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六章 力和機械第6節 滑輪1.能識別定滑輪和動滑輪;2.通過實驗,掌握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3.了解滑輪組的使用及特點。在建筑工地上,我們時常看到工人借助滑輪把物料緩緩地提到高處(如圖)。這些滑輪的作用是什么呢?用滑輪把鉤碼提起來1. 觀察滑輪,說出它的結構。活動1滑輪中心有軸,邊緣有凹槽,能繞軸轉動的小輪。軸小輪凹槽知識點一:定滑輪和動滑輪2. 用圖所示的滑輪、細線、鉤碼、鐵架臺等實驗器材設計兩種實驗方案,要求利用滑輪把鉤碼提起來,并在方框中畫出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定滑輪: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叫做定滑輪。動滑輪:物體和滑輪同時被提起,這種滑輪叫做動滑輪。知識點二:探究兩類滑輪的作用實驗步驟(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鉤碼重力G;(2)用定滑輪勻速提升鉤碼,測出拉力F;(3)測出重物移動的距離h;(4)測出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5)豎直、斜著拉升,改變拉力的方向,觀察拉力大小。實驗器材滑輪、鉤碼、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實驗1:探究使用定滑輪的特點實驗表格物重G/N 物體移動方向 物體移動距離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動距離s/m2.0 向上 0.2 2.0 向下 0.23.0 向上 0.1 3.0 向下 0.14.0 向上 0.15 4.0 向下 0.15結論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理論分析轉軸固定不動,相當于支點 O,拉力相當于動力,物體對繩子的拉力相當于阻力。l1 = l2 F1 = F2 F2 = G物F1 = G物定滑輪相當于一個等臂杠桿,因此,不省力也不費力。l2l1OF2F1定滑輪的本質實驗器材滑輪、鉤碼、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物重G/N 物體移動方向 物體移動距離h/m 拉力F/N 拉力 方向 拉力移動距離s/m實驗表格2.0 向上 0.2 1.1 向上 0.43.0 向上 0.1 1.6 向上 0.24.0 向上 0.15 2.1 向上 0.3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費距離;且不改變力的方向。結論實驗2:探究使用動滑輪的特點理論分析∵ G · R = 2R · FF =GR2R=12G動滑輪相當于一個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桿。因此能省一半力。杠桿的支點在 O 點處OAFl2 = Rl1= 2ROGFG支點是 A 點還是 O 點 動滑輪的本質動滑輪有自動重且繩子與動滑輪之間有摩擦F2F2G動F物思考:為什么實驗中的拉力比重力的一半大 知識點三:滑輪組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且需要移動更長的距離。在許多情況下,僅使用定滑輪或動滑輪不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因此,經常將動滑輪與定滑輪組合起來使用。滑輪組: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組合叫滑輪組。想一想:還有別的繞線方法嗎?甲 乙繩子的起點拉力的方向拉力的大小移動的距離這兩種繞線方法有什么不同?甲乙動滑輪上定滑輪上豎直向上向下動滑輪+鉤碼甲乙G總3FG總2FF=3G總F=2G總s=3hs=2h利用兩個定滑輪和兩個動滑輪,可以怎樣繞繩子呢?試一試討論:這兩種繞線方法有什么不同?結論:=nG總你發現了什么規律?FF甲乙動滑輪+物體甲G總4F乙G總5Fn是承擔總重的繩子段數實驗表明:使用滑輪組吊重物時,若動滑輪自重、繩重和摩擦不計,動滑輪被幾段繩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F =G信息瀏覽由具有共同轉動軸的大輪和小輪組成。輪軸動力臂大于阻力臂 —— 省力杠桿可以連續轉動的杠桿。OFGl1l2門的把手單車的踏板螺絲刀生活中的輪軸水龍頭定滑輪和定滑輪滑輪中心有軸,邊緣有凹槽,能繞軸轉動的小輪。定滑輪:軸固定不動不省力,不省距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省力,費距離不改變力的方向滑輪組定滑輪與動滑輪的組合叫滑輪組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繩子自由端的距離1.如圖所示是利用定滑輪勻速提升物 體的三種方法,所用拉力分別是F1,F2和F3,下列式子中正確的是( )A.F1>F2>F3B.F1<F2<F3C.F1=F2=F3D.F2>F1>F3C2.小可在 A 端用如圖所示的動滑輪勻速提起 200N 的水桶,若不計繩重、滑輪重及摩擦,則人拉繩子A端的動力為_______N;實際測量A端的拉力為110N,不計繩重及摩擦,則滑輪重為_______N。100203.為便于研究,某健身器材中訓練拉力部分的機械結構可簡化為如圖所示的滑輪組。若不計摩擦,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A.兩個滑輪在裝置中起的作用相同B.拉力移動的距離與配重上升的距離相同C.沿方向1與2勻速拉動配重,所用的力大小相等D.將配重提升相同高度,用該裝置與直接提升所做的功相等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