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六 第2練 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物質轉化與能量變化(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化學二輪復習:專題六 第2練 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物質轉化與能量變化(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簡介

[選擇+題空] 第2練 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物質轉化與能量變化
(選擇題1~4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2021·山東,14)18O標記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發生水解,部分反應歷程可表示為:+OH-+CH3O-,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已知為快速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Ⅱ、Ⅲ為決速步
B.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
C.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COH
D.反應Ⅰ與反應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圖示總反應的焓變
2.(2022·湖南,12改編)反應物(S)轉化為產物(P或P·Z)的能量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四種不同反應進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進程Ⅰ是放熱反應
B.平衡時P的產率:Ⅱ>Ⅰ
C.生成P的速率:Ⅲ>Ⅱ
D.進程Ⅳ中,Z起催化作用
3.(2024·河北,14)我國科技工作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可充電Mg-CO2電池,以Mg(TFSI)2為電解質,電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PDA)以捕獲CO2,使放電時CO2還原產物為MgC2O4。電極上CO2轉化的三種可能反應路徑及相對能量變化如圖(*表示吸附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PDA捕獲CO2的反應為
B.路徑2是優先路徑,速控步驟反應式為
C.路徑1、3經歷不同的反應步驟但產物相同;路徑2、3起始物相同但產物不同
D.三個路徑速控步驟均涉及轉化,路徑2、3的速控步驟均伴有PDA再生
4. (2024·北京,13)苯在濃HNO3和濃H2SO4作用下,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從中間體到產物,無論從產物穩定性還是反應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產物Ⅱ
B.X為苯的加成產物,Y為苯的取代產物
C.由苯得到M時,苯中的大π鍵沒有變化
D.對于生成Y的反應,濃H2SO4作催化劑
5.(4分)[2023·重慶,17(1)]銀及其化合物在催化與電化學等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
在銀催化下,乙烯與氧氣反應生成環氧乙烷(EO)和乙醛(AA)。根據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①中間體OMC生成吸附態EO(ads)的活化能為       kJ·mol-1。
②由EO(g)生成AA(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6.(4分)[2023·全國甲卷,28(3)節選]甲烷選擇性氧化制備甲醇是一種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電噴霧電離等方法得到的M+(Fe+、Co+、Ni+等)與O3反應可得MO+。MO+與CH4反應能高選擇性地生成甲醇。分別在300 K和310 K下(其他反應條件相同)進行反應MO++CH4===M++CH3OH。MO+分別與CH4、CD4反應,體系的能量隨反應進程的變化如下圖所示(兩者歷程相似,圖中以CH4示例)。
(ⅰ)步驟Ⅰ和Ⅱ中涉及氫原子成鍵變化的是    (填“Ⅰ”或“Ⅱ”)。
(ⅱ)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MO+與CD4反應的能量變化應為圖中曲線    (填“c”或“d”)。
7.(2分)[2022·福建,13(1)]異丙醇(C3H8O)可由生物質轉化得到,催化異丙醇脫水制取高值化學品丙烯(C3H6)的工業化技術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主要反應如下:
Ⅰ.C3H8O(g)C3H6(g)+H2O(g)
ΔH1=+52 kJ·mol-1
Ⅱ.2C3H6(g)C6H12(g)
ΔH2=-97 kJ·mol-1
已知2C3H8O(g)+9O2(g)===6CO2(g)+8H2O(g) ΔH=-3 750 kJ·mol-1,則C3H6(g)燃燒生成CO2(g)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8.(2分)[2021·湖南,16(1)]氨氣中氫含量高,是一種優良的小分子儲氫載體,且安全、易儲運,可通過氨熱分解法制氫氣。
相關化學鍵的鍵能數據
化學鍵 N≡N H—H N—H
鍵能E/(kJ·mol-1) 946 436.0 390.8
在一定溫度下,利用催化劑將NH3分解為N2和H2。反應2NH3(g)N2(g)+3H2(g)
ΔH=    kJ·mol-1。
9.(2分)[2023·湖南,16(1)]已知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①C6H5C2H5(g)+O2(g)===8CO2(g)+5H2O(g) ΔH1=-4 386.9 kJ·mol-1
②C6H5CH==CH2(g)+10O2(g)===8CO2(g)+4H2O(g) ΔH2=-4 263.1 kJ·mol-1
③H2(g)+O2(g)===H2O(g)
ΔH3=-241.8 kJ·mol-1
計算反應④C6H5C2H5(g)C6H5CH==CH2(g)+H2(g)的ΔH4=      kJ·mol-1。
10.(2分)[2023·浙江6月選考,19(1)]水煤氣變換反應是工業上的重要反應,可用于制氫。
水煤氣變換反應: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ol-1
該反應分兩步完成:
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1=-47.2 kJ·mol-1
2Fe3O4(s)+H2O(g)3Fe2O3(s)+H2(g) ΔH2
則ΔH2=     kJ·mol-1。
11.(2分)[2024·廣東,19(1)②]酸在多種反應中具有廣泛應用,其性能通常與酸的強度密切相關。酸催化下NaNO2與NH4Cl混合溶液的反應(反應a),可用于石油開采中油路解堵。
反應a:(aq)===N2(g)+2H2O(l)
已知:
則反應a的ΔH=          。
12.(6分)工業合成氨的反應:N2(g)+3H2(g)2NH3(g)是人工固氮的主要手段,對人類生存、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都有重大意義。合成氨反應的反應歷程和能量變化如圖所示:
(1)N2(g)+3H2(g)2NH3(g) ΔH=    。
(2)對總反應速率影響較小的步驟的能壘(活化能)為    kJ·mol-1,該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    。
13.(3分)CO(g)+H2O(g)CO2(g)+H2(g) ΔH2=-120.4 kJ·mol-1,反應中氣體在Au/CeO2表面變換時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圖中Ea為活化能)
注:ΔH、Ea的單位均為kJ·mol-1,圖中單位省略。
(1)反應機理中,決定反應速率的是步驟   (填字母)。
(2)步驟f的化學方程式為       (吸附態用*表示,如H*或*H)。
14.(4分)硫酸工業存在SO2的催化氧化反應:2SO2(g)+O2(g)2SO3(g) ΔH=-196 kJ·mol-1。幾種物質的相對能量如圖所示。
1740年英國人沃德發現了硝化法制硫酸,隨之,探究出了NO參與SO2的催化氧化反應的兩步基元反應歷程:
①2NO(g)+O2(g)2NO2(g) ΔH1
②SO2(g)+NO2(g)NO(g)+SO3(g) ΔH2
其中,ΔH1=     kJ·mol-1。能否用ΔH1與ΔH2的大小判斷決定SO2的催化氧化反應速率的是哪一步基元反應?并闡釋原因:                。
15.(3分)苯乙烯是用來制備重要高分子聚苯乙烯的原料。以水蒸氣作稀釋劑、催化劑存在條件下,乙苯催化脫氫可生成苯乙烯。可能發生如下兩個反應:
主反應:C6H5C2H5(g)C6H5CH==CH2(g)+H2(g) ΔH1=+117.5 kJ·mol-1
副反應:C6H5C2H5(g)+H2(g)C6H5CH3(g)+CH4(g) ΔH2
已知,在298 K、101 kPa條件下,某些物質的相對能量(ΔH)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ΔH2=     kJ·mol-1。
答案精析
1.B 2.A
3.D [根據題給反應路徑圖可知,PDA(1,3-丙二胺)捕獲CO2的產物為,因此PDA捕獲CO2的反應為,A正確;由反應進程-相對能量圖可知,路徑2的最大能壘最小,因此與路徑1和路徑3相比,路徑2是優先路徑,且路徑2的最大能壘為*C2的步驟,據反應路徑2的圖示可知,該步驟有參與反應,因此速控步驟反應式為,B正確;根據反應路徑圖可知,路徑1、3的中間產物不同,即經歷了不同的反應步驟,但產物均為*MgCO3,而路徑2、3的起始物均為,產物分別為*MgC2O4和*MgCO3,故C正確;根據反應進程-相對能量圖可知,三個路徑的速控步驟中都參與了反應,且由B項分析可知,路徑2的速控步驟伴有PDA再生,但路徑3的速控步驟為得電子轉化為*CO和,沒有PDA的生成,D錯誤。]
4.C [生成產物Ⅱ的反應的活化能更低,反應速率更快,且產物Ⅱ的能量更低即產物Ⅱ更穩定,以上2個角度均有利于產物Ⅱ,故A正確;根據前后結構對照,X為苯的加成產物,Y為苯的取代產物,故B正確;M的六元環中與—NO2相連的C為sp3雜化,苯中大π鍵發生改變,故C錯誤;苯的硝化反應中濃H2SO4作催化劑,故D正確。]
5.①83 ②EO(g) AA(g) ΔH=-102 kJ ·mol-1
6.(ⅰ)Ⅰ (ⅱ)c
7.2C3H6(g)+9O2(g)===6CO2(g)+6H2O(g) ΔH=-3 854 kJ·mol-1
解析 設Ⅲ.2C3H8O(g)+9O2(g)===6CO2(g)+8H2O(g) ΔH=-3 750 kJ·mol-1,根據蓋斯定律Ⅲ-2×Ⅰ得2C3H6(g)+9O2(g)===6CO2(g)+6H2O(g) ΔH=-3 854 kJ·mol-1。
8.+90.8
9.+118 
解析 根據蓋斯定律,將①-②-③可得C6H5C2H5(g)C6H5CHCH2(g)+H2(g)ΔH4=-4 386.9 kJ·mol-1-(-4 263.1 kJ·mol-1)-(-241.8 kJ·mol-1)=+118 kJ·mol-1。
10.+6
解析 設方程式①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1=-47.2 kJ·mol-1
②2Fe3O4(s)+H2O(g)3Fe2O3(s)+H2(g) ΔH2
③CO(g)+H2O(g)CO2(g)+H2(g) ΔH=-41.2 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可知,②=③-①,則ΔH2=ΔH-ΔH1=(-41.2 kJ·mol-1)-(-47.2 kJ·mol-1)=+6 kJ·mol-1。
11.ΔH1-ΔH2-ΔH3+ΔH4
12.(1)-92 kJ·mol-1 (2)124 *N2+3*H2===2*N+6*H
解析 
13.(1)d (2)*OH+*COOH===H2
解析 (1)反應機理中,d步驟反應的活化能最大,反應速率最慢,則決定反應速率的是步驟d。
(2)步驟f中,比較反應物和生成物,可得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H+*COOH===H2。
14.-112 不能,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的活化能無關,只能用反應的活化能來判斷決定反應速率的是哪一步基元反應
解析 2SO2(g)+O2(g)2SO3(g) ΔH=-196 kJ·mol-1,設O2(g)的相對能量為x kJ·mol-1,則由相對能量圖可知ΔH= kJ·mol-1=-196 kJ·mol-1,解得x=-2,1 mol NO2的相對能量為429 kJ,1 mol NO的相對能量為486 kJ,則反應①的ΔH1=[2×429-2×486-(-2)] kJ·mol-1=-112 kJ·mol-1。
15.-54.6
解析 根據圖像可知:
①C(s)+2H2(g)===CH4(g) ΔH=-74.8 kJ·mol-1;
②8C(s)+5H2(g)===C6H5C2H5(g) ΔH=+29.8 kJ·mol-1;
③7C(s)+4H2(g)===C6H5CH3(g) ΔH=+50.0 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③-②+①,得C6H5C2H5(g)+H2(g)C6H5CH3(g)+CH4(g) ΔH2=-54.6 kJ·mol-1。(共42張PPT)
[選擇+題空]
專題六 第2練 
化學反應過程中的物
質轉化與能量變化
1.(2021·山東,14)18O標記的乙酸甲酯在足量NaOH溶液中發生水解,部
分反應歷程可表示為: +OH-
+CH3O-,能量變化如圖所示。
已知 為快速
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反應Ⅱ、Ⅲ為決速步
B.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
C.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COH
D.反應Ⅰ與反應Ⅳ活化能的差值等于
圖示總反應的焓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般來說,反應的活化能越高,反應速
率越慢,由圖可知,反應Ⅰ和反應Ⅳ的
活化能較高,因此反應的決速步為反應
Ⅰ、Ⅳ,故A錯誤;
反應Ⅰ為加成反應,而
為快速平衡,反應Ⅱ的成鍵和斷鍵方式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或 ,后者能生成18OH-,
因此反應結束后,溶液中存在18OH-,
故B正確;
反應Ⅲ的成鍵和斷鍵方式為 或 ,
因此反應結束后溶液中不會存在COH,故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該總反應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總反應為放熱
反應,因此 和CH3O-的總
能量與 和OH-的總能量
之差等于圖示總反應的焓變,故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2022·湖南,12改編)反應物(S)轉化為產物(P或P·Z)的能量與反應進程的關系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四種不同反應進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進程Ⅰ是放熱反應 B.平衡時P的產率:Ⅱ>Ⅰ
C.生成P的速率:Ⅲ>Ⅱ D.進程Ⅳ中,Z起催化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圖可知,進程Ⅰ中S的總能量大于產物P的總能量,因此進程Ⅰ是放熱反應,A正確;
進程Ⅱ中使用了催化劑X,但是催化劑不能改變平衡產率,因此兩個進程平衡時P的產率相同,B不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進程Ⅲ中由S·Y轉化為P·Y的活化能高于進程Ⅱ中由S·X轉化為P·X的活化能,由于這兩步反應分別是兩個進程的決速步驟,因此生成P的速率:Ⅲ<Ⅱ,C不正確;
由圖可知,進程Ⅳ中S吸附到Z表面生成S·Z,然后S·Z轉化為產物P·Z,由于P·Z沒有轉化為P+Z,因此,Z沒有起催化作用,D不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2024·河北,14)我國科技工作者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可充電Mg-CO2電池,以Mg(TFSI)2為電解質,電解液中加入1,3-丙二胺(PDA)以捕獲CO2,使放電時CO2還原產物為MgC2O4。電極上CO2轉化的三種可能反應路徑及相對能量變化如圖(*表示吸附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PDA捕獲CO2的反應為
B.路徑2是優先路徑,速控步驟反應式為
C.路徑1、3經歷不同的反應步驟但產物相同;路徑2、3起始物相同但產物不同
D.三個路徑速控步驟均涉及轉化,路徑2、3的速控步驟均伴有PDA再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據題給反應路徑圖可知,PDA(1,3-丙二胺)捕獲CO2的產物為
,因此PDA捕獲CO2的反應為
,A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反應進程-相對能量圖可知,路徑2的最大
能壘最小,因此與路徑1和路徑3相比,路徑
2是優先路徑,且路徑2的最大能壘為
―→*C2的步驟,據反應路徑2的圖示可
知,該步驟有 參與反應,
因此速控步驟反應式為 ,
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據反應路徑圖可知,路徑1、3的中間產物不同,即經歷了不同的反應步驟,但產物均為*MgCO3,而路徑2、3的起始物均為
,產物分
別為*MgC2O4和*MgCO3,故C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根據反應進程-相對能量圖可知,三個路徑的速控步驟中都參與了反應,且由B項分析可知,路徑2的速控步驟伴有PDA再生,但路徑3的速控步驟為得電子轉化為*CO和,沒有PDA的生成,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4.(2024·北京,13)苯在濃HNO3和濃H2SO4作用下,反應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從中間體到產物,無論
從產物穩定性還是反應
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產
物Ⅱ
B.X為苯的加成產物,Y為
苯的取代產物
C.由苯得到M時,苯中的大π鍵沒有變化
D.對于生成Y的反應,濃H2SO4作催化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生成產物Ⅱ的反應的活化能更低,反應速率更快,且產物Ⅱ的能量更低即產物Ⅱ更穩定,以上2個角度均有利于產物Ⅱ,故A正確;
根據前后結構對照,X為苯的加成產物,Y為苯的取代產物,故B正確;
M的六元環中與—NO2
相連的C為sp3雜化,苯
中大π鍵發生改變,故
C錯誤;
苯的硝化反應中濃H2SO4作催化劑,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2023·重慶,17(1)]銀及其化合物在催化與電化學等領域中具有重要
應用。
在銀催化下,乙烯與氧氣反
應生成環氧乙烷(EO)和乙醛
(AA)。根據圖所示,回答下
列問題:
①中間體OMC生成吸附態
EO(ads)的活化能為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3
過渡態物質的能量與反應物或中間體能量的差值為活化能,中間體OMC 生成吸附態EO(ads)的活化能=
(-93 kJ·mol-1)-(-176 kJ·mol-l)
=83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②由EO(g)生成AA(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EO(g) AA(g) ΔH=-102 kJ ·mol-1
ΔH=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物的總能量=(-219 kJ·mol-1)-(-117 kJ·mol-1)=
-102 kJ·mol-1。
6.[2023·全國甲卷,28(3)節選]甲烷選擇性氧化制備甲醇是一種原子利用率高的方法。電噴霧電離等方法得到的M+(Fe+、Co+、Ni+等)與O3反應可得MO+。MO+與CH4反應能高選擇性地生成甲醇。分別在300 K和310 K下(其他反應條件相同)進行反應
MO++CH4===M++CH3OH。MO+
分別與CH4、CD4反應,體系的能
量隨反應進程的變化如下圖所示
(兩者歷程相似,圖中以CH4示例)。
(ⅰ)步驟Ⅰ和Ⅱ中涉及氫原子成鍵
變化的是  (填“Ⅰ”或“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步驟Ⅰ涉及的是碳氫鍵的斷裂和氫氧鍵的形成,步驟Ⅱ中涉及碳氧鍵形成,所以符合題意的是步驟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ⅱ)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MO+與CD4反應的能量變化應為圖中曲線  (填“c”或“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直接參與化學鍵變化的元素被替換為更重的同位素時,反應速率會變慢,則此時正反應活化能會增大,根據圖示可知,MO+與CD4反應的能量變化應為圖中曲線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2022·福建,13(1)]異丙醇(C3H8O)可由生物質轉化得到,催化異丙醇脫水制取高值化學品丙烯(C3H6)的工業化技術已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主要反應如下:
Ⅰ.C3H8O(g) C3H6(g)+H2O(g) ΔH1=+52 kJ·mol-1
Ⅱ.2C3H6(g) C6H12(g) ΔH2=-97 kJ·mol-1
已知2C3H8O(g)+9O2(g)===6CO2(g)+8H2O(g) ΔH=-3 750 kJ·mol-1,則C3H6(g)燃燒生成CO2(g)和H2O(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CO2(g)+6H2O(g) ΔH=-3 854 kJ·mol-1
2C3H6(g)+9O2(g)===
設Ⅲ.2C3H8O(g)+9O2(g)===6CO2(g)+8H2O(g) ΔH=-3 750 kJ·mol-1,根據蓋斯定律Ⅲ-2×Ⅰ得2C3H6(g)+9O2(g)===6CO2(g)+6H2O(g) ΔH=
-3 854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在一定溫度下,利用催化劑將NH3分解為N2和H2。反應2NH3(g) N2(g)
+3H2(g) ΔH=    kJ·mol-1。
8.[2021·湖南,16(1)]氨氣中氫含量高,是一種優良的小分子儲氫載體,且安全、易儲運,可通過氨熱分解法制氫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相關化學鍵的鍵能數據
化學鍵 N≡N H—H N—H
鍵能E/(kJ·mol-1) 946 436.0 390.8
+90.8
根據反應熱=反應物的總鍵能-生成物的總鍵能,2NH3(g) N2(g)+
3H2(g) ΔH=390.8 kJ·mol-1×3×2-(946 kJ·mol-1+436.0 kJ·mol-1×3)=
+90.8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023·湖南,16(1)]已知下列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①C6H5C2H5(g)+O2(g)===8CO2(g)+5H2O(g) ΔH1=-4 386.9 kJ·mol-1
②C6H5CH==CH2(g)+10O2(g)===8CO2(g)+4H2O(g) ΔH2=-4 263.1 kJ·mol-1
③H2(g)+O2(g)===H2O(g) ΔH3=-241.8 kJ·mol-1
計算反應④C6H5C2H5(g) C6H5CH==CH2(g)+H2(g)的ΔH4=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8
根據蓋斯定律,將①-②-③可得C6H5C2H5(g) C6H5CH==CH2(g)+
H2(g)ΔH4=-4 386.9 kJ·mol-1-(-4 263.1 kJ·mol-1)-(-241.8 kJ·mol-1)=
+118 kJ·mol-1。
10.[2023·浙江6月選考,19(1)]水煤氣變換反應是工業上的重要反應,可用于制氫。
水煤氣變換反應: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
該反應分兩步完成:
3Fe2O3(s)+CO(g) 2Fe3O4(s)+CO2(g) ΔH1=-47.2 kJ·mol-1
2Fe3O4(s)+H2O(g) 3Fe2O3(s)+H2(g) ΔH2
則ΔH2=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6
設方程式①3Fe2O3(s)+CO(g) 2Fe3O4(s)+CO2(g) ΔH1=-47.2 kJ·mol-1
②2Fe3O4(s)+H2O(g) 3Fe2O3(s)+H2(g) ΔH2
③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可知,②=③-①,
則ΔH2=ΔH-ΔH1=(-41.2 kJ·mol-1)-(-47.2 kJ·mol-1)=+6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024·廣東,19(1)②]酸在多種反應中具有廣泛應用,其性能通常與酸的強度密切相關。酸催化下NaNO2與NH4Cl混合溶液的反應(反應a),可用于石油開采中油路解堵。
反應a:(aq)===N2(g)+2H2O(l)
已知:
則反應a的ΔH=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ΔH1-ΔH2-ΔH3+ΔH4
由已知可得:
Ⅰ.NaNO2(s)+NH4Cl(s)===N2(g)+NaCl(s)+2H2O(l) ΔH1;
Ⅱ.NaNO2(s)===Na+(aq) ΔH2;
Ⅲ.NH4Cl(s)===Cl-(aq) ΔH3;
Ⅳ.NaCl(s)===Na+(aq)+Cl-(aq) ΔH4;
由蓋斯定律可知,目標方程式(aq)===N2(g)+2H2O(l),可由方程式Ⅰ-Ⅱ-Ⅲ+Ⅳ得到,故反應ΔH=ΔH1-ΔH2-ΔH3+ΔH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2.工業合成氨的反應:N2(g)+3H2(g) 2NH3(g)是人工固氮的主要手段,對人類生存、社會進步和經濟
發展都有重大意義。合成氨
反應的反應歷程和能量變化
如圖所示:
(1)N2(g)+3H2(g) 2NH3(g) 
ΔH=     。
(2)對總反應速率影響較小的步驟的能壘(活化能)為   kJ·mol-1,該步驟的化學方程式為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92 kJ·mol-1
*N2+3*H2===2*N+6*H
1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CO(g)+H2O(g) CO2(g)+H2(g) 
ΔH2=-120.4 kJ·mol-1,反應中氣體
在Au/CeO2表面變換時的反應機理
如圖所示。(圖中Ea為活化能)
注:ΔH、Ea的單位均為kJ·mol-1,
圖中單位省略。
(1)反應機理中,決定反應速率的
是步驟   (填字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反應機理中,d步驟反應的活化能最大,反應速率最慢,則決定反應速率的是步驟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步驟f中,比較反應物和生成物,可得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H+*COOH===H2。
(2)步驟f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吸附態
用*表示,如H*或*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OH+
*COOH===H2
14.硫酸工業存在SO2的催化氧化反應:2SO2(g)+O2(g) 2SO3(g) ΔH=
-196 kJ·mol-1。幾種物質的相對能量如圖所示。
1740年英國人沃德發現了硝化法制硫酸,隨之,探究出了NO參與SO2的催化氧化反應的兩步基元反應歷程:
①2NO(g)+O2(g) 2NO2(g) ΔH1
②SO2(g)+NO2(g) NO(g)+SO3(g) ΔH2
其中,ΔH1=    kJ·mol-1。能否用ΔH1
與ΔH2的大小判斷決定SO2的催化氧化反應速率的是哪一步基元反應?并闡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的活化能無關,只能用反應的活化能來判斷決定反應速率的是哪一步基元反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2
2SO2(g)+O2(g) 2SO3(g) ΔH=-196 kJ·mol-1,設O2(g)的相對能量為
x kJ·mol-1,則由相對能量圖可知ΔH= kJ·mol-1=
-196 kJ·mol-1,解得x=-2,1 mol NO2的
相對能量為429 kJ,1 mol NO的相對能
量為486 kJ,則反應①的ΔH1=[2×429-
2×486-(-2)] kJ·mol-1=-112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苯乙烯是用來制備重要高分子聚苯乙烯的原料。以水蒸氣作稀釋劑、催化劑存在條件下,乙苯催化脫氫可生成苯乙烯。可能發生如下兩個反應:
主反應:C6H5C2H5(g) C6H5CH==CH2(g)
+H2(g) ΔH1=+117.5 kJ·mol-1
副反應:C6H5C2H5(g)+H2(g) C6H5CH3(g)
+CH4(g) ΔH2
已知,在298 K、101 kPa條件下,某些物質
的相對能量(ΔH)變化關系如圖所示。ΔH2=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54.6
根據圖像可知:
①C(s)+2H2(g)===CH4(g) ΔH=
-74.8 kJ·mol-1;
②8C(s)+5H2(g)===C6H5C2H5(g) 
ΔH=+29.8 kJ·mol-1;
③7C(s)+4H2(g)===C6H5CH3(g) 
ΔH=+50.0 kJ·mol-1;
根據蓋斯定律:③-②+①,得C6H5C2H5(g)+H2(g) C6H5CH3(g)+
CH4(g) ΔH2=-54.6 kJ·mol-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州市| 巴中市| 桦川县| 梁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新干县| 社旗县| 台南县| 法库县| 诏安县| 福安市| 桦南县| 晋宁县| 双桥区| 揭阳市| 明光市| 观塘区| 新安县| 油尖旺区| 桐柏县| 金堂县| 灯塔市| 蓬安县| 威信县| 靖安县| 财经| 南宫市| 陵川县| 秦皇岛市| 杭州市| 和林格尔县| 九龙坡区| 江北区| 夏邑县| 汾阳市| 西华县| 敦煌市| 泽州县| 怀集县| 聊城市|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