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單元復習整合主干快速填 思維導圖 體系構建答案:①②③④易錯分類練 易錯案例 辨析糾偏易錯點有關材料類別的認識錯誤【典例】下列有關材料的說法錯誤的是( )A.鋁合金是金屬材料B.保鮮膜屬于塑料C.棉花、蠶絲屬于合成纖維D.玻璃鋼是復合材料【有錯必糾】 識別材料的類別是中考的熱點,也是易錯點,解題時應注意以下3點:1.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2.鋼化玻璃不同于玻璃鋼,鋼化玻璃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璃鋼屬于復合材料。3.棉花等屬于天然纖維,不屬于合成纖維。真題對點練 真題鏈接 實戰演練考點1化學與人體健康1.(2023·營口中考)某餅干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如下:配料 小麥粉、白砂糖、精煉植物油、奶油、食鹽、膨松劑、碳酸鈣、食用香精儲藏方法 存放于陰涼干爽處,避免陽光直射保質期 9個月(1)該配料中所含的營養素有 (答一種即可); (2)若某同學準備只用這種餅干作午餐,從營養的角度看,你認為 (填“科學”或“不科學”),理由是 ; (3)過期的食品可能會出現哪些變化 (答一種即可); (4)根據該說明中的儲藏方法,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做: ; (5)配料中的碳酸鈣可以增加 元素的攝入量,預防骨質疏松。 考點2合理膳食2.(2023·衡陽中考)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衡陽肉粽味道鮮美,其原料有糯米、五花肉、植物油、食鹽、食用純堿,其中不包含的基本營養素是( )A.油脂 B.維生素 C.糖類 D.無機鹽3.(2023·武威中考)下列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 )A.米飯 B.瘦肉 C.青菜 D.菜籽油4.(2023·重慶中考B卷)《漢書》記載: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數時成飴,入口消釋,彼人謂之石蜜?!笆邸敝饕某煞质? )A.糖類 B.蛋白 質 C.維生素 D.油脂5.(2023·青海中考)下列食物中,富含維生素的是( )A.蔬菜 B.牦牛肉 C.饅頭 D.雞蛋6.(2023·重慶中考B卷)某品牌蘇打氣泡水的標簽如表所示,下列關于該飲料的說法錯誤的是( )類別:弱酸性飲料,pH≈6.5 配料:水、食用鹽、二氧化碳、檸檬酸、碳酸氫鈉等A.用pH試紙精確測定該飲料的pHB.整瓶口感一致說明溶液具有均一性C.過濾不能分離水和碳酸氫鈉D.能補充運動后流失的水和無機鹽7.(2023·安徽中考)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油、鹽、醬、醋”的說法,錯誤的是( )A.油脂是人體唯一的供能物質B.食鹽中的鈉元素是人體必需元素C.鐵強化醬油可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D.食醋有酸味主要是因為含有醋酸考點3化學與可持續發展8.(2023·宜賓中考)下列日常用品中,主要成分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 )9.(2024·貴州中考)今年全國低碳日的主題是“綠色低碳 美麗中國”。下列做法與這一主題不相符的是( )A.隨意焚燒廢舊紙屑B.積極參與植樹造林C.減少使用化石燃料D.大力倡導節約用電10.(2023·益陽中考)材料科學在人們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彰顯的作用越來越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長益高鐵鋼軌用到的“錳鋼”屬于金屬材料B.華為手機屏用到的“聚酰亞胺塑料”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C.以塑料代替合金材料制造汽車零部件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D.C919大型客機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不僅使機體輕而堅固,而且節省燃油,增加航程11.(2024·成都中考)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1)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①“青蒿”中除含有青蒿素外,還富含 (填“纖維素”或“蛋白質”)。 ②青蒿素(C15H22O5)中質量分數最高的元素是 。保持青蒿素化學性質的最小微觀粒子是 。 ③以《中國藥典》記載“青蒿”能“清熱解暑,截瘧……”。據此記載,可知“青蒿”主要治療的病癥是 。 (2)我國化學電池技術全球領先,磷酸鐵鋰是電池的重要原料。①磷酸鐵鋰(LiFePO4)組成元素有 種。電池充電時,電能主要轉化為 能。 ②某種鋰原子質量為1.165×10-26,碳-12原子質量的1/12為1.66×10-27 kg,則該鋰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精確到0.1)。 ③目前,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相比,優點有 (填序號)。 a.節能環保 b.智能化程度高 c.廢舊電池回收成本高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單元復習整合主干快速填 思維導圖 體系構建答案:① 超過 ② 低于 ③ 糖類 ④ 維生素 易錯分類練 易錯案例 辨析糾偏易錯點有關材料類別的認識錯誤【典例】下列有關材料的說法錯誤的是(C)A.鋁合金是金屬材料B.保鮮膜屬于塑料C.棉花、蠶絲屬于合成纖維D.玻璃鋼是復合材料【有錯必糾】 識別材料的類別是中考的熱點,也是易錯點,解題時應注意以下3點:1.合金屬于金屬材料,不屬于有機合成材料。2.鋼化玻璃不同于玻璃鋼,鋼化玻璃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璃鋼屬于復合材料。3.棉花等屬于天然纖維,不屬于合成纖維。真題對點練 真題鏈接 實戰演練考點1化學與人體健康1.(2023·營口中考)某餅干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如下:配料 小麥粉、白砂糖、精煉植物油、奶油、食鹽、膨松劑、碳酸鈣、食用香精儲藏方法 存放于陰涼干爽處,避免陽光直射保質期 9個月(1)該配料中所含的營養素有 糖類(或油脂或無機鹽) (答一種即可); (2)若某同學準備只用這種餅干作午餐,從營養的角度看,你認為 不科學 (填“科學”或“不科學”),理由是 餅干中含糖類、油脂、無機鹽,缺少蛋白質和維生素、水,營養不均衡 ; (3)過期的食品可能會出現哪些變化 過期食品可能會產生異味和變質,也可能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答一種即可); (4)根據該說明中的儲藏方法,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做: 存放于干爽處,可以防止食品受潮,存放于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可以使食品發生緩慢氧化的速率變慢,使食品能保存更長的時間 ; (5)配料中的碳酸鈣可以增加 鈣 元素的攝入量,預防骨質疏松。 考點2合理膳食2.(2023·衡陽中考)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衡陽肉粽味道鮮美,其原料有糯米、五花肉、植物油、食鹽、食用純堿,其中不包含的基本營養素是(B)A.油脂 B.維生素 C.糖類 D.無機鹽3.(2023·武威中考)下列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是(B)A.米飯 B.瘦肉 C.青菜 D.菜籽油4.(2023·重慶中考B卷)《漢書》記載:交趾有甘蔗,榨取汁,曝數時成飴,入口消釋,彼人謂之石蜜?!笆邸敝饕某煞质?A)A.糖類 B.蛋白 質 C.維生素 D.油脂5.(2023·青海中考)下列食物中,富含維生素的是(A)A.蔬菜 B.牦牛肉 C.饅頭 D.雞蛋6.(2023·重慶中考B卷)某品牌蘇打氣泡水的標簽如表所示,下列關于該飲料的說法錯誤的是(A)類別:弱酸性飲料,pH≈6.5 配料:水、食用鹽、二氧化碳、檸檬酸、碳酸氫鈉等A.用pH試紙精確測定該飲料的pHB.整瓶口感一致說明溶液具有均一性C.過濾不能分離水和碳酸氫鈉D.能補充運動后流失的水和無機鹽7.(2023·安徽中考)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有關“油、鹽、醬、醋”的說法,錯誤的是(A)A.油脂是人體唯一的供能物質B.食鹽中的鈉元素是人體必需元素C.鐵強化醬油可補充人體所需的鐵元素D.食醋有酸味主要是因為含有醋酸考點3化學與可持續發展8.(2023·宜賓中考)下列日常用品中,主要成分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A)9.(2024·貴州中考)今年全國低碳日的主題是“綠色低碳 美麗中國”。下列做法與這一主題不相符的是(A)A.隨意焚燒廢舊紙屑B.積極參與植樹造林C.減少使用化石燃料D.大力倡導節約用電10.(2023·益陽中考)材料科學在人們生產生活和社會發展中彰顯的作用越來越大。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A.長益高鐵鋼軌用到的“錳鋼”屬于金屬材料B.華為手機屏用到的“聚酰亞胺塑料”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C.以塑料代替合金材料制造汽車零部件是保護金屬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D.C919大型客機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不僅使機體輕而堅固,而且節省燃油,增加航程11.(2024·成都中考)根據圖文回答下列問題。(1)2015年,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①“青蒿”中除含有青蒿素外,還富含 纖維素 (填“纖維素”或“蛋白質”)。 ②青蒿素(C15H22O5)中質量分數最高的元素是 碳元素 。保持青蒿素化學性質的最小微觀粒子是 青蒿素分子 。 ③以《中國藥典》記載“青蒿”能“清熱解暑,截瘧……”。據此記載,可知“青蒿”主要治療的病癥是 瘧疾(合理即可) 。 (2)我國化學電池技術全球領先,磷酸鐵鋰是電池的重要原料。①磷酸鐵鋰(LiFePO4)組成元素有 4 種。電池充電時,電能主要轉化為 化學 能。 ②某種鋰原子質量為1.165×10-26,碳-12原子質量的1/12為1.66×10-27 kg,則該鋰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7.0 (精確到0.1)。 ③目前,新能源車與燃油車相比,優點有 ab (填序號)。 a.節能環保 b.智能化程度高 c.廢舊電池回收成本高階段測評 請做“單元質量評價(十一)”“下學期期末素養評估”“考前綜合檢測”教學總結與教學反思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1.本單元教學,授課教師給學生講解人體中的元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教師需要在學生親身體驗上下功夫,要求學生對人體中的元素有關資料進行收集并整理,對常見人體中含有的元素的物質收集整理,在親身體驗中探究學習。2.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的教學和認識理論,運用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拓擴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學生在學習生物時,對六大營養物質要有一定了解,加上現在各種營養品廣告的普及,學生對本單元內容學習比較輕松。3.運用多媒體課件,收集含有與人體健康有關元素的食品包裝袋商標、藥品的說明書等,調查這些人體健康所需元素的來源。4.學生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塑料,但同學們對它們的物理性質知之甚少,更別說對它們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也就是說對化學性質的認識一片空白。教師可通過多媒體播放有機合成材料的相關視頻和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和了解塑料及其他有機合成材料的相關性質及用途。5.在授課過程中思維安排要合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能夠主動參與,密切配合,使每個問題的產生到解決順理成章,以達到教學目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單元復習整合 - 學生版.docx 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單元復習整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