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熱點題空] 第5練 綜合實驗中的滴定計算、產率計算1.(5分)[2023·重慶,15(4)②]稱取CaCl2水合物1.000 g,加水溶解,加入過量Na2C2O4,將所得沉淀過濾洗滌后,溶于熱的稀硫酸中,用0.100 0 mol·L-1 KMnO4標準溶液滴定,消耗24.00 mL。滴定達到終點的現象為 ,該副產物中CaCl2的質量分數為 。 2.(6分)[2022·山東,18(2)]實驗室利用FeCl2·4H2O和亞硫酰氯(SOCl2)制備無水FeCl2。現有含少量雜質的FeCl2·nH2O,為測定n值進行如下實驗:實驗Ⅰ:稱取m1 g樣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 mol·L-1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Fe2+達終點時消耗V mL(滴定過程中Cr2轉化為Cr3+,Cl-不反應)。實驗Ⅱ:另取m1 g樣品,與足量SOCl2反應后,固體質量為m2 g。則n= ;下列情況會導致n測量值偏小的是 (填標號)。 A.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B.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C.實驗Ⅰ中,稱重后樣品發生了潮解D.滴定達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3.(6分)[2023·浙江6月選考,20(4)]某研究小組用鋁土礦為原料制備絮凝劑聚合氯化鋁([Al2(OH)aClb]m,a=1~5)。已知:①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少量Fe2O3和SiO2。用NaOH溶液溶解鋁土礦過程中SiO2轉變為難溶性的鋁硅酸鹽。②[Al2(OH)aClb]m的絮凝效果可用鹽基度衡量,鹽基度=。當鹽基度為0.60~0.85時,絮凝效果較好。(4)測定產品的鹽基度。Cl-的定量測定:稱取一定量樣品,配成溶液,移取25.00 mL溶液于錐形瓶中,調pH=6.5~10.5,滴加指示劑K2CrO4溶液。在不斷搖動下,用0.100 0 mol·L-1 AgNO3標準溶液滴定至淺紅色(有Ag2CrO4沉淀),30秒內不褪色。平行測試3次,平均消耗AgNO3標準溶液22.50 mL。另測得上述樣品溶液中c(Al3+)=0.100 0 mol·L-1。①產品的鹽基度為 。 ②測定Cl-過程中溶液pH過低或過高均會影響測定結果,原因是 。 4.(3分)[2023·遼寧,17(7)]2-噻吩乙醇(Mr=128)是抗血栓藥物氯吡格雷的重要中間體,其制備方法如下:Ⅰ.制鈉砂。向燒瓶中加入300 mL液體A和4.60 g金屬鈉,加熱至鈉熔化后,蓋緊塞子,振蕩至大量微小鈉珠出現。Ⅱ.制噻吩鈉。降溫至10 ℃,加入25 mL噻吩,反應至鈉砂消失。Ⅲ.制噻吩乙醇鈉。降溫至-10 ℃,加入稍過量的環氧乙烷的四氫呋喃溶液,反應30 min。Ⅳ.水解。恢復室溫,加入70 mL水,攪拌30 min;加鹽酸調pH至4~6,繼續反應2 h,分液;用水洗滌有機相,二次分液。Ⅴ.分離。向有機相中加入無水MgSO4,靜置,過濾,對濾液進行蒸餾,蒸出四氫呋喃、噻吩和液體A后,得到產品17.92 g。產品的產率為 (用Na計算,精確至0.1%)。 5.(7分)滴定法測定水合肼樣品的含量,稱取樣品3.0 g,加入適量NaHCO3固體(滴定過程中,調節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 mL溶液,移出25.00 mL置于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 mol·L-1碘的標準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1)滴定時,碘的標準溶液盛放在 (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中。 (2)下列能導致水合肼的含量測定結果偏高的是 (填字母)。 a.錐形瓶清洗干凈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滴定后有氣泡c.讀數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d.盛標準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裝標準液(3)實驗測得消耗碘的標準溶液的平均值為20.00 mL,樣品中水合肼(N2H4·H2O)的質量分數為 。 6.(5分)為測定咸菜中亞硝酸根離子的含量(忽略硝酸根離子的干擾),取1 kg咸菜榨汁,收集榨出的液體,加入提取劑,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將該濾液稀釋至體積為1 L,取100 mL稀釋后的濾液與過量的稀硫酸和碘化鉀溶液的混合液反應,再滴加幾滴淀粉溶液,用0.010 0 mol·L-1 Na2S2O3溶液進行滴定,共消耗Na2S2O3溶液的體積為15.00 mL。(1)在堿式滴定管中裝入Na2S2O3溶液后,要先排放滴定管尖嘴處的氣泡,其正確的圖示為 (填字母)。 (2)該咸菜中亞硝酸根離子的含量為 mg·kg-1(已知:2N+4H++2I-===2NO↑+I2+2H2O,I2+2Na2S2O3===2NaI+Na2S4O6)。 7.(18分)(2024·河北石家莊二模)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中間體,實驗室制備乙酰乙酸乙酯的反應、裝置示意圖和有關數據如下:(乙酰乙酸乙酯)+C2H5OH相對分子質量 沸點/℃乙醇 46 78乙酸乙酯 88 77乙酰乙酸乙酯 130 180.4實驗步驟:ⅰ.向三頸燒瓶中加入4.0 g Na,5.0 g細砂和18 mL二甲苯;加熱使Na熔化并攪拌,使其分散成小鈉珠;冷卻后,用傾析法除去上層液體。ⅱ.迅速向三頸燒瓶中加入20.0 g乙酸乙酯和很少量的乙醇,攪拌并加熱,發生反應。ⅲ.向反應后的體系中加入3 mL乙醇除去過量Na,過濾;向濾液中加入50%乙酸至其呈弱酸性;再向其中加入飽和食鹽水,分液;向有機層加入無水Na2SO4,過濾,蒸餾,收集到目標餾分10.4 g。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圖中無水CaCl2的作用為 ;A、B處應安裝的儀器分別為 、 (填名稱)。(2)步驟ⅰ中不能將二甲苯換成CCl4,解釋其原因為 。 (3)乙酰乙酸乙酯可與Na反應生成, 是因為其分子中標*號碳原子上的氫活性很強。從結構角度解釋氫活性很強的原因為 。步驟ⅲ中加入乙酸的目的為 。 (4)步驟ⅲ中加入飽和食鹽水、無水Na2SO4的目的分別為 ; 。 (5)本實驗的產率為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答案精析1.滴入最后半滴KMnO4標準溶液,溶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 66.6%2. AB解析 滴定過程中Cr2將Fe2+氧化成Fe3+,自身被還原成Cr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6Fe2++Cr2+14H+===6Fe3++2Cr3++7H2O,則m1 g樣品中n(FeCl2)=6n(Cr2)=6cV×10-3mol;m1 g樣品中結晶水的質量為(m1-m2) g,結晶水的物質的量為 mol,n(FeCl2)∶n(H2O)=1∶n=(6cV×10-3 mol)∶ mol,解得n=。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溶于稀硫酸后生成Fe2+,導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偏大,使n的測量值偏小,A項選;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則m2偏大,使n的測量值偏小,B項選;實驗Ⅰ稱重后,樣品發生了潮解,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不變,使n的測量值不變,C項不選;滴定達到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導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偏小,使n的測量值偏大,D項不選。3.①0.7 ②pH過低,指示劑會與氫離子反應生成重鉻酸根離子,會氧化氯離子,導致消耗的硝酸銀偏少,而pH過高,氫氧根離子會與銀離子反應,導致消耗的硝酸銀偏多解析 ①根據Cl-~AgNO3,樣品溶液中氯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0.09 mol·L-1,n(Al3+)∶n(Cl-)=10∶9,根據電荷守恒得到[Al2(OH)4.2Cl1.8]m產品的鹽基度為=0.7。4.70.0%解析 步驟Ⅰ中向燒瓶中加入300 mL液體A和4.60 g金屬鈉,Na的物質的量為=0.2 mol,步驟Ⅱ中Na完全反應,根據方程式可知,理論上可以生成0.2 mol 2-噻吩乙醇,產品的產率為×100%=70.0%。5.(1)酸式 (2)d (3)25%解析 (1)碘液能腐蝕橡膠,應選用酸式滴定管。(2)a項,對測定結果無影響;b項,滴定后有氣泡,讀取的碘的標準溶液體積偏小,使測定結果偏低;c項,滴定后俯視讀數時,讀取的碘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小,會使測定結果偏低;d項,消耗碘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大,使測定結果偏高。(3) 2I2 ~ N2H4·H2O 2 10.15×20×10-3 mol ×0.15×20×10-3 mol則水合肼的質量分數為×100%=25%。6.(1)B (2)69解析 (2)根據反應原理可推出關系式:2N~I2~2Na2S2O3,共消耗Na2S2O3溶液的物質的量是15.00 mL×10-3×0.010 0 mol·L-1=1.5×10-4 mol,則1 L溶液中含N的物質的量是1.5×10-3 mol,該咸菜中亞硝酸根離子的含量為=69 mg·kg-1。7.(1)隔絕空氣中的水蒸氣 恒壓滴液漏斗 球形冷凝管 (2)CCl4的密度比Na大,Na接觸空氣會被氧化 (3)酮羰基和酯基中氧的電負性大于碳,導致其中碳原子的正電性增強,繼而使亞甲基中的碳氫鍵極性增強 將乙酰乙酸乙酯鈉和乙醇鈉轉化為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醇 (4)降低產品在水中的溶解度(或增大水層密度利于分層) 干燥產品 (5)70.5解析 (1)無水CaCl2具有吸水性,鈉能與水反應,裝置圖中無水CaCl2的作用為隔絕空氣中的水蒸氣;A是向三頸燒瓶中加入液體試劑的儀器,A為恒壓滴液漏斗;B是冷凝回流裝置,B為球形冷凝管。(5)20.0 g乙酸乙酯的物質的量為≈0.227 mol ,理論上生成乙酰乙酸乙酯0.113 5 mol,則產率為×100%≈70.5%。(共24張PPT)[熱點題空]專題三 第5練 綜合實驗中的滴定計算、產率計算12345671.[2023·重慶,15(4)②]稱取CaCl2水合物1.000 g,加水溶解,加入過量Na2C2O4,將所得沉淀過濾洗滌后,溶于熱的稀硫酸中,用0.100 0 mol·L-1 KMnO4標準溶液滴定,消耗24.00 mL。滴定達到終點的現象為______ ,該副產物中CaCl2的質量分數為 。 后半滴KMnO4標準溶液,溶液變為淺紅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滴入最66.6%氯化鈣和草酸鈉反應轉化為草酸鈣沉淀,草酸鈣沉淀加入硫酸中轉化為草酸,草酸和高錳酸鉀發生氧化還原反應:2Mn+5H2C2O4+6H+===10CO2↑+2Mn2++8H2O,結合質量守恒可知,5CaCl2~5H2C2O4~2Mn,則該副產物中CaCl2的質量分數為×100%=66.6%。12345672.[2022·山東,18(2)]實驗室利用FeCl2·4H2O和亞硫酰氯(SOCl2)制備無水FeCl2。現有含少量雜質的FeCl2·nH2O,為測定n值進行如下實驗:實驗Ⅰ:稱取m1 g樣品,用足量稀硫酸溶解后,用c mol·L-1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Fe2+達終點時消耗V mL(滴定過程中Cr2轉化為Cr3+,Cl-不反應)。實驗Ⅱ:另取m1 g樣品,與足量SOCl2反應后,固體質量為m2 g。則n= ;下列情況會導致n測量值偏小的是 (填標號)。 A.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B.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C.實驗Ⅰ中,稱重后樣品發生了潮解D.滴定達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1234567AB滴定過程中Cr2將Fe2+氧化成Fe3+,自身被還原成Cr3+,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6Fe2++Cr2+14H+===6Fe3++2Cr3++7H2O,則m1 g樣品中n(FeCl2)=6n(Cr2)=6cV×10-3mol;m1 g樣品中結晶水的質量為(m1-m2) g,結晶水的物質的量為 mol,n(FeCl2)∶n(H2O)=1∶n=(6cV×10-3 mol)∶ mol,解得n=。樣品中含少量FeO雜質,溶于稀硫酸后生成Fe2+,導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偏大,使n的測量值偏小,A項選;1234567樣品與SOCl2反應時失水不充分,則m2偏大,使n的測量值偏小,B項選;實驗Ⅰ稱重后,樣品發生了潮解,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不變,使n的測量值不變,C項不選;滴定達到終點時發現滴定管尖嘴內有氣泡生成,導致消耗的K2Cr2O7溶液的體積V偏小,使n的測量值偏大,D項不選。12345673.[2023·浙江6月選考,20(4)]某研究小組用鋁土礦為原料制備絮凝劑聚合氯化鋁([Al2(OH)aClb]m,a=1~5)。已知:①鋁土礦主要成分為Al2O3,含少量Fe2O3和SiO2。用NaOH溶液溶解鋁土礦過程中SiO2轉變為難溶性的鋁硅酸鹽。②[Al2(OH)aClb]m的絮凝效果可用鹽基度衡量,鹽基度=。當鹽基度為0.60~0.85時,絮凝效果較好。1234567(4)測定產品的鹽基度。Cl-的定量測定:稱取一定量樣品,配成溶液,移取25.00 mL溶液于錐形瓶中,調pH=6.5~10.5,滴加指示劑K2CrO4溶液。在不斷搖動下,用0.100 0 mol·L-1 AgNO3標準溶液滴定至淺紅色(有Ag2CrO4沉淀),30秒內不褪色。平行測試3次,平均消耗AgNO3標準溶液22.50 mL。另測得上述樣品溶液中c(Al3+)=0.100 0 mol·L-1。①產品的鹽基度為 。 12345670.7根據Cl-~AgNO3,樣品溶液中氯離子物質的量濃度為=0.09 mol·L-1,n(Al3+)∶n(Cl-)=10∶9,根據電荷守恒得到 [Al2(OH)4.2Cl1.8]m產品的鹽基度為=0.7。1234567②測定Cl-過程中溶液pH過低或過高均會影響測定結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指示劑會與氫離子反應生成重鉻酸根離子,會氧化氯離子,導致消耗的硝酸銀偏少,而pH過高,氫氧根離子會與銀離子反應,導致消耗的硝酸銀偏多pH過低,4.[2023·遼寧,17(7)]2-噻吩乙醇(Mr=128)是抗血栓藥物氯吡格雷的重要中間體,其制備方法如下:Ⅰ.制鈉砂。向燒瓶中加入300 mL液體A和4.60 g金屬鈉,加熱至鈉熔化后,蓋緊塞子,振蕩至大量微小鈉珠出現。Ⅱ.制噻吩鈉。降溫至10 ℃,加入25 mL噻吩,反應至鈉砂消失。Ⅲ.制噻吩乙醇鈉。降溫至-10 ℃,加入稍過量的環氧乙烷的四氫呋喃溶液,反應30 min。1234567Ⅳ.水解。恢復室溫,加入70 mL水,攪拌30 min;加鹽酸調pH至4~6,繼續反應2 h,分液;用水洗滌有機相,二次分液。Ⅴ.分離。向有機相中加入無水MgSO4,靜置,過濾,對濾液進行蒸餾,蒸出四氫呋喃、噻吩和液體A后,得到產品17.92 g。產品的產率為 (用Na計算,精確至0.1%)。 70.0%1234567步驟Ⅰ中向燒瓶中加入300 mL液體A和4.60 g金屬鈉,Na的物質的量為=0.2 mol,步驟Ⅱ中Na完全反應,根據方程式可知,理論上可以生成0.2 mol 2-噻吩乙醇,產品的產率為×100%=70.0%。1234567碘液能腐蝕橡膠,應選用酸式滴定管。5.滴定法測定水合肼樣品的含量,稱取樣品3.0 g,加入適量NaHCO3固體(滴定過程中,調節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 mL溶液,移出25.00 mL置于錐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 mol·L-1碘的標準溶液滴定(已知:N2H4·H2O+2I2===N2↑+4HI+H2O)。(1)滴定時,碘的標準溶液盛放在 (填“酸式”或“堿式”)滴定管中。1234567酸式(2)下列能導致水合肼的含量測定結果偏高的是 (填字母)。 a.錐形瓶清洗干凈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內無氣泡,滴定后有氣泡c.讀數時,滴定前平視,滴定后俯視d.盛標準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裝標準液1234567da項,對測定結果無影響;b項,滴定后有氣泡,讀取的碘的標準溶液體積偏小,使測定結果偏低;c項,滴定后俯視讀數時,讀取的碘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小,會使測定結果偏低;d項,消耗碘的標準溶液的體積偏大,使測定結果偏高。1234567(3)實驗測得消耗碘的標準溶液的平均值為20.00 mL,樣品中水合肼(N2H4·H2O)的質量分數為 。25% 2I2 ~ N2H4·H2O 2 10.15×20×10-3 mol ×0.15×20×10-3 mol則水合肼的質量分數為×100%=25%。12345676.為測定咸菜中亞硝酸根離子的含量(忽略硝酸根離子的干擾),取1 kg咸菜榨汁,收集榨出的液體,加入提取劑,過濾得到無色濾液,將該濾液稀釋至體積為1 L,取100 mL稀釋后的濾液與過量的稀硫酸和碘化鉀溶液的混合液反應,再滴加幾滴淀粉溶液,用0.010 0 mol·L-1 Na2S2O3溶液進行滴定,共消耗Na2S2O3溶液的體積為15.00 mL。(1)在堿式滴定管中裝入Na2S2O3溶液后,要先排放滴定管尖嘴處的氣泡,其正確的圖示為 (填字母)。 1234567B根據反應原理可推出關系式:2N~I2~2Na2S2O3,共消耗Na2S2O3溶液的物質的量是15.00 mL×10-3×0.010 0 mol·L-1=1.5×10-4 mol,則1 L溶液中含N的物質的量是1.5×10-3 mol,該咸菜中亞硝酸根離子的含量為=69 mg·kg-1。(2)該咸菜中亞硝酸根離子的含量為 mg·kg-1(已知:2N+4H++2I-===2NO↑+I2+2H2O,I2+2Na2S2O3===2NaI+Na2S4O6)。6912345677.(2024·河北石家莊二模)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種重要的有機中間體,實驗室制備乙酰乙酸乙酯的反應、裝置示意圖和有關數據如下:1234567(乙酰乙酸乙酯)+C2H5OH 相對分子質量 沸點/℃乙醇 46 78乙酸乙酯 88 77乙酰乙酸乙酯 130 180.4實驗步驟:ⅰ.向三頸燒瓶中加入4.0 g Na,5.0 g細砂和18 mL二甲苯;加熱使Na熔化并攪拌,使其分散成小鈉珠;冷卻后,用傾析法除去上層液體。ⅱ.迅速向三頸燒瓶中加入20.0 g乙酸乙酯和很少量的乙醇,攪拌并加熱,發生反應。ⅲ.向反應后的體系中加入3 mL乙醇除去過量Na,過濾;向濾液中加入50%乙酸至其呈弱酸性;再向其中加入飽和食鹽水,分液;向有機層加入無水Na2SO4,過濾,蒸餾,收集到目標餾分10.4 g。1234567無水CaCl2具有吸水性,鈉能與水反應,裝置圖中無水CaCl2的作用為隔絕空氣中的水蒸氣;A是向三頸燒瓶中加入液體試劑的儀器,A為恒壓滴液漏斗;B是冷凝回流裝置,B為球形冷凝管。回答下列問題:(1)裝置圖中無水CaCl2的作用為 ;A、B處應安裝的儀器分別為 、______ (填名稱)。 1234567隔絕空氣中的水蒸氣恒壓滴液漏斗球形冷凝管(2)步驟ⅰ中不能將二甲苯換成CCl4,解釋其原因為 。 (3)乙酰乙酸乙酯 可與Na反應生成, 是因為其分子中標*號碳原子上的氫活性很強。從結構角度解釋氫活性很強的原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ⅲ中加入乙酸的目的為____________________ 。 CCl4的密度比Na大,Na接觸空氣會被氧化中氧的電負性大于碳,導致其中碳原子的正電性增強,繼而使亞甲基中的碳氫鍵極性增強酮羰基和酯基乙醇鈉轉化為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醇將乙酰乙酸乙酯鈉和123456720.0 g乙酸乙酯的物質的量為≈0.227 mol ,理論上生成乙酰乙酸乙酯0.113 5 mol,則產率為×100%≈70.5%。(4)步驟ⅲ中加入飽和食鹽水、無水Na2SO4的目的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5)本實驗的產率為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降低產品在水中的溶解度(或增大水層密度利于分層)1234567干燥產品70.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三 [熱點題空] 第5練 綜合實驗中的滴定計算、產率計算.docx 專題三 [熱點題空] 第5練 綜合實驗中的滴定計算、產率計算.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