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三輪沖刺練習(xí):專題四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光學(xué) 電磁波 微專題15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課件 練習(xí),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三輪沖刺練習(xí):專題四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光學(xué) 電磁波 微專題15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課件 練習(xí),共2份)

資源簡介

專題四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光學(xué) 電磁波
微專題15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1.簡諧運動
(1)判斷是否為簡諧運動的方法:①回復(fù)力是否滿足F=-kx;②加速度是否滿足a=-x。
(2)對稱性:振動質(zhì)點關(guān)于平衡位置對稱的兩點,x、F、a、v、動能Ek、勢能Ep的大小均相等,其中F、a與x方向相反,v與x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彈簧振子周期公式T=2π,m為振子質(zhì)量,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4)單擺周期公式T=2π;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g=。
2.共振:驅(qū)動力的頻率等于物體的固有頻率時,物體做受迫振動的振幅最大。
3.機械波
(1)波的傳播特點
①沿波的傳播方向上各質(zhì)點的起振方向與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②介質(zhì)中各質(zhì)點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并不隨波遷移。
③沿波的傳播方向上,波每個周期傳播一個波長的距離。
④在波的傳播方向上,平衡位置間的距離為nλ(n=1,2,3…)的質(zhì)點,振動步調(diào)總相同;平衡位置間的距離為(2n+1)(n=0,1,2,3…)的質(zhì)點,振動步調(diào)總相反。
(2)波長、波速和頻率的關(guān)系
v=λf或v=
波速v:由介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
頻率f:由波源決定,等于波源的振動頻率。
(3)波的多解問題
①波傳播方向的雙向性:在題目未給出波的傳播方向時,要考慮到波可沿正向或負向傳播。
②波的圖像的周期性:相隔時間為周期整數(shù)倍的兩個時刻的波形相同,從而使題目出現(xiàn)多解的可能。
(4)波的疊加問題
①波源振動情況相同,振動加強的條件為Δx=nλ(n=0,1,2…),振動減弱的條件為Δx=(2n+1)(n=0,1,2…);
波源振動情況相反,振動加強的條件為Δx=(2n+1)(n=0,1,2…),振動減弱的條件為Δx=nλ(n=0,1,2…)。
②振動加強點的位移隨時間而改變,振幅為兩列波振幅之和A1+A2。
考點一 機械振動
1.(2024·河北卷·6)如圖,一電動機帶動輕桿在豎直框架平面內(nèi)勻速轉(zhuǎn)動,輕桿一端固定在電動機的轉(zhuǎn)軸上,另一端懸掛一紫外光筆,轉(zhuǎn)動時紫外光始終豎直投射至水平鋪開的感光紙上,沿垂直于框架的方向勻速拖動感光紙,感光紙上就畫出了描述光點振動的x-t圖像。已知輕桿在豎直面內(nèi)長0.1 m,電動機轉(zhuǎn)速為12 r/min,該振動的圓頻率和光點在12.5 s內(nèi)通過的路程分別為:
A.0.2 rad/s,1.0 m B.0.2 rad/s,1.25 m
C.1.26 rad/s,1.0 m D.1.26 rad/s,1.25 m
2.(多選)(2024·山西晉中市二模)一質(zhì)點做簡諧運動時其相對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簡諧運動的周期為5×10-2 s,振幅為28 cm
B.該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x=14sin (50πt+) cm
C.t=0.5×10-2 s時質(zhì)點的速度最大,且方向沿x軸負方向
D.t=0.5×10-2 s時質(zhì)點的位移為-7 cm
3.(2024·廣東省模擬)如圖,用兩根完全相同、不可伸長的輕繩將小沙包(大小可忽略)對稱地吊在空中,輕推小沙包,測得其在垂直紙面平面內(nèi)做簡諧運動的周期為T0,已知每根輕繩的長度為L,小沙包的質(zhì)量為m,則小沙包靜止時,每根繩子張力為:
A. B. C. D.
考點二 機械波的形成與傳播
4.(2024·江蘇卷·7)如圖所示,水面上有O、A、B三點共線,OA=2AB,t=0時刻在O點的水面給一個擾動,t1時刻A開始振動,則B開始振動的時刻為:
A.t1 B. C.2t1 D.
5.(2024·湖南卷·2)如圖,健身者在公園以每分鐘60次的頻率上下抖動長繩的一端,長繩自右向左呈現(xiàn)波浪狀起伏,可近似為單向傳播的簡諧橫波。長繩上A、B兩點平衡位置相距6 m,t0時刻A點位于波谷,B點位于波峰,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波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波長為3 m B.波速為12 m/s
C.t0+0.25 s時刻,B點速度為0 D.t0+0.50 s時刻,A點速度為0
6.(多選)(2024·重慶市模擬)如圖(a)所示,一簡諧橫波在均勻介質(zhì)中由a點向b點直線傳播,a、b相距7 m。當(dāng)波傳到b點開始計時,a、b兩點的振動圖像如圖(b)所示。則:
A.b點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 B.a點起振方向沿y軸負方向
C.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1 m/s D.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3 m/s
【點撥·提煉】 波的多解問題的常用思路: 一般采用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即找出一個周期內(nèi)滿足條件的Δt或Δx,若時間關(guān)系不明確,則有t=nT+Δt(n=0,1,2…);若距離關(guān)系不明確,則有x=nλ+Δx(n=0,1,2…)。步驟如下: (1)根據(jù)初、末兩時刻的波形確定傳播距離與波長的關(guān)系通式; (2)根據(jù)題設(shè)條件判斷是唯一解還是多解; (3)根據(jù)波速公式v=或v==λf求波速。
考點三 振動圖像與波的圖像的綜合應(yīng)用
7.(2024·北京市海淀區(qū)二模)位于坐標(biāo)原點的質(zhì)點從t=0時開始沿y軸振動,形成一列沿x軸傳播的簡諧波,t=0.5 s時的波形如圖所示,此時x=0處的質(zhì)點位于波峰位置。圖中能正確描述x=2 m處質(zhì)點振動的圖像是:
A          B
C D
【點撥·提煉】 處理波的圖像和振動圖像結(jié)合的問題時,需在波的圖像中確定研究的質(zhì)點的位置,在振動圖像中確定研究的時刻,然后結(jié)合兩個圖像進行求解。
8.(多選)如圖a所示,在xOy平面內(nèi)有S1和S2兩個波源分別位于x1=-0.2 m和x2=1.2 m處,振動方向與xOy平面垂直并向周圍空間傳播,圖像分別如圖b、c所示,t=0時刻同時開始振動,波速為v=2 m/s。M為xOy平面內(nèi)一點,Δr=MS2-MS1,整個空間有均勻分布的介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x=1.0 m處的質(zhì)點開始振動方向沿z軸正方向
兩列波相遇后,x=0.6 m處的質(zhì)點位移不可能為零
兩列波相遇后,x=0.5 m處的質(zhì)點振動減弱
若Δr=0.2 m,從兩列波在M點相遇開始計時,經(jīng)過0.2 s,M點走過的路程為160 cm
考點四 波的疊加和干涉
9.(多選)(2024·山東卷·9)甲、乙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x軸相向傳播,波速均為2 m/s。t=0時刻二者在x=2 m處相遇,波形圖如圖所示。關(guān)于平衡位置在x=2 m處的質(zhì)點P,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0
B.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2 cm
C.t=1.0 s時,P向y軸正方向運動
D.t=1.0 s時,P向y軸負方向運動
10.(多選)(2024·福建泉州市二模)A、B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介質(zhì)中沿x軸正負兩個方向相向傳播,t=0時刻波形如圖所示。已知波速均為v=20 cm/s,兩波源(圖中位置未標(biāo)出)持續(xù)振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B.兩列波會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
C.x=6 cm處的質(zhì)點是振動減弱點
D.1.8 s時,x=12 cm處的質(zhì)點沿y軸負向振動
1.(2024·安徽卷·3)某儀器發(fā)射甲、乙兩列橫波,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相向傳播,波速v大小相等。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則這兩列橫波:
A.在x=9.0 m處開始相遇 B.在x=10.0 m處開始相遇
C.波峰在x=10.5 m處相遇 D.波峰在x=11.5 m處相遇
2.(2024·北京卷·9)圖甲為用手機和輕彈簧制作的一個振動裝置。手機加速度傳感器記錄了手機在豎直方向的振動情況,以向上為正方向,得到手機振動過程中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為正弦曲線,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彈簧彈力為0
B.t=0.2 s時,手機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C.從t=0至t=0.2 s,手機的動能增大
D.a隨t變化的關(guān)系式為a=4sin (2.5πt) m/s2
3.(2024·浙江6月選考·9)如圖所示,不可伸長的光滑細線穿過質(zhì)量為0.1 kg的小鐵球,兩端A、B懸掛在傾角為30°的固定斜桿上,間距為1.5 m。小球平衡時,A端細線與桿垂直;當(dāng)小球受到垂直紙面方向的擾動做微小擺動時,等效于懸掛點位于小球重垂線與AB交點的單擺,重力加速度g=10 m/s2,則:
A.擺角變小時,周期變大
B.小球擺動周期約為2 s
C.小球平衡時,A端拉力大小為 N
D.小球平衡時,A端拉力小于B端拉力
4.(多選)(2024·重慶卷·10)一列沿x軸傳播的簡諧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甲所示,一平衡位置與坐標(biāo)原點距離為3米的質(zhì)點從該時刻開始的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若該波的波長大于3米。則:
A.最小波長為 m
B.頻率為 Hz
C.最大波速為 m/s
D.從該時刻開始2 s內(nèi)該質(zhì)點運動的路程為(4-) cm
答案精析
高頻考點練
1.C [紫外光在紙上的投影做的是簡諧運動,電動機的轉(zhuǎn)速為n=12 r/min=0.2 r/s,
該振動的圓頻率ω=2πn=0.4π rad/s≈1.26 rad/s,
周期為T==5 s;簡諧運動的振幅即為輕桿的長度A=0.1 m,t=12.5 s=2.5T,則光點在12.5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2.5×4A=1.0 m,故選C。]
2.BD [由題圖可知該簡諧運動的周期T=4×10-2 s,振幅A=14 cm,A項錯誤;由ω==50π rad/s,所以質(zhì)點做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x=14sin (50πt+) cm或x=14sin (50πt-) cm,B項正確;t=0.5×10-2 s時質(zhì)點沒有位于平衡位置,速度不是最大,質(zhì)點沿x軸正方向運動,C項錯誤;當(dāng)t=0.5×10-2 s時質(zhì)點的位移為x=14sin (50πt+) cm=-14× cm=-7 cm,D項正確。]
3.A [依題意,小沙包做簡諧運動,設(shè)等效擺長為l,則有T0=2π對小沙包受力分析,如圖,根據(jù)相似三角形可得=聯(lián)立解得FT=故選A。]
4.B [機械波的波速v不變,設(shè)OA=2AB=2L,可得t1=tAB==t1,故B振動的時刻為t=t1+tAB=t1,故選B。]
5.D [畫出t0時刻A、B兩點間波形如圖所示
可知xAB=λ=6 m
解得λ=4 m,A錯誤;
波源的振動頻率為f= Hz=1 Hz
故波速為v=λf=4 m/s,B錯誤;
質(zhì)點的振動周期為T==1 s,因為0.25 s=故B點在t0+0.25 s時刻運動到平衡位置,速度最大,C錯誤;
0.5 s=故A點在t0+0.5 s時刻運動到波峰,速度為0,D正確。]
6.AC [由題圖(b)可知周期T=4 s,t=0時刻b向上振動,機械波在傳播過程中,各質(zhì)點起振方向都相同,故a、b點起振方向都沿y軸正方向,故A正確,B錯誤;t=0時刻a在波谷、b在平衡位置向上運動,波由a向b傳播,分析可知xab=λ+nλ(n=0,1,2…),解得λ=(n=0,1,2…),波速v== m/s(n=0,1,2…),當(dāng)v=1 m/s時,n=1,當(dāng)v=3 m/s時,n無法取整數(shù),故C正確,D錯誤。]
7.A [根據(jù)波形圖可得T=0.5 s,解得周期T=2 s,由λ=1 m,解得波長為λ=4 m,該波的波速為v==2 m/s,所以波傳到x=2 m經(jīng)過的時間為t1==1 s,根據(jù)波形圖可知,振源的起振方向向上,則經(jīng)過1 s波傳到x=2 m時,質(zhì)點開始向上振動,故選A。]
8.CD [S2產(chǎn)生的波先傳到x=1.0 m處,由圖c可知S2波源的起始振動方向沿z軸負方向,故x=1.0 m處的質(zhì)點開始振動方向沿z軸負方向,故A錯誤;
兩列波的波長為 λ=vT=0.4 m
兩列波的起振方向相反,故質(zhì)點離兩波源距離差為半波長的偶數(shù)倍為振動減弱點,質(zhì)點離兩波源距離差為半波長的奇數(shù)倍為振動加強點。x=0.6 m處的質(zhì)點離兩波源的距離差為0.2 m,為半波長的奇數(shù)倍,故為振動加強點。振動加強點只是振幅變大,位移是時刻變化的,可以為零,故B錯誤;
x=0.5 m處的質(zhì)點離兩波源的距離差為零,為半波長的偶數(shù)倍,故為振動減弱點,故C正確;
Δr=0.2 m為半波長的奇數(shù)倍,M點為振動加強點,經(jīng)過0.2 s,M點走過的路程為s=4A=4×40 cm=160 cm,故D正確。]
9.BC [T1==2 s,T2==1 s
Δt1=0.5 s==
甲波經(jīng)0.5 sP質(zhì)點處于波谷,
乙波經(jīng)0.5 sP質(zhì)點在平衡位置
根據(jù)疊加原理可知,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2 cm,故A錯誤,B正確;
Δt2=1.0 s==T2,
經(jīng)1.0 s甲波在P點引起的振動向上,乙波在P點引起的振動也向上,
根據(jù)疊加原理可知,t=1.0 s時,P向y軸正方向運動,故C正確,D錯誤。]
10.BD [根據(jù)同側(cè)法可知,A波的起振方向沿y軸負方向,B波的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可知兩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故A錯誤;根據(jù)題圖可知,兩列波的波長均為24 cm,則兩列波的頻率均為f== Hz,頻率相同,可知兩列波會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故B正確;根據(jù)題圖可知,t=0時刻,x=6 cm處的質(zhì)點位置是兩波谷重疊,可知x=6 cm處的質(zhì)點是振動加強點,故C錯誤;根據(jù)題圖可知,再經(jīng)過四分之一周期,x=12 cm處的質(zhì)點位置是A波的波谷與B波的波峰重合疊加,即該質(zhì)點是振動減弱點,由于B振幅大一些,可知此時質(zhì)點位于波峰,即在0時刻,x=12 cm處的質(zhì)點沿y軸正向振動。結(jié)合上述可知,波的周期T==1.2 s,由1.8 s=T+T可知,1.8 s時,x=12 cm處的質(zhì)點沿y軸負向振動,故D正確。]
補償強化練
1.C [由題意可知兩列波的波速相同,所以相同時間內(nèi)傳播的距離相同,故兩列橫波在x=11.0 m處開始相遇,故A、B錯誤;
甲波峰的橫坐標(biāo)為x1=5.0 m,乙波峰的橫坐標(biāo)為x2=16.0 m,由于兩列波的波速相同,
所以波峰在x'=5.0 m+ m=10.5 m處相遇,故C正確,D錯誤。]
2.D [由題圖乙知,t=0時,手機加速度為0,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彈簧彈力大小為F=mg,A錯誤;由題圖乙知,t=0.2 s時,手機的加速度為正,則手機位于平衡位置下方,B錯誤;由題圖乙知,從t=0至t=0.2 s,手機的加速度增大,手機從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處運動,速度減小,動能減小,C錯誤;由題圖乙知T=0.8 s,則ω==2.5π rad/s,則a隨t變化的關(guān)系式為a=4sin(2.5πt) m/s2,D正確。]
3.B [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周期與擺角無關(guān),故A錯誤;
同一根光滑細線,A端拉力大小等于B端拉力大小,平衡時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
可得2FAcos 30°=mg
解得FA=FB== N
故C、D錯誤;
根據(jù)幾何知識可知擺長為L==1 m,故周期為T=2π≈2 s,故B正確。]
4.BD [根據(jù)題圖乙寫出平衡位置與坐標(biāo)原點距離為3米的質(zhì)點的振動方程y=Asin (ωt+φ),A=1.0 cm,代入點(0)和(2,0),解得φ=ω=可得T=2.4 s,f= Hz,故B正確;在題圖甲中標(biāo)出位移為 cm的質(zhì)點,如圖所示,若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則該質(zhì)點為Q點,沿x軸負方向傳播則該質(zhì)點為P點,則波長可能為λ=3 m,即λ=18 m,或λ'=3 m,即λ'=9 m,故A錯誤;根據(jù)v=可得v=7.5 m/s,v'=3.75 m/s,故C錯誤;根據(jù)題圖乙計算該質(zhì)點在2 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s=(1+1+1+1-) cm=(4-) cm,故D正確。](共41張PPT)
微專題15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專題四 機械振動與機械波 光學(xué) 電磁波
知識聚焦
高頻考點練
內(nèi)容索引
核心精講
補償強化練
知識聚焦
PART ONE
1.簡諧運動
(1)判斷是否為簡諧運動的方法:①回復(fù)力是否滿足F=-kx;②加速度是否滿足a=-x。
(2)對稱性:振動質(zhì)點關(guān)于平衡位置對稱的兩點,x、F、a、v、動能Ek、勢能Ep的大小均相等,其中F、a與x方向相反,v與x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彈簧振子周期公式T=2π,m為振子質(zhì)量,k是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
(4)單擺周期公式T=2π;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g=。
核心精講
PART TWO
2.共振:驅(qū)動力的頻率等于物體的固有頻率時,物體做受迫振動的振幅最大。
3.機械波
(1)波的傳播特點
①沿波的傳播方向上各質(zhì)點的起振方向與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②介質(zhì)中各質(zhì)點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動,并不隨波遷移。
③沿波的傳播方向上,波每個周期傳播一個波長的距離。
④在波的傳播方向上,平衡位置間的距離為nλ(n=1,2,3…)的質(zhì)點,振
動步調(diào)總相同;平衡位置間的距離為(2n+1)(n=0,1,2,3…)的質(zhì)點,
振動步調(diào)總相反。
(2)波長、波速和頻率的關(guān)系
v=λf或v=
波速v:由介質(zhì)本身的性質(zhì)決定。
頻率f:由波源決定,等于波源的振動頻率。
(3)波的多解問題
①波傳播方向的雙向性:在題目未給出波的傳播方向時,要考慮到波可沿正向或負向傳播。
②波的圖像的周期性:相隔時間為周期整數(shù)倍的兩個時刻的波形相同,從而使題目出現(xiàn)多解的可能。
(4)波的疊加問題
①波源振動情況相同,振動加強的條件為Δx=nλ(n=0,1,2…),振動減弱的條件為Δx=(2n+1)(n=0,1,2…);
波源振動情況相反,振動加強的條件為Δx=(2n+1)(n=0,1,2…),振動減弱的條件為Δx=nλ(n=0,1,2…)。
②振動加強點的位移隨時間而改變,振幅為兩列波振幅之和A1+A2。
1
2
3
4
5
6
7
8
9
高頻考點練
PART THREE
考點一 機械振動
1.(2024·河北卷·6)如圖,一電動機帶動輕桿在豎直框架平面內(nèi)勻速轉(zhuǎn)動,輕桿一端固定在電動機的轉(zhuǎn)軸上,另一端懸掛一紫外光筆,轉(zhuǎn)動時紫外光始終豎直投射至水平鋪開的感光紙上,沿垂直于框架的方向勻速拖動感光紙,感光紙上就畫出了描述光點振動的x-t圖像。已知輕桿在豎直面內(nèi)長0.1 m,電動機轉(zhuǎn)速為12 r/min,該振動的圓頻率
和光點在12.5 s內(nèi)通過的路程分別為
A.0.2 rad/s,1.0 m B.0.2 rad/s,1.25 m
C.1.26 rad/s,1.0 m D.1.26 rad/s,1.25 m

10
1
2
3
4
5
6
7
8
9
紫外光在紙上的投影做的是簡諧運動,電動機
的轉(zhuǎn)速為n=12 r/min=0.2 r/s,
該振動的圓頻率ω=2πn=0.4π rad/s≈1.26 rad/s,
周期為T==5 s;簡諧運動的振幅即為輕桿的長度A=0.1 m,t=12.5 s =2.5T,則光點在12.5 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s=2.5×4A=1.0 m,故選C。
10
1
2
3
4
5
6
7
8
9
2.(多選)(2024·山西晉中市二模)一質(zhì)點做簡諧運動時其相對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圖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簡諧運動的周期為5×10-2 s,振幅為28 cm
B.該簡諧運動的表達式為x=14sin (50πt+) cm
C.t=0.5×10-2 s時質(zhì)點的速度最大,且方向沿x
軸負方向
D.t=0.5×10-2 s時質(zhì)點的位移為-7 cm


10
1
2
3
4
5
6
7
8
9
式為x=14sin (50πt+) cm或x=14sin (50πt-) cm,B項正確;
t=0.5×10-2 s時質(zhì)點沒有位于平衡位置,速度不是最大,質(zhì)點沿x軸正方向運動,C項錯誤;
當(dāng)t=0.5×10-2 s時質(zhì)點的位移為x=14sin (50πt+) cm=-14× cm=
-7 cm,D項正確。
由題圖可知該簡諧運動的周期T=4×10-2 s,振幅A=14 cm,A項錯誤;
由ω==50π rad/s,所以質(zhì)點做簡諧運動的表達
10
1
2
3
4
5
6
7
8
9
3.(2024·廣東省模擬) 如圖,用兩根完全相同、不可伸長的輕繩將小沙包(大小可忽略)對稱地吊在空中,輕推小沙包,測得其在垂直紙面平面內(nèi)做簡諧運動的周期為T0,已知每根輕繩的長度為L,小沙包的質(zhì)量為m,則小沙包靜止時,每根繩子張力為
A. B.
C. D.

10
1
2
3
4
5
6
7
8
9
依題意,小沙包做簡諧運動,設(shè)等效擺長為l,則有T0=2π對小沙包受力分析,如圖,根據(jù)相似三角形可得=,聯(lián)立解得FT=,故選A。
10
1
2
3
4
5
6
7
8
9
考點二 機械波的形成與傳播
4. (2024·江蘇卷·7)如圖所示,水面上有O、A、B三點共線,OA=2AB,t=0時刻在O點的水面給一個擾動,t1時刻A開始振動,則B開始振動的時刻為
A.t1 B.
C.2t1 D.

機械波的波速v不變,設(shè)OA=2AB=2L,可得t1=,tAB==t1,故B振動的時刻為t=t1+tAB=t1,故選B。
10
1
2
3
4
5
6
7
8
9
5.(2024·湖南卷·2)如圖,健身者在公園以每分鐘60次的頻率上下抖動長繩的一端,長繩自右向左呈現(xiàn)波浪狀起伏,可近似為單向傳播的簡諧橫波。長繩上A、B兩點平衡位置相距6 m,t0時刻A點位于波谷,B點位于波峰,兩者之間還有一個波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波長為3 m
B.波速為12 m/s
C.t0+0.25 s時刻,B點速度為0
D.t0+0.50 s時刻,A點速度為0

10
1
2
3
4
5
6
7
8
9
畫出t0時刻A、B兩點間波形如圖所示
可知xAB=λ=6 m
解得λ=4 m,A錯誤;
波源的振動頻率為f= Hz=1 Hz
故波速為v=λf=4 m/s,B錯誤;
質(zhì)點的振動周期為T==1 s,因為0.25 s=,故B點在t0+0.25 s時刻運動
到平衡位置,速度最大,C錯誤;
0.5 s=,故A點在t0+0.5 s時刻運動到波峰,速度為0,D正確。
10
6
1
2
3
4
5
7
8
9
6.(多選)(2024·重慶市模擬)如圖(a)所示,一簡諧橫波在均勻介質(zhì)中由a點向b點直線傳播,a、b相距7 m。當(dāng)波傳到b點開始計時,a、b兩點的振動圖像如圖(b)所示。則
A.b點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
B.a點起振方向沿y軸負方向
C.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1 m/s
D.波的傳播速度可能為3 m/s


10
6
1
2
3
4
5
7
8
9
由題圖(b)可知周期T=4 s,t=0時刻b向上振動,機械波在傳播過程中,各質(zhì)點起振方向都相同,故a、b點起振方向都沿y軸正方向,故A正確,B錯誤;
t=0時刻a在波谷、b在平衡位置向上運動,波由a向b傳播,分析可知xab=λ+nλ(n=0,1,2…),解得λ=(n=0,1,2…),波速v== m/s (n=0,1,2…),當(dāng)v=1 m/s時,n=1,當(dāng)v=3 m/s時,n無法取整數(shù),故C正確,D錯誤。
10
1
2
3
4
5
6
7
8
9
點撥·提煉
波的多解問題的常用思路:
一般采用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即找出一個周期內(nèi)滿足條件的Δt或Δx,若時間關(guān)系不明確,則有t=nT+Δt(n=0,1,2…);若距離關(guān)系不明確,則有x=nλ+Δx(n=0,1,2…)。步驟如下:
(1)根據(jù)初、末兩時刻的波形確定傳播距離與波長的關(guān)系通式;
(2)根據(jù)題設(shè)條件判斷是唯一解還是多解;
(3)根據(jù)波速公式v=或v==λf求波速。
10
6
1
2
3
4
5
7
8
9
考點三 振動圖像與波的圖像的綜合應(yīng)用
7.(2024·北京市海淀區(qū)二模)位于坐標(biāo)原點的質(zhì)點從t=0時開始沿y軸振動,形成一列沿x軸傳播的簡諧波,t=0.5 s時的波形如圖所示,此時x=0處的質(zhì)點位于波峰位置。圖中能正確描述x=2 m處質(zhì)點振動的圖像是

10
6
1
2
3
4
5
7
8
9
傳到x=2 m經(jīng)過的時間為t1==1 s,根據(jù)波形圖可知,振源的起振方向向上,則經(jīng)過1 s波傳到x=2 m時,質(zhì)點開始向上振動,故選A。
根據(jù)波形圖可得T=0.5 s,解得周期T=2 s,由λ=1 m,解得波長為λ=4 m,該波的波速為v==2 m/s,所以波
10
1
2
3
4
5
6
7
8
9
點撥·提煉
處理波的圖像和振動圖像結(jié)合的問題時,需在波的圖像中確定研究的質(zhì)點的位置,在振動圖像中確定研究的時刻,然后結(jié)合兩個圖像進行求解。
10
6
1
2
3
4
5
7
8
9
8.(多選)如圖a所示,在xOy平面內(nèi)有S1和S2兩個波源分別位于x1=-0.2 m和x2=1.2 m處,振動方向與xOy平面垂直并向周圍空間傳播,圖像分別如圖b、c所示,t=0時刻同時開始振動,波速為v=2 m/s。M為xOy平面內(nèi)一點,Δr=MS2-MS1,整個空間有均勻分布的介質(zh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1.0 m處的質(zhì)點開始振動方向沿z軸正方向
B.兩列波相遇后,x=0.6 m處的質(zhì)點位移不可
能為零
C.兩列波相遇后,x=0.5 m處的質(zhì)點振動減弱
D.若Δr=0.2 m,從兩列波在M點相遇開始計時,
經(jīng)過0.2 s,M點走過的路程為160 cm


10
6
1
2
3
4
5
7
8
9
S2產(chǎn)生的波先傳到x=1.0 m處,由圖c可知S2波源的起始振動方向沿z軸負方向,故x=1.0 m處的質(zhì)點開始振動方向沿z軸負方向,故A錯誤;
兩列波的波長為 λ=vT=0.4 m
兩列波的起振方向相反,故質(zhì)點離兩波源距離差為半波長的偶數(shù)倍為振動減弱點,質(zhì)點離兩波源距離差為半波長的奇數(shù)倍為振動加強點。x=0.6 m處的質(zhì)點離兩波源的距離差為0.2 m,為半波長的奇數(shù)倍,故為振動加強點。振動加強點只是振幅變大,位移是時刻變化的,可以為零,故B錯誤;
10
6
1
2
3
4
5
7
8
9
x=0.5 m處的質(zhì)點離兩波源的距離差為零,為半波長的偶數(shù)倍,故為振動減弱點,故C正確;
Δr=0.2 m為半波長的奇數(shù)倍,M點為振動加強點,經(jīng)過0.2 s,M點走過的路程為s=4A=4×40 cm=160 cm,故D正確。
10
6
1
2
3
4
5
7
8
9
考點四 波的疊加和干涉
9.(多選)(2024·山東卷·9)甲、乙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沿x軸相向傳播,波速均為2 m/s。t=0時刻二者在x=2 m處相遇,波形圖如圖所示。關(guān)于平衡位置在x=2 m處的質(zhì)點P,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0
B.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2 cm
C.t=1.0 s時,P向y軸正方向運動
D.t=1.0 s時,P向y軸負方向運動


10
6
1
2
3
4
5
7
8
9
T1==2 s,T2==1 s
Δt1=0.5 s==,
甲波經(jīng)0.5 sP質(zhì)點處于波谷,
乙波經(jīng)0.5 sP質(zhì)點在平衡位置
根據(jù)疊加原理可知,t=0.5 s時,P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為-2 cm,故A錯誤,B正確;
10
6
1
2
3
4
5
7
8
9
Δt2=1.0 s==T2,
經(jīng)1.0 s甲波在P點引起的振動向上,乙波在P點引起的振動也向上,
根據(jù)疊加原理可知,t=1.0 s時,P向y軸正方向運動,故C正確,D錯誤。
10
6
1
2
3
4
5
7
8
9
10.(多選)(2024·福建泉州市二模)A、B兩列簡諧橫波在同一介質(zhì)中沿x軸正負兩個方向相向傳播,t=0時刻波形如圖所示。已知波速均為v=20 cm/s,兩波源(圖中位置未標(biāo)出)持續(xù)振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B.兩列波會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
C.x=6 cm處的質(zhì)點是振動減弱點
D.1.8 s時,x=12 cm處的質(zhì)點沿y軸負向振動


10
6
1
2
3
4
5
7
8
9
根據(jù)同側(cè)法可知,A波的起振方向沿y軸負方向,B波的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可知兩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反,故A錯誤;
根據(jù)題圖可知,兩列波的波長均為24 cm,則
兩列波的頻率均為f== Hz,頻率相同,可知兩列波會發(fā)生干涉現(xiàn)象,故B正確;
根據(jù)題圖可知,t=0時刻,x=6 cm處的質(zhì)點位置是兩波谷重疊,可知x=6 cm處的質(zhì)點是振動加強點,故C錯誤;
10
6
1
2
3
4
5
7
8
9
根據(jù)題圖可知,再經(jīng)過四分之一周期,x= 12 cm處的質(zhì)點位置是A波的波谷與B波的波峰重合疊加,即該質(zhì)點是振動減弱點,由于B振幅大一些,可知此時質(zhì)點位于波峰,即在0時
刻,x=12cm處的質(zhì)點沿y軸正向振動。結(jié)合上述可知,波的周期T==1.2 s,由1.8 s=T+T可知,1.8 s時,x=12 cm處的質(zhì)點沿y軸負向振動,故D正確。
10
1
2
3
4
補償強化練
PART FOUR
1.(2024·安徽卷·3)某儀器發(fā)射甲、乙兩列橫波,在同一均勻介質(zhì)中相向傳播,波速v大小相等。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則這兩列橫波
A.在x=9.0 m處開始相遇
B.在x=10.0 m處開始相遇
C.波峰在x=10.5 m處相遇
D.波峰在x=11.5 m處相遇

1
2
3
4
由題意可知兩列波的波速相同,所以相同時間內(nèi)傳播的距離相同,故兩列橫波在x=11.0 m處開始相遇,故A、B錯誤;
甲波峰的橫坐標(biāo)為x1=5.0 m,乙波峰的橫坐標(biāo)為x2=16.0 m,由于兩列波的波速相同,
所以波峰在x'=5.0 m+ m=10.5 m處相遇,故C正確,D錯誤。
1
2
3
4
2.(2024·北京卷·9)圖甲為用手機和輕彈簧制作的一個振動裝置。手機加速度傳感器記錄了手機在豎直方向的振動情況,以向上為正方向,得到手機振動過程中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為正弦曲線,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0時,彈簧彈力為0
B.t=0.2 s時,手機位于平衡位置上方
C.從t=0至t=0.2 s,手機的動能增大
D.a隨t變化的關(guān)系式為a=4sin (2.5πt) m/s2

1
2
3
4
由題圖乙知,t=0時,手機加速度為0,由牛頓第二定律得彈簧彈力大小為F=mg,A錯誤;
由題圖乙知,t=0.2 s時,手機的加速度為正,則手機位于平衡位置下方,B錯誤;
由題圖乙知,從t=0至t=0.2 s,手機的加速度增大,手機從平衡位置向最大位移處運動,速度減小,動能減小,C錯誤;
由題圖乙知T=0.8 s,則ω==2.5π rad/s,則a隨t變化的關(guān)系式為a= 4sin(2.5πt) m/s2,D正確。
1
2
3
4
3. (2024·浙江6月選考·9)如圖所示,不可伸長的光滑細線穿過質(zhì)量為0.1 kg的小鐵球,兩端A、B懸掛在傾角為30°的固定斜桿上,間距為1.5 m。小球平衡時,A端細線與桿垂直;當(dāng)小球受到垂直紙面方向的擾動做微小擺動時,等效于懸掛點位于小球重垂線與AB交點的單擺,重力加速度g= 10 m/s2,則
A.擺角變小時,周期變大
B.小球擺動周期約為2 s
C.小球平衡時,A端拉力大小為 N
D.小球平衡時,A端拉力小于B端拉力

根據(jù)單擺的周期公式T=2π可知周期與擺角無關(guān),故A錯誤;
同一根光滑細線,A端拉力大小等于B端拉力大小,平衡時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
可得2FAcos 30°=mg
解得FA=FB== N
故C、D錯誤;
根據(jù)幾何知識可知擺長為L==1 m,故周期為T=2π≈2 s,
故B正確。
1
2
3
4
1
2
3
4
4.(多選)(2024·重慶卷·10)一列沿x軸傳播的簡諧波,在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甲所示,一平衡位置與坐標(biāo)原點距離為3米的質(zhì)點從該時刻開始的振動圖像如圖乙所示,若該波的波長大于3米。則
A.最小波長為 m
B.頻率為 Hz
C.最大波速為 m/s
D.從該時刻開始2 s內(nèi)該質(zhì)點運動的路程為(4-) cm


1
2
3
4
根據(jù)題圖乙寫出平衡位置與坐標(biāo)原點距離為3米的質(zhì)點的振動方程y=Asin (ωt+φ),A=1.0 cm,代入點(0,)和(2,0),解得φ=,ω=,可得T=2.4 s,f= Hz,故B正確;
在題圖甲中標(biāo)出位移為 cm的質(zhì)點,如圖所示,若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則該質(zhì)點為Q點,沿x軸負方向傳播則該質(zhì)點為P點,則波長可能為λ=3 m,即λ=18 m,或λ'=3 m,即λ'=9 m,故A錯誤;
1
2
3
4
根據(jù)v=,可得v=7.5 m/s,v'=3.75 m/s,故C錯誤;
根據(jù)題圖乙計算該質(zhì)點在2 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s= (1+1+1+1-) cm=(4-) cm,故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天津市| 北安市| 新密市| 嘉黎县| 阿合奇县| 西安市| 泰兴市| 中超| 黑龙江省| 隆子县| 东宁县| 东源县| 和田县| 贡觉县| 石景山区| 衡南县| 黄冈市| 桐柏县| 五寨县| 绥江县| 蓝山县| 新密市| 和田县| 合作市| 郓城县| 久治县| 扬中市| 台江县| 昔阳县| 陆河县| 沙坪坝区| 苍南县| 古丈县| 佛坪县| 剑河县| 东平县| 黄浦区| 朝阳区| 定安县| 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