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教學目標文化自信:加深對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情感主旨的理解,了解詩歌中蘊含的革命文化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去探尋當代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奮斗歷程的意識。語言運用:綜合運用默讀與朗讀的方法學習詩歌,結合時代背景了解詩歌內涵,體會詩歌的韻律和節奏。思維能力:把握詩中出現的大量意象,分析詩人的情感脈絡,體會詩人深沉真摯的愛國情感。審美創造: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積累優美抒情語句。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一玉口中國 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 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 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在世界的國 在天地的家有了強的國 才有富的家……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都有一顆“中國心”。說到祖國,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長江黃河等典型的意象。今天,我們學習舒婷的著名詩篇《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以誦讀的形式來走進經典,通過品味詩歌特有的意象,領略詩人的悠悠愛國情。二、教學新課目標導學一:認識作者,了解背景作者簡介: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廈門。結集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等。她的詩歌創作主要關注人的價值和尊嚴,構思獨特,情調婉約,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她的詩不側重客觀生活的描摹,而是注重表現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被人譽為“心靈世界的歌”。寫作背景:舒婷初中畢業以后,去福建上杭山村插隊。1972年底回城當工人。這首詩發表于1979年7月,據說成詩最早在1976年4月24日,寫于“四五運動”發生后不久。文體知識:(1)朦朧詩:所謂朦朧詩,實際上是指20世紀70年代后期,中國新詩潮運動中涌現出的新流派詩歌作品,摒棄直白明說的詩風,以大跨度跳躍的間斷形象或多邊意象營造出一種模糊朦朧、隱約含蓄的氛圍,以表現詩歌復雜的意蘊。代表人物: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2) 朦朧詩的特點構思上,強調內在思維。表現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手法并用,將生活扭曲變形,借以表現詩人“心慮”的現實,具有不透明性和多義性。目標導學二:整體感知,概括內容1.整體感知,反復朗讀詩歌。這首詩先抑后揚,體現出一種由舒緩到急促、由低沉到高亢的語言節奏,所隱含的情感基調則是由沉郁、凝重到高亢、激昂。其中第一節風格沉郁、凝重、低緩,第二節簡短急促,第三節回旋反復,抑揚頓挫,第四節明快激越。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概括詩歌每節的內容。【第一節】表現祖國貧窮、落后的歷史;【第二節】表現人民的痛苦和希望;【第三節】展示歷史轉折時期的祖國形象;【第四節】再次強調我與祖國的血肉關系,表現詩人獻身祖國的熱望。目標導學三:賞析意象,把握情感1.意象概念。意象:是詩中的藝術形象。是客觀生活中的物象經過審美再創造,滲透了思想感情的形象,它是詩人感情的載體。2.第一節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蘊含和象征了哪些社會內容?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明確:意象:“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干癟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灘上的駁船”。象征:貧窮落后。情感:痛苦和悲哀。第一節,詩人以深沉悲痛的心情、委婉曲折的筆觸,回溯了祖國數百年來貧困、落后的歷史。詩人用“破舊的老水車”“熏黑的礦燈”等密集的意象,概括出祖國長期處于貧窮和落后的狀態。3.第二節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蘊含和象征了哪些社會內容?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明確:意象:“飛天”袖間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象征:痛苦中的希望情感:痛苦希望第二節,寫出了中國人民屢受挫折卻不泯滅希望的精神。祖國和人民沒有因“貧困”而喪失希望,只是長期以來希望太渺茫,像“飛天”袖間的花朵,美麗誘人,未落地面。4.第三節寫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蘊含和象征了哪些社會內容?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明確: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蓮的胚芽”“掛著眼淚的笑渦”“雪白的起跑線”“緋紅的黎明”。象征:新生的希望 情感:激動欣喜第三節,連用一組意象,描繪出處于歷史轉折時期的祖國形象。新生的祖國已站在“雪白的起跑線上”。包含作者對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贊揚。5.作者在第四節將“祖國”比喻為什么?作者在此抒發了怎樣的情感?明確:作者在第四節將“祖國”比喻為傷痕累累的母親。作者在此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與深情,同時也表明了自己的意志,要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祖國,去換取祖國的富饒、榮光以及自由。第四節,再次強調“我”與祖國唇齒相依、不可分割的關系。“迷惘”“深思”過的詩人沸騰了,她以發自肺腑的語言傾吐了獻身祖國的熱望,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目標導學四:研讀細節,品味內涵1.每節最后一句詩“——祖國啊”的作用。明確:從破折號引出,“祖國啊”這一激情詠嘆,這是敘述人稱的轉換,也使讀音在小小的高潮中稍作停頓。圓周式的結構“我是…——祖國啊!”增強了痛苦和摯愛的深度。2.詩中的“我”僅僅指詩人自己嗎?“我”與祖國是一種什么關系?明確:“我”不僅僅指詩人自己,也代表那些和祖國有著共同命運的一代人,大家一起從苦難中走過,面對新的歷史機遇,要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承擔重任。“我”的形象熔鑄在祖國這一大形象之中。既是祖國有機的一部分,也是偉大祖國形象的代表。三、板書設計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回溯歷史,貧困落后 悲哀低沉人民的痛苦與希望“我” 歷史轉折時期的祖國獻身祖國的熱望 欣喜高昂四、隨堂練習明確:讀詩必須用心靈去讀,才能讀出真情,才能更好地把握好作品的內在思想意義。今后同學們要用你的眼睛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心靈去感受生活、感悟人生,用你的筆去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教學反思可取之處 注重詩歌朗讀,并以理解詩歌意象為重點,力圖引導學生把握本詩中蘊含的情感。不足之處 1.由于本詩的時代背景限制,學生對字里行間寄予的深沉情感難以深入理解。2.本文語言凝練,形式優美,具有極強的表現力。課上由于時間有限,對本詩的藝術特征只是稍有滲透,沒有多做探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