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第八章 第1節(jié) 牛頓第一定律 開動腦筋正方:玩滑板車時,人不蹬地,車最終會停下來。說明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反方:滑板車滑行時,人沒有蹬地,車還繼續(xù)前進。說明物體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車停下來是因為受到阻力的作用。你認(rèn)為誰正確?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認(rèn)為:物體的運動需要力來維持。(前384-前322)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認(rèn)為: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VS運動和力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呢?同樣的小車,同樣的斜面上的同一個位置,由靜止開始滑行!實驗過程: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器材:斜面、小車、毛巾、棉布、木板為了使木塊(小車)到達平面時的速度相同。表面種類 粗糙 程度 所受 阻力 運動距離 速度改變 結(jié)論毛巾棉布桌面很短更長會比桌面上更長無限長較長很快較快較慢比桌面上更慢0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小車不受阻力,作勻速直線運動冰面光滑平面最大較大較小更小最大較大較小更小不變沒有阻力伽利略對類似的實驗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通過推理得出: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速度不會減小,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這也證明物體的運動不需要靠力來維持!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再加上合理的推理,概括出一條重要的物理規(guī)律。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fàn)顟B(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1.“一切”—— 適用于所有物體,沒有例外。2.“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是定律成立的條件。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理想情況,物體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二是物體受到的各個力相互抵消(即合力為0),相當(dāng)于不受力。3.“總”—— 一直、永遠不變。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永遠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要改變這種運動狀態(tài),就必須給物體施加力的作用【定律解讀】4.“或”—— 指物體不受力時,原來靜止的總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就總保持原來的速度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兩種狀態(tài)必有其一,不同時存在。5.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來的,不能用實驗直接證明。6.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力和運動的關(guān)系: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慣性: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這種性質(zhì)叫慣性。你能用慣性的知識解釋下面這些現(xiàn)象嗎?在杯子中盛滿牛奶,突然急速拉動杯子,會看到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牛奶向右灑出。因為牛奶開始處于靜止?fàn)顟B(tài),當(dāng)杯子突然向左運動,牛奶因為有慣性,要保持靜止?fàn)顟B(tài),所以向杯子右側(cè)灑出。跑動中的人,腳被絆住,為什么會向前倒?跑動中的人開始向前運動,腳被絆停止,而身體有慣性,要保持向前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前運動,所以人向前摔倒。汽車突然開動時,乘客身體會向后仰,原因是什么?當(dāng)汽車突然開動時,乘客的腳已隨車開始運動,而身體的上部由于慣性還保持靜止的狀態(tài),因此身體會向后仰。木塊原來處于靜止?fàn)顟B(tài);忽然拉小車時,木塊的下半部分已經(jīng)隨小車運動;但是木塊的上半部分,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靜止?fàn)顟B(tài)不變;因此木塊后仰。突然拉動小車,解釋木塊后仰的原因。助跑跳遠立定跳遠思考為什么跳遠之前快速跑一段距離會跳的更遠呢?慣性的利用討論:要想擊中地上的目標(biāo),飛機應(yīng)當(dāng)飛到目標(biāo)上空再投彈,還是提前一段距離?為什么?慣性現(xiàn)象的防止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牛頓第一定律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晌牛頓第一定律慣性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fàn)顟B(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慣性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慣性現(xiàn)象慣性的應(yīng)用與危害防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