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相互作用——力1.(2024·黑吉遼·3)利用硯臺將墨條研磨成墨汁時講究“圓、緩、勻”,如圖,在研磨過程中,硯臺始終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當墨條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時:A.硯臺對墨條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桌面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桌面和墨條對硯臺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D.桌面對硯臺的支持力與墨條對硯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2.(2020·北京卷·1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情況。實驗臺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傳感器用棉線拉住物塊,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傳感器記錄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中必須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B.圖乙中曲線就是摩擦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D.只用圖乙中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3.(2022·浙江6月選考·10)如圖所示,一輕質曬衣架靜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橫桿與四根相同的斜桿垂直,兩斜桿夾角θ=60°。一重為G的物體懸掛在橫桿中點,則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A.作用力為G B.作用力為GC.摩擦力為G D.摩擦力為G4.(2022·遼寧卷·4)如圖所示,蜘蛛用蛛絲將其自身懸掛在水管上,并處于靜止狀態。蛛絲OM、ON與豎直方向夾角分別為α、β(α>β)。用F1、F2分別表示OM、ON的拉力,則:A.F1的豎直分力大于F2的豎直分力B.F1的豎直分力等于F2的豎直分力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5.(2022·湖南卷·5)2022年北京冬奧會跳臺滑雪空中技巧比賽場地邊,有一根系有飄帶的風力指示桿,教練員根據飄帶的形態提示運動員現場風力的情況。若飄帶可視為粗細一致的勻質長繩,其所處范圍內風速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且不隨高度改變。當飄帶穩定時,飄帶實際形態最接近的是:A B C D6.(2020·全國卷Ⅲ·17)如圖,懸掛甲物體的細線拴牢在一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上O點處;繩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通過光滑定滑輪與物體乙相連。甲、乙兩物體質量相等。系統平衡時,O點兩側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α和β。若α=70°,則β等于:A.45° B.55° C.60° D.70°7.(2022·海南卷·8)我國的石橋世界聞名,如圖,某橋由六塊形狀完全相同的石塊組成,其中石塊1、6固定,2、5質量相同為m,3、4質量相同為m',不計石塊間的摩擦,則m∶m'為:A. B. C.1 D.28.(2020·山東卷·8)如圖所示,一輕質光滑定滑輪固定在傾斜木板上,質量分別為m和2m的物塊A、B,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滑輪連接,A、B間的接觸面和輕繩均與木板平行。A與B間、B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當木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時,物塊A、B剛好要滑動,則μ的值為:A. B. C. D.9.(2022·浙江1月選考·5)如圖所示,學校門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石墩,石墩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工作人員用輕繩按圖示方式勻速移動石墩時,兩平行輕繩與水平面間的夾角均為θ,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B.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C.減小夾角θ,輕繩的合拉力一定減小D.輕繩的合拉力最小時,地面對石墩的摩擦力也最小10.(2021·湖南卷·5)質量為M的凹槽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內壁為半圓柱面,截面如圖所示,A為半圓的最低點,B為半圓水平直徑的端點。凹槽恰好與豎直墻面接觸,內有一質量為m的小滑塊。用推力F推動小滑塊由A點向B點緩慢移動,力F的方向始終沿圓弧的切線方向,在此過程中所有摩擦均可忽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推力F先增大后減小B.凹槽對滑塊的支持力先減小后增大C.墻面對凹槽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D.水平地面對凹槽的支持力先減小后增大11.(多選)(2017·全國卷Ⅰ·21)如圖所示,柔軟輕繩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間某點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繩的另一端N。初始時,OM豎直且MN被拉直,OM與MN之間的夾角為α(α>)。現將重物向右上方緩慢拉起,并保持夾角α不變。在OM由豎直被拉到水平的過程中:A.MN上的張力逐漸增大 B.MN上的張力先增大后減小C.OM上的張力逐漸增大 D.OM上的張力先增大后減小12.(2024·新課標卷·24)將重物從高層樓房的窗外運到地面時,為安全起見,要求下降過程中重物與樓墻保持一定的距離。如圖,一種簡單的操作方法是一人在高處控制一端系在重物上的繩子P,另一人在地面控制另一根一端系在重物上的繩子Q,二人配合可使重物緩慢豎直下降。若重物的質量m=42 kg,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當P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α=37°時,Q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β=53°(sin 37°=0.6)。(1)(5分)求此時P、Q繩中拉力的大小;(2)(3分)若開始豎直下降時重物距地面的高度h=10 m,求在重物下降到地面的過程中,兩根繩子拉力對重物做的總功。答案精析1.C [當墨條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時,墨條相對于硯臺向左運動,故硯臺對墨條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A錯誤;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墨條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由于硯臺始終處于靜止狀態,故桌面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錯誤;由于硯臺始終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桌面和墨條對硯臺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桌面對硯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硯臺的重力加上墨條對其的壓力,故桌面對硯臺的支持力大于墨條對硯臺的壓力,故D錯誤。]2.C [實驗中讓物塊處于平衡狀態即可,沒有必要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故A錯誤;由于物塊處于平衡狀態,故其水平方向上受的拉力(傳感器的示數)等于摩擦力,但摩擦力的方向與拉力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應和題圖乙中圖線關于橫軸對稱,故B錯誤;由題圖乙知,最大靜摩擦力約為10 N,滑動摩擦力約為7 N,二者之比約為10∶7,故C正確;由于不知道物塊的質量,無法求出物塊對木板的正壓力,因此只用題圖乙中數據無法求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故D錯誤。]3.B [設斜桿的彈力大小為F,以水平橫桿和物體為整體,在豎直方向上根據受力平衡可得4Fcos 30°=G,解得F=G,以其中一斜桿為研究對象,其受力如圖所示,F'=F,可知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作用力應與F'平衡,即大小為G,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f=Fsin 30°=G,B正確,A、C、D錯誤。]4.D [對結點O受力分析可得,水平方向有F1sin α=F2sin β,即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選項C錯誤,D正確;對結點O受力分析可得,豎直方向有F1cos α+F2cos β=mg,聯立解得F1=F2=則F1的豎直分量F1y=F2的豎直分量F2y=因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 (α-β)>0,可知F2y>F1y,選項A、B錯誤。]5.A [設飄帶的單位長度質量為m0, 單位長度所受風力為F0,從底端取飄帶上任意長度為x,G=m0gx,F=F0x,則重力與風力的合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tan θ==可知所選飄帶與豎直方向夾角與所選長度無關,二力合力方向恒定,飄帶各處張力方向相同,則飄帶為一條傾斜的直線,故選A。]6.B [取O點為研究對象,在三力的作用下O點處于平衡狀態,對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幾何關系可得β=55°,故選B。]7.D [六塊形狀完全相同的石塊圍成半圓對應的圓心角為180°,則每塊石塊對應的圓心角為30°,對石塊3受力分析如圖甲,結合力的合成可知tan 60°=;對石塊2和3整體受力分析如圖乙tan 30°=聯立解得=2。]8.C [A、B剛要滑動時受力平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對A:FT=mgsin 45°+μmgcos 45°對B:2mgsin 45°=FT+3μmgcos 45°+μmgcos 45°整理得,μ=選項C正確。]9.B [對石墩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FTcos θ=FfFf=μFNFTsin θ+FN=mg聯立解得FT=故A錯誤,B正確;拉力的大小為FT==其中tan φ=可知當θ+φ=90°時,拉力有最小值,即減小夾角θ,輕繩的合拉力不一定減小,故C錯誤;摩擦力大小為Ff=FTcos θ==可知增大夾角θ,摩擦力一直減小,當θ趨近于90°時,摩擦力最小,故輕繩的合拉力最小時,地面對石墩的摩擦力不是最小,故D錯誤。]10.C [對滑塊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有F=mgsin θ,FN=mgcos θ,θ為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滑塊從A緩慢移動到B點時,θ越來越大,則推力F越來越大,支持力FN越來越小,所以A、B錯誤;對凹槽與滑塊整體受力分析,墻面對凹槽的壓力為FN'=Fcos θ=mgsin θcos θ=mgsin 2θ,則θ越來越大時,墻面對凹槽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所以C正確;水平地面對凹槽的支持力為FN地=(M+m)g-Fsin θ=(M+m)g-mgsin2θ則θ越來越大時,水平地面對凹槽的支持力越來越小,所以D錯誤。]11.AD [方法一 設重物的質量為m,繩OM中的張力為FTOM,繩MN中的張力為FTMN。開始時,FTOM=mg,FTMN=0。由于緩慢拉起,則重物一直處于平衡狀態,兩繩張力的合力與重物的重力mg等大、反向。對重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已知角α不變,在繩MN緩慢拉起的過程中,角β逐漸增大,則角(α-β)逐漸減小,但角θ不變,在三角形中,由正弦定理得:=(α-β)由鈍角變為銳角,則FTOM先增大后減小,選項D正確;同理知=在β由0變為的過程中,FTMN一直增大,選項A正確。方法二 利用矢量圓,如圖,重力保持不變,是矢量圓的一條弦,FOM與FMN夾角即圓心角保持不變,由圖知FMN一直增大到最大,FOM先增大后減小。]12.(1)1 200 N 900 N (2)-4 200 J解析 (1)設此時P、Q繩中拉力的大小分別為FT1和FT2,由平衡條件可得豎直方向FT1cos α=mg+FT2cos β水平方向FT1sin α=FT2sin β聯立解得FT1=1 200 N,FT2=900 N(2)整個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得W+mgh=0解得兩根繩子拉力對重物做的總功為W=-4 200 J。(共30張PPT)經典重現 考題再現三、相互作用——力1.(2024·黑吉遼·3)利用硯臺將墨條研磨成墨汁時講究“圓、緩、勻”,如圖,在研磨過程中,硯臺始終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當墨條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時,A.硯臺對墨條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桌面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桌面和墨條對硯臺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D.桌面對硯臺的支持力與墨條對硯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123456789√111012123456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B錯誤;由于硯臺始終處于靜止狀態,水平方向桌面和墨條對硯臺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桌面對硯臺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硯臺的重力加上墨條對其的壓力,故桌面對硯臺的支持力大于墨條對硯臺的壓力,故D錯誤。當墨條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時,墨條相對于硯臺向左運動,故硯臺對墨條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故A錯誤;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墨條對硯臺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由于硯臺始終處于靜止狀態,故桌面對硯臺的摩7891110122.(2020·北京卷·11)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研究摩擦力的變化情況。實驗臺上固定一個力傳感器,傳感器用棉線拉住物塊,物塊放置在粗糙的長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傳感器記錄的F-t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中必須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B.圖乙中曲線就是摩擦力隨時間的變化曲線C.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之比約為10∶7D.只用圖乙中數據可得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1234567891110121234567891110實驗中讓物塊處于平衡狀態即可,沒有必要讓木板保持勻速運動,故A錯誤;由于物塊處于平衡狀態,故其水平方向上受的拉力(傳感器的示數)等于摩擦力,但摩擦力的方向與拉力的方向相反,所以摩擦力隨時間變化的圖線應和題圖乙中圖線關于橫軸對稱,故B錯誤;121234567891110由題圖乙知,最大靜摩擦力約為10 N,滑動摩擦力約為7 N,二者之比約為10∶7,故C正確;由于不知道物塊的質量,無法求出物塊對木板的正壓力,因此只用題圖乙中數據無法求出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故D錯誤。123.(2022·浙江6月選考·10)如圖所示,一輕質曬衣架靜置于水平地面上,水平橫桿與四根相同的斜桿垂直,兩斜桿夾角θ=60°。一重為G的物體懸掛在橫桿中點,則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A.作用力為G B.作用力為GC.摩擦力為G D.摩擦力為G123456√789111012123456設斜桿的彈力大小為F,以水平橫桿和物體為整體,在豎直方向上根據受力平衡可得4Fcos 30°=G,解得F=G,以其中一斜桿為研究對象,其受力如圖所示,F'=F,可知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作用力應與F'平衡,即大小為G,每根斜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Ff=Fsin 30°=G,B正確,A、C、D錯誤。7891110121234564.(2022·遼寧卷·4)如圖所示,蜘蛛用蛛絲將其自身懸掛在水管上,并處于靜止狀態。蛛絲OM、ON與豎直方向夾角分別為α、β(α>β)。用F1、F2分別表示OM、ON的拉力,則A.F1的豎直分力大于F2的豎直分力B.F1的豎直分力等于F2的豎直分力C.F1的水平分力大于F2的水平分力D.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7891110√12對結點O受力分析可得,水平方向有F1sin α=F2sin β,即F1的水平分力等于F2的水平分力,選項C錯誤,D正確;對結點O受力分析可得,豎直方向有F1cos α+F2cos β=mg,聯立解得F1=,F2=,則F1的豎直分量F1y=,F2的豎直分量F2y=,因sin αcos β-cos αsin β=sin (α-β)>0,可知F2y>F1y,選項A、B錯誤。1234567891110125.(2022·湖南卷·5)2022年北京冬奧會跳臺滑雪空中技巧比賽場地邊,有一根系有飄帶的風力指示桿,教練員根據飄帶的形態提示運動員現場風力的情況。若飄帶可視為粗細一致的勻質長繩,其所處范圍內風速水平向右、大小恒定且不隨高度改變。當飄帶穩定時,飄帶實際形態最接近的是123456789111012√123456設飄帶的單位長度質量為m0, 單位長度所受風力為F0,從底端取飄帶上任意長度為x,G=m0gx,F=F0x,則重力與風力的合力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tan θ==,可知所選飄帶與豎直方向夾角與所選長度無關,二力合力方向恒定,飄帶各處張力方向相同,則飄帶為一條傾斜的直線,故選A。7891110126123456.(2020·全國卷Ⅲ·17)如圖,懸掛甲物體的細線拴牢在一不可伸長的輕質細繩上O點處;繩的一端固定在墻上,另一端通過光滑定滑輪與物體乙相連。甲、乙兩物體質量相等。系統平衡時,O點兩側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分別為α和β。若α=70°,則β等于A.45° B.55°C.60° D.70°789√111012612345取O點為研究對象,在三力的作用下O點處于平衡狀態,對其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根據幾何關系可得β=55°,故選B。7891110126123457897.(2022·海南卷·8)我國的石橋世界聞名,如圖,某橋由六塊形狀完全相同的石塊組成,其中石塊1、6固定,2、5質量相同為m,3、4質量相同為m',不計石塊間的摩擦,則m∶m'為A. B.C.1 D.2√111012六塊形狀完全相同的石塊圍成半圓對應的圓心角為180°,則每塊石塊對應的圓心角為30°,對石塊3受力分析如圖甲,結合力的合成可知tan 60°=;對石塊2和3整體受力分析如圖乙tan 30°=,聯立解得=2。6123457891110126123458.(2020·山東卷·8)如圖所示,一輕質光滑定滑輪固定在傾斜木板上,質量分別為m和2m的物塊A、B,通過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滑輪連接,A、B間的接觸面和輕繩均與木板平行。A與B間、B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當木板與水平面的夾角為45°時,物塊A、B剛好要滑動,則μ的值為A. B. C. D.√789111012612345A、B剛要滑動時受力平衡,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對A:FT=mgsin 45°+μmgcos 45°對B:2mgsin 45°=FT+3μmgcos 45°+μmgcos 45°整理得,μ=,選項C正確。7891110126123459.(2022·浙江1月選考·5)如圖所示,學校門口水平地面上有一質量為m的石墩,石墩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工作人員用輕繩按圖示方式勻速移動石墩時,兩平行輕繩與水平面間的夾角均為θ,重力加速度為g,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B.輕繩的合拉力大小為C.減小夾角θ,輕繩的合拉力一定減小D.輕繩的合拉力最小時,地面對石墩的摩擦力也最小789√111012對石墩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可知FTcos θ=FfFf=μFNFTsin θ+FN=mg聯立解得FT=故A錯誤,B正確;拉力的大小為FT==其中tan φ=,可知當θ+φ=90°時,拉力有最小值,即減小夾角θ,輕繩的合拉力不一定減小,故C錯誤;612345789111012摩擦力大小為Ff=FTcos θ==可知增大夾角θ,摩擦力一直減小,當θ趨近于90°時,摩擦力最小,故輕繩的合拉力最小時,地面對石墩的摩擦力不是最小,故D錯誤。61234578911101261234510.(2021·湖南卷·5)質量為M的凹槽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內壁為半圓柱面,截面如圖所示,A為半圓的最低點,B為半圓水平直徑的端點。凹槽恰好與豎直墻面接觸,內有一質量為m的小滑塊。用推力F推動小滑塊由A點向B點緩慢移動,力F的方向始終沿圓弧的切線方向,在此過程中所有摩擦均可忽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推力F先增大后減小B.凹槽對滑塊的支持力先減小后增大C.墻面對凹槽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D.水平地面對凹槽的支持力先減小后增大7891011√126123457891011對滑塊受力分析,由平衡條件有F=mgsin θ,FN=mgcos θ,θ為F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滑塊從A緩慢移動到B點時,θ越來越大,則推力F越來越大,支持力FN越來越小,所以A、B錯誤;對凹槽與滑塊整體受力分析,墻面對凹槽的壓力為FN'=Fcos θ=mgsin θcos θ=mgsin 2θ,則θ越來越大時,墻面對凹槽的壓力先增大后減小,所以C正確;126123457891011水平地面對凹槽的支持力為FN地=(M+m)g-Fsin θ=(M+m)g-mgsin2θ則θ越來越大時,水平地面對凹槽的支持力越來越小,所以D錯誤。1261234511.(多選)(2017·全國卷Ⅰ·21)如圖所示,柔軟輕繩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間某點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繩的另一端N。初始時,OM豎直且MN被拉直,OM與MN之間的夾角為α(α>)。現將重物向右上方緩慢拉起,并保持夾角α不變。在OM由豎直被拉到水平的過程中A.MN上的張力逐漸增大B.MN上的張力先增大后減小C.OM上的張力逐漸增大D.OM上的張力先增大后減小7891110√12√6123457891110方法一 設重物的質量為m,繩OM中的張力為FTOM,繩MN中的張力為FTMN。開始時,FTOM=mg,FTMN=0。由于緩慢拉起,則重物一直處于平衡狀態,兩繩張力的合力與重物的重力mg等大、反向。對重物受力分析如圖所示,已知角α不變,在繩MN緩慢拉起的過程中,角β逐漸增大,則角(α-β)逐漸減小,但角θ不變,在三角形中,由正弦定理得:=,(α-β)由鈍角變為銳角,則FTOM先增大后減小,選項D正確;同理知=,在β由0變為的過程中,FTMN一直增大,選項A正確。126123457891110方法二 利用矢量圓,如圖,重力保持不變,是矢量圓的一條弦,FOM與FMN夾角即圓心角保持不變,由圖知FMN一直增大到最大,FOM先增大后減小。1261234512.(2024·新課標卷·24)將重物從高層樓房的窗外運到地面時,為安全起見,要求下降過程中重物與樓墻保持一定的距離。如圖,一種簡單的操作方法是一人在高處控制一端系在重物上的繩子P,另一人在地面控制另一根一端系在重物上的繩子Q,二人配合可使重物緩慢豎直下降。若重物的質789111012答案 1 200 N 900 N量m=42 kg,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當P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α=37°時,Q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β=53° (sin 37°=0.6)。(1)求此時P、Q繩中拉力的大小;6123457891110設此時P、Q繩中拉力的大小分別為FT1和FT2,由平衡條件可得豎直方向FT1cos α=mg+FT2cos β水平方向FT1sin α=FT2sin β聯立解得FT1=1 200 N,FT2=900 N12612345(2)若開始豎直下降時重物距地面的高度h=10 m,求在重物下降到地面的過程中,兩根繩子拉力對重物做的總功。789111012答案 -4 200 J整個過程根據動能定理得W+mgh=0解得兩根繩子拉力對重物做的總功為W=-4 200 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相互作用——力.docx 三、相互作用——力.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