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第九章 浮 力第一節 認識浮力八年級 全一冊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編寫組 編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說明 ppt使用高質量視頻,資源比較大,本ppt約80MB.本ppt共有51張、3個視頻,可根據需要選擇點播.本ppt使用PowerPoint制作,建議使用PowerPoint播放.視頻資源 ①動畫講解—《阿基米德的故事》②演示實驗—《測量鋁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的浮力》③動畫講解—《浮力產生的原因》致老師、同學免責聲明:ppt中的部分視頻來源于自有媒體,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第一節 認識浮力導入新課一、想一想萬噸巨輪在水中為什么不下沉 熱氣球為什么能騰空而起 這些現象都與浮力有關。那么,什么是浮力?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第一節 認識浮力目錄導航什么是浮力浮力產生的原因作業解析課堂總結提升訓練第一節 認識浮力什么是浮力一一、什么是浮力(1)觀察現象冰山能在水上漂浮,游船能在水面游弋、放飛的氣球能升空。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把它們托起來的?冰山、游船、氣球都受到重力的作用,冰山、游船但卻沒有因此而沉入水底,氣球能夠升空,這表明水(空氣)對它們有一個向上托起的力。1. 浮力一、什么是浮力(2)浮力液體或氣體,對浸入其中的物體都有豎直向上的作用力,物理學中把這個作用力叫做浮力,常用字母F浮表示。(3)浮力方向:豎直向上。(4)浮力的施力物體:液體或氣體。F浮輪船浮在水面上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G;因為靜止,根據二力平衡條件可知,一定有一個豎直向上的力與重力平衡。這個力就是浮力F浮。G一、什么是浮力(5)正確理解浮力①“浸在”包含兩種情況,一是部分浸入,二是全部浸入。②浸在氣體中的物體也受到氣體對它的豎直向上的浮力作用,但一般情況下不考慮氣體對物體的浮力。③真空中沒有氣體,位于太空等真空中的物體不受浮力。④浮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上(不是垂直向上),與重力的方向相反,和物體所處的位置、運動狀態、形狀、容器放置方式都無關。一、什么是浮力2. 探究浮力(1)實驗:探究液體的浮力【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石塊、細線、燒杯和水。【實驗步驟及現象】①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石塊,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②把石塊浸入在水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如何變化的。③用手托起石塊,再次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的變化。一、什么是浮力想一想為什么石塊浸入水中和被手托起時,彈簧測力計示數會有變化?思考水和手對石塊產生了什么作用。甲 乙 丙一、什么是浮力F2=1.2NF1=2.4N【分析與論證】①在彈簧測力計下懸掛石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石塊重力) F1=G=2.4N②把石塊浸入在水中,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減小,其示數為F2=1.2N③用手托起石塊,再次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發現會變小,F3=1.2N。圖乙、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小,這說明水對石塊有類似于手對石塊豎直向上的托力。F3=1.2N一、什么是浮力【分析與論證】石塊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F1-F2=2.4N-1.2N=1.2N甲 乙 丙F2=1.2NF1=2.4NF3=1.2N【探究結論】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浮力。一、什么是浮力(2)探究空氣的浮力【實驗器材】杠桿、鉤碼、籃球和氣球。【實驗步驟及現象】將充足氣的籃球和套有氣針的氣球氣球一起掛于杠桿左端,調整杠桿右端鉤碼的懸掛位置,使杠桿平衡,如圖甲所示。然后將氣針頭插入籃球的氣門內,氣球隨即膨脹,觀察到杠桿不再平衡,掛鉤碼的一端下沉,如圖乙所示。一、什么是浮力【分析與論證】說明空氣對氣球有豎直向上的浮力。【探究結論】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豎直向上的浮力。一、什么是浮力①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G=F1②物體浸在水中測力計的拉力F2(1)測量物體在空氣中受的重力G=F1(2)物體浸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2(3)浮力的大小F浮=F1-F2=2.3N-0.8N=1.5NF浮=F1-F2彈簧測力計減小的示數就是水對物體的豎直向上的浮力。這種測量浮力的方法叫“稱重法”。F2=0.8NF1=2.3N3. 稱重法求浮力的方法F浮=F1–F2一、什么是浮力4. 運用力的平衡條件求浮力根據力的平衡條件可知:F浮+F2=G,所以:①鋁塊在空氣中時,受到重力G和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1。②鋁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三個力的作用:重力G、浮力F浮和拉力F2。F1GF浮F2GF1=GF浮=F1–F2一、什么是浮力【例題1】把一重為10N的鐵塊用細線系在彈簧測力計下浸沒在水中,如圖所示,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8N,則鐵塊所受的浮力為( )A.10N B.7N C.2N D.17NC鐵塊所受的浮力為F浮=G-F=10N-8N=2N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將物體懸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如圖甲實驗所示,物重G=______N。(2)當用手向上托物體時,如圖乙實驗所示,手對物體向上的托力F=______N。(3)當物體浸入水中時,如圖丙實驗所示.將圖丙實驗與圖甲、圖乙實驗對照,說明水對物體有向上的托力,即浮力,水對物體的浮力F浮=______ N。(4)該實驗是采用_____的物理方法,建立起浮力概念的。532一、什么是浮力【例題2】如圖所示是認識浮力的探究實驗.對比(1)圖甲中,物重即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即G=5N。(2)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2N,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視1=G-F托=2N,故托力F托=3N(3)對照圖甲、圖乙、圖丙實驗,說明水對重物產生了一定的托力,即浮力。在圖丙中,測力計的示數為3N,即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故浮力F浮=5N-3N=2N(4)此實驗是通過對比圖甲、圖乙、圖丙的實驗結果,得到液體對物體有向上的托力,即通過對比法來建立起浮力概念的。一、什么是浮力浮力產生的原因二二、浮力產生的原因為什么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會受到浮力呢?這是因為液體內部存在壓強,而且深度不同,其壓強不同。1. 分析浮力產生的原因我們以浸沒在液體中的長方體為例進行探究,浸沒在液體中的長方體的六個面分別受到液體的壓強(p=pgh)和壓力( F=pS ),我們來對比一下。(如圖所示)二、浮力產生的原因位置 前、后兩個面 左、右兩個面 上、下兩個面深度壓強壓力總結歸納:浮力是因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壓力差而產生的。大小:F浮=F2-F1相等相等相等相等上淺下深上小下大F前、F后是一對平衡力,合力為0F左、F右是一對平衡力,合力為0F向下 F向上,F差=F向上-F向下二、浮力產生的原因2. 兩種特殊情況(1)當物體部分浸入液體中時,如圖所示,上表面不受液體壓力,則浮力的大小F浮=F向上(2)若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下表面和容器底緊密接觸,如圖所示,則液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F為零,物體將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壓力。如在水中的橋墩、攔河壩等。與杯底緊密接觸二、浮力產生的原因【例題3】物理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一只可樂瓶與一只乒乓球做“研究浮力產生原因”的實驗,如圖所示,將一只塑料可樂瓶剪去底部,把一只乒乓球放在瓶內,從上面倒入水,觀察到有少量水從乒乓球與瓶頸縫隙中流出(圖甲),但乒乓球并不上浮,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手堵住瓶口(圖乙),可觀察到乒乓球浮起,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實驗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產生__________。乒乓球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乒乓球不受浮力,它的底部不受水的向上的壓力壓力差二、浮力產生的原因甲圖中,乒乓球下部沒有水,它的底部不受水的向上的壓力,而浮力是由于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所以,乒乓球不受浮力。乙圖中,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的上部和下部分別受到向下和向上的壓力,從而產生浮力,當浮力大于乒乓球的重力時,乒乓球上浮。綜上分析可知,此實驗說明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產生壓力差。二、浮力產生的原因【例題4】如圖所示,將兩端扎有繃緊程度相同的橡皮膜的玻璃圓筒浸沒在水中,當玻璃圓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時,水對玻璃圓筒兩端橡皮膜的壓力F向左 F向右;當玻璃圓筒沿豎直方向放置時,水對玻璃圓筒兩端橡皮膜的壓力F向上 F向下(前兩空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過以上實驗可知,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兩個表面有 ,若玻璃圓筒沿豎直方向放置時,上端的橡皮膜受到的壓力為6N,下端的橡皮膜受到的壓力為18N,則玻璃圓筒受到的浮力為 N。12等于大于壓力差二、浮力產生的原因玻璃圓筒沿水平方向放置時,水對玻璃圓筒兩端橡皮膜的深度相同,液體壓強相同,受力面積相同,故水對玻璃圓筒兩端橡皮膜的壓力相同。當玻璃圓筒沿豎直方向放置時,水對玻璃圓筒兩端橡皮膜的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因為橡皮膜下表面的深度比較深,受到的液體壓強比較大,受到的向上的力比較大。通過以上實驗可知,浮力產生的原因是液體對物體的上下兩個表面有壓力差,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故產生向上的浮力。玻璃圓筒受到的浮力為課堂總結三三、課堂總結①浮力:液體或氣體,對浸入其中的物體都有豎直向上的作用力,這個作用力叫做浮力,常用字母F浮表示。②方向:豎直向上。③稱重法測浮力:彈簧測力計在液體中減小的示數就是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F1-F2①產生原因:浮力是因液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有壓力差而產生的。②大小:即F浮=F2-F1認識浮力浮力的概念浮力產生的原因作業解析四1.在游泳時,你會發現,只要用腳輕輕蹬泳池底,整個身體很容易浮起;如果在床上也想這樣做,就非常難了。這是為什么?四、作業解析因為人在浴缸里洗澡時,身體會受到水豎直向上的浮力,所以手不需要很大的力就可以支撐起整個身體;人在床上時,幾乎不受浮力,要靠雙手支撐起自己的幾乎全部重力,當然就很困難了。2. 把空易拉罐開口朝上按入裝有水的桶中,在易拉罐浸沒之前,在向下按的過程中,你能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嗎?浮力的大小是否有變化呢?用手把空易拉罐開口朝上按入裝有水的桶中,在易拉罐浸沒之前,在向下按的過程中,要用力,表明受到了浮力,且越往下按,感覺越用力,表明浮力越大。越往下按,它排開水的體積越大,這個現象告訴我們,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排開液體的多少有關。四、作業解析3. 物塊浸沒在液體中,受到液體對它向上、向下的壓力分別為15 N、5N,其受到浮力的大小為( )A. 5N B. 10N C. 15N D. 20N四、作業解析B由于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實質就是其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所以,物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故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4. 如圖所示,是一位同學巧用物理知識將帽子交給樓上同學的情境。此過程中應用的關鍵知識是( )A. 氣球受到重力B. 帽子的質量大于氣球的質量C. 帽子的密度大于氣球的密度D. 空氣對帽子和氣球有浮力作用四、作業解析空氣對氣球和帽子有浮力作用,當空氣和帽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使帽子上升到樓上。故選D。D5. 下列關于浮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只有浮在液體表面的物體才受到浮力B. 物體只有浸入液體中,才會受到浮力的作用C. 下沉的物體不會受到浮力D. 浮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A.在液體中懸浮和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故A錯誤;B.物體在氣體中,也會受到浮力的作用,故B錯誤;C. 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浮力,物體之所以下沉,是因為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故C錯誤;D.浮力的方向一定都是豎直向上的,故D正確。故選D。四、作業解析D6. 在 “探究浮力”的實驗中,由圖 (a)可知金屬塊受到的重力是______N ,現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如圖(b)所示,則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N 。由圖(a)可知金屬塊受到的重力是1.4N;將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1.0N,則金屬塊受到水的浮力是F浮=F1-F2 =1.4N-1.0N=0.4N。四、作業解析1.40.41.為什么我們在空氣中感受不到浮力?答:由于空氣的密度小,空氣中的物體如果體積不大,排開空氣的重力很小,受到的重力浮力遠遠小于物體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計。這就是我們感受不到空氣中的浮力的原因。但是像熱氣球這類體積大,重力小的物體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就很大了。四、作業解析2.在太空中的宇航員是否受浮力?答:在太空中,物體受到的引力非常小,宇航員因此處于失重狀態。這種狀態下,宇航員不會受到浮力的作用,而是可以自由漂浮在空間站內 。浮力通常是由于流體對物體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產生的,但在太空中沒有這樣的流體環境,因此不存在浮力。四、作業解析提升訓練五五、提升訓練1. “天宮課堂”第一課上,王亞平做了一個有關浮力的實驗。在太空中,乒乓球并沒有像在地面一樣浮在水面,而是停留在了水中,如圖。下列有關該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乒乓球受到的浮力方向向下B.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C.太空中重力消失時,浮力也就消失了D.浮力是由重力產生的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即為浮力,在太空中水和乒乓球處于完全失重狀態,水不會對浸入其中的物體產生壓力,所以在太空失重環境下浮力消失,故C正確,ABD錯誤。C故選C.五、提升訓練2. 物體A浸入水中前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物體浸入水后,受到受到重力、_____和_____的作用,其中重力為___N,浮力為____N。物體浸沒時,受到重力、浮力及拉力作用;根據左邊測力計的示數可知,物體的重力G=4N;根據稱重法可得,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F=4N-3N=1N浮力拉力41五、提升訓練3. 重為5N的木塊A在水中在拉力的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此時繩子的拉力為3N,此時木塊A受到的浮力大小為F1,剪斷繩子后,木塊A的運動情況和F1大小情況是( )A.F1=8N,保持靜止 B.F1=8N,向上運動C.F1=3N,保持靜止 D.F1=3N,向下運動木塊此時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繩子豎直向下的拉力和豎直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木塊在這三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則木塊的浮力 F1=G+F拉=5N+3N=8N由于F1>G,所以剪斷繩子后,木塊將向上運動。B故選B.五、提升訓練4. 如圖所示,將乒乓球置于去底塑料瓶口處,然后向瓶里注水,當有少量水從瓶口流出時,乒乓球不上浮;若用手堵住瓶口,可觀察到乒乓球上浮起來,此實驗說明了( )A.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B.連通器原理C.大氣存在壓強D.浮力產生的原因開始時乒乓球受到液體壓強作用,下部液體較少且隨時流走,所以受到液體向上的壓強小于向下的壓強,向上的壓力小于向下的壓力,乒乓球不能上浮。當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下面有水,乒乓球下面也受到液體壓強和大氣壓的作用。向上的液體壓強大于向下的液體壓強,乒乓球上浮,故此實驗說明了浮力產生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D故選D.五、提升訓練5. 如圖所示,一金屬塊吊在彈簧測力計下端,在空氣中彈簧測力計讀數是27.5N,現將金屬塊浸入水中后,彈簧測力計讀數是21.5N,若金屬塊上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20N,求:(1)金屬塊受到浮力;(2)金屬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五、提升訓練(1)金屬塊浸沒在水中稱量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比空氣中的示數小,是因為金屬塊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的作用,浮力為F浮=G-F=27.5N-21.5N=6N(2)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可知,物體的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水的壓力差,故金屬塊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力為F下=F上+F浮=20N+6N=26N五、提升訓練6.如圖所示,裝滿水的燒杯放在盤子里,再把空易拉罐按入水中,感受到浮力的同時,會看到排開的水溢到盤子中,慢慢將易拉罐壓入水中,體會浮力的大小并觀察溢出水的多少。根據活動中的感受和觀察,能夠提出的最具探究價值的科學問題是( )A.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有什么關系B.浮力的大小與浸入液體的物體形狀有什么關系C.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什么關系D.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什么關系C五、提升訓練用手把空易拉罐緩慢地按入水中,在空易拉罐浸沒之前,越往下按,排開水的體積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這個實驗告訴我們浮力的大小跟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