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教學設計課題名 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核心素養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知道植物種子多種多樣,大小、形狀等外部形態各不相同。 知道種子都有種皮和胚,有些植物種子中有胚乳。 知道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新的植物是由的胚發育來的。 知道大部分綠色開花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 科學探究目標 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種子的內部結構。 會用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 能用畫圖、文字等方法記錄種子的內部結構特征。 能通過觀察比較發現種子內部結構的共同特征。 科學態度目標 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種子內部結構的探究興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意識到種子是人類的主要糧食資源,保護植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教學重點 知道植物種子多種多樣,大小、形狀等外部形態各不相同。教學難點 會用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教學方法 講授法、示范法、討論法、任務驅動、小組合作法、實驗法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干蠶豆種子、浸泡過的蠶豆種子、放大鏡、鑷子等; 學生準備: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種子、白紙、活動手冊。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教師出示種子的圖片并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嗎? 學生思考并回答。 教師點撥:這是兩顆菜豆種子。 教師追問:如果條件合適,接下來這兩顆種子會怎樣呢? 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回答。 教師播放視頻《種子發芽》,結束后小結:種子在合適的條件下會迅速成長,就像視頻里的種子,短短10天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教師談話: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種子有什么特征呢? 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思考并回答。 教師談話:今天我們就來通過一系列科學活動研究一下種子的特征。 【設計意圖】 導入部分開門見山,提出種子在土中會怎樣變化?學生根據已有經驗知道種子長成植物。與此同時教師告訴了學生一個科學事實,即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同時引發學生思考種子與新生命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探究種子結構特點的欲望。將本節課研究 的話題聚焦為“種子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一)研究種子的外部形態特征 1.教師談話:搜集各種植物的種子,觀察并描述它們的外部特征。 在觀察前,想一想你可以觀察種子的哪些外部特征。 學生自由思考并發言。 教師點撥:我們可以觀察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摸一摸表皮光滑程度、量一量長度等。 2.教師播放觀察視頻《觀察種子的外部特征》,學習觀察順序和方法。 學生組內完成觀察任務,并記錄自己組內帶來種子的外部特征。 3.教師利用表格小結不同種子的特征。 【設計意圖】 本環節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多種植物種子的外部特征,培養其科學探究能力。通過談話激發學生思考,明確觀察要點(形狀、大小、顏色等),并結合視頻學習觀察方法,確保觀察的系統性和科學性。學生分組觀察并記錄,既鍛煉了合作能力,又通過對比不同種子的特征,深化了對種子多樣性的理解。最后,教師通過表格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結構化認知。這一過程不僅符合科學課“基于觀察、比較”的研究方法,也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構建知識,提升科學素養。 研究種子的內部結構特征 1.教師談話:種子的外部形態各不相同,但它們都能發育成植物。 它們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 學生先預測一下,再把自己預想的結構在紙上畫出來,組內交流。 2.教師談話:取一粒干的蠶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蠶豆,觀察它們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有什么不同。 教師在講臺上展示兩種狀態的蠶豆。 學生觀察兩種狀態的蠶豆,說一說外部形態有什么不同。 教師小結:浸泡后的蠶豆脹大了,種皮也變軟了。 3.教師結合浸泡后的蠶豆實物講解觀察到的外部結構,具體科普種子的種皮和種臍。 4.教師談話:浸泡后的種子種皮更軟,有利于我們剝皮。先輕輕地剝皮,再用鑷子輕輕地將“豆瓣”分開。 教師點撥:在分開的時候注意觀察它們相連的地方有什么? 分開之后,大家再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并記錄。 5.教師播放觀察視頻《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學生學習操作方法。 6.教師談話:那我們剛才學習了觀察蠶豆內部結構的方法,現在把時間交給大家。請大家繼續利用相同的方法觀察其他種子的內部結構。 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其他種子的觀察任務,并完成觀察記錄。 7.教師談話:經過剛才的觀察,說說你都發現了種子的哪些內部結構吧! 學生結合觀察記錄分享自己的發現。 教師結合圖示小結:種子內部主要分成三個部分:胚芽、胚根和子葉。它們統稱為胚。 【設計意圖】 本環節學生先預測并繪制種子內部結構,培養科學推理能力;再通過觀察浸泡前后的蠶豆,直觀感受種皮變化,為解剖操作奠定基礎。教師結合實物講解種皮、種臍等結構,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概念。學生動手解剖蠶豆,觀察胚芽、胚根和子葉,并通過視頻學習規范操作,進一步遷移到其他種子的觀察中。這一過程不僅讓學生掌握種子內部結構的知識,更培養了觀察、推理和實踐能力,體現了科學探究的完整過程。 (三)研討與拓展 1.教師提問:不同植物種子的外部特征有什么不同之處? 學生結合觀察結果分享自己的觀點。 教師小結:不同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長度、光滑程度等都不同。 2.教師提問:不同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有什么相同之處? 學生結合觀察過程說一說。 教師小結:種子一般包含種皮和胚兩大部分,其中胚又包含胚芽、胚根和子葉。 3.教師提問:種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發育成植物? 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猜想。 教師小結:胚是種子最重要的部分,胚根可以發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可以發育成植物的莖和葉;子葉是種子集中養料的地方。 4.教師布置課后的拓展任務:利用不同植物的種子做一幅種子貼畫。 【設計意圖】 此環節為研討與拓展環節,引導學生從觀察現象中提煉科學概念,深化對種子結構的理解。通過對比不同種子外部特征的差異和內部結構的共性,幫助學生從多樣性中歸納規律,形成“種子結構與其發育功能相關”的科學認知。拓展活動中,學生利用種子制作貼畫,將科學探究與藝術創作結合,既鞏固了知識,又激發了進一步收集、觀察種子的興趣,體現了科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課堂總結 教師提問:本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新的知識? 學生交流并回顧。 教師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不同的種子外部形態各異,但內部結構相似,胚主要包含胚根、胚芽和子葉三個部分。 【設計意圖】 通過師生提問互動的形式,學生回顧并了解本節課的學習重點。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1.填空題: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________開始新生命的。 答案:種子 2.判斷題:不同的種子,它們的內部結構完全不同。( ) 答案:×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種子都有種皮、胚和胚乳 B.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幼苗是由胚發育而來的 C.不同種子的外部特征和內部結構都是相同的 答案:B教學反思 在本次《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的科學課教學中,我嘗試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種子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整體效果較為理想,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課堂導入部分的設計較為成功。通過展示種子圖片和播放《種子發芽》視頻,學生能夠迅速進入學習情境,并結合生活經驗展開思考。這種直觀的方式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為后續的探究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此外,導入環節明確提出了“種子的特征”這一研究主題,幫助學生聚焦學習目標,避免了課堂內容的分散。 在探索新知環節,我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來構建知識。例如,在研究種子外部特征時,學生通過觀察多種種子并記錄其特征,不僅加深了對種子多樣性的理解,還鍛煉了觀察和記錄的能力。在研究種子內部結構時,學生通過解剖浸泡前后的蠶豆,直觀感受種皮的變化,并通過放大鏡觀察胚的結構,進一步理解了種子的內部構造。這種“做中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科學探究能力。 然而,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部分學生在觀察和記錄種子特征時,缺乏系統性和條理性,導致記錄內容不夠全面。這可能是因為我在觀察方法的指導上還不夠細致,未能充分強調觀察的順序和要點。其次,在解剖種子的環節,部分學生操作不夠規范,導致觀察效果不理想。雖然我通過視頻演示了操作方法,但未能及時關注到每個小組的操作細節,導致部分學生的探究體驗受到影響。 此外,研討與拓展環節的設計雖然有助于學生提煉科學概念,但時間安排略顯緊張,部分學生未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后拓展任務(種子貼畫)雖然有趣,但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未能詳細說明任務的具體要求和意義,可能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后完成時缺乏明確的方向。 總的來說,本節課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成功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并幫助他們在實踐中構建了關于種子結構的知識。但在觀察方法的指導、操作規范的監督以及時間分配上仍有改進空間。未來教學中,我將更加注重細節的落實,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科學探究中獲得充分的體驗和成長。(共26張PPT)教科科學四年級下冊1.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第一單元 植物的生長變化學習目標1.知道植物種子多種多樣,大小、形狀等外部形態各不相同;種子都有種皮和胚,有些植物種子中有胚乳;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新的植物是由的胚發育來的;大部分綠色開花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2.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種子的內部結構;會用放大鏡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能用畫圖、文字等方法記錄種子的內部結構特征;能通過觀察比較發現種子內部結構的共同特征。3.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表現出對種子內部結構的探究興趣。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干蠶豆種子、浸泡過的蠶豆種子、放大鏡、鑷子等;學生準備: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種子、白紙、活動手冊。問題導入你知道這是什么嗎?菜豆種子問題導入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種子開始新生命的。種子有什么特征呢?搜集各種植物的種子,觀察并描述它們的外部特征。形狀大小顏色……綜合運用感官并用比較的方法能觀察到種子更多的特征。植物的種子 形狀、大小、顏色等特點鳳仙花籽綠豆玉米粒花生赤豆蠶豆黃豆植物的種子 形狀、大小、顏色等特點鳳仙花籽 圓形、很小、黑褐色綠豆 橢圓、較小、綠色玉米粒 水滴狀、較大、黃色花生 橢圓、較大、紅色赤豆 橢圓、較小、暗紅色蠶豆 橢圓、扁的、較大、綠色黃豆 圓形、中等大小、黃色種子的外部形態各不相同,但它們都能發育成植物。它們內部結構是怎樣的呢?猜一猜種子內部的結構,將你的想法畫下來吧!取一粒干的蠶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蠶豆,觀察它們的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有什么不同。干的浸泡浸泡后的蠶豆脹大了,種皮變軟了。認識種皮和種臍種皮指被覆于種子周圍的皮。保護種子不受外力機械損傷和防止病蟲害入侵的作用。種臍種子成熟后從果實上脫落后留下的痕跡,實際上是與果實連接的位置,是植物的養料運輸儲藏到種子中的通道。觀察去掉種皮的蠶豆。①輕輕地剝去種皮,將“豆瓣分開”。②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并記錄(畫圖)。從有縫隙的一邊將種子分開,并觀察它們相連的地方有什么?繼續觀察其他種子的內部結構。花生菜豆紅豆繼續觀察其他種子的內部結構。花生菜豆紅豆觀察記錄胚芽胚根子葉胚不同植物種子的外部特征有什么不同之處?不同種子的形狀、大小、顏色、長度、光滑程度等都不同。不同植物種子的內部結構有什么相同之處?花生種子種子結構種皮胚胚芽胚根子葉種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發育成植物?胚是種子最重要的部分,胚根可以發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可以發育成植物的莖和葉;子葉是種子集中養料的地方。尋找不同植物的種子,做一幅種子貼畫。①在畫紙或活動手冊上,用鉛筆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②將收集好的種子分類放好。③用膠棒在畫好的圖案上涂好膠。④用小鑷子將種子貼在圖案上。課堂總結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種子外部形態各異內部結構相似胚胚根胚芽子葉(種皮)小試牛刀綠色開花植物幾乎都是從________開始新生命的。種子小試牛刀不同的種子,它們的內部結構完全不同。( )×小試牛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種子都有種皮、胚和胚乳B.胚是新植物的幼體,幼苗是由胚發育而來的C.不同種子的外部特征和內部結構都是相同的B本課結束,下次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目標】教科版科學四下 1.1 《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教學設計(表格式+教學反思).docx 教科版科學四下 1.1 《種子里孕育著新生命》課件.pptx 種子發芽.mp4 觀察種子的外部特征.mp4 解剖并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