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微專題19 近代物理初步1.光電效應的兩條對應關系(1)光子頻率高→光子能量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2)光照強度大(同種頻率的光)→光子數目多→發射光電子多→光電流大。2.光電效應的三類圖像(1)Ek-ν圖像①截止頻率:圖線與ν軸交點的橫坐標νc。②逸出功:圖線與Ek軸交點的縱坐標的絕對值W0=|-E|=E。③普朗克常量:圖線的斜率k=h。(2)光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①遏止電壓:Uc1>Uc2,則ν1>ν2。②最大初動能:Ek1=eUc1,Ek2=eUc2。(3)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圖像①截止頻率ν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的橫坐標值。②遏止電壓Uc: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Uc=-。③普朗克常量h:等于圖線的斜率與電子電荷量的乘積,即h=ke(注:此時兩極之間接反向電壓)。3.原子能級躍遷問題的解題技巧(1)原子躍遷時,所吸收或釋放光子能量只能等于兩能級之間的能量差,即ΔE=hν=|E初-E末|。(2)原子電離時,所吸收的能量只需滿足大于或等于某一能級能量的絕對值。(3)一群處于第n能級的氫原子躍遷發出最多的光譜線條數N==。(4)計算氫原子能級躍遷放出或吸收光子的頻率和波長時,要注意各能級的能量值均為負值,且單位為電子伏特,計算時需換算單位,1 eV=1.6×10-19 J。4.α衰變和β衰變次數的確定方法(1)方法一:由于β衰變不改變質量數,故可以先由質量數的改變確定α衰變的次數,再根據電荷數守恒確定β衰變的次數。(2)方法二:設α衰變次數為x,β衰變次數為y,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列方程組求解。5.核能的計算方法(1)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用核反應虧損的質量乘以真空中光速c的平方,即ΔE=Δmc2。(2)根據1 u(原子質量單位)相當于931.5 MeV的能量,用核反應的質量虧損的原子質量單位數乘931.5 MeV,即ΔE=Δm×931.5 (MeV)。(3)如果核反應時釋放的核能全部是以動能形式呈現的,則核反應過程中系統動能的增量即為釋放的核能。考點一 光子的能量 粒子的波動性1.(2024·湖南卷·1)量子技術是當前物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下列關于量子論的說法正確的是:A.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連續的B.光電效應實驗中,紅光照射可以讓電子從某金屬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讓電子從該金屬表面逸出C.康普頓研究石墨對X射線散射時,發現散射后僅有波長小于原波長的射線成分D.德布羅意認為質子具有波動性,而電子不具有波動性2.(2024·江西卷·2)近年來,江西省科學家發明硅襯底氮化鎵基系列發光二極管(LED),開創了國際上第三條LED技術路線。某氮化鎵基LED材料的簡化能級如圖所示,若能級差為2.20 eV(約3.52×10-19 J),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則發光頻率約為:A.6.38×1014 Hz B.5.67×1014 HzC.5.31×1014 Hz D.4.67×1014 Hz3.(2023·江蘇卷·14)“夸父一號”太陽探測衛星可以觀測太陽輻射的硬X射線。硬X射線是波長很短的光子,設波長為λ。若太陽均勻地向各個方向輻射硬X射線,衛星探測儀鏡頭正對著太陽,每秒接收到N個該種光子。已知探測儀鏡頭面積為S,衛星離太陽中心的距離為R,普朗克常量為h,光速為c,求:(1)(2分)每個光子的動量p和能量E;(2)(6分)太陽輻射硬X射線的總功率P。【點撥·提煉】 1.光子和實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1)光子的能量E=hν=h。 (2)每一個運動著的粒子都有一種波與其對應,其波長λ=,其中p為運動粒子的動量。 2.球面輻射模型 設一個點光源或球光源輻射光子的功率為P0,它以球面波的形式均勻向外輻射光子,在一段很短的時間Δt內輻射的能量E=P0·Δt,到光源的距離為R處有個正對光源的面積為S的接收器,如圖所示,則在Δt內接收器接收到的輻射光子能量E'=E=。考點二 光電效應4.(多選)(2024·黑吉遼·8)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是利用X光照射材料表面激發出光電子,并對光電子進行分析的科研儀器,用某一頻率的X光照射某種金屬表面,逸出了光電子,若增加此X光的強度,則:A.該金屬逸出功增大B.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C.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增大D.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5.(2024·海南卷·8)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閉合單刀雙擲開關,使S接1,用頻率為ν1的光照射光電管,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剛好為0,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1,已知電子電荷量為e,普朗克常量為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光強,電壓表示數增大B.改用比ν1更大頻率的光照射,調整電流表的示數為零,此時電壓表示數仍為U1C.其他條件不變,使開關S接2,電流表示數仍為零D.光電管陰極材料的截止頻率νc=ν1-6.(2024·湖北省重點高中智學聯盟三模)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圖中①、②兩直線分別是金屬A、B發生光電效應時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圖像,普朗克常量為h,電子電荷量為e,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B的逸出功比金屬A的小B.①、②兩直線的斜率均為C.當用頻率為9×1014 Hz的光分別照射兩金屬A、B時,A中發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小D.當入射光頻率ν不變時,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則遏止電壓Uc增大考點三 玻爾理論 氫原子光譜7.(2024·安徽卷·1)大連相干光源是我國第一臺高增益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其激光輻射所應用的玻爾原子理論很好地解釋了氫原子的光譜特征。圖為氫原子的能級示意圖,已知紫外光的光子能量大于3.11 eV,當大量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不同頻率的紫外光有:A.1種 B.2種 C.3種 D.4種8.(2024·浙江6月選考·10)玻爾氫原子電子軌道示意圖如圖所示,處于n=3能級的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會產生三種頻率為ν31、ν32、ν21的光,下標數字表示相應的能級。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光速為c。正確的是:A.頻率為ν31的光,其動量為B.頻率為ν31和ν21的兩種光分別射入同一光電效應裝置,均產生光電子,其最大初動能之差為hν32C.頻率為ν31和ν21的兩種光分別射入雙縫間距為d、雙縫到屏的距離為L的干涉裝置,產生的干涉條紋間距之差為D.若氫原子從n=3能級躍遷至n=4能級,入射光的頻率ν34'>考點四 核反應 核能的計算9.(2024·湖北卷·2)硼中子俘獲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癥最先進的手段之一,n→Y是該療法中一種核反應的方程,其中X、Y代表兩種不同的原子核,則:A.a=7,b=1 B.a=7,b=2C.a=6,b=1 D.a=6,b=210.(2024·山東卷·1)2024年是中國航天大年,神舟十八號、嫦娥六號等已陸續飛天,部分航天器裝載了具有抗干擾性強的核電池。已知Sr衰變為Y的半衰期約為29年;衰變為的半衰期約為87年。現用相同數目的Sr和各做一塊核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Sr衰變為Y時產生α粒子B.衰變為時產生β粒子C.50年后,剩余的Sr數目大于的數目D.87年后,剩余的Sr數目小于的數目11.(2022·全國甲卷·17)兩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別為t0和2t0,在t=0時刻這兩種元素的原子核總數為N,在t=2t0時刻,尚未衰變的原子核總數為,則在t=4t0時刻,尚未衰變的原子核總數為:A. B. C. D.12.(多選)(2020·浙江7月選考·14)太陽輻射的總功率約為4×1026 W,其輻射的能量來自聚變反應。在聚變反應中,一個質量為1 876.1 MeV/c2(c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H)和一個質量為2 809.5 MeV/c2的氚核H)結合為一個質量為3 728.4 MeV/c2的氦核He),并放出一個X粒子,同時釋放大約17.6 MeV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粒子是質子B.X粒子的質量為939.6 MeV/c2C.太陽每秒因為輻射損失的質量約為4.4×109 kgD.太陽每秒因為輻射損失的質量約為17.6 MeV/c2【點撥·提煉】 有關核能的計算常用的質量單位: ①kg ②MeV/c2 ③u 1 u=931.5 MeV/c2≈1.66×10-27 kg1.(2024·山東青島市三模)“玉兔二號”月球車于2022年7月5日后開始休眠。月球夜晚溫度低至零下180 ℃,為避免低溫損壞儀器,月球車攜帶的放射性元素钚Pu會不斷衰變,釋放能量為儀器保溫。Pu通過以下反應得到:HNp+n,NpPu+X,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1,X為電子B.HNp+n是重核裂變C.Pu比結合能比Np的大D.Np衰變前的質量等于衰變后X和Pu的質量之和2.(2024·遼寧阜新市模擬)我國“北斗三號”采用了星載氫原子鐘,該鐘數百萬年到一千萬年才有1 s誤差。氫原子的部分能級結構如圖所示,結合玻爾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只能吸收13.6 eV的能量實現電離B.一個處于n=4激發態的氫原子向基態躍遷時,最多可能發出6條光譜線C.用光子能量為10.06 eV的光照射一群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可觀測到多種不同頻率的光子D.氫原子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后,核外電子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大3.(2021·全國乙卷·17)醫學治療中常用放射性核素113In產生γ射線,而113In是由半衰期相對較長的113Sn衰變產生的。對于質量為m0的113Sn,經過時間t后剩余的113Sn質量為m,其-t圖線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得到113Sn的半衰期為:A.67.3 d B.101.0 dC.115.1 d D.124.9 d4.(2024·浙江寧波市二模)斯特潘定律是熱力學中的一個著名定律,其內容為:一個黑體表面單位面積輻射的功率與黑體本身的熱力學溫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0=σT4,其中常量σ=5.67×10-8 W/(m2·K4)。假定太陽和地球都可以看成黑體,不考慮大氣層反射、吸收等因素。已知太陽表面平均溫度約為6 000 K,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300 K,日地距離約為1.5×1011 m,則太陽半徑約為:A.3.8×107 m B.7.5×107 mC.3.8×108 m D.7.5×108 m答案精析高頻考點練1.B [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是量子化的,故A錯誤;紫光的頻率大于紅光,若紅光能使金屬發生光電效應,紫光也一定能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故B正確;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過程遵循動量守恒,光子和電子碰撞后,電子獲得一定的動量,光子動量變小,根據λ=可知波長變長,故C錯誤;德布羅意認為物質都具有波動性,包括質子和電子,故D錯誤。]2.C [根據題意可知,輻射出的光子能量ε=3.52×10-19 J,由光子的能量ε=hν得ν=≈5.31×1014 Hz,故選C。]3.(1) h (2)解析 (1)由題意可知每個光子的動量為p=每個光子的能量為E=hν=h(2)太陽均勻地向各個方向輻射硬X射線,根據題意設t時間內發射總光子數為n,則=可得n=所以t時間內輻射光子的總能量E'=nh=太陽輻射硬X射線的總功率P==。4.BD [金屬的逸出功是金屬的自身固有屬性,僅與金屬自身有關,增加此X光的強度,該金屬逸出功不變,故A錯誤;根據光子能量公式ε=hν可知增加此X光的強度,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故B正確;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m=hν-W0,可知增加此X光的強度,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不變,故C錯誤;增加此X光的強度,單位時間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變多,則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故D正確。]5.D [當開關S接1時,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得eU1=hν1-W0,故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光強,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故A錯誤;改用比ν1更大頻率的光照射,調整電流表的示數為零,而金屬的逸出功不變,故遏止電壓變大,即此時電壓表示數大于U1,故B錯誤;其他條件不變,使開關S接2,此時hν1>W0,可發生光電效應,故電流表示數不為零,故C錯誤;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得eU1=hν1-W0,其中W0=hνc,聯立解得光電管陰極材料的截止頻率為νc=ν1-故D正確。]6.B [根據光電效應方程Ek=hν-W0可知,當Ek=0時,W0=hν;圖像②對應的截止頻率ν大,則金屬B的逸出功大,A錯誤;根據Ek=hν-W0,Uce=Ek,解得Uc=-可知①、②兩直線的斜率均為B正確;當用頻率為9×1014 Hz的光分別照射兩金屬A、B時,圖像①對應的遏止電壓Uc大,則A中飛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大,C錯誤;當入射光頻率ν不變時,增大入射光的強度,遏止電壓Uc不變,飽和光電流增大,D錯誤。]7.B [大量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能夠輻射出不同頻率光子的種類為=3種輻射出光子的能量分別為ΔE1=E3-E1=-1.51 eV-(-13.6 eV)=12.09 eV>3.11 eVΔE2=E3-E2=-1.51 eV-(-3.4 eV)=1.89 eV<3.11 eVΔE3=E2-E1=-3.4 eV-(-13.6 eV)=10.2 eV>3.11 eV所以輻射不同頻率的紫外光有2種,故選B。]8.B [根據玻爾理論可知hν31=E3-E1則頻率為ν31的光其動量為p===選項A錯誤;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可知,其最大初動能分別為Ekm1=hν31-W0,Ekm2=hν21-W0最大初動能之差為ΔEkm=hν31-hν21=hν32,選項B正確;根據干涉條紋間距公式Δx=λ=產生的干涉條紋間距之差為Δs=-=-)≠選項C錯誤;若氫原子從n=3能級躍遷至n=4能級,則E4-E3=hν34'可得入射光的頻率ν34'=選項D錯誤。]9.B [由核反應方程中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得10+1=a+4,5+0=3+b解得a=7,b=2,故選B。]10.D [根據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知Sr衰變為Y時產生電子,即β粒子,故A錯誤;根據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知衰變為時產生He,即α粒子,故B錯誤;根據題意可知的半衰期大于Sr的半衰期,相同數目的Sr和經過相同的時間S經過的半衰期的次數多,所以剩余的Sr數目小于的數目,故C錯誤,D正確。]11.C [根據題意設半衰期為t0的元素原子核數為x,另一種元素原子核數為y,依題意有x+y=N,經歷2t0后有x+y=聯立可得x=N,y=N在t=4t0時,原子核數為x的元素經歷了4個半衰期,原子核數為y的元素經歷了2個半衰期,則此時未衰變的原子核總數為n=x+y=故選C。]12.BC [該聚變反應方程為HH→Hen,X為中子,故A錯誤;該核反應中質量的減少量Δm1=17.6 MeV/c2,由質能方程知,m氘+m氚=m氦+mX+Δm1,代入數據知1 876.1 MeV/c2+2 809.5 MeV/c2=3 728.4 MeV/c2+mX+17.6 MeV/c2,故mX=939.6 MeV/c2,故B正確;太陽每秒輻射能量ΔE=PΔt=4×1026 J,由質能方程知Δm=故太陽每秒因為輻射損失的質量Δm= kg≈4.4×109 kg,故C正確;17.6 MeV為結合生成一個α粒子釋放的能量,由質能方程可知17.6 MeV/c2不是太陽每秒因為輻射損失的能量,故D錯誤。]補償強化練1.C [衰變方程為Np→Pu+X,由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得X為電子,在核反應方程UH→Np+n中,由質量數守恒可得238+2=238+k,解得k=2,A錯誤;核反應方程UH→Np+n不是重核裂變,是原子核的人工轉變,B錯誤;衰變方程為Np→Pu+X,該反應釋放核能,總核子數不變,所以Pu的比結合能比Np的大,C正確;衰變方程為Np→Pu+X,該反應釋放核能,有質量虧損,所以Np衰變前的質量大于衰變后X和Pu的質量之和,D錯誤。]2.D [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吸收大于等于13.6 eV的能量均能實現電離,故A錯誤;一個處于n=4激發態的氫原子向基態躍遷時,最多可能發出3條光譜線,故B錯誤;用光子能量為10.06 eV的光照射一群處于基態的氫原子,不能使氫原子激發,因此不可能觀測到多種不同頻率的光子,故C錯誤;氫原子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后,核外電子做圓周運動的半徑變大,動能變小,電勢能變大,故D正確。]3.C [由題圖可知從=到=113Sn恰好衰變了一半,根據半衰期的定義可知113Sn的半衰期為T1/2=182.4 d-67.3 d=115.1 d,故選C。]4.D [設太陽半徑為R太,太陽單位時間內輻射的總能量為E=σ·4π這些能量分布在以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r為半徑的球面上,設地球半徑為R地,則單位時間內地球吸收的能量為ΔE=E,由于地球可以看成黑體,則有ΔE=E'=σ·4π聯立可得R太=2r=2××1.5×1011 m=7.5×108 m,故選D。](共44張PPT)微專題19近代物理初步專題五 熱學與近代物理初步知識聚焦高頻考點練內容索引核心精講補償強化練知識聚焦PART ONE1.光電效應的兩條對應關系(1)光子頻率高→光子能量大→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2)光照強度大(同種頻率的光)→光子數目多→發射光電子多→光電流大。2.光電效應的三類圖像(1)Ek-ν圖像①截止頻率:圖線與ν軸交點的橫坐標νc。②逸出功:圖線與Ek軸交點的縱坐標的絕對值W0=|-E|=E。③普朗克常量:圖線的斜率k=h。核心精講PART TWO(2)光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①遏止電壓:Uc1>Uc2,則ν1>ν2。②最大初動能:Ek1=eUc1,Ek2=eUc2。(3)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圖像①截止頻率νc:圖線與橫軸的交點的橫坐標值。②遏止電壓Uc:隨入射光頻率的增大而增大,Uc=-。③普朗克常量h:等于圖線的斜率與電子電荷量的乘積,即h=ke(注:此時兩極之間接反向電壓)。3.原子能級躍遷問題的解題技巧(1)原子躍遷時,所吸收或釋放光子能量只能等于兩能級之間的能量差,即ΔE=hν=|E初-E末|。(2)原子電離時,所吸收的能量只需滿足大于或等于某一能級能量的絕對值。(3)一群處于第n能級的氫原子躍遷發出最多的光譜線條數N==。(4)計算氫原子能級躍遷放出或吸收光子的頻率和波長時,要注意各能級的能量值均為負值,且單位為電子伏特,計算時需換算單位,1 eV=1.6 ×10-19 J。4.α衰變和β衰變次數的確定方法(1)方法一:由于β衰變不改變質量數,故可以先由質量數的改變確定α衰變的次數,再根據電荷數守恒確定β衰變的次數。(2)方法二:設α衰變次數為x,β衰變次數為y,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列方程組求解。5.核能的計算方法(1)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用核反應虧損的質量乘以真空中光速c的平方,即ΔE=Δmc2。(2)根據1 u(原子質量單位)相當于931.5 MeV的能量,用核反應的質量虧損的原子質量單位數乘931.5 MeV,即ΔE=Δm×931.5 (MeV)。(3)如果核反應時釋放的核能全部是以動能形式呈現的,則核反應過程中系統動能的增量即為釋放的核能。123456789高頻考點練PART THREE考點一 光子的能量 粒子的波動性1.(2024·湖南卷·1)量子技術是當前物理學應用研究的熱點,下列關于量子論的說法正確的是A.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連續的B.光電效應實驗中,紅光照射可以讓電子從某金屬表面逸出,若改用紫光照射也可以讓電子從該金屬表面逸出C.康普頓研究石墨對X射線散射時,發現散射后僅有波長小于原波長的射線成分D.德布羅意認為質子具有波動性,而電子不具有波動性√101112123456789普朗克認為黑體輻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的,是量子化的,故A錯誤;紫光的頻率大于紅光,若紅光能使金屬發生光電效應,紫光也一定能使該金屬發生光電效應,故B正確;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過程遵循動量守恒,光子和電子碰撞后,電子獲得一定的動量,光子動量變小,根據λ=可知波長變長,故C錯誤;德布羅意認為物質都具有波動性,包括質子和電子,故D錯誤。1011121234567892.(2024·江西卷·2)近年來,江西省科學家發明硅襯底氮化鎵基系列發光二極管(LED),開創了國際上第三條LED技術路線。某氮化鎵基LED材料的簡化能級如圖所示,若能級差為2.20 eV(約3.52×10-19 J),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則發光頻率約為A.6.38×1014 Hz B.5.67×1014 HzC.5.31×1014 Hz D.4.67×1014 Hz√根據題意可知,輻射出的光子能量ε=3.52×10-19 J,由光子的能量ε=hν得ν=≈5.31×1014 Hz,故選C。1011123.(2023·江蘇卷·14)“夸父一號”太陽探測衛星可以觀測太陽輻射的硬X射線。硬X射線是波長很短的光子,設波長為λ。若太陽均勻地向各個方向輻射硬X射線,衛星探測儀鏡頭正對著太陽,每秒接收到N個該種光子。已知探測儀鏡頭面積為S,衛星離太陽中心的距離為R,普朗克常量為h,光速為c,求:(1)每個光子的動量p和能量E;123456789答案 h 由題意可知每個光子的動量為p=每個光子的能量為E=hν=h101112(2)太陽輻射硬X射線的總功率P。答案 太陽均勻地向各個方向輻射硬X射線,根據題意設t時間內發射總光子數為n,則=可得n=所以t時間內輻射光子的總能量E'=nh=太陽輻射硬X射線的總功率P==。123456789101112123456789點撥·提煉1.光子和實物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1)光子的能量E=hν=h。(2)每一個運動著的粒子都有一種波與其對應,其波長λ=,其中p為運動粒子的動量。101112123456789點撥·提煉2.球面輻射模型設一個點光源或球光源輻射光子的功率為P0,它以球面波的形式均勻向外輻射光子,在一段很短的時間Δt內輻射的能量E=P0·Δt,到光源的距離為R處有個正對光源的面積為S的接收器,如圖所示,則在Δt內接收器接收到的輻射光子能量E'=E=。101112123456789考點二 光電效應4.(多選)(2024·黑吉遼·8)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是利用X光照射材料表面激發出光電子,并對光電子進行分析的科研儀器,用某一頻率的X光照射某種金屬表面,逸出了光電子,若增加此X光的強度,則A.該金屬逸出功增大B.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C.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增大D.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101112123456789金屬的逸出功是金屬的自身固有屬性,僅與金屬自身有關,增加此X光的強度,該金屬逸出功不變,故A錯誤;根據光子能量公式ε=hν可知增加此X光的強度,X光的光子能量不變,故B正確;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Ekm=hν-W0,可知增加此X光的強度,逸出的光電子最大初動能不變,故C錯誤;增加此X光的強度,單位時間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變多,則單位時間逸出的光電子數增多,故D正確。1011121234567895.(2024·海南卷·8)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電效應,閉合單刀雙擲開關,使S接1,用頻率為ν1的光照射光電管,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流表的示數剛好為0,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1,已知電子電荷量為e,普朗克常量為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其他條件不變,增大光強,電壓表示數增大B.改用比ν1更大頻率的光照射,調整電流表的示數為零,此時電壓表示數仍為U1C.其他條件不變,使開關S接2,電流表示數仍為零D.光電管陰極材料的截止頻率νc=ν1-√101112123456789當開關S接1時,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得eU1= hν1-W0,故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光強,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故A錯誤;改用比ν1更大頻率的光照射,調整電流表的示數為零,而金屬的逸出功不變,故遏止電壓變大,即此時電壓表示數大于U1,故B錯誤;101112123456789其他條件不變,使開關S接2,此時hν1>W0,可發生光電效應,故電流表示數不為零,故C錯誤;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得eU1=hν1-W0,其中W0 =hνc,聯立解得光電管陰極材料的截止頻率為νc=ν1-,故D正確。1011126.(2024·湖北省重點高中智學聯盟三模)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現象。圖中①、②兩直線分別是金屬A、B發生光電效應時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關系圖像,普朗克常量為h,電子電荷量為e,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金屬B的逸出功比金屬A的小B.①、②兩直線的斜率均為C.當用頻率為9×1014 Hz的光分別照射兩金屬A、B時,A中發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小D.當入射光頻率ν不變時,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則遏止電壓Uc增大√612345789101112612345789根據光電效應方程Ek=hν-W0可知,當Ek=0時,W0=hν;圖像②對應的截止頻率ν大,則金屬B的逸出功大,A錯誤;根據Ek=hν-W0,Uce=Ek,解得Uc=-,可知①、②兩直線的斜率均為,B正確;當用頻率為9×1014 Hz的光分別照射兩金屬A、B時,圖像①對應的遏止電壓Uc大,則A中飛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較大,C錯誤;當入射光頻率ν不變時,增大入射光的強度,遏止電壓Uc不變,飽和光電流增大,D錯誤。101112612345789考點三 玻爾理論 氫原子光譜7.(2024·安徽卷·1)大連相干光源是我國第一臺高增益自由電子激光用戶裝置,其激光輻射所應用的玻爾原子理論很好地解釋了氫原子的光譜特征。圖為氫原子的能級示意圖,已知紫外光的光子能量大于3.11 eV,當大量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不同頻率的紫外光有A.1種 B.2種 C.3種 D.4種√101112612345789大量處于n=3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能夠輻射出不同頻率光子的種類為=3種輻射出光子的能量分別為ΔE1=E3-E1=-1.51 eV-(-13.6 eV) =12.09 eV>3.11 eVΔE2=E3-E2=-1.51 eV-(-3.4 eV)=1.89 eV<3.11 eVΔE3=E2-E1=-3.4 eV-(-13.6 eV)=10.2 eV>3.11 eV所以輻射不同頻率的紫外光有2種,故選B。1011126123457898.(2024·浙江6月選考·10)玻爾氫原子電子軌道示意圖如圖所示,處于n=3能級的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會產生三種頻率為ν31、ν32、ν21的光,下標數字表示相應的能級。已知普朗克常量為h,光速為c。正確的是A.頻率為ν31的光,其動量為B.頻率為ν31和ν21的兩種光分別射入同一光電效應裝置,均產生光電子,其最大初動能之差為hν32C.頻率為ν31和ν21的兩種光分別射入雙縫間距為d、雙縫到屏的距離為L的干涉裝置,產生的干涉條紋間距之差為D.若氫原子從n=3能級躍遷至n=4能級,入射光的頻率ν34'>√101112612345789根據玻爾理論可知hν31=E3-E1則頻率為ν31的光其動量為p===,選項A錯誤;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可知,其最大初動能分別為Ekm1=hν31-W0,Ekm2=hν21-W0最大初動能之差為ΔEkm=hν31-hν21=hν32,選項B正確;101112612345789產生的干涉條紋間距之差為Δs=-=-)≠,選項C錯誤;若氫原子從n=3能級躍遷至n=4能級,則E4-E3=hν34'可得入射光的頻率ν34'=,選項D錯誤。101112612345789考點四 核反應 核能的計算9.(2024·湖北卷·2)硼中子俘獲療法是目前治療癌癥最先進的手段之一,n→Y是該療法中一種核反應的方程,其中X、Y代表兩種不同的原子核,則A.a=7,b=1 B.a=7,b=2C.a=6,b=1 D.a=6,b=2√由核反應方程中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得10+1=a+4,5+0=3+b解得a=7,b=2,故選B。10111261234578910.(2024·山東卷·1)2024年是中國航天大年,神舟十八號、嫦娥六號等已陸續飛天,部分航天器裝載了具有抗干擾性強的核電池。已知Sr衰變為Y的半衰期約為29年;衰變為的半衰期約為87年。現用相同數目的Sr和各做一塊核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衰變為Y時產生α粒子B.衰變為時產生β粒子C.50年后,剩余的Sr數目大于的數目D.87年后,剩余的Sr數目小于的數目√101112612345789根據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知Sr衰變為Y時產生電子,即β粒子,故A錯誤;根據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知He,即α粒子,故B錯誤;根據題意可知Sr的半衰期,相同數目的Sr和S經過的半衰期的次數多,所以剩余的Sr數目小于的數目,故C錯誤,D正確。10111261234578911.(2022·全國甲卷·17)兩種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別為t0和2t0,在t=0時刻這兩種元素的原子核總數為N,在t=2t0時刻,尚未衰變的原子核總數為,則在t=4t0時刻,尚未衰變的原子核總數為A. B.C. D.√101112612345789根據題意設半衰期為t0的元素原子核數為x,另一種元素原子核數為y,依題意有x+y=N,經歷2t0后有x+y=聯立可得x=N,y=N在t=4t0時,原子核數為x的元素經歷了4個半衰期,原子核數為y的元素經歷了2個半衰期,則此時未衰變的原子核總數為n=x+y=,故選C。10111261234578912.(多選)(2020·浙江7月選考·14)太陽輻射的總功率約為4×1026 W,其輻射的能量來自聚變反應。在聚變反應中,一個質量為1 876.1 MeV/c2(c為真空中的光速)的氘核H)和一個質量為2 809.5 MeV/c2的氚核H)結合為一個質量為3 728.4 MeV/c2的氦核He),并放出一個X粒子,同時釋放大約17.6 MeV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粒子是質子B.X粒子的質量為939.6 MeV/c2C.太陽每秒因為輻射損失的質量約為4.4×109 kgD.太陽每秒因為輻射損失的質量約為17.6 MeV/c2√√101112612345789該聚變反應方程為H+H→n,X為中子,故A錯誤;該核反應中質量的減少量Δm1=17.6 MeV/c2,由質能方程知,m氘+m氚=m氦+mX+Δm1,代入數據知1 876.1 MeV/c2+2 809.5 MeV/c2=3 728.4 MeV/c2 +mX+17.6 MeV/c2,故mX=939.6 MeV/c2,故B正確;太陽每秒輻射能量ΔE=PΔt=4×1026 J,由質能方程知Δm=,故太陽每秒因為輻射損失的質量Δm= kg≈4.4×109 kg,故C正確;17.6 MeV為結合生成一個α粒子釋放的能量,由質能方程可知17.6 MeV/c2不是太陽每秒因為輻射損失的能量,故D錯誤。101112123456789點撥·提煉有關核能的計算常用的質量單位:①kg ②MeV/c2 ③u1 u=931.5 MeV/c2≈1.66×10-27 kg1011121234補償強化練PART FOUR1.(2024·山東青島市三模)“玉兔二號”月球車于2022年7月5日后開始休眠。月球夜晚溫度低至零下180 ℃,為避免低溫損壞儀器,月球車攜帶的放射性元素钚會不斷衰變,釋放能量為儀器保溫。通過以下反應得到:H→ +n,→ +X,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1,X為電子B.H→ +n是重核裂變C.比結合能比的大D.衰變前的質量等于衰變后X和的質量之和√1234衰變方程為Np→ +X,由質量數守恒和電荷數守恒可得X為電子,在核反應方程U+H→+n中,由質量數守恒可得238+2=238+k,解得k=2,A錯誤;核反應方程U+H→+n不是重核裂變,是原子核的人工轉變,B錯誤;衰變方程為Np→+X,該反應釋放核能,總核子數不變,所以Pu的比結合能比Np的大,C正確;衰變方程為Np→+X,該反應釋放核能,有質量虧損,所以Np衰變前的質量大于衰變后X和Pu的質量之和,D錯誤。12342.(2024·遼寧阜新市模擬)我國“北斗三號”采用了星載氫原子鐘,該鐘數百萬年到一千萬年才有1 s誤差。氫原子的部分能級結構如圖所示,結合玻爾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只能吸收13.6 eV的能量實現電離B.一個處于n=4激發態的氫原子向基態躍遷時,最多可能發出6條光譜線C.用光子能量為10.06 eV的光照射一群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可觀測到多種不同頻率的光子D.氫原子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后,核外電子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大√1234處于基態的氫原子吸收大于等于13.6 eV的能量均能實現電離,故A錯誤;一個處于n=4激發態的氫原子向基態躍遷時,最多可能發出3條光譜線,故B錯誤;用光子能量為10.06 eV的光照射一群處于基態的氫原子,不能使氫原子激發,因此不可能觀測到多種不同頻率的光子,故C錯誤;氫原子由基態躍遷到激發態后,核外電子做圓周運動的半徑變大,動能變小,電勢能變大,故D正確。12343.(2021·全國乙卷·17)醫學治療中常用放射性核素113In產生γ射線,而113In是由半衰期相對較長的113Sn衰變產生的。對于質量為m0的113Sn,經過時間t后剩余的113Sn質量為m,其-t圖線如圖所示。從圖中可以得到113Sn的半衰期為A.67.3 d B.101.0 dC.115.1 d D.124.9 d√由題圖可知從==,113Sn恰好衰變了一半,根據半衰期的定義可知113Sn的半衰期為T1/2 =182.4 d-67.3 d=115.1 d,故選C。123412344.(2024·浙江寧波市二模)斯特潘定律是熱力學中的一個著名定律,其內容為:一個黑體表面單位面積輻射的功率與黑體本身的熱力學溫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即P0=σT4,其中常量σ=5.67×10-8 W/(m2·K4)。假定太陽和地球都可以看成黑體,不考慮大氣層反射、吸收等因素。已知太陽表面平均溫度約為6 000 K,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300 K,日地距離約為1.5×1011 m,則太陽半徑約為A.3.8×107 m B.7.5×107 mC.3.8×108 m D.7.5×108 m√1234設太陽半徑為R太,太陽單位時間內輻射的總能量為E=σ·4π,這些能量分布在以太陽和地球之間的距離r為半徑的球面上,設地球半徑為R地,則單位時間內地球吸收的能量為ΔE=E,由于地球可以看成黑體,則有ΔE=E'=σ·4π,聯立可得R太=2r=2× ×1.5×1011 m=7.5×108 m,故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五 微專題19 近代物理初步.docx 專題五 微專題19 近代物理初步.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