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時 中和反應教材核心練 梳理教材 直擊重點1.中和反應(1)概念: 酸與堿 作用生成 鹽和水 的反應。 (2)實質:中和反應的實質是酸中的 H+ 和堿中的 OH- 結合生成 水 的過程。 (3)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①中和反應常用于醫藥,如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可治療胃酸過多,其化學方程式為 Al(OH)3+3HCl===AlCl3+3H2O 。 ②利用中和反應可以處理工廠的 廢水 ,如可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廠的污水,其化學方程式為 Ca(OH)2+H2SO4===CaSO4+2H2O 。 ③利用中和反應可以改變土壤的 酸堿性 ,如農業上常用 熟石灰 來改良酸性土壤。 2.鹽的概念鹽是由 金屬離子 和 酸根離子 構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 金屬離子 和 酸根離子 。 易錯提醒 中和反應會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NaOH+CO2===Na2CO3+H2O。基礎達標練 課時訓練 夯實基礎知識點一 中和反應及其探究1.(2024·揚州質檢)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C)A.Zn+2HCl===ZnCl2+H2↑B.CuO+2HCl===CuCl2+H2OC.Cu(OH)2+H2SO4===CuSO4+2H2OD.SO2+2NaOH===Na2SO3+H2O2.小燒杯中盛有含石蕊的稀鹽酸。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燒杯中溶液顏色變化的順序是(B)A.紫色→紅色→藍色B.紅色→紫色→藍色C.藍色→紅色→紫色D.紫色→藍色→紅色3.從微觀視角看物質的變化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如圖描述了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C處應填入的物質化學式是(D)A.NaCl B.NaOH C.HCl D.H2O4.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體呈無色。為探究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組成,所選試劑不正確的是(D)A.紫色石蕊試液 B.鋅粒C.大理石 D.稀鹽酸5.如圖是小明同學在實驗室進行的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HCl+NaOH===NaCl+H2O 。 (2)A2試管中的鹽酸是否有剩余 請結合小明的實驗說明理由 有剩余;A2試管中溶液顯無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溶液仍顯無色,說明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則A2試管中的鹽酸有剩余 。 知識點二 中和反應的應用6.若被蚊蟲叮咬(蚊蟲能分泌出蟻酸),為減輕癢痛可涂抹的物質是(D)A.檸檬水 B.食醋 C.食鹽水 D.純堿水7.中和反應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應用一定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C)A.服用含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量B.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D.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鞏固提升練 鞏固提升 遷移運用8.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A.鹽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氫分子B.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分子C.Na+和Cl-在該反應過程中沒有被消耗D.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9.(2023·荊州中考)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的是(C)A.加氫氧化銅固體生成藍色溶液B.加入鎂粉,沒有氣體生成C.測得該溶液的pH=7D.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10.(2023·宜昌中考)為了證明中和反應是否發生,小文同學做了如圖四個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B)A.甲實驗中,溶液仍為無色B.乙實驗,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C.丙實驗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D.丁實驗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自我挑戰】11.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探究氫氧化鈉與稀硫酸是否發生化學反應。(一)從溫度變化上探究:(1)甲同學將固體NaOH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試管中并振蕩,管壁發燙,得出酸堿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的結論,乙同學認為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 。 (2)乙同學將實驗改進:將稀硫酸慢慢滴入裝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出NaOH溶液溫度隨加入稀硫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①由圖知稀硫酸與NaOH溶液發生的反應是 放熱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B點表示的含義是 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②從A到B過程中,燒杯中溶液pH逐漸 變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③B到C的過程中,燒杯內溶液中的陽離子有 Na+、H+ (寫離子符號)。 (二)從指示劑上探究:(3)向盛有NaOH的酚酞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應,證明反應發生的實驗現象為 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 。 (4)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是 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 。 第3課時 中和反應教材核心練 梳理教材 直擊重點1.中和反應(1)概念: 作用生成 的反應。 (2)實質:中和反應的實質是酸中的 和堿中的 結合生成 的過程。 (3)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①中和反應常用于醫藥,如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可治療胃酸過多,其化學方程式為 。 ②利用中和反應可以處理工廠的 ,如可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廠的污水,其化學方程式為 。 ③利用中和反應可以改變土壤的 ,如農業上常用 來改良酸性土壤。 2.鹽的概念鹽是由 和 構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 和 。 易錯提醒 中和反應會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如NaOH+CO2===Na2CO3+H2O。基礎達標練 課時訓練 夯實基礎知識點一 中和反應及其探究1.(2024·揚州質檢)下列反應,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Zn+2HCl===ZnCl2+H2↑B.CuO+2HCl===CuCl2+H2OC.Cu(OH)2+H2SO4===CuSO4+2H2OD.SO2+2NaOH===Na2SO3+H2O2.小燒杯中盛有含石蕊的稀鹽酸。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燒杯中溶液顏色變化的順序是( )A.紫色→紅色→藍色B.紅色→紫色→藍色C.藍色→紅色→紫色D.紫色→藍色→紅色3.從微觀視角看物質的變化是化學特有的思維方式。如圖描述了NaOH溶液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C處應填入的物質化學式是( )A.NaCl B.NaOH C.HCl D.H2O4.向盛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硫酸,直至液體呈無色。為探究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組成,所選試劑不正確的是( )A.紫色石蕊試液 B.鋅粒C.大理石 D.稀鹽酸5.如圖是小明同學在實驗室進行的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A2試管中的鹽酸是否有剩余 請結合小明的實驗說明理由 。 知識點二 中和反應的應用6.若被蚊蟲叮咬(蚊蟲能分泌出蟻酸),為減輕癢痛可涂抹的物質是( )A.檸檬水 B.食醋 C.食鹽水 D.純堿水7.中和反應在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下列應用一定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A.服用含Al(OH)3的藥物治療胃酸過量B.使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D.用氫氧化鈉溶液洗滌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鞏固提升練 鞏固提升 遷移運用8.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鹽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氫分子B.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H+和OH-結合生成水分子C.Na+和Cl-在該反應過程中沒有被消耗D.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9.(2023·荊州中考)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的是( )A.加氫氧化銅固體生成藍色溶液B.加入鎂粉,沒有氣體生成C.測得該溶液的pH=7D.滴入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10.(2023·宜昌中考)為了證明中和反應是否發生,小文同學做了如圖四個實驗,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甲實驗中,溶液仍為無色B.乙實驗,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C.丙實驗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D.丁實驗中,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自我挑戰】11.某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探究氫氧化鈉與稀硫酸是否發生化學反應。(一)從溫度變化上探究:(1)甲同學將固體NaOH放入盛有稀硫酸的試管中并振蕩,管壁發燙,得出酸堿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的結論,乙同學認為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2)乙同學將實驗改進:將稀硫酸慢慢滴入裝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出NaOH溶液溫度隨加入稀硫酸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①由圖知稀硫酸與NaOH溶液發生的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B點表示的含義是 。 ②從A到B過程中,燒杯中溶液pH逐漸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③B到C的過程中,燒杯內溶液中的陽離子有 (寫離子符號)。 (二)從指示劑上探究:(3)向盛有NaOH的酚酞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應,證明反應發生的實驗現象為 。 (4)中和反應的微觀實質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2 第3課時 中和反應 - 學生版.docx 10.2 第3課時 中和反應.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