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教材知識點過關練習:八年級上冊(提綱 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學一輪復習教材知識點過關練習:八年級上冊(提綱 含答案)

資源簡介

第4章 電路探秘
一、摩擦起電
活動:用絲綢摩擦玻璃棒
如下圖所示,用干凈的絲綢或化纖布料與玻璃棒摩擦后,讓玻璃棒靠近小紙屑,觀察發生的現象。
現象:  ,
這是因為  。
1.帶電體的性質:具有       的性質。
2.帶電粒子的電性:質子帶    電,電子帶    電。
3.摩擦起電:物體之間的摩擦會使一個物體上的    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得到電子的物體帶    ,失去電子的物體就帶等量的    。
4.靜電:聚集于物體上的電荷。
二、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活動:電荷相互作用
(1)如下圖所示,兩位同學合作,一位用絲綢摩擦玻璃棒(使玻璃棒帶正電),另一位用毛皮摩擦橡膠棒(使橡膠棒帶負電),再分別用帶電的玻璃棒和橡膠棒同時接觸懸掛的2個泡沫塑料小球后,2個小球      。
(2)兩同學都用絲綢摩擦玻璃棒,再同時用玻璃棒接觸兩個小球后,兩個小球  。
(3)同種電荷相互    ,異種電荷相互    。
三、電流
1.形成:在電路中接入    ,能使導體內部的電荷產生    運動,形成持續不斷的電流。
2.方向:規定    定向運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電子定向運動的方向跟電流方向  。
[注意]電路中形成持續電流的條件是:有    且電路是    。
四、電路
1.定義:把    、    和    用導線連接起來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
2.組成
電路的組成 電源     開關    
作用 提供電能 消耗電能 控制電路 輸送電能
五、電路圖
電路圖:用      代替    表示電路的圖。
六、電路的三種狀態
以下圖為例。
電路的狀態 定義 開關狀態 等效電路圖
通路  開關閉合時,電路中就會有電流,這樣的電路叫通路 S1   S2  
開路  開關斷開,或電路中某一部分斷開時,電路中不再有電流,這樣的電路叫開路(也叫斷路) S1   S2斷開
短路  不經過   ,直接用導線將    連接起來的電路,叫電源短路 S1   S2  
[拓展] 局部短路(如右圖所示)是直接用導線將電路的某部分兩端相連,致使電流不通過該部分電路。局部短路可用來改變電路的連接方式,對電路不一定有危險。
七、電路的兩種基本連接方式
1.串聯電路
(1)把用電器逐個順次連接起來的電路稱為串聯電路。
若電路中兩只燈泡串聯,則當閉合開關時,兩只燈泡有什么變化  。
將其中一只小燈泡拿下(開路),觀察到另一只燈泡的發光情況是  。
(2)串聯電路的特點:電流只有一條路徑,各元件不能獨立工作,互相影響。
2.并聯電路
(1)把用電器并列地連接起來的電路稱為并聯電路。
將其中一只小燈泡拿下(開路),閉合開關,觀察到另一只燈泡的發光情況是    。
能說明什么  。
(2)在并聯電路里,并聯用電器的連接點叫電路的分支點;從電源兩極到兩個分支點的那部分電路叫    ;兩個分支點之間的兩條電路叫    。
(3)并聯電路的特點
①電流有兩條(或多條)路徑;②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互不影響;③干路的開關控制整個電路,支路的開關只控制其所在支路。
八、電流強度
1.電流(I):導體中電流的大小稱為    ,簡稱電流。
2.意義:電流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某一截面的電荷的多少。
3.電流的單位:安培,簡稱安,符號為A。
其他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μA)。
單位換算:1 A=   mA,1 mA=   μA。
九、電流的測量——電流表
1.認識電流表
電流表 測量電流大小的工具,符號:   
量程 大量程:    ;小量程:    
最小刻度值 大量程:    ;小量程:    
2.電流表的使用
(1)使用電流表前,要先    。
(2)正確選擇量程。被測電流不得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否則會損壞電流表。在不能預先估計被測電流大小的情況下,應先拿電路的另一個線頭迅速    電流表的      的接線柱,如果指針偏轉角度太小,再使用較小的量程。
(3)電流表必須    在被測的電路中。
(4)使電流從電流表的“    ”接線柱流入,從“    ”接線柱流出。
(5)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否則,電流表會因為通過的電流太大而損毀。
十、導體和絕緣體(物質的導電能力不同)
分類 概念 實例 用途
導體      導電的物質  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食鹽水等  輸電線的芯線;電路連接部分等
半導體  導電能力介于    和    之間的物質  硅、鍺  主要用于電子工業、信息通信系統等
絕緣體      導電的物質  塑料、橡膠、玻璃、陶瓷、油等  導線的絕緣外皮、用電器的外殼等
[注意]導體與絕緣體之間    絕對的界限。例如:干燥的空氣是絕緣體,潮濕的空氣能導電;純凈水是絕緣體,水溶液能導電;玻璃在通常情況下是    ,被燒紅時能導電。
十一、物質導電的原因
導體和絕緣體的區別是內部的導電機制不同。導體內部有大量的可以    的電荷,如:金屬導體內部可以自由移動的電荷是      (如下圖所示),酸、堿、鹽等水溶液中的自由電荷是      。當導體兩端加上電壓時,做熱運動的電荷在電壓作用下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絕緣體不容易導電并不是沒有電荷,而是其內部能夠自由移動的電荷很少,電荷幾乎都被束縛在原子的范圍內。當條件改變時,絕緣體也可能導電,如玻璃在溫度升高時,它的導電能力會逐漸增強。
十二、電阻
1.概念: 電阻是導體對電流的    作用。導體對電流的阻礙能力越強,其電阻值就    。
2.符號: 電阻用字母    表示。
3.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電阻的單位是    ,簡稱歐,符號為    。
比歐姆大的單位有千歐(kΩ)、兆歐(MΩ)。
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如下:
1 MΩ=    kΩ=    Ω。
十三、實驗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
1.提出問題:哪些因素會影響電阻的大小
2.猜想與假設:(進行猜想與假設需基于一定的邏輯思維推理或者基于一定的事實)
①導體的材料可能會影響電阻大小。
②導體的長度可能會影響電阻大小。
③導體的粗細可能會影響電阻大小。
3.設計實驗方案
(1)如下圖所示電路圖的設計中,你認為最好的是圖    。
(2)獲取分析證據
①探究導體電阻與導體材料的關系時,主要變量是       ,要控制不變的因素是        。
②探究導體電阻與導體長度的關系時,主要變量是       ,要控制不變的因素是        。
③探究導體電阻與導體橫截面積(粗細)的關系時,主要變量是        ,要控制不變的因素是        。
4.實驗結論:導體的電阻大小與導體的    、        、    有關。用同種材料制成的導線,導線越長,電阻越大;導線越細,電阻也越大。
[注意]燒紅的玻璃能導電,說明:玻璃的電阻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對大多數金屬導體來說,溫度越高,電阻越大,但也有少數導體,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十四、電阻器
1.電阻器:具有一定阻值的元件,用來控制電路中電流的大小。
2.變阻器:可以改變電阻值的電阻器。改變電阻的方法是改變導體的            等,最方便的是改變導體的    。
十五、滑動變阻器及其使用
1.變阻原理:靠改變電阻絲接入電路的      來改變    的大小。
2.作用:通過改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電阻絲的有效長度,來改變      ,從而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還能起到      的作用。
3.使用方法
(1)連接:要起到控制作用,一般需    接入電路。
(2)接線方法:“      ”。
(3)電路中的有效部分:所選的“    ”接線柱到滑片接觸的這一段電阻線。
(4)閉合開關前,滑片應移到      處。
(5)銘牌含義:如滑動變阻器上標注的“1 A 20 Ω”字樣表示的含義:該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    ,它的最大電阻為    。
十六、電壓
電壓  符號:U
電壓的作用  使電路中的      發生    移動形成    
電源  提供    的裝置
電壓的單位  伏特(簡稱伏,符號為V);  1 V=    mV,1 V=    μV,1 mV=    μV
常見的電壓值  一節干電池:    ;我國照明電路電壓:    ;一般情況下,對人體的安全電壓為不高于    
十七、電壓的測量——電壓表
電壓表  測量    大小的工具;符號:    
量程  大量程:    V;小量程:    V
最小刻度值  大量程:    V;小量程:    V
使用方法  ①選擇合適的   ;②   聯接入電路;③電流“   ”進“   ”出;④   直接接在電源兩極上
十八、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1.猜想假設:在電阻一定時,電壓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    。
2.實驗設計:保持    不變,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研究通過電阻R電流與其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
3.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4.滑動變阻器的主要作用:  。
5.結論:導體的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成    。
十九、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1.猜想假設:在電壓一定時,電阻越大,電路中的電流越    。
2.實驗設計:保持        不變,用電流表測出通過不同定值電阻的電流值,研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
3.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4.滑動變阻器的主要作用:               。
5.結論: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導體的電阻成    。
二十、歐姆定律
1.如下圖所示,歐姆研究了同一段電路上電流與電壓、電阻三者在數值上具體的關系,并在1827年將研究結果總結為  。
2.歐姆定律的表達式:      。
U:電壓,單位為伏特(V)。
R:電阻,單位為歐姆(Ω)。
I:電流,單位為安培(A)。
[注意]歐姆定律內容中兩次提到“這段導體”,表明定律中的電流、電壓、電阻三個量都是對于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而言的。
二十一、歐姆定律的應用
1.歐姆定律表達式:      。
2.變形公式:R=;U=IR。
[注意](1)I、U、R對應同一導體或同一段電路,對于不同時刻、不同導體或不同段電路,三者不能混用,應加腳標區別。三者單位依次是    。
(2)同一導體(即R不變),則I與U成正比;同一電源(即U不變),則I與R成反比。
(3)R=是電阻的計算式,它表示導體的電阻大小可由計算得出,但電阻是導體         ,其大小與電壓U和電流I等因素無關。
二十二、伏安法測電阻
1.原理:    。
2.電路圖(如下圖所示)
3.實驗過程
(1)按電路圖連接好電路,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2)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至適當位置,讀出電路中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電阻的電流,記錄在表格中。
(3)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重復步驟(2)。
(4)根據R=計算電阻,然后計算電阻測量值的平均值,作為待測電阻R的測定值。
二十三、串聯電路的特點
電路類型 串聯電路(以兩個電阻串聯為例)
電路圖
電流 I總=I1=I2
電壓 U總=   
電阻 R總=   
特點 等流分壓
比例分配  =,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即“串聯分壓正比”;=
二十四、并聯電路的特點
電路類型 并聯電路(以兩個電阻并聯為例)
電路圖
電流 I總=   
電壓 U總=U1=U2
電阻       
特點 等壓分流
比例 分配  =    ,電流的分配與電阻成    ,即“并聯分流反比”;=
【參考答案】
一、活動:玻璃棒會吸引輕小的紙屑 
玻璃棒與絲綢摩擦后帶電了
1.吸引輕小物體
2.正 負
3.電子 負電 正電
二、活動:(1)相互吸引 (2)相互排斥
(3)排斥 吸引
三、1.電源 定向 
2.正電荷 相反
[注意]電壓 通路
四、1.電源 用電器 開關
2.用電器 導線
五、元件符號 實物
六、閉合 斷開  斷開 
用電器 電源兩極 閉合 閉合 
七、1.(1)兩只燈泡都亮 不亮
2.(1)能亮 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路徑不止一條(或并聯電路各元件可以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2)干路 支路
八、1.電流強度 3.103 103
九、1. 0~3 A 0~0.6 A 0.1 A 0.02 A
2.(1)調零 (2)試觸 最大量程
(3)串聯 (4)+ -
十、容易 導體 絕緣體 不容易
[注意]沒有 絕緣體
十一、自由移動 自由電子 正、負離子
十二、1.阻礙 越大 2.R
3.歐姆 Ω 103 106
十三、3.(1)丙
(2)①導體的材料 導體的長度、粗細
②導體的長度 導體的材料、粗細
③導體的橫截面積(粗細) 導體的長度、材料
4.長度 橫截面積(粗細) 材料
十四、2.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 長度
十五、1.有效長度 電阻
2.電阻大小 保護電路
3.(1)串聯 (2)一上一下 (3)下
(4)阻值最大 (5)1 A 20 Ω
十六、自由電荷 定向 電流 電壓 103 106
103 1.5 V 220 V 36 V
十七、電壓  0~15 0~3 0.5 0.1
①量程 ②并 ③+ - ④可以
十八、1.大 2.電阻R
3.如圖所示
4.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
5.正比
十九、1.小 
2.電阻R兩端的電壓
3.如圖所示
4.保持電阻R兩端的電壓不變
5.反比
二十、1.導體中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2.I=
二十一、1.I=
[注意](1)A、V、Ω
(3)本身的一種性質
二十二、1.R=
2.如圖所示
二十三、U1+U2 R1+R2
二十四、I1+I2 =+  反比第3章 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1.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應的特性稱為植物的    ,包括    運動和    運動兩種表現形式。
2.植物激素與植物的向光性
(1)植物體內的激素:植物體內有    、    、       等激素,對植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的    作用。
(2)植物的向光性:植物體在單向光的照射下,彎向光源生長的現象。
二、人體的激素調節
1.內分泌腺和激素
(1)生長激素:促進全身的生長發育。
(2)       :促進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換;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
(3)    :促進人體吸收的葡萄糖儲存在肝臟和肌肉內。
(4)腎上腺素:    心跳的節奏;擴張通往肌肉的血管。
2.胰島素與血糖含量
(1)血糖:血液中的    。
(2)調節:當血糖含量升高時,胰島素分泌    ,促使血糖含量    ;當血糖含量    時,胰島素分泌    ,使血糖含量升高;從而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
(3)病癥:①分泌不足:患    ;②分泌過多時患    。
3.動物體生命活動的調節包括     和    ,并以    為主。
三、神經調節
1.對刺激的反應過程是一個接受信息→  
信息→    信息→傳導信息→    的連續過程。
2.信息的接受和傳導
(1)    :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2)神經元的結構:    、    (樹突、軸突)。
(3)神經元的功能:接受刺激,能    ,并能      。
3.信息的處理
(1)神經系統的組成
神經系統
(2)腦的結構和功能
腦      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神經中樞
     使運動協調、準確,保持身體平衡
     控制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活動
(3)脊髓有    和    的功能,脊髓灰質中的神經中樞是    神經中樞,一般受    的控制。
4.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
(1)反射活動必須通過      來實現。
(2)反射弧包括    、    、    、    、    五個部分,沒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就不能進行。
(3)非條件反射:是人和動物生來就有的    ,是       。非條件反射的神經通路是人生來就有的,    比較固定。
(4)條件反射:是通過后天學習而得到的較為復雜的反射。它的建立是大腦皮層的功能,也是學習的基礎。
四、動物的行為
動物行為的多樣性是動物通過一系列  
的反射活動和    分泌活動共同協調后完成的。
五、體溫的控制
1.正常人的體溫是相對恒定的,一般在     左右。維持恒定的體溫是動物體  
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
2.產熱與散熱的平衡
(1)恒溫動物和人類之所以能夠維持穩定的體溫,是因為機體的    和    兩個生理過程保持    的結果。
(2)體溫受腦控制,人體內的產熱和散熱過程是通過              來調節和控制的。

【參考答案】
一、1.感應性 向性 感性
2.(1)生長素 赤霉素 細胞分裂素 調節
二、1.(2)甲狀腺激素 (3)胰島素 (4)加快
2.(1)葡萄糖
(2)增加 降低 下降 減少
(3)糖尿病 低血糖癥
3.神經調節 激素調節 神經調節
三、1.傳導 處理 作出反應
2.(1)神經元 (2)細胞體 突起
(3)產生興奮 傳導興奮
3.(1)中樞 腦 脊髓 周圍 腦神經 脊神經
(2)大腦 小腦 腦干
(3)反射 傳導 低級 大腦皮層
4.(1)完整的反射弧
(2)感受器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
效應器
(3)簡單反射 先天性行為 反射弧
四、神經系統 激素
五、1.37 ℃ 新陳代謝
2.(1)產熱 散熱 動態平衡
(2)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中樞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一、地球上的水
水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分布在海洋、陸地、大氣和生物體內。    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6.53%。
二、水的組成
水的電解(水的電解是化學變化)
實驗結論: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說明水是由    組成的。
三、浮力的存在
活動一:
如下左圖所示,將一個空塑料瓶的瓶蓋旋緊,然后把它壓入水中,你的手有什么感覺 將手松開后,觀察瓶子運動的情況。
①手將瓶子壓入水中,手有被瓶子    頂的感覺。
②將手松開后,瓶子即刻    。 結論:       。
活動二:
如上右圖所示,將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1,再將物體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2。彈簧測力計的兩次測量讀數發生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結論:             。
1.含義:浸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或氣體)    的力叫浮力。
2.方向:      。
3.施力物體:      。
4.單位:牛頓(符號:N)。
四、“稱量法”測浮力
測量步驟:
(1)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測量出物體受到的重力G物。
(2)用彈簧測力計吊著物體浸在液體中,記下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拉。
(3)根據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的原理,方向向上的拉力F拉和浮力F浮的大小之    等于方向向下的重力G物的大小,計算出浮力的大小:        。
五、阿基米德原理
1.內容: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
2.表達式:F浮=         。由公式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只跟     和物體        有關,與物體的密度無關,與物體的體積也無直接關系。
3.適用:浮力的計算公式不僅適用于液體,同樣適用于    ,其公式可以變為F浮=G排氣=ρ氣gV排氣。
六、物體浮沉的條件
我們曾經做過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將一只雞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燒杯里,雞蛋將沉入杯底。但逐漸將食鹽溶解在水中后,雞蛋將會懸浮在鹽水中,最終上浮到液面。物體在液體中的浮沉狀況是由什么條件決定的
方法一:根據F浮與G物的大小判斷物體的浮沉。(要求:物體浸沒在液體中進行比較)
(1)上浮:當F浮    G物時,物體上浮。
在物體未露出液面以前,由于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沒有變化,所以受到的浮力不變;當物體露出液面處于靜止狀態時,物體漂浮,此時F浮'    G物。
(2)懸浮:當F浮    G物時,物體懸浮。
(3)下沉:當F浮    G物時,物體下沉。
方法二:一個實心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有時也可以根據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之間的關系,對物體的沉浮作出判斷,我們可以推導出這些關系。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的浮力F浮和重力G物兩個力的作用,因為此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等于物體的體積,即:V排液=V物,所以F浮=ρ液gV排液=ρ液gV物,物體所受重力G物=m物g=ρ物gV物,
如果F浮>G物,即ρ液gV物>ρ物gV物,則ρ液>ρ物,此時物體將上浮;如果F浮即當ρ液>ρ物時,物體上浮;當ρ液<ρ物時,物體下沉;當ρ液=ρ物時,物體懸浮。
七、浮沉條件的應用
1.密度計(如右圖所示):根據物體漂浮時       的原理制成。同一密度計在各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密度計的刻度特點是    。
2.輪船:利用“    ”的方法可以在不增加自重的條件下增大        ,獲得更大的浮力,最終使F浮=G船,使船漂浮。
排水量:輪船裝滿貨物時排開水的質量(不是所受重力)。通常以“噸”為單位。
3.潛艇(如下左圖所示):靠改變      達到上浮和下沉的目的(原理如下右圖所示)。
[注意]魚的浮沉是通過魚鰾的充氣和排氣來改變自身的體積,從而改變浮力實現浮沉的。
4.熱氣球和氣艇
熱氣球(或氣艇)內所充氣體的密度小于熱氣球(或氣艇)外空氣的密度時,它受到的浮力    重力,從而能飛上天。熱氣球內充的氣體有氫氣、氦氣、熱空氣等。
八、物質在水中的分散狀況
溶液
(1)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叫    (如    等物質)。
(2)被溶解的物質叫    (固體、液體、氣體均可)。
(3)由溶質溶解于溶劑后形成的    、    的混合物叫溶液。
(4)溶液的質量=          。
九、物質的溶解
1.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在一定    下,在一定量的    里    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    下,在一定量的    里    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稱為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
2.溶解度:在一定的    下,某物質在      中達到    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該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3.影響氣體溶解度的因素
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僅跟氣體的    有關,還跟    、    有關。氣體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    ,隨壓強的增大而    。
4.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                。
十、物質的分離
1.結晶:溶液中無法再溶解的固體溶質以晶體的形式從溶液中    的過程。
2.水的凈化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種:    、    、    。
3.粗鹽提純為精鹽的主要操作步驟:    、    、    。
【參考答案】
一、海洋
二、2H2O2H2↑+O2↑ 氫和氧
三、活動一:①向上 ②上浮 在水中會上浮的物體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活動二:在水中會下沉的物體浸入水中也受到水向上的浮力
1.向上 2.豎直向上 3.液體(或氣體)
四、(3)和 F浮=G物-F拉
五、1.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2.G排液=ρ液gV排液 液體的密度 排開液體的體積
3.氣體
六、方法一:(1)> = (2)= (3)<
七、1.F浮=G物 相等 上小下大
2.空心 排開水的體積
3.自身所受重力 4.大于
八、(1)溶劑 水、酒精 (2)溶質
(3)均一 穩定
(4)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九、1.(1)溫度 溶劑 不能
(2)溫度 溶劑 還能
2.溫度 100 g溶劑 飽和
3.性質 溫度 壓強 減小 增大
4.溶質的質量分數=
十、1.析出
2.沉淀法 過濾法 蒸餾法
3.溶解 過濾 蒸發結晶第2章 天氣與氣候
一、大氣的溫度
1.大氣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    km左右的高度內。
2.大氣層對地球的意義
(1)大氣層是地球上存在    的條件之一。
(2)大氣層的存在使各種復雜的天氣變化得以發生,也使得地球表面的晝夜溫度差    。
(3)大氣層還阻擋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對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     和 。
3.大氣溫度的變化范圍約在 之間。
二、大氣的分層(大氣層)
1.地球大氣層分為五層,按高度從低到高的排序為對流層、    層、    層、    層和外層。
2.    層集中了地球約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對流運動顯著,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3.    層因有臭氧層而使上部大氣溫度急劇上升,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適宜高空飛行。
4.中間層高度范圍約為    km,沒有臭氧,氣溫迅速下降,垂直對流運動強烈。
5.高度約500~2500 km為    層,是地球大氣與宇宙空間的過渡層。
三、對流層的特點
1.對流層是大氣的    ,云、雨、雪、雷電等主要的    現象都發生在對流層。
2.對流層在兩極地區的厚度約為    km,到赤道則增大到    km。 
3.對流層集中了地球約    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        。
4.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有強烈的    。
四、對流層的成因
活動:
(1)用酒精燈加熱對流管的一端,如圖甲所示。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圖甲 圖乙
(2)點燃一段線香,橫插在橡皮泥上,把一只大號燒杯或其他玻璃器皿倒扣在桌面上,線香置于中間,如圖乙所示,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由此可知空氣受熱時,也會形成對流。
(3)根據上面兩個活動,你能得出水和空氣的對流運動規律嗎 如果能,請在圖丙中用箭頭表示出空氣對流運動的規律。
圖丙
圖丁
(4)如圖丁所示為對流層大氣特點的示意圖。
①受熱處空氣上升,兩側溫度較低處的空氣下沉,即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沉,形成空氣的對流。
②空氣對流運動規律: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氣    ,冷空氣    ;在水平方向上,空氣從    的地方流向    的地方。
③對流層的氣溫特點有利于對流的形成。對流層中大氣的溫度隨高度上升而下降,地面熱空氣上升,在高空遇冷下降,容易發生空氣對流運動。
五、對流運動在生活中的應用
1.在南方,以制冷為主的空調為什么要安裝在房間的上部
2.北方的暖氣片為什么要安裝在房子的下邊
3.如果只有一塊冰塊,請你想一想放在魚的上方還是下方冷卻效果好
4.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為什么要安裝在冷藏室的上部
六、天氣
    內近地面的氣溫、濕度、氣壓等要素的綜合狀況稱為天氣。
七、氣溫
1.氣溫是指空氣的溫度,即當地空氣的    程度,是構成天氣的基本要素。
2.一天中的氣溫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天中最高氣溫通常出現在      ;一天中最低氣溫通常出現在    。
八、大氣壓強的存在
1.含義:大氣會向    方向對處于其中的物體產生      ,這就是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
2.大氣壓存在的證據:馬德堡半球實驗、覆杯實驗、鋼筆吸墨水、吸管吸飲料等。馬德堡半球實驗證實了:①    的存在;②大氣會產生很大的壓力。
3.大氣壓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    的作用,同時空氣是流動的,所以壓強在各個方向都存在。
九、大氣壓的大小
1.測量工具:    氣壓計或    氣壓計。
2.單位:百帕、毫米汞柱。
3.標準大氣壓(在海平面附近)的數值為   毫米汞柱=    Pa。(    m水柱產生的壓強)
十、大氣壓的變化
1.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升高而    。離地面越高,空氣的密度越小,大氣壓也越    ,同時大氣壓還受天氣和季節的影響。
2.即使在同一高度,不同區域內的大氣壓也不同,甚至在同一地方,不同時間大氣壓也有所不同。
十一、生活用品與大氣壓
利用大氣壓工作的生活用品有    、真空壓縮保存袋、吸盤掛鉤、拔火罐、離心式水泵等。
十二、大氣壓對天氣的影響
1.大氣壓隨海拔的增加而    。在同一高度,不同區域的大氣壓也不一定相同。氣壓較高的區域稱為    區,氣壓較低的區域稱為    區。
2.高壓區中心的空氣從    往    流動,天氣晴朗。低壓區中心的空氣從    往    流動,天空多云,常形成陰雨天氣。
3.晴天比陰雨天氣壓    ,冬天比夏天氣壓    。
十三、氣壓對液體沸點的影響
1.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減小而    ,隨氣壓的升高而    。
2.高壓鍋的原理是  
      。
十四、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活動:
如下圖甲所示,雙手分別捏著兩張紙條的一端,使它們垂掛在胸前,沿兩張紙條中間向下吹氣。
如上圖乙所示,拿一張紙條,將它放在下嘴唇底下,沿著紙條的上表面用力吹氣。
在上述活動中,你看到了什么現象 這兩個現象說明了什么科學道理
(1)現象:                         ;說明了              。
(2)結論:在氣體流動的情況下,氣體的流速    ,壓強    ;氣體的流速    ,壓強    。
十五、液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奧林匹克號”遠洋輪船正在大海上航行,距離它100 m左右的地方,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鐵甲巡洋艦“豪克號”與它平行疾駛(如下圖所示)。突然,小軍艦偏離了方向,一個勁地向“奧林匹克號”沖去,最終與“奧林匹克號”相撞在一起。
原因:當兩船彼此行行駛時,兩船之間的水由于被擠在一起,水相對于船的流速要比外部    ,壓強就要比外部    。外部壓強較大的水就把兩船擠在一起了。
結論:液體在流動時,流速    ,壓強    ;流速    ,壓強    。
十六、利用流體流速大、壓強小的原理解釋生活中各類現象
1.流體:能夠流動的物體叫流體,例如液體和氣體。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流速大的地方壓強    ,流速小的地方壓強    。
3.應用:
(1)列車站臺上,都標有一道平行于鐵軌的直線,叫安全線。當列車駛過時,旅客必須站在這條線外,以保證人體與鐵軌有足夠的距離。你知道這一要求的科學原理嗎  

 。
(2)飛機機翼的升力:如下圖所示,機翼的上側做成凸圓形狀,而下側做成平面形狀,上方氣流的速度就要比下方氣流的速度大得多。這樣,機翼下側受到氣體向上的壓強就要比機翼上側受到氣體向下的壓強    得多。正是這個壓強差,使得飛機得到了一個向上的升力。
十七、風的形成
1.風是空氣的    運動。
2.風是從   氣壓區流向   氣壓區的。
十八、風的兩個基本要素
1.風的兩個基本要素是    和    。
2.風向是指風    的方向。
3.風速是指單位時間內空氣流動的    。風速常用風級表示,一般可分為    級。
十九、空氣的濕度
1.濕度:空氣中    的多少(即潮濕程度)。
2.測量空氣濕度的儀器稱為濕度計。    是最常用的濕度計。
二十、降水
1.降水的形成
空氣上升→冷卻降溫→水汽凝結→水滴增大→形成云→云滴增大,形成降水。
2.降雨量一般用    來計量,氣象觀測中,常用    測量。
二十一、天氣預報
1.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    大小。
2.“15~23 ℃”表示一天中的    氣溫和    氣溫。
3.12小時降水量小于    mm為小雨,5~15 mm為中雨,15~30 mm為大雨,大于30 mm為    雨。
4.“陰”是指天空總云量在    以上,“多云”是指天空總云量在    ,~為少云,以下為    。
二十二、天氣圖
1.天氣形勢常用天氣圖表示。天氣圖是一種可以表現不同地方    的地圖。
2.等壓線:天氣圖上氣壓相等的地方的連線。
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值高于四周的為高氣壓區,天氣    。
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值低于四周的為低氣壓區,天氣    。
3.鋒是影響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冷暖空氣的交界面叫    。
冷鋒:向    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         天氣。
暖鋒:向    一側移動的鋒,常帶來    天氣,氣溫升高。
4.常見的天氣系統有          等。
高壓系統、低壓系統影響范圍較大;冷鋒系統、暖鋒系統影響范圍較小。
二十三、氣候
1.氣候的含義:氣候是指某一地區    內的天氣特征,它包括天氣的平均狀況和極端狀況。
2.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    和    。
二十四、影響氣候的因素
1.太陽輻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勻,是形成氣候差異的主要原因。太陽輻射由赤道向南北兩極    。氣溫隨緯度變化的規律是:緯度高的地區氣溫    ,緯度低的地區氣溫    。
2.海洋和陸地的性質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也比較大。夏天,內陸一般比較    ,而海邊則往往比較    。同一緯度的海洋和陸地降水差異:沿海降水    ,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內陸降水    ,降水集中在    季。
3.氣溫隨著地勢的升高而降低。在對流層,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 m,氣溫會下降約   ℃。
4.山地的迎風坡降水    ,背風坡降水    。
二十五、季風
1.季風產生的根本原因:    和    的性質不同。
2.我國冬季盛行    風,故干燥少雨,夏季盛行    風,故濕潤多雨。
3.世界上季風區域分布很廣,其中以亞洲季風最強盛,范圍最廣。
二十六、氣候變化
1.繪制了中國近5000年的氣溫變化曲線的科學家是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    。
2.      是氣候變化的重要標志。
3.氣候變化的四個時期:    ,        ,寒冷時期,氣候波動時期。
近現代全球平均氣溫呈波動    趨勢。氣候總是表現出波動變化的特點。目前,全球氣溫正處于逐漸升高的過程中。
二十七、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
1.人類的活動與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1)有利于改良氣候的人類活動:    、修建水庫、大面積農業灌溉等。
(2)引起氣候惡化的人類活動:毀壞森林、排放大量有害物質、過度放牧等。
2.溫室效應: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為原因,使得大氣中的    不斷增加,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增強,加速了全球氣候的    趨勢。
產生的人為原因: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大量消耗;森林植被的破壞。
3.城市“熱島”現象:城市上空經常維持一個氣溫    四周郊區的暖空氣團,猶如海面上的島嶼。
產生原因:城市人口高度密集、經濟高度發展、能量消耗較多、空氣污染嚴重,這些特點使城市形成了一種氣溫較高、霧霾增多的特殊氣候。
二十八、我國東部的季風氣候
1.季風氣候區是指    季風能夠到達的地區。
2.我國的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地區是季風氣候區,分布有    氣候、    氣候和    氣候。
3.我國季風氣候的主要特點
冬季,我國盛行從蒙古、西伯利亞干冷地區吹來的冬季風(偏北風),氣溫    ,降水    。夏季,我國盛行從太平洋、印度洋熱帶和副熱帶海洋吹來的夏季風(偏南風),氣溫    ,降水    。但南方冬季氣溫明顯高于北方,氣溫年較差小,年降水量更多。
二十九、我國西部的干旱氣候
1.干旱和半干旱區
指    不能到達的我國西部地區,一般降水    。
2.我國西部干旱氣候的特點
全年降水量    ,降水集中在    ,季節變化    ;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氣溫的日較差、年較差大,但日照    。
3.我國西部干旱氣候的優勢
氣溫   較差大,光照時間長,對    生產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產。
三十、寒潮、臺風和洪水
1.寒潮是大范圍的強烈冷空氣活動,會帶來劇烈的    、    、    和    天氣。
2.我國      地區是臺風的重災區。
3.洪水是我國危害最大的自然災害之一。     、   是引發洪水的主要自然因素。
4.其他氣象災害:干旱、沙塵暴、冰雹、霜凍等。
【參考答案】
一、1.1000
2.(1)生命 (2)比較小
(3)紫外線輻射 小天體的撞擊
3.-84~2500 ℃
二、1.平流 中間 暖 2.對流
3.平流 4.55~85 5.外
三、1.底層 天氣
2.8 17~18
3.四分之三 水汽、固體雜質
4.對流運動
四、活動:(1)加熱的一端液體上升,未加熱的一端液體下沉
(2)線香的煙先上升,到燒杯頂部后向四周擴散,最后沿燒杯壁下沉
(3)如圖所示
(4)②上升 下沉 冷 暖
五、1.制冷空調,冷氣(密度大)下沉,容易形成對流,裝在房間上部有利于達到制冷效果。
2.暖氣(密度小)上升,裝在下方容易形成對流,有利于達到制熱效果。
3.冰塊放在上方,便于空氣對流,冷卻效果好。
4.熱空氣上升到冷凝管處遇冷下降,有利于對流的產生,使冷藏室內溫度較均勻。
六、短時間
七、1.冷熱
2.午后2時左右 日出前后
八、1.各個 力的作用 2.①大氣壓 3.重力
九、1.水銀 空盒 3.760 1.01×105 10.3
十、1.減小 小
十一、吸塵器
十二、1.減小 高壓 低壓 2.上 下 下 上 3.高 高
十三、1.降低 升高
2.液體的沸點隨著氣壓的增大而升高
十四、(1)圖甲中兩張紙條向中間靠攏;圖乙中紙條向上飄起 氣體的壓強與流速的大小有關
(2)越大 越小 越小 越大
十五、大 小 越大 越小 越小 越大
十六、2.小 大
3.(1)列車高速行駛時,會帶動周圍的空氣流動,使周圍的壓強減小。旅客站在站臺邊上,身體靠近鐵軌一側的壓強要小于遠離鐵軌一側的壓強。如果旅客過于靠近鐵軌,就容易發生危險。為了保證旅客安全,當列車駛過時,要求旅客必須站在安全線外
(2)大
十七、1.水平 2.高 低
十八、1.風向 風速 2.吹來 3.距離 0~12
十九、1.水汽 2.干濕球溫度計
二十、2.毫米 雨量筒
二十一、1.可能性 2.最低 最高 3.5 暴
4. ~ 晴
二十二、1.氣象信息
2.晴朗干燥 陰雨潮濕
3.鋒面 暖空氣 降雨、大風和降溫
冷空氣 降雨
4.高壓、低壓、暖鋒、冷鋒、臺風
二十三、1.長時間 2.氣溫 降水
二十四、1.遞減 低 高
2.炎熱 涼爽 多 少 夏
3.6 4.較多 較少
二十五、1.海洋 陸地 2.偏北 偏南
二十六、1.竺可楨 2.氣溫變化
3.溫暖時期 寒暖交錯時期 上升
二十七、1.(1)植樹造林 2.二氧化碳 變暖
3.高于
二十八、1.夏
2.熱帶季風 亞熱帶季風 溫帶季風
3.低 少 高 充沛
二十九、1.夏季風 稀少
2.少 夏季 大 充沛
3.日 農業
三十、1.降溫 霜凍 大風 揚沙 
2.東部沿海
3.持續性暴雨 臺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云县| 荔波县| 海阳市| 苏州市| 石阡县| 鲁山县| 宁乡县| 林口县| 买车| 平江县| 吉木萨尔县| 五大连池市| 佛教| 丹江口市| 北川| 桃园县| 孙吴县| 宜黄县| 辰溪县| 黄梅县| 临邑县| 南平市| 长汀县| 克什克腾旗| 红安县| 综艺| 嵩明县| 阳新县| 浮山县| 万盛区| 宁海县| 万宁市| 友谊县| 合作市| 新沂市| 武平县| 西丰县| 临漳县| 阿克陶县| 文化|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