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版 三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土壤,生命的樂園》 教學設計單元 《土壤,生命的樂園》 課題 《不一樣的土壤》 課時 1核心 概念 (十)地球系統學習內容及要求 (十)地球系統 3~4年級 10.3巖石和土壤10.3中(4)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觀察并描述砂質土、黏質土、壤質士的特點,舉例說出它們適宜生長的植物。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對客觀事物的總體認識) 科學思維(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方式) 探究實踐(科學探究能力 技術與工程實踐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 態度責任(科學態度 社會責任)科學觀念 能區分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區別 科學思維 能使用擅長的方式描述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 探究實踐 會選擇合適的工具觀察土壤。 態度責任 激發科學學習興趣。教學 重點 本課必須掌握的東西,如:科學原理需要掌握的,動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觀察比較不同的土壤,能描述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教學 難點 學生難以掌握的東西,如:難理解什么?難操作什么?會選擇合適的工具觀察土壤,并能用擅長的方式描述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的不同特點。教學 準備 教師:1.愛牛課件優化 教師:2.學生實驗材料一套。學生:學生活動手冊。教學過程教學 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思路 教學備注上課 儀式 教師自我介紹: 同學們好! ……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土壤是由不同的物質混合而成的。土壤中不僅有石塊、礫石、沙粒、粉粒、黏粒,還有水、空氣、腐殖質等多種物質。一、聚焦問題:土壤看起來有什么不同?(預計5分鐘) 問題導入 提問: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來自不同地方的土壤,比較這些土壤,它們看起來有什么不同?(顏色不一) 提問:我們的國家幅員遼闊,土壤顏色五彩繽紛。這些不一樣的土壤都有哪些特點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不一樣的土壤”。(板書課題)探索:可以使用什么材料研究土壤的滲水性,(預計25分鐘) (1)觀察:不同的土壤 提問: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觀察土壤,研究土壤的特點? 提問:可以借助工具進行觀察。用放大鏡觀察時,我們重點觀察土壤的什么特征? 提問:我們還可以運用哪些感官進行觀察? 學生討論 總結:可以用眼觀察、鼻子聞、手捏,比較不同土壤捏成團的效果。 學生觀察并記錄、匯報 總結:人們根據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質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質土;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 實驗:不同土壤的滲水性 提問:除了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不同,不同的土壤還具有哪些不同的特點呢?想一想,如果把水分別倒進這些土壤里,會有什么現象? 學生討論 提示:(1)多余的水會從土壤中流出來,這就是土壤的滲水性。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實驗來研究土壤的滲水性。(2)做對比實驗的時候,要盡可能地控制變化的條件,在這個實驗當中,只有哪個條件是不一樣的? 小組合作完成實驗。 表達交流 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總結:沙質土滲水性強,透氣性好但保水性差;黏質土滲水性弱,保水性好但透氣性差。壤土的滲水性、透氣性、保水性都介于沙質土和黏質土的中間。研討和交流(預設5分鐘) 閱讀: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點。根據土壤中的沙粒、黏粒等土壤顆粒的多少不同,我們把土壤分成了沙質土、壤土和黏質土,閱讀課本第44頁,看看土壤還可以怎么分類? 講解:(出示不同顏色的土壤圖片)我國比較有名的有東北的黑土,中南地區的紅土、黃土,四川地區的紫色土。除此之外,還有白、藍、深藍、灰藍、青、灰白、棕、黃棕、紅棕、暗棕等不同顏色的土壤。四、練一練 一、判斷 1.黏質土摸起來較細膩。( ) 2.三種土壤中黏質土土壤的顆粒最大。( ) 3.三種土壤中沙質土的滲水性最差。( ) 4.我國的土壤只有黑、紅、黃、紫四種顏色。( ) 5.土壤里腐殖質含量和礦物質組成的不同,造就了五顏六色的土壤。( ) 二填空 1.人們根據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黏粒多的土壤叫_______;含沙粒多的土壤叫______;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_____。 參考答案: 一√×××√ 二黏質土 沙質土 壤土五、整理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材料的整理。 培養學生使用材料的好習慣。六、板書設計 黏質土:含黏粒多的土壤 沙質土:含沙粒多的土壤 壤土: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共18張PPT)《不一樣的土壤》大象版春季三年級下冊 第四單元 《土壤,生命的樂園》課前引入觀察這些土壤有什么特點呢?不同土壤的觀察計劃觀察目的 觀察不同土壤的特點材料與工具觀察方法觀察記錄計劃組織觀察目的 觀察不同土壤的特點材料與工具 不同的土壤、白紙、放大鏡觀察方法 1.通過多種感官觀察2.利用簡單工具觀察觀察記錄計劃組織不同土壤的觀察計劃序號 顏色 顆粒組成 手感 其他123不同的土壤觀察記錄表計劃組織視頻學習不一樣的土壤序號 顏色 顆粒組成 手感 其他1 比較淺, 灰白色 小顆粒多 很細, 能粘到手上 1和2氣味差不多2 介于1和2之間 大顆粒多 顆粒比較大,不容易成團 1和2氣味差不多3 比較重 大顆粒和小顆粒差不多一樣多 也不太能成團,但比2號好一些 3號氣味大一些人們發現不同土壤的成分也是不同的。不同的土壤觀察記錄表得出結論人們根據土壤中所含沙粒和黏粒量的多少,把土壤分為三類:含黏粒多的土壤叫黏質土;含沙粒多的土壤叫沙質土;沙粒和黏粒的含量差不多的土壤叫壤土。表達交流不同土壤的滲水性多余的水從土壤中流出來,叫做滲水性。表達交流沙質土黏質土壤土不同土壤的滲水性準備三個一樣的瓶子,三個燒杯,三杯同樣多的水,三種不同的土壤,把水倒進土里,觀察流下來多少水分。得出結論沙質土滲水性強,透氣性好但保水性差;黏質土滲水性弱,保水性好但透氣性差。壤土的滲水性、透氣性、保水性都介于沙質土和黏質土的中間。閱讀閱讀土壤里(腐殖質)含量的不同和(礦物質)組成的不同,造就了五顏六色的土壤。因此,我們還可以按顏色對土壤進行分類。我國比較有名的有東北的黑土,中南地區的紅土、黃土,四川地區的紫色土。視頻學習為什么土壤的顏色不一樣?視頻學習五顏六色的土壤讓科學流行起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3不一樣的土壤.docx 4.3不一樣的土壤.mp4 4.3不一樣的土壤.pptx 4.3為什么土壤的顏色不一樣.wmv 4.3五顏六色的土壤.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