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三單元 幸福一家人12.1 請幫我一下01教學目標02新知導入03新知講解04課堂練習05課堂小結06板書設計01教學目標1. 政治認同:通過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感,為形成積極的社會參與態度和政治認同感奠定基礎。2. 道德素養:本課旨在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家務活動,培養他們尊重勞動、關愛家人的品質。3. 法治觀念:引導學生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責任和義務,培養法治意識。4. 健全人格:通過參與家務活動,培養學生的耐心、細心和責任感,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5. 責任意識: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為家庭做出貢獻。02新知導入圖片中的家庭成員在做什么?他們為什么一起做家務?”然后引出本課的主題:“學會做家務,為家庭做貢獻。”03新知講解我會做的家務活你們會做哪些家務活呢?做家務讓我動腦筋、長本領。會做的經常做,不會做的學著做!家務小能手小游戲,如“家務小能手挑戰賽”,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展示自己會做的家務活。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革果”(虛擬獎勵)作為鼓勵。學生活動:參與游戲,展示自己會做的家務活,體驗成功的喜悅。做點兒家務很不錯我第一次洗碗時,把衣服都弄濕了,但是我很開心,因為……家務的意義思考做家務的意義,如減輕家人負擔、培養自理能力等。“你們覺得做家務有哪些好處呢?”家務小貼士如掃地時先掃角落再掃中間、洗碗時要小心不要弄濕衣服等。嘗試并分享自己的小技巧。04課堂練習分組合作任務家務實踐:教師安排一項簡單的家務活動,如掃地或整理書桌,讓學生分組進行實踐。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任務。05課堂小結小朋友們,今天我們學到了做家務的重要性和它帶來的樂趣。做家務不僅能讓家更整潔,還能讓我們變得更獨立、更懂事。回顧今天的學習,你們是不是也覺得自己收獲滿滿呢?快來分享一下你的學習感悟吧!06板書設計第12課 學會做家務一、我會做的家務活1. 看圖識家務 2. 家務小能手挑戰賽二、做點兒家務很不錯1. 家務故事分享:我第一次洗碗2. 家務的意義:減輕負擔、培養自理能力3. 家務小貼士:掃地、洗碗等技巧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道德與法治統編版●x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核心素養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是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的第12課第1課時,主題為“學會做家務”。本課旨在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和參與家務活動,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責任感,同時讓他們體驗到為家庭貢獻的樂趣。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通過生動的圖片和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學情分析一年級學生通常對家務活動有一定的好奇心和興趣,但可能缺乏實際操作的經驗和自理能力。他們渴望得到家人的認可和贊揚,同時也希望通過參與家務活動來表達對家庭的關愛。因此,本課的教學應注重引導學生認識家務活動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參與意愿,并培養他們的實際操作能力。核心素養分析核心素養: 1. 政治認同:通過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和責任感,為形成積極的社會參與態度和政治認同感奠定基礎。 2. 道德素養:本課旨在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家務活動,培養他們尊重勞動、關愛家人的品質。 3. 法治觀念:引導學生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責任和義務,培養法治意識。 4. 健全人格:通過參與家務活動,培養學生的耐心、細心和責任感,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 5. 責任意識: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責任和義務,引導學生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為家庭做出貢獻。教學重點1. 如何引導學生認識家務活動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參與意愿。 2.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家務習慣,并能夠持之以恒地參與家務活動。教學難點1. 如何引導學生認識家務活動的重要性,激發他們的參與意愿。 2. 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家務習慣,并能夠持之以恒地參與家務活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包含家務活動的圖片和故事) 家務活動道具(如掃帚、垃圾簍、洗碗布等) 學生家務活動記錄表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通過展示一張家庭成員共同做家務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圖片中的家庭成員在做什么?他們為什么一起做家務?”然后引出本課的主題:“學會做家務,為家庭做貢獻。”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思考并回答教師的問題,激發學習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家庭成員共同做家務的溫馨圖片,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家庭成員間的協作與責任。旨在激發學生對家務活動的興趣與認知,自然導入本課主題——“學會做家務,為家庭做貢獻”。二、講授新課 第一模板:我會做的家務活 1. 看圖識家務 教師活動:展示一系列家務活動的圖片,引導學生識別并說出圖片中的家務活動。然后,提問:“你們會做哪些家務活呢?”鼓勵學生積極發言。 2. 家務小能手 教師活動:設計一個小游戲,如“家務小能手挑戰賽”,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展示自己會做的家務活。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革果”(虛擬獎勵)作為鼓勵。 第二模板:做點兒家務很不錯 1. 家務故事分享 教師活動:通過講述一個關于學生做家務的小故事,如“我第一次洗碗”,引導學生理解做家務的不易和樂趣。然后,提問:“你們做家務時有什么有趣的經歷嗎?”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2. 家務的意義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做家務的意義,如減輕家人負擔、培養自理能力等。然后,提問:“你們覺得做家務有哪些好處呢?”鼓勵學生積極發言。 3. 家務小貼士 教師活動:提供一些做家務的小貼士,如掃地時先掃角落再掃中間、洗碗時要小心不要弄濕衣服等。鼓勵學生嘗試并分享自己的小技巧。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識別并說出家務活動名稱,分享自己會做的家務活。 學生活動:參與游戲,展示自己會做的家務活,體驗成功的喜悅。 學生活動:聽故事,思考并分享自己做家務的經歷和感受。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教師的問題,理解做家務的重要性。 學生活動:學習并嘗試小貼士,分享自己的小技巧和經驗。 設計意圖:通過看圖識家務的活動,旨在直觀展示家務活動的多樣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熱情。同時,鼓勵學生分享個人經驗,增強自信心與責任感,認識到家務是生活技能的一部分,培養自理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家務小能手挑戰賽”這一趣味游戲,旨在激發學生對家務活動的興趣與參與度,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并展示生活技能,同時,以“革果”為獎勵,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與自我肯定,培養其獨立生活能力。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我第一次洗碗”等家務小故事,旨在讓學生體會做家務的艱辛與樂趣,增強他們的家庭責任感。提問環節鼓勵學生主動分享個人經歷,促進課堂互動,同時讓學生意識到做點兒家務真的很不錯。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討論做家務的意義,旨在讓學生認識到家務不僅是家庭責任的一部分,還能有效減輕家人負擔、培養自理能力和責任感。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深刻理解做家務的重要性,并促進家庭和諧。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提供實用的家務小貼士,旨在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鼓勵學生實踐操作并分享個人技巧,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促進了同學間的交流與互助,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三、課堂練習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相互幫助,共同完成任務。 家務實踐:教師安排一項簡單的家務活動,如掃地或整理書桌,讓學生分組進行實踐。 設計意圖:通過家務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親身體驗家務勞動的樂趣與價值,同時,通過分組合作,增進同學間的相互幫助與協作,共同達成目標,提升班級凝聚力。四、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總結本課知識點,強調做家務的重要性和樂趣。同時,引導學生回顧本課的學習過程,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感悟。 學生活動:回顧本課內容,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和感悟,承諾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家務活動。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總結知識點,強化學生對做家務重要性和樂趣的認識。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分享收獲與感悟,旨在激發其參與家務的積極性,培養責任感與生活能力,承諾將所學付諸實踐,形成良好生活習慣。板書設計第12課第1課時 學會做家務 一、我會做的家務活 1. 看圖識家務 2. 家務小能手挑戰賽 二、做點兒家務很不錯 1. 家務故事分享:我第一次洗碗 2. 家務的意義:減輕負擔、培養自理能力 3. 家務小貼士:掃地、洗碗等技巧教學反思本課通過引導學生認識和參與家務活動,培養了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責任感。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度高,能夠積極思考和參與家務實踐。然而,部分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可能仍然缺乏經驗和技巧,需要教師在后續教學中給予更多的指導和練習。此外,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拓展家務活動的種類和難度,引導學生學會更多家務技能,為家庭做出更大的貢獻。總體而言,本課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學生在對家務活動的認識和行動上得到了提升。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核心素養】第12課《學會做家務》第1課時教案含反思.docx 【核心素養】第12課《學做家務活》第1課時課件.pptx 視頻素材:做家務.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