感就是少女的夢想。盡管它幼稚、縹緲,甚至可笑,盡管它也許是人性中最為軟弱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是最可寶貴的一種情感,作為美的對象,它可以洗滌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為這些東西的反襯和對照。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群少女的夢想-―《哦,香雪》。 二、探討小說的人物美: 1.《哦,香雪》塑造的正是一群生活在北方小山村臺兒溝的少女,她們有著自己的夢想,她們美嗎?她們的夢想是什么? 閉塞的臺兒溝因為火車的經過而失去了往日的寧靜,少女們的內心也因為火車每天一分鐘的停留而有了波動。她們以極其濃重的方式迎接這一分鐘的到來,她們對火車帶來的外面世界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和美妙的遐想。純真、率直、清麗、自尊、自愛的山村女孩們充滿了對新生活的熱切的夢想和追求。(語言描寫) 2.在這一群女孩中有一個作者著墨較多,她是香雪,香雪是這群女孩中的一員,她有同伴們的純真、率直、清麗、自尊、自愛,但又有同其他姑娘不同的地方,香雪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①香雪的外表是美麗清純的。“咱們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潔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面孔是“潔凈”的,嘴唇是“柔軟得宛若紅緞子似的”。人們看到香雪不但“心中會升起一種美好的感情”,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頭”,“再愛計較的人也會變得慷慨大度”。(外貌描寫) ②香雪的內心是純真美好的。 她純真無邪:看火車時,她跑在最前面;火車來了,她卻縮到最后頭。別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臉”、“北京話”調笑,香雪卻不但不敢搭腔,甚至聽了就臉紅。(語言描寫、心理描寫) 她渴求進取:她是臺兒溝唯一上初中的人;別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婦女頭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蓋還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則是車廂里的學生書包;姑娘們總是用雞蛋、紅棗等土產換回自己喜愛的發卡、絲巾和尼龍襪,而香雪則渴望用一籃子雞蛋換一個自動鉛筆盒。 她淳樸自尊:女同學們對她的嘲笑,使她意識到貧窮是不光彩的;聽“北京話”說他愛人有個親戚住在西山口的站上時,她替鳳嬌感到委屈、替臺兒溝委屈(因為鳳嬌好像有點單戀著“北京話”);得到了鉛筆盒,她執意將那一籃雞蛋留下;她認為臺兒溝應該是這樣的:姑娘不再央求別人,火車上的漂亮小伙子會求上門,火車會停得久一些,會向臺兒溝打開所有的門窗……香雪是多么渴望臺兒溝改變現狀,變得富足、進步啊!(心理描寫刻畫) 她堅毅執著:為了換取鉛筆盒,她在那停車一分鐘的間隙里,毅然踏進了火車。為此,她甘愿被父母責怪,而且一個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這對一個平時說話不多,膽子又小的山村少女來說,需要多大的勇氣!(心理描寫刻畫、環境描寫烘托) 3.總結小說人物形象分析的技巧: 通過故事情節來展現人物 通過人物描寫來刻畫人物 通過環境描寫來烘托人物 三、探討小說的主題: 1.小說定義:小說是以塑造人物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 本篇小說反映了什么樣的社會生活? 大山――象征封閉落后 火車――象征開放現代 鉛筆盒――象征文化知識 小說敘寫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鐘的火車給寧靜山村生活帶來的波瀾,表達了自尊自愛的山村姑娘對山外文明的向往,對改變山村落后貧困的迫切心情,反映了改革開放后,中國農村擺脫封閉、落后走向開放、進步的開始。 四、散文體小說的特點: (1)寫人,集中筆墨開掘內心世界的細微隱秘,著力于表現人之品德情操的高尚美好,準確把握并生動顯示其精神素質的主要特征。 (2)敘事,善于捕捉并巧妙運用表面平淡瑣碎,內里深厚新奇的細節,不追求情節的離奇,而要充分發揮感官知覺的渲染、烘托作用。 (3)表理,特別講求含蓄蘊藉,委婉凝重,常采用象征,力求強烈而悠遠的藝術效果,耐人尋味,引人深思。 小結:總之,抒情小說的藝術特色就于一個“情”字,生發于情,貫穿以情,旨在淡情,意在動情。 五、思考探究 火車開進臺兒溝來,對這些姑娘們對臺兒溝來說,是幸,還是不幸呢? 說明: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各人的認識理解不同,回答可能也會千差萬別。設計這一程序意在激發讀者作進一步地深入思考。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