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9.3《聲聲慢》(教案)高一語文新教材同步備課(部編版必修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9.3《聲聲慢》(教案)高一語文新教材同步備課(部編版必修上冊)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聲聲慢》教案
【教材定位】
《聲聲慢》是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三單元第九課的第三篇課文,這一課選了三首宋詞,在品讀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感受其不同的風格特點,體會這些詞作是如何表現(xiàn)詞人不同的思想感情的。《聲聲慢》以樸素清新的口語入詞,抒寫詞人在國破家亡遭受劫難后的憂愁苦悶,通篇寫“愁”,徘徊低迷,婉轉(zhuǎn)凄楚。
學習這首詩歌的時候,要注意揣摩詞人因外物觸發(fā)的內(nèi)心波瀾,體會詞人是如何渲染這種愁緒的。同時,整首詞以十四個疊字開篇,要反復誦讀,體會其中包孕的情感及其遞進層次。
【素養(yǎng)目標】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風格,了解婉約派和“閨怨詩”積累文化常識。
2.抓關鍵詞和意象來品味詞的意境意蘊,掌握鑒賞古典詩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鑒賞能力。
3.體會李清照國破家亡、飽經(jīng)離亂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堅韌、孤高的靈魂。
【教學重難點】
體會詞人的哀愁,掌握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屬性。
【教學方法】
朗誦法、賞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閨院之中,多喜樂,亦多憂悲,也正因此中國古典詩歌孕育出了一種獨特題材的詩“閨怨詩”。那么,對于經(jīng)過國破家亡后的李清照來說,獨處閨閣又有怎樣的情感迸發(fā)呢?讓我們一起走近《聲聲慢》。
二、知人論世
1.了解詞人
李清照(1104-1155),今山東省濟南章丘人,號易安居士。宋代女詞人,婉約派詞宗。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進士出身,藏書甚富,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與夫趙明誠(吏部侍郎趙挺之子)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編寫了《金石錄》。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早年還寫過一篇《詞論》,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嶺。
  前:生活閑適,夫妻志趣相投、感情深厚;
  后:北宋滅亡,漂泊江南,丈夫身亡、書畫丟失。
  前:清新明快、細膩婉轉(zhuǎn),多寫大家閨秀的生活情趣、閨怨離愁;
  后:哀婉凄清、蒼涼悲楚,多寫其悼亡之悲、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
2.人物軼事
秉承家學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學熏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字無咎)的大力稱贊。朱弁《風月堂詩話》卷上說,李清照“善屬文,于詩尤工,晁無咎多對士大夫稱之”。《說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錄》稱她“才高學博,近代鮮倫”。朱彧《萍洲可談》別本卷中稱揚她的“詩文典贍,無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時代隨父親生活于汴京,優(yōu)雅的生活環(huán)境,特別是京都的繁華景象,激發(fā)了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熱情,除了作詩之外,開始在詞壇上嶄露頭角,寫出了為后世廣為傳誦的著名詞章《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此詞一問世,便轟動了整個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jié)稱賞,未有能道之者”(《堯山堂外紀》卷五十四)。
3.了解創(chuàng)作背景
靖康之難以后,詞人的丈夫已故,他們精心收集的金石書畫,都已散失。飄泊江南,由一個無憂無慮的貴婦人,一變而為流落無依、形影相吊的寡婦。這是女詞人在一個秋天的黃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寫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獨凄涼的境況。全詞所寫,不外一個“愁”字,但與她南渡以前所寫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內(nèi)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4.解題
“聲聲慢”是詞牌。最早見于北宋晁補之筆下,詞名《勝勝慢》,其題序云“家妓榮奴既出有感”,說明是為他的家妓榮奴離去所作的曲詞。慢,就是慢詞,其名稱從“慢曲子”而來,指依慢曲所填寫的調(diào)長拍緩的詞。
5.了解“婉約派”
婉約派為中國宋詞流派之一。婉約,即婉轉(zhuǎn)含蓄。其特點主要是內(nèi)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zhuǎn)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歐陽修、秦觀、周邦彥、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詞人)等。
6.了解“閨怨詩”
唐宋詞的創(chuàng)作有一個傳統(tǒng)的題材,就是寫閨怨,“閨怨詞”是專門用來表現(xiàn)婦女的生活和情感的。但其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他們寫的詞被稱為“代言體”,也就是代替婦女說話。李清照是詞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閨怨詞”是寫自己的真實生活和內(nèi)心世界,是說自己要說的話。所以,她的出現(xiàn)使詞壇放射出了一道新奇的光芒。
7.了解“易安體”
李清照的詞一方面繼承了婉約派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手法,一方面又有所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她的詞于蘇豪、柳俗、周律之外別樹一幟,婉約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實感,語言清新自然,流轉(zhuǎn)如珠,音調(diào)優(yōu)美,故名噪一時,號為“易安體”。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一)預習檢查:
1.給加點字注音:
尋尋覓覓(mì) 慘慘戚戚(qī) 乍暖還寒(zhà) 憔悴損(qiáo cuì)
2.解釋詞語
①戚戚:悲愁、哀傷
②乍暖還寒:謂天氣忽冷忽暖。
③將息:調(diào)養(yǎng)休息,保養(yǎng)安寧之意。
④黃花:菊花。
⑤堪:可以,能夠。
⑥怎生:怎樣,如何。
⑦次第:光景,狀況
譯文:
我獨處陋室若有所失地東尋西覓,但過去的一切都在動亂中失去了,永遠都尋不見、覓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環(huán)境(空房內(nèi)別無長物,室外是萬木蕭條的秋景,這種環(huán)境又引起內(nèi)心的感傷,于是凄涼、慘痛、悲戚之情一齊涌來,令人痛徹肺腑,難以忍受了。)秋季驟熱或驟冷的時候,最難以保養(yǎng)將息。 飲進愁腸的幾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早上的冷風寒意。望天空,但見一行行大雁掠過,回想起過去在寄給丈夫趙誠明的詞中,曾設想雁足傳書,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書信無人可寄,故見北雁南來,聯(lián)想起詞中的話,雁已是老相識了,更感到傷心。
地上到處是零落的黃花,憔悴枯損,如今有誰能與我共摘啊!整天守著窗子邊,孤孤單單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到黃昏時,又下起了綿綿細雨,一點點,一滴滴灑落在梧桐葉上,發(fā)出令人心碎的聲音。這種種況味,一個“愁”字怎么能夠說盡!
(二)誦讀感悟
1.誦讀全詞,用“/”劃分朗讀節(jié)奏。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學生獨自讀。
【思考1】用一個字概括本詞的內(nèi)容。
明確 愁
四、文本研究
【思考1】李清照是如何來表達自己的“愁”的?
(一)直抒胸臆
1.找出直接寫愁的詞句?
明確 ①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②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這首詞開頭三句在語言運用上有什么特色?抒發(fā)了詞人心中哪些清愁哀怨?
明確 ①開頭三句運用七組疊字,聲情并茂,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詞人心中的清愁哀怨,奠定了全詞哀傷愁苦的基調(diào)。
②“尋尋覓覓”寫詞人內(nèi)心的空虛,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寫詞人處境的孤獨,形單影只,無人相伴;“凄凄慘慘戚戚”則極言詞人的心情之悲愴。
3.試分析疊詞的作用
明確 ①形式上: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韻律,增加音樂美。
②內(nèi)容上:增強情感,起強調(diào)作用。
(二)間接寫愁:借景抒情
1.李清照在詞中選取了哪些意象來表現(xiàn)她的愁?
明確 淡酒、晚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
2.這些意象分別有何特殊意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明確
意象 意義 意境
淡酒 象征“愁” 營造了冷清、凄慘、哀怨、愁苦的意境。
晚風 渲染愁情
過雁 象征離愁,懷鄉(xiāng)之思,音信之盼
黃花 孤獨愁情的寄托
梧桐 象征孤獨憂愁,離情別緒
細雨 象征哀傷,愁絲
3.結合全詞,說說如何理解“三杯兩盞淡酒”一句中的“淡”字。
明確 酒性依舊是烈的,只是因為詞人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腸愁更愁,滿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壓不住心愁,自然就覺得酒味淡了。一個“淡”字,表明詞人晚年的境況是何等的凄涼,心境是何等的凄苦。
4.“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舊時相識”怎樣理解?“雁”觸動了詞人怎樣的情思?
明確 “雁過也”中的“雁”,是南來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常常見到的,所以說“舊時相識”。“雁”是信使,它讓詞人回想起當年和丈夫鴻雁傳書的日子,更增添了詞人心中的無限凄涼。如今,丈夫已逝,誰再給她捎信?她又捎信給誰呢?睹物思人,雁是人非,更感絕望和悲哀。
5.“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流露出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
明確 “滿地黃花堆積”是指菊花盛開。“憔悴損”是指自己因憂傷而憔悴瘦損。由于自己無心看花,雖值菊堆滿地,卻不想去摘它賞它。雖然人不摘花,花也當自萎;及花兒已損,則更不堪摘了。這里既寫出了詞人無心摘花的郁悶,又透露出詞人惜花將謝的情懷。
6.“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渲染了怎樣的氣氛?這對詞人抒發(fā)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確 ①一葉知秋,梧桐是哀愁的象征;秋雨綿綿,落在葉上,打在心上,雨也是哀傷、愁思的象征。這幾句渲染了滿目凄涼、滿耳苦雨聲的凄苦的氣氛。
②作用:這樣的氣氛恰好和詞人孤苦凄涼的心情融為一體,對詞人抒發(fā)感情起到了很好的媒介作用。
7.古人寫“愁”多化抽象為形象,如李白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李煜有“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清照也有“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而《聲聲慢》的結尾為什么不將“愁”形象化地表現(xiàn)出來?
明確  獨辟蹊徑,不言愁如何多,卻化多為少,只說自己思緒紛繁復雜,僅用一個“愁”字如何概括得盡,又不說明于一個“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說還休”之勢,實際上已傾瀉無遺,淋漓盡致了,巧妙又不落俗套。
【思考2】試分析李清照有哪些“愁”?
明確 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
【思考3】比較不同的“愁”
(一)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問題】本首詞里的“愁”和她寫的《聲聲慢》里的“愁”有什么不同?請結合你學過的這兩首詞分析。
明確 ①《醉花陰》以“愁”發(fā)端,《聲聲慢》以“愁"作結。《醉花陰》以愁發(fā)端,一開篇就愁云籠罩:重陽無陽,有高難登,詩興難發(fā),此一愁也;丈夫遠離,獨飲悶酒,此二愁也;秋風颯颯,菊殘人老,此三愁也。三種愁思聚于一處,借酒澆愁,不勝酒力,酒醒之后愁緒更濃。《聲聲慢》在篇末托出一個“愁"字,賦予了它更深廣而厚重的內(nèi)涵:喪夫之痛、亡國之悲、孀居之苦、淪落之愁以及一個女人在那個時代的所有無助與無奈,而這些“怎一個愁字了得”。
②《醉花陰》中所見的愁是迷蒙而華麗的,《聲聲慢》中所見的愁是孤寂而凄清的。《醉花陰》通過摹愁態(tài)繪愁容,抒寫了一位敏感多才的少婦在重陽佳節(jié)對遠方丈夫刻骨銘心又委婉動人的相思之情。《聲聲慢》通過設愁境、布愁景,抒發(fā)了一個凄惶孤孀飽經(jīng)國破家亡、夫死、離亂的孤獨寂寞、悲涼愁苦的心緒。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問題】“一剪梅”和“聲聲慢”都寫愁,但這兩首詩的愁是不同的,試分析。
明確 《一剪梅》中表達的相思離愁(閨怨閑愁);《聲聲慢》中表現(xiàn)的是國土淪喪之恨,家破人亡之痛,顛沛流離之苦,晚年孤苦之悲。
五、技巧點撥—鑒賞藝術美
【任務引導】李清照作為詞壇一顆熠熠閃耀的明星,創(chuàng)作了許多傳誦極廣、藝術價值極高的詞,《聲聲慢》是其晚年所作,作者將半生經(jīng)歷和悲苦濃縮在短短的一闋詞中,字字泣血,句句斷腸。之所以成功,在于其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擁有無限魅力。
【任務活動】試找角度分析本詞的藝術美
(一)語言之美——妙用疊詞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用十四個疊字,出奇新穎,下半闋又有“點點滴滴”,全篇九個疊詞十八疊字。從音韻學來看,“尋尋”為平聲,作者情思忽起,心緒微揚;“覓覓”為入聲,情思剛起,繼而遽然斂收;“冷冷”為上聲,音調(diào)稍有變化,自低而高;“清清”又回到平聲,且接下來“凄凄”亦為平聲,兩個陰平連用,音清綿長,形成不可斷絕之勢,將內(nèi)心凄苦哀嘆而出,卻并非一瀉千里,而是明顯在控制。從結構上來看,開篇十四疊字既有引領下文的作用,也奠定了整篇詞作的情感基調(diào),具有統(tǒng)攝之效。
(二)音樂之美——韻律和諧
《聲聲慢》上下闋共97字,可謂是一字一頓,一字一泣。而從整體來看,音韻和諧,讀來流暢,一方面反映了作者高超的語言運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襯托了詞人綿綿不盡的哀苦,給人一種幽咽婉轉(zhuǎn)、循環(huán)往復之感。《聲聲慢》也多處運用有雙聲疊韻詞。比如“還寒”,因?qū)儆谄铰暎梢赃m當延長,強調(diào)環(huán)境之冷清。其他如“兩盞”“怎生”都增強了音樂美。
(三)層次之美——構思巧妙
  全篇層次分明,雖然只是為了抒發(fā)愁,百字內(nèi)卻寫了九個層次,開篇七組疊詞,“尋尋覓覓”明寫行為動作,暗寫其精神之恍惚,詞人并沒有繼續(xù)寫尋覓什么,后面也沒有交代尋覓結果。“冷冷清清”是第二層次,在尋覓過程中,詞人漸漸感受到了冷清,一方面交代了秋天的環(huán)境背景,另一方面也是為由外而內(nèi)的描寫過渡,所以冷清既指環(huán)境氛圍,又引出下面作者的心情。第三層次便是“凄凄慘慘戚戚”,詞人從個人寫起,在行動中發(fā)現(xiàn)了環(huán)境狀況,再從環(huán)境有感而發(fā),返回內(nèi)心,是一種情景交融的手法。
心情凄慘悲戚該當如何呢?作者開始了第四層描寫“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又轉(zhuǎn)為寫景,一般稱春天為乍暖還寒,但從全篇背景分析,詞的開始應該是從某天早晨開始的,古人有飲扶頭酒的習慣,便是在卯時。暖應指秋陽初升,寒則指曉寒秋露,能夠感受出氣候的微微變化,可見詞人之細膩。第五層為“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失落悵惘之下,作者只好飲酒,至于是消愁還是為了清醒,已經(jīng)無關緊要了。此處自古有異議,另一版本為“晚來風急”,筆者較為贊同,一來和前面飲酒相呼應,二來后面有“到黃昏”之語,可見描寫的是詞人一天到晚的生活狀態(tài)。“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為第六層,鴻雁在古代便有傳書表達思念之意,可如今大雁飛過,雖是舊相識,卻無音信可傳,獨留作者斯人憔悴傷心。繼而轉(zhuǎn)至第七層“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菊花盛開,只可惜自己形神憔悴,已無力無心去摘折。第八層寫“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從早到晚,孤身獨坐,度日如年,這種心緒很難用語言表達。本以為作者會就此停筆,卻在結尾之前再次寫景,第九層“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梧桐、秋雨、黃昏,盡是悲涼凄苦之意象,一句話連用三個意象,既點明了時間和前面呼應,又借景加深了內(nèi)心情感的抒發(fā)。最后以一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結尾,言盡意不盡。縱觀全詞不難看出,詞人有意借用賦的寫法,在層次安排、布局構思上十分成功。
(四)意境之美——情景交融
  李清照在《聲聲慢》中描寫了此類很多意象,從選景的角度來看,她用一些常見意象,經(jīng)過組合,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新的意境。前人寫秋,以秋涼、秋寒為主,作者卻用的是“乍暖還寒”,足見其感情之細膩,生活之無聊,更烘托出了當時的精神狀態(tài)。寫借酒澆愁,巧妙地把它與秋風相聯(lián)系,通過酒的消愁作用敵不過風的添愁力量,把意蘊翻到了新高度。寫秋菊用暗喻手段、反問語氣,將自身化為殘菊,將殘菊直接比作多情人,竟不知是寫菊、寫人?梧桐細雨雖無新意,但放在兩個直聲呼告之間,卻起到了將愁情推向極端的作用。
六、明晰主旨
作品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chǎn)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七、拓展閱讀
亂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是因為那首著名的《聲聲慢》被人們記住的。那是一種凄冷的美,特別是那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簡直成了她個人的專有品牌,她被當作了愁的化身,而對她的解讀又“怎一個愁字了得”。
其實李清照在寫這首詞前,曾經(jīng)有過太多太多的快樂。當李清照滿載著閨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愛河時,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層樓。夫婿趙明誠是一位翩翩少年,兩人又是文學知己,情投意合。他們二人除一般文人詩詞琴棋的雅興外,還有更相投的事業(yè)結合點——金石研究。蜜一樣的生活,滋養(yǎng)著她綽約的風姿和旺盛的藝術創(chuàng)造。
金人一錘砸爛了都城汴京的瓊樓玉苑,李清照在山東青州的愛巢也樹倒窩散,一家人開始過漂泊無定的生活。南渡第二年,趙明誠急病而亡。一個叫張汝舟的人走進她的生活。剛結婚之后張對她照顧得也還不錯,但很快就露出原形,原來他是想占有李清照身邊尚存的文物。這些東西李視之如命,而且《金石錄》也還沒有整理成書,當然不能失去。無奈之中,李清照走上一條絕路,魚死網(wǎng)破,告發(fā)張汝舟的欺君之罪,李清照也隨之入獄。由于友人幫忙,李只坐了九天牢便被釋放了。但這在她心靈深處留下了重重的一道傷痕。一個女人心中愛的火花就這樣永遠地熄滅了,這怎么能不令她沮喪犯愁呢
1134年,金人又一次南侵,趙構又棄都再逃。李清照第二次流亡到了金華。國運維艱,愁壓心頭。有人請她去游附近的雙溪名勝,她長嘆一聲,無心出游:“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已漸入暮年的李清照沒有孩子,守看孤清的小院落,身邊沒有一個親人,國事已難問,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風掃著黃葉在門前盤旋,偶爾有一兩個舊友來訪。她有一孫姓朋友,其小女十歲,極為聰穎。一日孩子來玩時,李清照對她說,愿將平生所學相授。不想這孩子脫口說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她覺得一陣暈眩,手扶門框,才使自己勉強沒有摔倒。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著邊際的深淵里,一種可怕的孤獨向她襲來。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葉黃花中,吟出這首濃縮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地位的《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李清照所尋尋覓覓的是什么呢 身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飛那樣馳騁疆場,也不能像辛棄疾那樣上朝議事,甚至不能像陸、辛那樣有政界、文壇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罵座,痛拍欄桿。她甚至沒有機會和他們交往,只有獨自一人愁。她以非凡的才華和勤奮,又借著愛情的力量,在學術上完成了《金石錄》巨著,在詞藝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個社會不以為奇,不以為功,連那十歲的小女孩都說“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還有什么話可說呢 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涼。
隨著時代的進步,李清照當年許多痛苦著的事和情都有了答案,可是我們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于秋風黃花中的尋尋覓覓的美神。 (有刪改)
【問題1】李清照的人生經(jīng)歷了太多的波折,請以“亡國破家”為界,分條列舉她后半生的種種磨難。
明確 ①再婚又離婚,遭遇感情生活的痛苦。②四處逃亡,備受顛沛流離之苦。③生逢亂世,無人理解,遭人歧視,懷有超越時空的孤獨。
【問題2】這篇文章運用的反襯手法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結合全文,簡要分析反襯手法的好處。
明確 ①以早年的幸福生活反襯李清照晚境的凄涼;②以世道的艱難反襯李清照的理想美;③以愛情、生活的磨難反襯李清照的心靈美、詩歌美;④以世風“才藻非女子事”來反襯李清照的執(zhí)著。通過多角度的反襯,突出了李清照身處逆境,關心國事,仍然進行不懈的藝術追求的堅強品格,使“亂世中的美神”形象更加光彩照人。
八、李清照詩句積累
1、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沙鷺。
2、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3、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
4、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5、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6、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7、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8、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9、猶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九、隨堂鞏固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聲聲慢》中開頭有七組疊詞,看似平平淡淡無一愁字,卻字字含愁,聲聲寫愁,營造了一種如泣如訴的音樂效果,委婉細致地表達了詞人在遭受深創(chuàng)劇痛后的愁苦之情。這七組疊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聲聲慢》中寫詞人晚年愁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見詞人滿心皆愁,酒入愁腸愁更愁。
3.《聲聲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述雨點打在梧桐葉上的情形,寫出了詞人不能自抑的凄苦。
4.《聲聲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說身世之痛、家國之恨、孤獨之悲等如何是一個愁字能包括得盡、概括得了的。
明確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2.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4.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十、作業(yè)
完成同步習題。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洱| 方正县| 芮城县| 宁化县| 本溪市| 阳东县| 疏勒县| 汉阴县| 苏州市| 常德市| 建德市| 天气| 武鸣县| 涡阳县| 鸡泽县| 石泉县| 溧水县| 曲麻莱县| 汝州市| 丰都县| 弥渡县| 饶阳县| 镇赉县| 泰州市| 亳州市| 蒙城县| 平阳县| 尚志市| 霍州市| 女性| 禄丰县| 鹿邑县| 衡南县| 赣榆县| 甘德县| 缙云县| 淮阳县| 永福县| 都匀市| 渭南市|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