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三輪沖刺練習:專題二 能量與動量 培優點5 歸納法在解決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三輪沖刺練習:專題二 能量與動量 培優點5 歸納法在解決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簡介

培優點5 歸納法在解決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
多過程與各狀態的關系簡圖
過程1的末狀態為過程2的初狀態,過程2的末狀態為過程3的初狀態,……依此類推。
1.分析物體在某一過程中的運動情況時,將上一過程的末狀態的物理量作為此過程的初始物理量進行研究。
2.用歸納法分析多次碰撞問題
從第1次碰撞開始,研究兩物體之后的運動情況,分析幾次碰撞過程,通過歸納總結碰撞n次滿足的規律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求解。
1.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車,質量為m1,其左端放有質量為m2的鐵塊(可視為質點),若鐵塊隨同小車均以v0=3 m/s的速度向右做勻速運動,小車將與豎直墻壁發生正撞,碰撞時間忽略不計。碰撞時無動能損失,已知鐵塊與平板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鐵塊始終不從小車上掉下來。
(1)(2分)若m1>m2,小車與墻壁碰后,小車和鐵塊中誰的速度先達到零?鐵塊向右運動的最大位移為多少?
(2)(3分)若m1>m2,且滿足題意的小車最小長度為5 m,求m1與m2的比值為多少?
(3)(5分)若m1=1 kg,m2=2 kg,小車和墻第一次相碰后,小車運動的總路程為多少?
【點撥·提煉】 物塊與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與墻面發生彈性、無動能損失的碰撞 (1)若m物≤m板,僅發生一次碰撞,若m物>m板,將發生多次碰撞; (2)對于多次碰撞問題,可利用力學的三大觀點,歸納出速度、位移或時間等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再利用數學方法進一步歸納出通式,從而解決問題。
2.(2024·山東省實驗中學檢測)如圖所示,光滑水平軌道上放置質量為m的長板A,質量為3m的滑塊B(視為質點)置于A的左端,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在水平軌道上放著很多個滑塊(視為質點),滑塊的質量均為2m,編號依次為1、2、3、4、…、n、…。開始時長板A和滑塊B均靜止。現使滑塊B瞬間獲得向右的初速度v0,當A、B剛達到共速時,長板A恰好與滑塊1發生第1次彈性碰撞。經過一段時間,A、B再次剛達到共速時,長板A恰好與滑塊1發生第2次彈性碰撞,依次類推…;最終滑塊B恰好沒從長板A上滑落。重力加速度為g,滑塊間的碰撞均為彈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時間極短,求:
(1)(2分)開始時,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之間的距離d1;
(2)(2分)滑塊1與滑塊2之間的距離d2;
(3)(3分)長板A與滑塊1第1次碰撞后,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的最大距離;
(4)(5分)長板A的長度。
一、關鍵信息解讀
1.當A、B剛達到共速時,長板A恰好與滑塊1發生第1次彈性碰撞:
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之間的距離d1
2.經過一段時間,A、B再次剛達到共速時,長板A恰好與滑塊1發生第2次彈性碰撞:
通過分析A、B再次剛達到共速時,A在此過程中最大速度為v0,滑塊1碰后的速度為v0→若滑塊1仍未與滑塊2發生碰撞,A不可能追上滑塊1→滑塊1靜止
3.第三問長板A與滑塊1第1次碰撞后,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的最大距離:
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的最大距離本來屬于追及問題,若屬于追及問題,vA=v1時,兩者距離最大,但是根據第二問,A的速度和滑塊1相等時,兩者發生了碰撞,距離為0,故本題不屬于兩運動物體追及問題。
所以需要考慮滑塊1何時停下,經計算滑塊1碰后t12=停下,此時A仍在向左運動(tA=才停下),故本題轉化為最遠距離問題,A的速度減小到0時,A距離滑塊1最遠。
二、過程分析
B勻減速、A勻加速→B與A第一次共速(v共1)→A與滑塊1碰后做勻變速運動,先減速到零,后向右加速至v0(細節:0~v0與v0~v0位移之比1∶3),B在此過程中一直勻減速→B與A第二次共速(v共2),滑塊1此過程中已經與滑塊2碰撞并接替了滑塊2的位置,此后過程以此類推。
三、等比數列
1.研究過程:
A與滑塊1碰后瞬間至B與A下次共速瞬間。
2.速度成等比數列
3mv共1+mvA1=(m+3m)v共2
解得v共2=v共1
同理v共3=v共2,v共4=v共3…
拓展:vA2=vA1,vA3=vA2…
3.熱量、相對位移成等比數列
Q1=μ·3mgΔx1=×3m+m-(m+3m)
Q2=μ·3mgΔx2=×3m+ m-(m+3m)
==
同理==,
以此類推。
四、相對位移的兩種解法
解法1:系統能量守恒
思路:通過研究系統的能量守恒得出B和A的相對位移
過程分析:長板A與滑塊1第1次碰撞后,滑塊1與滑塊2速度互換,滑塊2與滑塊3速度互換,以此類推第n個滑塊以速度v1離開系統,同理長板A與滑塊1第1次碰撞后,第(n-1)個滑塊以速度v12離開系統……
v1=v0
v12=v1=×v0
v13=v12=()2×v0
……
系統的初狀態的能量等于第n個至第1個滑塊的動能之和與系統產生的熱能(滑塊B和長板A的動能接近無限小,可忽略)
×3m=×2m+×2m+×2m+…+μ·3mg·Δx
解法2:非慣性系,等比數列,以長板A為參考系,滑塊B相對長板A的加速度為向左的加速度4μg
第一階段:Δx0==
第二階段:Δx1==
Δx'==
Δx=Δx0+Δx'=
1.(多選)(2024·四川成都市三模)如圖所示,固定光滑曲面左側與光滑水平面平滑連接,水平面上依次放有2 024個質量均為2m的彈性物塊(所有物塊在同一豎直平面內),質量為m的0號物塊從曲面上高h處靜止釋放后沿曲面滑到水平面,以速度v0與1號物塊發生彈性正碰,0號物塊反彈后滑上曲面再原路返回,如此反復,2 024個彈性物塊兩兩間碰撞時無能量損耗,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所有物塊均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為g):
A.0號到2 024號所有物塊組成的系統全過程動量守恒
B.0號物塊最終動量大小為()2 024m
C.2 021號物塊最終速度為
D.2 024號物塊最終速度為
2.(2024·遼寧丹東市模擬)如圖所示,光滑絕緣足夠大的水平面位于勻強電場中,電場方向水平向右。兩小球A和B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位置連線與電場方向平行。兩小球質量分別為mA=m、mB=3m,A帶電荷量為q(q>0),B不帶電。初始兩小球間的距離為L。已知電場強度大小E=。現釋放小球A,A在靜電力作用下沿直線加速運動,與小球B發生彈性碰撞。兩小球可看成質點,碰撞時沒有電荷轉移,碰撞的時間極短。求:
(1)(2分)第一次碰撞后A和B的速度大小;
(2)(2分)在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之間,A與B間的最遠距離;
(3)(8分)在第n次碰撞到第(n+1)次碰撞之間,B的位移(n=1,2,3…)。
答案精析
高頻考點練
1.(1)鐵塊 2.25 m (2) (3) m
解析 (1)由動量定理知鐵塊的速度先達到零。對鐵塊從碰撞至速度為零,
由動能定理得
-μm2gxmax=0-m2
解得xmax==2.25 m
(2)研究小車與墻碰后過程,小車碰后速度等大反向,鐵塊繼續向右運動,規定向左為正方向,當小車與鐵塊向左達到共同速度v共時,兩者的相對位移對應小車的最小長度lmin,
由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m1v0-m2v0=(m1+m2)v共
μm2glmin=(m1+m2)-(m1+m2)
代入數據解得=
(3)設小車第一次與墻相撞后向左運動的路程為s1,由動能定理得:
-μm2gs1=0-m1
解得小車向左運動的最遠距離
s1= m
規定向右為正方向,小車與墻第1次碰后至第2次碰前(已與鐵塊同速),
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m1v0+m2v0=(m1+m2)v1
解得v1==v0
第二次相撞后小車向左運動的路程為s2,
由-μm2gs2=0-m1得=
同理可得小車與墻第(n-1)次碰后至第n次碰前,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m1vn-2+m2vn-2=(m1+m2)vn-1
解得vn-1==
以后每次相碰反彈向左運動的路程滿足
=()2,
則sn=sn-1
即s=2(s1+s2+s3+…+sn)
故s=2s1(1+q+q2+q3+…+qn-1)== m。
2.(1) (2) (3)
(4)
解析  (1)對A、B分析由動量守恒定律有3mv0=(m+3m)v10
對A分析有μ·3mgd1=m
解得d1=。
(2)長板A與滑塊1發生第1次彈性碰撞過程有mv10=mvA1+2mv1
m=m+×2m
結合上述解得=-v0
v1=v0
A、B第二次達到相同速度有
3mv10+m=(m+3m)v20
得v20=v0
滑塊1與滑塊2碰撞后速度發生交換,滑塊1碰后靜止,滑塊2滑動速度為v0
對A分析有μ·3mgd2=m-m
解得d2=。
(3)A、B發生相對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aA==3μg
aB=μg
從滑塊1第一次被碰后,直到滑塊1碰滑塊2,歷時t12==
A的速度反向減速到0,
歷時tA==
可知tA>t12
表明A的速度減小到0時,A距離滑塊1最遠,
最遠距離xmax=d2+
解得xmax=。
(4)由(2)知A與滑塊1第二次碰撞前速度為v20=v0=v10
A與滑塊1第二次碰撞有
mv20=m+2mv2
m=m+×2m
結合上述解得vA2=-v0
v2=v0,
以此類推有vn0=()n-1v10(n=1,2,3…)
vAn=-×()n-1v10(n=1,2,3…)
A、B的相對加速度a=4μg
第n次碰后相對速度vn相對=vn0+|vAn|=(1+)×()n-1v10
=()n-1v0
第n次碰后,B在A上滑行的路程ln==)n-1(n=1,2,3…)
第無窮次碰后,B在A上滑行的路程l=(1-)-1=
所以長板A的長度L=+l=。
補償強化練
1.BC [0號到2 024號所有物塊組成的系統全過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豎直方向所受合外力不為零,所以系統動量不守恒,故A錯誤;對0號物塊,從曲面上高h處到最低點過程中,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解得v0=由題可知,2 024個彈性物塊兩兩之間碰撞時交換速度,所以2 024號物塊最終速度是0號物塊與1號物塊發生彈性正碰后1號物塊的速度,由機械能守恒和動量守恒有m=mv0'2+×2mmv0=mv0'+2mv1,解得v1=v0'=-可知2 024號物塊最終速度為故D錯誤;0號與1號發生碰撞后,1號將與2號發生正碰,因兩者質量相同,將發生速度交換,1號將靜止。之后0號將繼續與1號發生第二次碰撞,同理可得,0號第二次碰撞后的速度為v0″=-()2最終0號物塊要與1號物塊碰撞2 024次,所以0號物塊最終動量大小為()2 024m故B正確;依上述分析可知2 021號物塊最終速度為1號物塊與0號物塊第4次碰撞后1號物塊的速度,0號物塊第3次碰撞后的速度大小為()3則2 021號物塊最終速度v=×()3=故C正確。]
2.(1)  (2)L
(3)2nL(n=1,2,3…)
解析 (1)A在靜電力作用下加速,到即將與B發生第一次碰撞,有qEL=m
解得v0=
A與B發生第一次彈性碰撞,
設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別為vA1、vB1,以碰撞前A球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
由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Av0=mAvA1+mBvB1
mA=mA+mB
解得vA1=-負號表示方向與v0方向相反,vB1=
(2)已知E=可知A的加速度等于a,
第一次碰后,當二者速度相同時,間距最大,
即vA1+at=vB1
解得t=
根據運動學公式得最大距離為
dmax=vB1t-(vA1t+at2)
解得dmax=L
(3)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時,
兩者位移相等,則有
vA1t1+a=vB1t1
解得t1=
此時A的速度vA2=vA1+at1=v0
B的速度仍為vB1,這段時間內B的位移
xB1=vB1t1==2L
之后發生第二次彈性碰撞,根據動量守恒
mAvA2+mBvB1=mAvA2'+mBvB2'
根據能量守恒
mA+mB=mAvA2'2+mBvB2'2
聯立解得vA2'=0,vB2'=v0
當二者即將第三次碰撞時有vB2't2=a
解得t2=
在這段時間內,B運動的位移
xB2=vB2't2==4L
之后二者第三次發生碰撞,碰前A的速度
vA3=at2=2v0
由動量守恒mAvA3+mBvB2'=mAvA3'+mBvB3'
由機械能守恒
mA+mBvB2'2=mAvA3'2+mBvB3'2
得碰后A速度為vA3'=
B速度為vB3'=
當二者即將第四次碰撞時
vB3't3=vA3't3+a
得t3=
在這段時間內,B運動的位移
xB3=vB3't3==6L
以此類推,可得出B每次碰后到下一次碰撞前,B向右的位移逐次增加2L,
即xB4=8L,xB5=10L…
即第n次碰撞到第(n+1)次碰撞之間,B的位移
xBn=2nL(n=1,2,3…)。(共48張PPT)
培優點5
歸納法在解決多物體多過程問題中的應用
專題二 能量與動量
知識聚焦
高頻考點練
內容索引
核心精講
補償強化練
多過程與各狀態的關系簡圖
過程1的末狀態為過程2的初狀態,過程2的末狀態為過程3的初狀態,……依此類推。
知識聚焦
PART ONE
1.分析物體在某一過程中的運動情況時,將上一過程的末狀態的物理量作為此過程的初始物理量進行研究。
2.用歸納法分析多次碰撞問題
從第1次碰撞開始,研究兩物體之后的運動情況,分析幾次碰撞過程,通過歸納總結碰撞n次滿足的規律或物理量之間的關系,進行求解。
核心精講
PART TWO
高頻考點練
PART THREE
1.如圖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平板小車,質量為m1,其左端放有質量為m2的鐵塊(可視為質點),若鐵塊隨同小車均以v0=3 m/s的速度向右做勻速運動,小車將與豎直墻壁發生正撞,碰撞時間忽略不計。碰撞時無動能損失,已知鐵塊與平板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鐵塊始終不從小車上掉下來。
(1)若m1>m2,小車與墻壁碰后,小車和鐵塊中誰的速度先達到零?鐵塊向右運動的最大位移為多少?
答案 鐵塊 2.25 m 
由動量定理知鐵塊的速度先達到零。對鐵塊從碰撞至速度為零,
由動能定理得-μm2gxmax=0-m2
解得xmax==2.25 m
(2)若m1>m2,且滿足題意的小車最小長度為5 m,求m1與m2的比值為多少?
答案  
研究小車與墻碰后過程,小車碰后速度等大反向,鐵塊繼續向右運動,規定向左為正方向,當小車與鐵塊向左達到共同速度v共時,兩者的相對位移對應小車的最小長度lmin,
由動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得
m1v0-m2v0=(m1+m2)v共
μm2glmin=(m1+m2)-(m1+m2)
代入數據解得=
(3)若m1=1 kg,m2=2 kg,小車和墻第一次相碰后,小車運動的總路程為多少?
答案  m
設小車第一次與墻相撞后向左運動的路程為s1,由動能定理得:
-μm2gs1=0-m1
解得小車向左運動的最遠距離s1= m
規定向右為正方向,小車與墻第1次碰后至第2次碰前(已與鐵塊同速),
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m1v0+m2v0=(m1+m2)v1
解得v1==v0
第二次相撞后小車向左運動的路程為s2,
由-μm2gs2=0-m1=
同理可得小車與墻第(n-1)次碰后至第n次碰前,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m1vn-2+m2vn-2=(m1+m2)vn-1
解得vn-1==
以后每次相碰反彈向左運動的路程滿足
=()2,
則sn=sn-1
即s=2(s1+s2+s3+…+sn)
故s=2s1(1+q+q2+q3+…+qn-1)== m。
點撥·提煉
物塊與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與墻面發生彈性、無動能損失的碰撞
(1)若m物≤m板,僅發生一次碰撞,若m物>m板,將發生多次碰撞;
(2)對于多次碰撞問題,可利用力學的三大觀點,歸納出速度、位移或時間等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再利用數學方法進一步歸納出通式,從而解決問題。
2.(2024·山東省實驗中學檢測)如圖所示,光滑水平軌道上放置質量為m的長板A,質量為3m的滑塊B(視為質點)置于A的左端,A與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在水平軌道上放著很多個滑塊(視為質點),滑塊的質量均為2m,編號依次為1、2、3、4、…、n、…。開始時長板A和滑塊B均靜止。現使滑塊B瞬間獲得向右的初速度v0,當A、B剛達到共速時,長板A恰好與滑塊1發生第1次彈性碰撞。經過一段時間,A、B再次剛達到共速時,長板A恰好與滑塊1發生第2次彈性碰撞,依次類推…;最終滑塊B恰好沒從長
板A上滑落。重力加速度為g,滑塊間的碰撞均為彈性碰撞,且每次碰撞時間極短,求:
(1)開始時,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之間的距離d1;
答案  
對A、B分析由動量守恒定律有
3mv0=(m+3m)v10
對A分析有μ·3mgd1=m
解得d1=。
(2)滑塊1與滑塊2之間的距離d2;
答案  
長板A與滑塊1發生第1次彈性碰撞過程有
mv10=mvA1+2mv1
m=m+×2m
結合上述解得=-v0
v1=v0
A、B第二次達到相同速度有
3mv10+m=(m+3m)v20
得v20=v0
滑塊1與滑塊2碰撞后速度發生交換,
滑塊1碰后靜止,滑塊2滑動速度為v0
對A分析有μ·3mgd2=m-m
解得d2=。
(3)長板A與滑塊1第1次碰撞后,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的最大距離;
答案  
A、B發生相對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A==3μg
aB=μg
從滑塊1第一次被碰后,直到滑塊1碰滑塊2,歷時t12==
A的速度反向減速到0,歷時tA==
可知tA>t12
表明A的速度減小到0時,A距離滑塊1最遠,
最遠距離xmax=d2+
解得xmax=。
(4)長板A的長度。
答案 
由(2)知A與滑塊1第二次碰撞前速度為v20=v0=v10
A與滑塊1第二次碰撞有
mv20=m+2mv2
m=m+×2m
結合上述解得vA2=-v0
v2=v0,
以此類推有vn0=()n-1v10(n=1,2,3…)
vAn=-×()n-1v10(n=1,2,3…)
A、B的相對加速度a=4μg
第n次碰后相對速度vn相對=vn0+|vAn|=(1+)×()n-1v10=()n-1v0
第n次碰后,B在A上滑行的路程ln==)n-1(n=1,2,3…)
第無窮次碰后,B在A上滑行的路程l=(1-)-1=
所以長板A的長度L=+l=。
一、關鍵信息解讀
1.當A、B剛達到共速時,長板A恰好與滑塊1發生第1次彈性碰撞:
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之間的距離d1
2.經過一段時間,A、B再次剛達到共速時,長板A恰好與滑塊1發生第2次彈性碰撞:
通過分析A、B再次剛達到共速時,A在此過程中最大速度為v0,滑塊1碰后的速度為v0→若滑塊1仍未與滑塊2發生碰撞,A不可能追上滑塊1→滑塊1靜止
3.第三問長板A與滑塊1第1次碰撞后,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的最大距離:
長板A的右端與滑塊1的最大距離本來屬于追及問題,若屬于追及問題,vA=v1時,兩者距離最大,但是根據第二問,A的速度和滑塊1相等時,兩者發生了碰撞,距離為0,故本題不屬于兩運動物體追及問題。
所以需要考慮滑塊1何時停下,經計算滑塊1碰后t12=停下,此時A仍在向左運動(tA=才停下),故本題轉化為最遠距離問題,A的速度減小到0時,A距離滑塊1最遠。
二、過程分析
B勻減速、A勻加速→B與A第一次共速(v共1)→A與滑塊1碰后做勻變速運動,先減速到零,后向右加速至v0(細節:0~v0與v0~v0位移之比1∶3),B在此過程中一直勻減速→B與A第二次共速(v共2),滑塊1此過程中已經與滑塊2碰撞并接替了滑塊2的位置,此后過程以此類推。
三、等比數列
1.研究過程:
A與滑塊1碰后瞬間至B與A下次共速瞬間。
2.速度成等比數列
3mv共1+mvA1=(m+3m)v共2
解得v共2=v共1
同理v共3=v共2,v共4=v共3…
拓展:vA2=vA1,vA3=vA2…
3.熱量、相對位移成等比數列
Q1=μ·3mgΔx1=×3m+m-(m+3m)
Q2=μ·3mgΔx2=×3m+ m-(m+3m)
==
同理==,
以此類推。
四、相對位移的兩種解法
解法1:系統能量守恒
思路:通過研究系統的能量守恒得出B和A的相對位移
過程分析:長板A與滑塊1第1次碰撞后,滑塊1與滑塊2速度互換,滑塊2與滑塊3速度互換,以此類推第n個滑塊以速度v1離開系統,同理長板A與滑塊1第1次碰撞后,第(n-1)個滑塊以速度v12離開系統……
v1=v0
v12=v1=×v0
v13=v12=()2×v0
……
系統的初狀態的能量等于第n個至第1個滑塊的動能之和與系統產生的熱能(滑塊B和長板A的動能接近無限小,可忽略)
×3m=×2m+×2m+×2m+…+μ·3mg·Δx
解法2:非慣性系,等比數列,以長板A為參考系,滑塊B相對長板A的加速度為向左的加速度4μg
第一階段:Δx0==
第二階段:Δx1==
Δx'==
Δx=Δx0+Δx'=
1
2
補償強化練
PART FOUR
1.(多選)(2024·四川成都市三模)如圖所示,固定光滑曲面左側與光滑水平面平滑連接,水平面上依次放有2 024個質量均為2m的彈性物塊(所有物塊在同一豎直平面內),質量為m的0號物塊從曲面上高h處靜止釋放后沿曲面滑到水平面,以速度v0與1號物塊發生彈性正碰,0號物塊反彈后滑上曲面再原路返回,如此反復,2 024個彈性物塊兩兩間碰撞時無能量損耗,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所有物塊均可視為質點,重力加速度為g)
1
2
A.0號到2 024號所有物塊組成的系統全過程動量守恒
B.0號物塊最終動量大小為()2 024m
C.2 021號物塊最終速度為
D.2 024號物塊最終速度為


1
2
0號到2 024號所有物塊組成的系統全過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豎直方向所受合外力不為零,所以系統動量不守恒,故A錯誤;
對0號物塊,從曲面上高h處到最低點過程中,根據機械能守恒定律有mgh=m,解得v0=,由題可知,2 024個彈性物塊兩兩之間碰撞時交換速度,所以2 024號物塊最終速度是0號物塊與1號物塊發生彈性正碰后1號物塊的速度,由機械能守恒和動量守恒有m=mv0'2+×2m,mv0=mv0'+2mv1,解得v1=,v0'=-,可知2 024號物塊最終速度為,故D錯誤;
1
2
0號與1號發生碰撞后,1號將與2號發生正碰,因兩者質量相同,將發生速度交換,1號將靜止。之后0號將繼續與1號發生第二次碰撞,同理可得,0號第二次碰撞后的速度為v0″=-()2,最終0號物塊要與1號物塊碰撞2 024次,所以0號物塊最終動量大小為()2 024m,故B正確;
依上述分析可知2 021號物塊最終速度為1號物塊與0號物塊第4次碰撞后1號物塊的速度,0號物塊第3次碰撞后的速度大小為()3,則2 021號物塊最終速度v=×()3=,故C正確。
1
2
2.(2024·遼寧丹東市模擬)如圖所示,光滑絕緣足夠大的水平面位于勻強電場中,電場方向水平向右。兩小球A和B放置在水平面上,其位置連線與電場方向平行。兩小球質量分別為mA=m、mB=3m,A帶電荷量為q(q>0),B不帶電。初始兩小球間的距離為L。已知電場強度大小E=。現釋放小球A,A在靜電力作用下沿直線加速運動,與小球B發生彈性碰撞。兩小球可看成質點,碰撞時沒有電荷轉移,碰撞的時間極短。求:
(1)第一次碰撞后A和B的速度大小;
答案   
1
2
A在靜電力作用下加速,到即將與B發生第一次碰撞,有qEL=m
解得v0=
A與B發生第一次彈性碰撞,
設碰撞后A、B的速度分別為vA1、vB1,以碰撞前A球速度v0的方向為正方向
由動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有
mAv0=mAvA1+mBvB1
1
2
mA=mA+mB
解得vA1=-,負號表示方向與v0方向相反,
vB1=
1
2
(2)在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之間,A與B間的最遠距離;
答案 L 
1
2
已知E=,可知A的加速度等于a,
第一次碰后,當二者速度相同時,間距最大,
即vA1+at=vB1
解得t=
根據運動學公式得最大距離為
dmax=vB1t-(vA1t+at2)
解得dmax=L
1
2
(3)在第n次碰撞到第(n+1)次碰撞之間,B的位移(n=1,2,3…)。
答案 2nL(n=1,2,3…)
1
2
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時,兩者位移相等,則有
vA1t1+a=vB1t1
解得t1=
此時A的速度vA2=vA1+at1=v0
B的速度仍為vB1,這段時間內B的位移
xB1=vB1t1==2L
之后發生第二次彈性碰撞,根據動量守恒
mAvA2+mBvB1=mAvA2'+mBvB2'
1
2
根據能量守恒
mA+mB=mAvA2'2+mBvB2'2
聯立解得vA2'=0,vB2'=v0
當二者即將第三次碰撞時有vB2't2=a
解得t2=
在這段時間內,B運動的位移
xB2=vB2't2==4L
1
2
之后二者第三次發生碰撞,碰前A的速度
vA3=at2=2v0
由動量守恒mAvA3+mBvB2'=mAvA3'+mBvB3'
由機械能守恒
mA+mBvB2'2=mAvA3'2+mBvB3'2
得碰后A速度為vA3'=
B速度為vB3'=
1
2
當二者即將第四次碰撞時
vB3't3=vA3't3+a
得t3=
在這段時間內,B運動的位移
xB3=vB3't3==6L
以此類推,可得出B每次碰后到下一次碰撞前,B向右的位移逐次增加2L,
1
2
即xB4=8L,xB5=10L…
即第n次碰撞到第(n+1)次碰撞之間,B的位移
xBn=2nL(n=1,2,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临猗县| 临颍县| 平安县| 贺兰县| 平南县| 正蓝旗| 蕲春县| 贵溪市| 商城县| 通州市| 锦州市| 云和县| 饶河县| 普洱| 万源市| 蒙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大荔县| 西平县| 贵溪市| 石渠县| 和田县| 永顺县| 石渠县| 马关县| 四川省| 德江县| 志丹县| 行唐县| 茌平县| 安福县| 临沂市| 五常市| 新竹县| 三亚市| 武乡县| 舞钢市| 轮台县| 文水县|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