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1 溶液及其應用教材核心練 梳理教材 直擊重點1.溶液的形成(1)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 、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組成:包括溶質和溶劑。溶質是指 的物質,可以是固體、 體或 體,溶劑指 的物質, 是一種常用的溶劑。 (3)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在溶解過程中,有的溶液的溫度會發生變化,如NH4NO3溶解時,表現為溶液的溫度 ,而當NaOH溶解時,正好相反,表現為溶液的溫度 。 2.溶液的應用(1)醫療上,根據人體需求配制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和各種眼藥水等溶液。(2)農業上,植物從土壤中獲取的各種養料,形成溶液后才能被吸收;無土栽培的作物從營養液中吸收養料。基礎達標練 課時訓練 夯實基礎知識點一 溶液的形成1.(2024·湖北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質加入水中,充分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 B.蠟燭 C.蔗糖 D.汽油2.(2024·湖南中考)化學世界絢麗多彩。下列溶液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顏色不同,這種溶液是( )A.硝酸鉀溶液 B.硫酸鈉溶液C.稀硫酸 D.硫酸銅溶液3.(2023·云南中考)下列溶液中,溶質不是固體的是( )A.食鹽溶液 B.硝酸鉀溶液C.酒精溶液 D.蔗糖溶液4.(2023·自貢中考改編)溶液用途廣泛,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純凈物D.溶液中的溶劑一定是水5.概念圖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間的聯系,如圖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聯系。請回答:(1)圖中“ ”是指 。 (2)食鹽溶液中溶質以 和 (填符號)形式存在。 (3)燒湯時,嘗一口便知整鍋湯的味道,這是利用了溶液的 性。 6.溶液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生理鹽水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出現渾濁現象,可以立即判斷這是不合格產品,這是因為溶液具有 性。 (2)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在沖鹽開水時常用筷子或湯匙攪拌,這是為了 。你還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 知識點二 溶解吸熱或放熱現象7.(2023·邵陽中考)化學老師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開展“自制簡易冰袋”的探究活動,下列用來制作冰袋最佳的固體物質是( )A.氫氧化鈉 B.硝酸銨C.生石灰 D.氯化鈉8.如圖所示,下列膠頭滴管內的液體滴入錐形瓶中,不會引起氣球膨脹的是( )選項 A B C D膠頭滴管 內液體 H2O2 溶液 H2O 稀硫酸 H2O錐形瓶內 固體 MnO2 NaOH Zn NH4NO3鞏固提升練 鞏固提升 遷移運用9.下列物質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質的是( )A.高錳酸鉀、高錳酸鉀溶液B.銅、硫酸銅溶液C.碘、碘酒D.氯化鈉、生理鹽水10.(2023·蘇州中考)向5 mL碘的水溶液(黃色)中加入2 mL汽油(無色),振蕩靜置,實驗現象如圖所示。由該實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B.汽油易揮發,沸點比水低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強D.碘在不同溶劑中形成的溶液顏色可能不同11.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鹽水密封一段時間,不會出現渾濁D.實驗室常將固體試劑配制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以提高反應速率12.溶液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1)將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序號)。 A.高錳酸鉀 B.汽油 C.面粉 D.白糖(2)碘酒中的溶劑為 (填化學式)。 (3)如圖,往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片刻后,U形管右側液面將 (填“升高”或“降低”),試解釋出現該現象的原因: 。 【自我挑戰】13.某同學進行“物質溶解的吸熱或放熱”的探究實驗。他取三支試管,向試管中分別注入5 mL水,測得水的初溫為20 ℃,再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各加入3 g NaOH、NaCl、NH4NO3固體,振蕩。(1)“振蕩”試管的目的是 。 (2)用溫度計分別測三支試管中溶液的溫度,高于20℃的是 溶液,這是因為 。 (3)裝有NH4NO3溶液的試管外壁有水珠產生,原因是 。 (4)由此探究實驗可知 溶于水溫度沒有明顯的變化。 第九單元 溶液課題1 溶液及其應用教材核心練 梳理教材 直擊重點1.溶液的形成(1)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 均一 、 穩定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組成:包括溶質和溶劑。溶質是指 被溶解 的物質,可以是固體、 氣 體或 液 體,溶劑指 能溶解其他物質 的物質, 水 是一種常用的溶劑。 (3)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在溶解過程中,有的溶液的溫度會發生變化,如NH4NO3溶解時,表現為溶液的溫度 降低 ,而當NaOH溶解時,正好相反,表現為溶液的溫度 升高 。 2.溶液的應用(1)醫療上,根據人體需求配制葡萄糖溶液、生理鹽水和各種眼藥水等溶液。(2)農業上,植物從土壤中獲取的各種養料,形成溶液后才能被吸收;無土栽培的作物從營養液中吸收養料。基礎達標練 課時訓練 夯實基礎知識點一 溶液的形成1.(2024·湖北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質加入水中,充分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C)A.泥土 B.蠟燭 C.蔗糖 D.汽油2.(2024·湖南中考)化學世界絢麗多彩。下列溶液中,有一種與其他三種顏色不同,這種溶液是(D)A.硝酸鉀溶液 B.硫酸鈉溶液C.稀硫酸 D.硫酸銅溶液3.(2023·云南中考)下列溶液中,溶質不是固體的是(C)A.食鹽溶液 B.硝酸鉀溶液C.酒精溶液 D.蔗糖溶液4.(2023·自貢中考改編)溶液用途廣泛,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溶液是由溶質和溶劑組成的B.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C.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穩定性的純凈物D.溶液中的溶劑一定是水5.概念圖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間的聯系,如圖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聯系。請回答:(1)圖中“ ”是指 溶劑 。 (2)食鹽溶液中溶質以 Na+ 和 Cl- (填符號)形式存在。 (3)燒湯時,嘗一口便知整鍋湯的味道,這是利用了溶液的 均一 性。 6.溶液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請根據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生理鹽水密封放置一段時間出現渾濁現象,可以立即判斷這是不合格產品,這是因為溶液具有 穩定 性。 (2)根據你的生活經驗,在沖鹽開水時常用筷子或湯匙攪拌,這是為了 加快食鹽的溶解速率 。你還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將食鹽研碎(或升高溫度等) 。 知識點二 溶解吸熱或放熱現象7.(2023·邵陽中考)化學老師帶領學生在實驗室開展“自制簡易冰袋”的探究活動,下列用來制作冰袋最佳的固體物質是(B)A.氫氧化鈉 B.硝酸銨C.生石灰 D.氯化鈉8.如圖所示,下列膠頭滴管內的液體滴入錐形瓶中,不會引起氣球膨脹的是(D)選項 A B C D膠頭滴管 內液體 H2O2 溶液 H2O 稀硫酸 H2O錐形瓶內 固體 MnO2 NaOH Zn NH4NO3鞏固提升練 鞏固提升 遷移運用9.下列物質中,前者不是后者溶質的是(B)A.高錳酸鉀、高錳酸鉀溶液B.銅、硫酸銅溶液C.碘、碘酒D.氯化鈉、生理鹽水10.(2023·蘇州中考)向5 mL碘的水溶液(黃色)中加入2 mL汽油(無色),振蕩靜置,實驗現象如圖所示。由該實驗不能得出的結論是(B)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B.汽油易揮發,沸點比水低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強D.碘在不同溶劑中形成的溶液顏色可能不同11.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錯誤的是(A)A.長期放置后不會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B.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可除去C.一瓶合格的生理鹽水密封一段時間,不會出現渾濁D.實驗室常將固體試劑配制成溶液進行化學反應,以提高反應速率12.溶液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1)將少量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D (填字母序號)。 A.高錳酸鉀 B.汽油 C.面粉 D.白糖(2)碘酒中的溶劑為 C2H5OH (填化學式)。 (3)如圖,往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固體,片刻后,U形管右側液面將 升高 (填“升高”或“降低”),試解釋出現該現象的原因: 向水中加入的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放熱,使瓶內氣體壓強增大 。 【自我挑戰】13.某同學進行“物質溶解的吸熱或放熱”的探究實驗。他取三支試管,向試管中分別注入5 mL水,測得水的初溫為20 ℃,再分別向三支試管中各加入3 g NaOH、NaCl、NH4NO3固體,振蕩。(1)“振蕩”試管的目的是 加速固體的溶解 。 (2)用溫度計分別測三支試管中溶液的溫度,高于20℃的是 NaOH 溶液,這是因為 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 (3)裝有NH4NO3溶液的試管外壁有水珠產生,原因是 硝酸銨溶于水吸熱,使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 。 (4)由此探究實驗可知 氯化鈉 溶于水溫度沒有明顯的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9.1 溶液及其應用 - 學生版.docx 9.1 溶液及其應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