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三輪沖刺高考真題:經典重現 考題再練 一、近代物理(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物理三輪沖刺高考真題:經典重現 考題再練 一、近代物理(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簡介

一、近代物理
1.(2024·廣東卷·2)我國正在建設的大科學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其科學目標之一是探尋神秘的“119號”元素,科學家嘗試使用核反應Y+Am→X+n產生該元素。關于原子核Y和質量數A,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Y為Fe,A=299 B.Y為Fe,A=301
C.Y為Cr,A=295 D.Y為Cr,A=297
2.(2022·江蘇卷·4)上海光源通過電子-光子散射使光子能量增加,光子能量增加后:
A.頻率減小  B.波長減小  C.動量減小  D.速度減小
3.(2022·海南卷·2)下列屬于β衰變的是:
A.UThHe
B.HeOH
C.Pae
D.+n→Ba+Kr+n
4.(2023·浙江6月選考·5)“玉兔二號”裝有核電池,不懼漫長寒冷的月夜。核電池將Pu衰變釋放的核能一部分轉換成電能。的衰變方程為Pu→He,則:
A.衰變方程中的X等于233
BHe的穿透能力比γ射線強
CPu比U的比結合能小
D.月夜的寒冷導致Pu的半衰期變大
5.(2023·山東卷·1)“夢天號”實驗艙攜帶世界首套可相互比對的冷原子鐘組發射升空,對提升我國導航定位、深空探測等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如圖所示為某原子鐘工作的四能級體系,原子吸收頻率為ν0的光子從基態能級Ⅰ躍遷至激發態能級Ⅱ,然后自發輻射出頻率為ν1的光子,躍遷到鐘躍遷的上能級2,并在一定條件下可躍遷到鐘躍遷的下能級1,實現受激輻射,發出鐘激光,最后輻射出頻率為ν3的光子回到基態。該原子鐘產生的鐘激光的頻率ν2為:
A.ν0+ν1+ν3 B.ν0+ν1-ν3
C.ν0-ν1+ν3 D.ν0-ν1-ν3
6.(2024·浙江1月選考·12)氫原子光譜按頻率展開的譜線如圖所示,此四條譜線滿足巴耳末公式=R∞(-),n=3,4,5,6。用Hδ和Hγ光進行如下實驗研究,則:
A.照射同一單縫衍射裝置,Hδ光的中央明條紋寬度寬
B.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同一平行玻璃磚,Hδ光的側移量小
C.以相同功率發射的細光束,真空中單位長度上Hγ光的平均光子數多
D.相同光強的光分別照射同一光電效應裝置,Hγ光的飽和光電流小
7.(2022·廣東卷·5)目前科學家已經能夠制備出能量量子數n較大的氫原子。氫原子第n能級的能量為En=,其中E1=-13.6 eV。如圖是按能量排列的電磁波譜,要使n=20的氫原子吸收一個光子后,恰好失去一個電子變成氫離子,被吸收的光子是:
A.紅外線波段的光子 B.可見光波段的光子
C.紫外線波段的光子 D.X射線波段的光子
8.(2022·河北卷·4)如圖是密立根于1916年發表的鈉金屬光電效應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實驗曲線,該實驗直接證明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并且第一次利用光電效應實驗測定了普朗克常量h。由圖像可知:
A.鈉的逸出功為hνc
B.鈉的截止頻率為8.5×1014Hz
C.圖中直線的斜率為普朗克常量h
D.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成正比
9.(2023·遼寧卷·6)原子處于磁場中,某些能級會發生劈裂。某種原子能級劈裂前后的部分能級圖如圖所示,相應能級躍遷放出的光子分別設為①②③④。若用①照射某金屬表面時能發生光電效應,且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k,則:
A.①和③的能量相等
B.②的頻率大于④的頻率
C.用②照射該金屬一定能發生光電效應
D.用④照射該金屬,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小于Ek
10.(2019·全國卷Ⅱ·15)太陽內部核反應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質子—質子循環,循環的結果可表示為HHe+e+2ν,已知H和He的質量分別為mp=1.007 8 u和mα=4.002 6 u,1 u=931 MeV/c2,c為光速。在4個H轉變成1個He的過程中,釋放的能量約為:
A.8 MeV B.16 MeV C.26 MeV D.52 MeV
11.(2021·江蘇卷·8)如圖所示,分別用1、2兩種材料作K極進行光電效應探究,其截止頻率ν1<ν2,保持入射光不變,則光電子到達A極時動能的最大值Ekm隨電壓U變化關系的圖像是:
A B C D
12.(2023·浙江1月選考·11)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領先世界。天眼對距地球為L的天體進行觀測,其接收光子的橫截面半徑為R。若天體射向天眼的輻射光子中,有η(η<1)倍被天眼接收,天眼每秒接收到該天體發出的頻率為ν的N個光子。普朗克常量為h,則該天體發射頻率為ν光子的功率為:
A. B. C. D.
13.(2008·江蘇卷·12C(3))約里奧·居里夫婦因發現人工放射性而獲得了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發現的放射性元素P衰變成Si的同時放出另一種粒子,這種粒子是     。是P的同位素,被廣泛應用于生物示蹤技術。1 mg P隨時間衰變的關系如圖所示,請估算4 mg的P經多少天的衰變后還剩0.25 mg?
答案精析
1.C [根據核反應方程Y+Am→X+n
設Y的質子數為y,根據電荷數守恒
則有y+95=119+0,可得y=24,
即Y為Cr;
根據質量數守恒,則有54+243=A+2
可得A=295,故選C。]
2.B [根據ε=hν可知光子的能量增加后,光子的頻率增加,又根據λ=可知光子波長減小,故A錯誤,B正確;根據p=可知光子的動量增加,C錯誤;光子的速度為光速,光子速度不變,故D錯誤。]
3.C [A選項屬于α衰變,放出了氦核He),A錯誤;B選項是盧瑟福發現質子H)的核反應方程,B錯誤;C選項屬于β衰變,放出了電子e),C正確;D選項是重核裂變的核反應方程,D錯誤。]
4.C [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知,衰變方程為Pu→UHe,即衰變方程中的X=234,故A錯誤,是α粒子,穿透能力比γ射線弱,故B錯誤;比結合能越大越穩定,由于Pu衰變成為U,故U比Pu穩定,即Pu比U的比結合能小,故C正確;半衰期由原子本身的特點決定,與溫度等外部因素無關,故D錯誤。]
5.D [原子吸收頻率為ν0的光子從基態能級Ⅰ躍遷至激發態能級Ⅱ時有EⅡ-EⅠ=hν0,且從激發態能級Ⅱ向下躍遷到基態能級Ⅰ的過程有EⅡ-EⅠ=hν1+hν2+hν3,聯立解得ν2=ν0-ν1-ν3,故選D。]
6.C [根據巴耳末公式可知,Hγ光的波長較Hδ光的波長長,照射同一單縫衍射裝置,Hγ光的中央明條紋寬度寬,故A錯誤;根據ν=可知Hγ光的頻率較Hδ光的頻率小,則Hγ光的折射率較小,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同一平行玻璃磚時Hγ光的偏折較小,側移量小,故B錯誤;Hγ光的頻率較小,由ε=hν知Hγ光的光子能量較小,以相同功率發射的細光束,Hγ光的光子數較多,真空中單位長度上Hγ光的平均光子數多,故C正確;相同光強的光分別照射同一光電效應裝置時,若Hδ、Hγ光均能發生光電效應,由于Hγ光的頻率較小,光子能量較小,光子數較多,則Hγ光的飽和光電流大,Hδ光的飽和光電流小,故D錯誤。]
7.A [要使處于n=20的氫原子吸收一個光子后恰好失去一個電子變成氫離子,則需要吸收光子的能量為E=0-() eV=0.034 eV,
結合題圖可知被吸收的光子是紅外線波段的光子,故選A。]
8.A [根據遏止電壓與最大初動能的關系有
eUc=Ek,
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有Ek=hν-W0,
結合題圖可知,當Uc為0時,解得W0=hνc,A正確;鈉的截止頻率為νc,根據題圖可知,截止頻率小于8.5×1014Hz,B錯誤;根據上述分析,有Uc=ν-可知題圖中直線的斜率表示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成線性關系,不是成正比,C、D錯誤。]
9.A [由題圖可知①和③對應的躍遷能級差相同,可知①和③的能量相等,選項A正確;因②對應的能級差小于④對應的能級差,可知②的能量小于④的能量,根據E=hν可知②的頻率小于④的頻率,選項B錯誤;因②對應的能級差小于①對應的能級差,可知②的能量小于①的能量,②的頻率小于①的頻率,則若用①照射某金屬表面時能發生光電效應,用②照射該金屬不一定能發生光電效應,選項C錯誤;因④對應的能級差大于①對應的能級差,可知④的能量大于①的能量,即④的頻率大于①的頻率,因用①照射某金屬表面時能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k,根據Ek=hν-W逸出功,則用④照射該金屬,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于Ek,選項D錯誤。]
10.C [核反應質量虧損Δm=4×1.007 8 u-4.002 6 u=0.028 6 u,釋放的能量ΔE=0.028 6×931 MeV≈26.6 MeV,選項C正確。]
11.C [光電管所加電壓為正向電壓,則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可知光電子到達A極時動能的最大值Ekm=Ue+hν-hν截止,
可知Ekm-U圖像的斜率相同,均為e;截止頻率越大,則圖像在縱軸上的截距越小,因ν1<ν2,則圖像C正確,A、B、D錯誤。]
12.A [設天體發射頻率為ν光子的功率為P,由題意可知Pt××η=Nhνt,解得P=故選A。]
13.正電子 56天
解析 由核反應過程中電荷數和質量數守恒可寫出核反應方程:→Si+e,可知這種粒子是正電子。由題圖可知P的半衰期為14天,4 mg的P衰變后還剩0.25 mg P,經歷了4個半衰期,所以為56天。(共27張PPT)
經典重現 考題再現
一、近代物理
1.(2024·廣東卷·2)我國正在建設的大科學裝置——“強流重離子加速器”。其科學目標之一是探尋神秘的“119號”元素,科學家嘗試使用核反應Y+Am→ +n產生該元素。關于原子核Y和質量數A,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Y為Fe,A=299 B.Y為Fe,A=301
C.Y為Cr,A=295 D.Y為Cr,A=297
1
2
3
4
5
6
7
8
9

11
10
12
13
1
2
3
4
5
6
根據核反應方程Y+Am→+n
設Y的質子數為y,根據電荷數守恒
則有y+95=119+0,可得y=24,即Y為Cr;
根據質量數守恒,則有54+243=A+2
可得A=295,故選C。
7
8
9
11
10
12
13
2.(2022·江蘇卷·4)上海光源通過電子-光子散射使光子能量增加,光子能量增加后
A.頻率減小 B.波長減小
C.動量減小 D.速度減小

1
2
3
4
5
6
7
8
9
11
10
根據ε=hν可知光子的能量增加后,光子的頻率增加,又根據λ=,可知光子波長減小,故A錯誤,B正確;
根據p=,可知光子的動量增加,C錯誤;
光子的速度為光速,光子速度不變,故D錯誤。
12
13
3.(2022·海南卷·2)下列屬于β衰變的是
A.U→+He
B.+He→+H
C.→+e
D.+n→++n
1
2
3
4
5
6

7
8
9
11
10
12
13
1
2
3
4
5
6
A選項屬于α衰變,放出了氦核He),A錯誤;
B選項是盧瑟福發現質子H)的核反應方程,B錯誤;
C選項屬于β衰變,放出了電子(),C正確;
D選項是重核裂變的核反應方程,D錯誤。
7
8
9
11
10
12
13
1
2
3
4
5
6
4.(2023·浙江6月選考·5)“玉兔二號”裝有核電池,不懼漫長寒冷的月夜。核電池將Pu衰變釋放的核能一部分轉換成電能。的衰變方程為Pu→+He,則
A.衰變方程中的X等于233
BHe的穿透能力比γ射線強
C.比U的比結合能小
D.月夜的寒冷導致Pu的半衰期變大

7
8
9
11
10
12
13
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恒可知,衰變方程為Pu→He,即衰變方程中的X=234,故A錯誤;
是α粒子,穿透能力比γ射線弱,故B錯誤;
比結合能越大越穩定,由于Pu衰變成為U,故U比Pu穩定,即Pu比U的比結合能小,故C正確;
半衰期由原子本身的特點決定,與溫度等外部因素無關,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1
10
12
13
5.(2023·山東卷·1)“夢天號”實驗艙攜帶世界首套可相互比對的冷原子鐘組發射升空,對提升我國導航定位、深空探測等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如圖所示為某原子鐘工作的四能級體系,原子吸收頻率為ν0的光子從基態能級Ⅰ躍遷至激發態能級Ⅱ,然后自發輻射出頻率為ν1的光子,躍遷到鐘躍遷的上能級2,并在一定條件下可躍遷到鐘躍遷的下能級1,實現受激輻射,發出鐘激光,最后輻射出頻率為ν3的光子回到基態。該原子鐘產生的鐘激光的頻率ν2為
A.ν0+ν1+ν3 B.ν0+ν1-ν3
C.ν0-ν1+ν3 D.ν0-ν1-ν3
1
2
3
4
5
6
7
8
9
11
10

12
13
1
2
3
4
5
6
原子吸收頻率為ν0的光子從基態能級Ⅰ躍遷至激發態能級Ⅱ時有EⅡ-EⅠ=hν0,且從激發態能級Ⅱ向下躍遷到基態能級Ⅰ的過程有EⅡ-EⅠ=hν1+hν2+hν3,聯立解得ν2=ν0-ν1-ν3,故選D。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6.(2024·浙江1月選考·12)氫原子光譜按頻率展開的譜線如圖所示,此四條譜線滿足巴耳末公式=R∞(-),n=3,4,5,6。用Hδ和Hγ光進行如下實驗研究,則
A.照射同一單縫衍射裝置,Hδ光的中央明條紋寬度寬
B.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同一平行玻璃磚,Hδ光的側移量小
C.以相同功率發射的細光束,真空中單位長度上Hγ光的平均光子數多
D.相同光強的光分別照射同一光電效應裝置,Hγ光的飽和光電流小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根據巴耳末公式可知,Hγ光的波長較Hδ光的波長長,照射同一單縫衍射裝置,Hγ光的中央明條紋寬度寬,故A錯誤;
根據ν=可知Hγ光的頻率較Hδ光的頻率小,則Hγ光的折射率較小,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同一平行玻璃磚時Hγ光的偏折較小,側移量小,故B錯誤;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Hγ光的頻率較小,由ε=hν知Hγ光的光子能量較小,以相同功率發射的細光束,Hγ光的光子數較多,真空中單位長度上Hγ光的平均光子數多,故C正確;
相同光強的光分別照射同一光電效應裝置時,若Hδ、Hγ光均能發生光電效應,由于Hγ光的頻率較小,光子能量較小,光子數較多,則Hγ光的飽和光電流大,Hδ光的飽和光電流小,故D錯誤。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7
8
9
7.(2022·廣東卷·5)目前科學家已經能夠制備出能量量子數n較大的氫原子。氫原子第n能級的能量為En=,其中E1=-13.6 eV。如圖是按能量排列的電磁波譜,要使n=20的氫原子吸收一個光子后,恰好失去一個電子變成氫離子,被吸收的光子是
A.紅外線波段的光子 B.可見光波段的光子
C.紫外線波段的光子 D.X射線波段的光子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7
8
9
要使處于n=20的氫原子吸收一個光子后恰好失去一個電子變成氫離子,則需要吸收光子的能量為E=0-() eV=0.034 eV,
結合題圖可知被吸收的光子是紅外線波段的光子,故選A。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8.(2022·河北卷·4)如圖是密立根于1916年發表的鈉金屬光電效應的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的實驗曲線,該實驗直接證明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并且第一次利用光電效應實驗測定了普朗克常量h。由圖像可知
A.鈉的逸出功為hνc
B.鈉的截止頻率為8.5×1014Hz
C.圖中直線的斜率為普朗克常量h
D.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成正比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根據遏止電壓與最大初動能的關系有
eUc=Ek,
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有Ek=hν-W0,
結合題圖可知,當Uc為0時,解得W0=hνc,
A正確;
鈉的截止頻率為νc,根據題圖可知,截止頻率小于8.5×1014Hz,B錯誤;
根據上述分析,有Uc=ν-,遏止電壓Uc與入射光頻率ν成線性關系,不是成正比,C、D錯誤。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9.(2023·遼寧卷·6)原子處于磁場中,某些能級會發生劈裂。某種原子能級劈裂前后的部分能級圖如圖所示,相應能級躍遷放出的光子分別設為①②③④。若用①照射某金屬表面時能發生光電效應,且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k,則
A.①和③的能量相等
B.②的頻率大于④的頻率
C.用②照射該金屬一定能發生光電效應
D.用④照射該金屬,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小于Ek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因②對應的能級差小于①對應的能級差,可知②的能量小于①的能量,②的頻率小于①的頻率,則若用①照射某金屬表面時能發生光電效應,用②照射該金屬不一定能發生光電效應,選項C錯誤;
由題圖可知①和③對應的躍遷能級差相同,可知①和③的能量相等,選項A正確;
因②對應的能級差小于④對應的能級差,可知②的能量小于④的能量,根據E=hν可知②的頻率小于④的頻率,選項B錯誤;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因④對應的能級差大于①對應的能級差,可知④的能量大于①的能量,即④的頻率大于①的頻率,因用①照射某金屬表面時能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k,根據Ek=
hν-W逸出功,則用④照射該金屬,逸出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大于Ek,選項D錯誤。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10.(2019·全國卷Ⅱ·15)太陽內部核反應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質子—質子循環,循環的結果可表示為H→He+e+2ν,已知H和He的質量分別為mp=1.007 8 u和mα=4.002 6 u,1 u=931 MeV/c2,c為光速。在4個H轉變成1個He的過程中,釋放的能量約為
A.8 MeV B.16 MeV
C.26 MeV D.52 MeV
7
8
9

10
11
核反應質量虧損Δm=4×1.007 8 u-4.002 6 u=0.028 6 u,釋放的能量ΔE=0.028 6×931 MeV≈26.6 MeV,選項C正確。
12
13
6
1
2
3
4
5
11.(2021·江蘇卷·8)如圖所示,分別用1、2兩種材料作K極進行光電效應探究,其截止頻率ν1<ν2,保持入射光不變,則光電子到達A極時動能的最大值Ekm隨電壓U變化關系的圖像是
7
8
9
11
10
12
13

光電管所加電壓為正向電壓,則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可知光電子到達A極時動能的最大值Ekm=Ue+hν-hν截止,
可知Ekm-U圖像的斜率相同,均為e;截止頻率越大,則圖像在縱軸上的截距越小,因ν1<ν2,則圖像C正確,A、B、D錯誤。
6
1
2
3
4
5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12.(2023·浙江1月選考·11)被譽為“中國天眼”的大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領先世界。天眼對距地球為L的天體進行觀測,其接收光子的橫截面半徑為R。若天體射向天眼的輻射光子中,有η(η<1)倍被天眼接收,天眼每秒接收到該天體發出的頻率為ν的N個光子。普朗克常量為h,則該天體發射頻率為ν光子的功率為
A. B.
C. D.
7
8
9
11
10
12

13
6
1
2
3
4
5
7
8
9
10
設天體發射頻率為ν光子的功率為P,由題意可知Pt××η=Nhνt,解得P=,故選A。
11
12
13
6
1
2
3
4
5
13.(2008·江蘇卷·12C(3))約里奧·居里夫婦因發現人工放射性而獲得了1935年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發現的放射性元素P衰變成Si的同時放出另一種粒子,這種粒子是     。
7
8
9
11
10
12
13
正電子
答案 56天
是P的同位素,被廣泛應用于生物示蹤技術。1 mg 隨時間衰變的關系如圖所示,請估算4 mg的P經多少天的衰變后還剩0.25 mg?
6
1
2
3
4
5
7
8
9
11
10
12
13
由核反應過程中電荷數和質量數守恒可寫出核反應方程:→e,可知這種粒子是正電子。由題圖可知P的半衰期為14天,4 mg的P衰變后還剩0.25 mg P ,經歷了4個半衰期,所以為56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河县| 连云港市| 云浮市| 巴彦县| 文昌市| 凤庆县| 望江县| 芜湖县| 囊谦县| 江津市| 聂荣县| 九寨沟县| 沙洋县| 松溪县| 保德县| 分宜县| 林西县| 定结县| 南康市| 泽普县| 兰溪市| 汶川县| 体育| 高陵县| 阿城市| 揭阳市| 满洲里市| 内江市| 镇坪县| 西乡县| 临泽县| 克什克腾旗| 若尔盖县| 剑阁县| 南京市| 泰来县| 浦北县| 闻喜县| 古蔺县| 宣武区|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