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節 走進微觀世界(1)第2章 物質的微觀結構引入新課在我們周圍的世界里,有著各種各樣的物質,如空氣、水、巖石、金屬、塑料等。我們接觸的物質是由什么構成的呢 如何近入微觀層面去探究物質的構成 我們可以借鑒哪些方法探究物質的微觀構成 新課教學一、感受分子的存在怎么去研究物體內部的結構 可以用分割的方法,比如切開西瓜就可以看到西瓜內部的結構,拆開玩具就可以知道它的組成原件。假如對物體一直不斷的分割,能否得到最小的組成單元?如果將塊狀物(比如蔗糖)進行研磨,使之不斷變小,但得到的顆粒仍肉眼可見,說明還不是最小的;將物質溶解也可以看作一種分割方法,將蔗糖溶解在水中后肉眼就看不見了。探索活動1.用放大鏡觀察一塊方形冰糖,我們可以看到什么 我們可以看到冰糖小顆粒。2.將冰糖碾碎后,再用放大鏡觀察,我們可以看到什么 可以看到冰糖顆粒變成粉末3.將碾碎后的冰糖放入水中,用放大鏡觀察,我們可以看到什么 冰糖粉末逐漸消失看不見了新課教學冰糖粉末在水中看不見是消失了嗎?怎么證明冰糖沒有消失呢 冰糖水喝起來是甜的,就可以確認冰糖沒有消失說明冰糖并沒有消失,只不過以一種更小的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存在于水中。我們把這些更小的微粒叫做分子。冰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蔗糖就是由無數個蔗糖分子構成。新課教學(一)、分子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觀粒子。蔗糖是由蔗糖分子構成的;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的;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等新課教學2、分子的大小分子很小,小到看不見,摸不著。如一滴水(以20滴水為1 mL計)中就含有約1.67×1021 個水分子,1個水分子的質量約是3×10-26 kg。3、分子的觀察分子很小,肉眼觀察不到,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也無法觀察科學家用掃描隧道顯微鏡觀察到一些物質的分子。如圖2.1-2所示。一個水分子放大乒乓球乒乓球同樣倍數放大地球新課教學二、分子之間存在空隙那么構成水的這么多的水分子是緊密無間隙地擠在一起,還是彼此間存在一定的空隙呢?一滴水(以20滴水為1 mL計)中就含有約1.67×1021 個水分子,一定體積的水和一定體積的酒精混合,會看到什么現象?探索活動1.取一根一端封口的細長玻璃管(長40cm左右),按圖2.1-3進行下面的實驗。2.先往玻璃管中加入滴有紅墨水的水至玻璃 管容積的1/2 ,再加入無水酒精,使其充滿玻璃管。3.用手指堵緊開口一端,上下顛倒多次。4.可觀察到什么現象?這一實驗現象說明什么?顛倒多次目的:讓水和酒精充分混合現象:水和酒精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水和酒精混合前的體積之和說明: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新課教學視頻:酒精和水混合實驗新課教學混合后體積減小的微觀解釋: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兩種物質混合時分子之間的空隙會發生變化,進而引起體積的變化。當水、酒精混合時,水分子和酒精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空隙,使混合后液體中分子之間的空隙減小,從而引起總體積減小。視頻:酒精和水混合體積減小的原因活動思考:固體、液體和氣體的分子之間的空隙誰更大?1.1取兩支大小相同的醫用注射器,將活塞向外拉,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堵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將活塞慢慢推入,如圖 2.1-4所示。2.實驗發現,哪一支注射器內的物質容易被壓縮?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新課教學實驗表明:水難以被壓縮,空氣容易被壓縮。不論固體、液體還是氣體,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都有一定的空隙,不同物質粒子間的空隙大小不同。在固體和液體中,粒子之間空隙比較小;在氣體中,粒子之間空隙比較大。所以,氣體往往比較容易被壓縮,固體和液體不易被壓縮。固體液體氣體新課教學物體熱脹冷縮的原因: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就是由于溫度變化改變了分子間空隙大小引起的。應用:天然氣中分子之間有較大空隙,在受到更大壓強時,分子間空隙減小,直至氣體液化;所以天然氣可以壓縮儲存于鋼瓶中。當堂檢測1.水結成冰后,冰浮在水面上,因為體積會變大。這個事實說明水結成冰時,分子間的間隔( ) A.增大了 B. 減小了 C. 不變 D. 無法判斷A2.有一密封容器儲有一定量氧氣,上面有一個不漏氣的活塞,慢慢下壓活塞,密封容器內部分子變化模型合理的是( )A.A B.B C.C D.DB當堂檢測3.非典時期消毒用的消毒液,是由多種固體和液體物質混合而成的,在配制過程中發現配制前后總體積并不相等,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各種物質分子之間沒有空隙,所以混合后總體積不變B.各種物質分子之間有空隙,所以混合后總體積減少C.各種物質分子之間有空隙,所以混合后總體積增加D.固體溶于液體后變成了液體,所以混合后總體積增大B當堂檢測4.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蔗糖溶解于水后看不見了,說明分子之間有空隙。B.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說明分子極其微小C.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變小了,是因為分子間有間隙D.在盛油的厚壁鋼瓶內施加高壓時,雖然瓶壁無裂痕,但瓶內的油依然能從里面滲出,這是因為分子之間有空隙;D板書設計2.1 走進微觀世界(1)一、物質由分子構成:1、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2、分子體積很小,質量也很小,觀察要用掃描隧道顯微鏡。二、分子之間存在空隙1、構成物質的分子之間存在著空隙。2、氣體分子之間空隙最大;3、物質熱脹冷縮、氣體可液化裝瓶都與分子間空隙變化有關。布置作業1、復習本節課所學的主要內容;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3、預習“三、分子處在不停的運動中”相關內容。2.1 走進微觀世界(1)課后檢測班級 姓名1.水結成冰后,冰浮在水面上,因為體積會變大。這個事實說明水結成冰時,分子間的間隔( ) A.增大了 B. 減小了 C. 不變 D. 無法判斷2.通常情況下,下列能實現“1+1=2”這一結果的是( )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酒精加1克水得到2克酒精的水溶液C.1克食鹽加1克水得到2克食鹽的水溶液D.1克食鹽溶液加1克硝酸銀溶液得到2克混合溶液3.有一密封容器儲有一定量氧氣,上面有一個不漏氣的活塞,慢慢下壓活塞,密封容器內部分子變化模型合理的是( )A.A B.B C.C D.D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空氣中細小的灰塵就是分子B.大霧中,我們看到空氣中許多極小的水珠就是一個個小分子C.把一塊銅塊銼成極細的銅屑就是銅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們無法直接用肉眼進行觀察5.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分子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構成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個分子D.自然界中有許多種分子6. 下列科學課堂實驗中能證明分子間存在空隙的是( )A.酒精和水混合實驗 B.觀察蔗糖實驗C. 噴香水實驗 D.芝麻與黃豆混合實驗7. 將密封良好的餅干從平原帶到高原,包裝袋會鼓起,這是因為( )A.餅干的質量變大B.袋內氣體分子個數增多C.高原地區大氣壓強較大D.袋內氣體分子間的間隙變大8. 老師在引導學生理解固態、液態和氣態的微觀結構時,帶領學生做游戲,用人群分布的狀態來類比物質的狀態。如圖所示,甲、乙、丙三種情景分別對應的是( )A. 固態、液態、氣態 B. 氣態、固態、液態 C. 固態、氣態、液態 D. 液態、氣態、固態9.下列有關分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所有物體不斷地分割下去,都可以得到同一種微粒——分子B.分子是一種比細胞更小的微粒,不能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C.一塊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說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D.固體分子之間不存在空隙10.消毒液是由多種固體和液體物質混合而成的,在配制過程中發現配制前后總體積并不相等,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A.各種物質分子之間沒有空隙,所以混合后總體積不變B.各種物質分子之間有空隙,所以混合后總體積增加C.各種物質分子之間有空隙,所以混合后總體積減少D.固體溶于液體后變成了液體,所以混合后總體積增大11.向容積為250毫升的細頸玻璃儀器A中加水至虛線處,再繼續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處正好與刻度線相平,塞緊玻璃塞,將A中液體倒轉搖勻,重復3次。靜置一段時間后觀察。(1)A中的現象為 ,說明了 。(2)儀器A細頸部分的作用是 。12.將一小勺白糖慢慢地加入滿滿一杯水中,杯中水_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不會溢出,原因是:________。參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A B B D C A D A B C11.液面低于刻度線;分子之間有空隙 ;實驗效果明顯,便于觀察12.不會 分子間存在間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走進微觀世界(1)課后檢測(含答案).doc 2.1走進微觀世界(1)(課件20張ppt 視頻 課后檢測卷(含答案)).pptx 酒精和水混合體積減小的原因.mp4 酒精和水混合實驗.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