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中化學二輪復習:專題七 第1練 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圖像分析(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中化學二輪復習:專題七 第1練 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圖像分析(課件 練習,共2份)

資源簡介

專題七 化學反應速率 化學平衡
[選擇題] 第1練 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圖像分析
(選擇題1~5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2024·安徽,12)室溫下,為探究納米鐵去除水樣中的影響因素,測得不同條件下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下圖。
實驗序號 水樣體積/mL 納米鐵質量/mg 水樣初始pH
① 50 8 6
② 50 2 6
③ 50 2 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實驗①中,0~2小時內平均反應速率v()=2.0 mol·L-1·h-1
B.實驗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Fe++8H+===2Fe3++Se+4H2O
C.其他條件相同時,適當增加納米鐵質量可加快反應速率
D.其他條件相同時,水樣初始pH越小,的去除效果越好
2.(2023·遼寧,12)一定條件下,酸性KMnO4溶液與H2C2O4發生反應,Mn(Ⅱ)起催化作用,過程中不同價態含Mn粒子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n(Ⅲ)不能氧化H2C2O4
B.隨著反應物濃度的減小,反應速率逐漸減小
C.該條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
D.總反應為:2Mn+5C2+16H+===2Mn2++10CO2↑+8H2O
3.(2024·黑吉遼,10)異山梨醇是一種由生物質制備的高附加值化學品,150 ℃時其制備過程及相關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15 h后異山梨醇濃度不再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3 h時,反應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B.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①>②
C.0~3 h平均速率(異山梨醇)=0.014 mol·kg-1·h-1
D.反應②加入催化劑不改變其平衡轉化率
4.(2023·湖南,13)向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CH4和一定量的H2O,發生反應:CH4(g)+H2O(g)CO(g)+3H2(g)。CH4的平衡轉化率按不同投料比x[x=]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1B.反應速率:vb正C.點a、b、c對應的平衡常數:KaD.反應溫度為T1,當容器內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5.(2024·湖南,14)恒壓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3OH(g)和CO(g),發生如下反應:
主反應:CH3OH(g)+CO(g)===CH3COOH(g) ΔH1
副反應:CH3OH(g)+CH3COOH(g)===CH3COOCH3(g)+H2O(g) ΔH2
在不同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兩種含碳產物的分布分數δ[δ(CH3COOH)=]隨投料比x(物質的量之比)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投料比x代表
B.曲線c代表乙酸的分布分數
C.ΔH1<0,ΔH2>0
D.L、M、N三點的平衡常數:K(L)=K(M)>K(N)
(選擇題1~5題,每小題3分,6~9題,每小題5分,共35分)
1.(2024·江西萍鄉二模)常溫下,向某溶劑(不參與反應)中加入一定量X、Y和M,所得溶液中同時存在如下平衡:
①X(aq)+M(aq)N(aq)、②Y(aq)+M(aq)N(aq)、③X(aq)Y(aq)。
X、Y的物質的量濃度(c)隨反應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400 s時反應體系達到平衡狀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00~400 s內,v(N)約為1.43×10-4 mol·L-1·s-1
B.100 s時反應③的逆反應速率大于正反應速率
C.若再向容器中加入上述溶劑稀釋,平衡后Y的物質的量不變
D.若反應③的ΔH<0,則X比Y更穩定
2.(2024·安徽滁州二模)利用天然氣制乙炔,反應原理如下:
①2CH4(g)C2H4(g)+2H2(g) ΔH1>0
②C2H4(g)C2H2(g)+H2(g) ΔH2>0
在1 L恒容密閉反應器中充入適量的CH4,發生上述反應,測得某溫度時各含碳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M點正反應速率小于逆反應速率
B.反應前30 min以乙烯生成為主
C.若60 min后升溫,乙曲線上移,甲曲線下移
D.0~40 min內CH4平均反應速率為2 mol·L-1·min-1
3.(2024·湖南益陽三模)工業上常用CO2和H2為原料合成甲醇(CH3OH),過程中發生如下反應:CO2(g)+3H2(g)CH3OH(g)+H2O(g) ΔH=-51 kJ·mol-1。在T1、T2溫度下,向2 L剛性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一定物質的量的H2,隨著充入H2的物質的量的不同,平衡時容器中CH3OH的體積分數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3
B.T1>T2
C.平衡常數K(M)=K(N)
D.該反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自發進行
4.(2024·湖南衡陽三模)CO2-CH4重整反應:CO2(g)+CH4(g)2CO(g)+2H2(g) ΔH>0;該反應可制備合成氣(H2和CO)。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CH4,實驗測得CH4(g)平衡轉化率隨反應溫度和壓強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X表示溫度
B.L代表的物理量大小關系:L1C.平衡常數:Ka>Kb>Kc
D.正反應速率:va5.(2023·濱州高三模擬)已知:NO(g)+O3(g)NO2(g)+O2(g) ΔH。實驗測得速率方程為v正=k正c(NO)·c(O3),v逆=k逆c(NO2)·c(O2)(k正、k逆為速率常數,只與溫度、催化劑有關,與濃度無關)。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0.4 mol NO(g)和0.6 mol O3(g)發生上述反應,測得NO的體積分數x(NO)與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正、逆反應活化能的大小關系為Ea(正)>Ea(逆)
B.a點NO的轉化率為80%
C.T1溫度下的>T2溫度下的
D.化學反應速率:c點的v正>b點的v逆>a點的v逆
6.(2024·河北高三模擬)某密閉容器中含有X和Y,同時發生以下兩個反應:①X+YM+Q;②X+YN+Q。反應①的正反應速率v1(正)=k1c(X)·c(Y),反應②的正反應速率v2(正)=k2c(X)·c(Y),其中k1、k2為速率常數。某溫度下,體系中生成物濃度(c)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0 s時,正反應速率v1(正)>v2(正)
B.0~6 s內,X的平均反應速率v(X)=0.5 mol·L-1·s-1
C.若升高溫度,4 s時容器中的比值減小
D.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②
7.(2024·河北模擬)某溫度下,向恒溫、恒壓容器中充入3 mol H2和1 mol CO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3H2(g)+CO2(g)CH3OH(g)+H2O(g) ΔH<0,平衡時體系中H2、CO2和H2O的物質的量分數(x)與平衡總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曲線a表示x(H2O)隨壓強的變化情況
B.其他條件不變,及時分離出水蒸氣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但平衡常數不變
C.Q點CO2的轉化率為75%
D.若起始壓強為106 Pa,將容器改為恒容容器,平衡時P點上移
8.(2024·安徽馬鞍山三模)已知:反應Ⅰ.COS(g)+H2(g)CO(g)+H2S(g)
反應Ⅱ.COS(g)+3H2(g)CH3OH(g)+H2S(g)
在恒壓條件下,按n(COS)∶n(H2)=1∶1投料比進行反應,含碳物質的平衡體積分數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Ⅱ在高溫下易自發進行
B.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可使Q點上移
C.隨著溫度的升高,COS的轉化率減小
D.R點反應Ⅰ的平衡常數K為1
9.(2024·江西九江三模)在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以Ag-ZSM為催化劑,相同時間測得0.1 mol NO轉化為N2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有CO時反應為2CO(g)+2NO(g)2CO2(g)+N2(g);無CO時反應為2NO(g)N2(g)+O2(g)](忽略溫度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X點若更換高效催化劑NO轉化率不變
B.Y點再通入CO、N2各0.01 mol,此時v正(N2)>v逆(N2)
C.反應2CO(g)+2NO(g)2CO2(g)+N2(g)的ΔH>0
D.達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使<1,NO轉化率增大
答案精析
真題演練
1.C 2.C
3.A [由圖可知,3 h后異山梨醇濃度繼續增大,15 h后異山梨醇濃度才不再變化,所以3 h時,反應②未達到平衡狀態,即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故A錯誤;圖像顯示該溫度下,15 h后所有物質濃度都不再變化,且此時山梨醇轉化完全,即反應充分,而1,4-失水山梨醇仍有剩余,即反應②正向進行程度小于反應①,所以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①>②,故B正確;在0~3 h內異山梨醇的濃度變化量為0.042 mol·kg-1,所以平均速率(異山梨醇)==0.014 mol·kg-1·h-1,故C正確;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改變物質平衡轉化率,故D正確。]
4.B [一定條件下,增大H2O(g)的濃度,能提高CH4的轉化率,即x值越小,CH4的轉化率越大,則x1vc正,故B錯誤;由圖像可知,x一定時,溫度升高CH4的平衡轉化率增大,說明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動,K增大,溫度相同,K不變,則點a、b、c對應的平衡常數:Ka5.D [圖中曲線表示的是兩種含碳產物的分布分數即δ(CH3COOH)、δ(CH3COOCH3),結合主、副反應可知,x代表,曲線a或曲線b表示CH3COOH分布分數,曲線c或曲線d表示CH3COOCH3分布分數,故A、B錯誤;曲線a或曲線b表示δ(CH3COOH),由圖像可知,當相同時,T2>T1,T2時δ(CH3COOH)大于T1時,說明升高溫度主反應的平衡正向移動,故ΔH1>0;同理,T1時δ(CH3COOCH3)大于T2時,說明升高溫度副反應的平衡逆向移動,故ΔH2<0,C錯誤;L、M、N三點對應副反應ΔH2<0,且TN>TM=TL,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故K(L)=K(M)>K(N),D正確。]
模擬預測
1.B 2.B 
3.D [投料比符合方程式中的氣體系數比時,達到平衡時產物的體積分數最大,所以a=3,A正確;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n(CH3OH)減小,所以T1>T2,B正確;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M、N點溫度相同,平衡常數相等,C正確;該反應ΔH<0、ΔS<0,所以該反應在低溫條件下自發進行,與壓強無關,D錯誤。]
4.C [分析可知,X表示溫度,同一壓強下,升高溫度,CH4的平衡轉化率升高,故A正確;同一溫度下,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CH4的平衡轉化率減小,壓強越大則CH4的平衡轉化率越小,可知對應的壓強關系為L15.D [根據先拐先平數值大可知,T1>T2,溫度高時x(NO)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故正、逆反應活化能的大小關系為Ea(正)               NO(g) +  O3(g) NO2(g)+O2(g)
起始/(mol·L-1) 0.2   0.3    0   0
變化/(mol·L-1) 0.2y   0.2y   0.2y  0.2y
平衡/(mol·L-1) 0.2-0.2y 0.3-0.2y  0.2y  0.2y
=0.1,解得y=75%,B錯誤;v正=k正c(NO)·c(O3),v逆=k逆c(NO2)·c(O2),平衡時,v正=v逆,===K,T1>T2,ΔH<0,則T1溫度下的T2,c點未達平衡,b點達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小于c點,b點溫度大于a點,反應速率大于a點,故化學反應速率:c點的v正>b點的v逆>a點的v逆,D正確。]
6.A [由圖可知,初始生成M的速率大于N,則k1>k2,10 s時兩個反應均達到平衡狀態,X和Y的濃度不變,由于v1(正)=k1c(X)·c(Y)、v2(正)=k2c(X)·c(Y),則正反應速率v1(正)>v2(正),A正確;①②反應中X、Q的系數均為1,則0~6 s內,X的平均反應速率v(X)=v(Q)= mol·L-1·s-1=1 mol·L-1·s-1,B錯誤;由圖可知,初始生成M的速率大于N,則反應①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②,D錯誤。]
7.D [由熱化學方程式可知,隨著平衡總壓的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水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則曲線a表示x(H2O)隨壓強的變化情況,A正確;分析可知b表示H2(g)的物質的量分數隨壓強的變化,c表示CO2(g)的物質的量分數隨壓強的變化,假設Q點時,轉化的CO2的物質的量是a mol,列三段式,
          3H2(g)+CO2(g)CH3OH(g)+H2O(g)
起始/mol       3   1    0     0
變化/mol       3a   a    a     a
平衡/mol       3-3a  1-a   a     a
Q點平衡時H2O(g)、H2(g)物質的量分數相等,即物質的量相等,可得3-3a=a,a=0.75,則Q點CO2的轉化率為×100%=75%,C正確;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若起始壓強為106 Pa,將容器改為恒容容器,則隨著反應進行,壓強減小,平衡逆向移動,水的含量減小,即平衡時P點下移,D錯誤。]
8.D [反應中CH3OH的平衡體積分數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說明反應Ⅱ正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ΔS<0,反應在低溫下易自發進行,故A錯誤;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但不能使平衡發生移動,也不能使Q點上移,故B錯誤;反應中CO的平衡體積分數隨著溫度升高而升高,說明升高溫度反應Ⅰ正向進行,COS轉化率增大,反應中CH3OH的平衡體積分數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說明升高溫度反應Ⅱ逆向進行,COS的轉化率減小,但從圖像可知,升高溫度,COS的平衡體積分數一直減小,說明升高溫度COS轉化率增大,故C錯誤;從圖像可知,R點n(CH3OH)=0 mol,說明該溫度下沒有發生反應Ⅱ,且COS、CO的體積分數相等,且按n(COS)∶n(H2)=1∶1投料,可知平衡時COS、H2、CO、H2S的物質的量相等。則反應Ⅰ的平衡常數K=1,故D正確。]
9.B [當NO的轉化率最高時,反應達到平衡,X點反應未達平衡,若更換高效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NO轉化率增大,A錯誤;當NO的轉化率最高時,反應達到平衡,Y點溫度高于平衡點,也達到平衡,Y點時NO的轉化率為80%,容器體積為1 L,則
               2CO(g)+2NO(g)2CO2(g)+N2(g)
起始/(mol·L-1)          0.1  0.1    0    0
轉化/(mol·L-1)          0.08  0.08   0.08  0.04
平衡/(mol·L-1)          0.02  0.02   0.08  0.04
K==1 600,Y點再通入CO、N2各0.01 mol,Q=≈888.9v逆(N2),B正確;由曲線Ⅱ可知,升高溫度,NO的平衡轉化率減小,平衡逆向移動,則2CO(g)+2NO(g)2CO2(g)+N2(g)的ΔH<0,C錯誤;其他條件不變,使<1,相當于增大NO的量,NO轉化率減小,D錯誤。](共49張PPT)
[選擇題]
專題七 第1練 
化學反應速率、化
學平衡圖像分析
真題演練
模擬預測
內容索引
1.(2024·安徽,12)室溫下,為探究納米鐵去除水樣中的影響因素,測得不同條件下濃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下圖。
1
2
3
4
5
真題演練
PART ONE
實驗序號 水樣體 積/mL 納米鐵 質量/mg 水樣初
始pH
① 50 8 6
② 50 2 6
③ 50 2 8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①中,0~2小時內平均反應速率
v()=2.0 mol·L-1·h-1
B.實驗③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Fe++8H+===2Fe3++Se+4H2O
C.其他條件相同時,適當增加納米鐵
質量可加快反應速率
D.其他條件相同時,水樣初始pH越小,的去除效果越好
1
2
3
4
5

1
2
3
4
5
實驗①中,0~2小時內平均反應速率
v()=
=2.0×10-5mol·L-1·h-1 ,A不正確;
實驗③中水樣初始pH=8,溶液顯弱堿性,
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中不能用H+配電
荷守恒,B不正確;
由實驗①和②可知,在相同時間內,實驗①中濃度的變化大,則其他條件相同時,適當增加納米鐵質量可加快反應速率,C正確;
1
2
3
4
5
由實驗②和③可知,在相同時間內,
實驗②中濃度的變化大,則其
他條件相同時,適當減小水樣初始pH,
的去除效果較好,但是當初始pH
太小時,H+濃度太大,納米鐵與H+反應
速率加快,會導致與反應的納米鐵
減少,因此,初始pH越小,的去除效果不一定越好,D不正確。
2.(2023·遼寧,12)一定條件下,酸性KMnO4溶液與H2C2O4發生反應,Mn(Ⅱ)起催化作用,過程中不同價態含Mn粒子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n(Ⅲ)不能氧化H2C2O4
B.隨著反應物濃度的減小,
反應速率逐漸減小
C.該條件下,Mn(Ⅱ)和Mn
(Ⅶ)不能大量共存
D.總反應為:2Mn+5C2+16H+===2Mn2++10CO2↑+8H2O

1
2
3
4
5
由圖像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Mn(Ⅲ)的濃度先增大后減小,說明開始反應生成Mn(Ⅲ),后Mn(Ⅲ)被消耗生成Mn(Ⅱ),Mn(Ⅲ)能氧化H2C2O4,A項錯誤;
隨著反應物濃度的減小,
到大約13 min時開始生
成Mn(Ⅱ),Mn(Ⅱ)對反
應起催化作用,13 min
后反應速率會增大,B項錯誤;
1
2
3
4
5
由圖像可知,Mn(Ⅶ)的濃度為0后才開始生成Mn(Ⅱ),該條件下Mn(Ⅱ)和Mn(Ⅶ)不能大量共存,C項正確;
H2C2O4為弱酸,在離子
方程式中不拆成離子,
總反應為2Mn+5H2C2O4
+6H+===2Mn2++10CO2↑+
8H2O,D項錯誤。
1
2
3
4
5
3.(2024·黑吉遼,10)異山梨醇是一種由生物質制備的高附加值化學品,150 ℃時其制備過程及相關物質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15 h后異山梨醇濃度不再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3 h時,反應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B.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①>②
C.0~3 h平均速率(異山梨醇)=0.014 mol·kg-1·h-1
D.反應②加入催化劑不改變其平衡轉化率
1
2
3
4
5

由圖可知,3 h后異山梨醇濃度繼續增大,15 h后異山梨醇濃度才不再變化,所以3 h時,反應②未達到平衡狀態,即正、逆反應速率不相等,故A錯誤;
圖像顯示該溫度下,15 h后所有物質濃
度都不再變化,且此時山梨醇轉化完全,
即反應充分,而1,4-失水山梨醇仍有剩
余,即反應②正向進行程度小于反應①,
所以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①>②,故B正確;
1
2
3
4
5
在0~3 h內異山梨醇的濃度變化量為0.042 mol·kg-1,所以平均速率(異山梨醇)==0.014 mol·kg-1·h-1,
故C正確;
催化劑只能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改
變物質平衡轉化率,故D正確。
1
2
3
4
5
1
2
3
4
5
4.(2023·湖南,13)向一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1 mol CH4和一定量的H2O,發生反應:CH4(g)+H2O(g) CO(g)+3H2(g)。CH4的平衡轉化率按不同投料比x[x=]隨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1B.反應速率:vb正C.點a、b、c對應的平衡常數:KaD.反應溫度為T1,當容器內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一定條件下,增大H2O(g)的濃度,能提高CH4的轉化率,即x值越小,CH4的轉化率越大,則x1b點和c點溫度相同,CH4的起始物質的量都為
1 mol,b點x值小于c點,則b點H2O(g)多,反應
物濃度大,則反應速率:vb正>vc正,故B錯誤;
由圖像可知,x一定時,溫度升高CH4的平衡轉
化率增大,說明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溫度升高
平衡正向移動,K增大,溫度相同,K不變,則點a、b、c對應的平衡常數:Ka1
2
3
4
5
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增大的反應,反應進行時壓強發生改變,所以溫度一定時,當容器內壓強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故D正確。
1
2
3
4
5
5.(2024·湖南,14)恒壓下,向某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H3OH(g)和CO(g),發生如下反應:
主反應:CH3OH(g)+CO(g)===CH3COOH(g) ΔH1
副反應:CH3OH(g)+CH3COOH(g)===CH3COOCH3(g)+H2O(g) ΔH2
在不同溫度下,反應達到平衡時,測得兩
種含碳產物的分布分數δ[δ(CH3COOH)=
]隨投料比x(物質
的量之比)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1
2
3
4
5
A.投料比x代表
B.曲線c代表乙酸的分布分數
C.ΔH1<0,ΔH2>0
D.L、M、N三點的平衡常數:
K(L)=K(M)>K(N)
1
2
3
4
5

1
2
3
4
5
圖中曲線表示的是兩種含碳產
物的分布分數即δ(CH3COOH)、
δ(CH3COOCH3),結合主、副反
應可知,x代表,曲線a
或曲線b表示CH3COOH分布分
數,曲線c或曲線d表示CH3COOCH3
分布分數,故A、B錯誤;
1
2
3
4
5
曲線a或曲線b表示δ(CH3COOH),
由圖像可知,當相同時,
T2>T1,T2時δ(CH3COOH)大于T1
時,說明升高溫度主反應的平衡
正向移動,故ΔH1>0;同理,T1
時δ(CH3COOCH3)大于T2時,說
明升高溫度副反應的平衡逆向移動,故ΔH2<0,C錯誤;
L、M、N三點對應副反應ΔH2<0,且TN>TM=TL,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故K(L)=K(M)>K(N),D正確。
1.(2024·江西萍鄉二模)常溫下,向某溶劑(不參與反應)中加入一定量X、Y和M,所得溶液中同時存在如下平衡:
①X(aq)+M(aq) N(aq)、
②Y(aq)+M(aq) N(aq)、
③X(aq) Y(aq)。
X、Y的物質的量濃度(c)隨反應
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
400 s時反應體系達到平衡狀態。
1
2
3
4
5
6
7
8
9
模擬預測
PART TWO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0~400 s內,v(N)約為1.43×
10-4 mol·L-1·s-1
B.100 s時反應③的逆反應速率大
于正反應速率
C.若再向容器中加入上述溶劑稀
釋,平衡后Y的物質的量不變
D.若反應③的ΔH<0,則X比Y更穩定
1
2
3
4
5
6
7
8
9

若只考慮反應①②,結合圖
中數據可知,v(N)=
mol·
L-1·s-1≈1.43×10-4 mol·L-1·s-1,
但由于存在反應③,X不一定
全部轉化為N,A錯誤;
100 s時,c(X)=0.011 mol·L-1,c(Y)=0.112 mol·L-1,反應逆向進行,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加入溶劑后各物質濃度均減
小,平衡發生移動,濃度改
變,C錯誤;
若反應③的ΔH<0,則Y的能
量低,能量越低越穩定,則
Y比X更穩定,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2.(2024·安徽滁州二模)利用天然氣制乙炔,反應原理如下:
①2CH4(g) C2H4(g)+2H2(g) 
ΔH1>0
②C2H4(g) C2H2(g)+H2(g) 
ΔH2>0
在1 L恒容密閉反應器中充入
適量的CH4,發生上述反應,
測得某溫度時各含碳物質的物
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A.M點正反應速率小于逆反應速率
B.反應前30 min以乙烯生成為主
C.若60 min后升溫,乙曲線上移,
甲曲線下移
D.0~40 min內CH4平均反應速率
為2 mol·L-1·min-1

1
2
3
4
5
6
7
8
9
根據題干方程式特點,隨反應進行,甲烷含量逐漸減小,乙烯物質的量先增大后減小,產物乙炔物質的量只增大,因此甲曲線代表乙炔,乙曲線代表甲烷,丙曲線代表
乙烯;根據曲線變化,30 min
前以乙烯生成為主,30 min后
以乙炔生成反應為主。由分析
可知,乙曲線代表甲烷,M點
后,甲烷的物質的量繼續減小,
說明反應正向進行,則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A項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兩反應均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正移,甲烷物質的量減少,乙炔物質的量增大,則乙曲線下
移,甲曲線上移,C項錯誤;
乙曲線代表甲烷,0~40 min內
CH4平均反應速率為
=0.02 mol·L-1·
min-1,D項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3.(2024·湖南益陽三模)工業上常用CO2和H2為原料合成甲醇(CH3OH),過程中發生如下反應:CO2(g)+3H2(g) CH3OH(g)+H2O(g) ΔH=-51 kJ·
mol-1。在T1、T2溫度下,向2 L剛性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一定物質的量的H2,隨著充入H2的物質的量的不同,平衡時容器中CH3OH的體積分數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3
B.T1>T2
C.平衡常數K(M)=K(N)
D.該反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自發進行

1
2
3
4
5
6
7
8
9
投料比符合方程式中的氣體系數比時,達
到平衡時產物的體積分數最大,所以a=3,
A正確;
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
動,n(CH3OH)減小,所以T1>T2,B正確;
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M、N點溫度相同,平衡常數相等,C正確;
該反應ΔH<0、ΔS<0,所以該反應在低溫條件下自發進行,與壓強無關,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4.(2024·湖南衡陽三模)CO2-CH4重整反應:CO2(g)+CH4(g) 2CO(g)+
2H2(g) ΔH>0;該反應可制備合成氣(H2和CO)。向一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CH4,實驗測得CH4(g)平衡轉化率隨反應溫度和壓強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X表示溫度
B.L代表的物理量大小關系:L1C.平衡常數:Ka>Kb>Kc
D.正反應速率:va1
2
3
4
5
6
7
8
9

分析可知,X表示溫度,同一壓強下,升高溫度,CH4的平衡轉化率升高,故A正確;
同一溫度下,增大壓強,平衡逆向
移動,CH4的平衡轉化率減小,壓
強越大則CH4的平衡轉化率越小,
可知對應的壓強關系為L1故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平衡常數只與溫度有關,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K增大,溫度關系為Ta錯誤;
溫度越高,壓強越大,反應速率越
快,L3對應的壓強最大,且c點對
應的溫度最高,由此可得正反應速
率:va1
2
3
4
5
6
7
8
9
5.(2023·濱州高三模擬)已知:NO(g)+O3(g) NO2(g)+O2(g) ΔH。實驗測得速率方程為v正=k正c(NO)·c(O3),v逆=k逆c(NO2)·c(O2)(k正、k逆為速率常數,只與溫度、催化劑有關,與濃度無關)。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0.4 mol NO(g)和0.6 mol O3(g)發生上述反應,測得NO的體積分數x(NO)與溫度和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正、逆反應活化能的大小關系為Ea(正)>Ea(逆)
B.a點NO的轉化率為80%
C.T1溫度下的>T2溫度下的
D.化學反應速率:c點的v正>b點的v逆>a點的v逆

1
2
3
4
5
6
7
8
9
根據先拐先平數值大可知,T1>T2,溫度高時x(NO)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正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故正、逆反應活化能的大小關系為Ea(正)a點x(NO)=0.1,設NO的轉化率為y,根據三段式有:
       NO(g) +  O3(g) NO2(g)+O2(g)
起始/(mol·L-1) 0.2    0.3    0   0
變化/(mol·L-1) 0.2y    0.2y    0.2y  0.2y
平衡/(mol·L-1) 0.2-0.2y  0.3-0.2y  0.2y  0.2y
1
2
3
4
5
6
7
8
9
=0.1,解得y=75%,B錯誤;
v正=k正c(NO)·c(O3),v逆=k逆c(NO2)·c(O2),平衡時,v正=v逆,=
==K,T1>T2,
ΔH<0,則T1溫度下的,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T1>T2,c點未達平衡,b點達平衡,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小于c點,b點溫度大于a點,反應速率大于a點,故化學反應速率:c點的v正>b點的v逆>a點的v逆,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6.(2024·河北高三模擬)某密閉容器中含有X和Y,同時發生以下兩個反應:①X+Y M+Q;②X+Y N+Q。反應①的正反應速率v1(正)=k1c(X)·
c(Y),反應②的正反應速率v2(正)=k2c(X)·c(Y),其中k1、k2為速率常數。某溫度下,體系中生成物濃度(c)隨時間(t)變化的
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0 s時,正反應速率v1(正)>v2(正)
B.0~6 s內,X的平均反應速率v(X)=0.5 mol·L-1·s-1
C.若升高溫度,4 s時容器中的比值減小
D.反應①的活化能大于反應②

1
2
3
4
5
6
7
8
9
由圖可知,初始生成M的速率大于N,則k1>k2,10 s時兩個反應均達到平衡狀態,X和Y的濃度不變,由于v1(正)=k1c(X)·c(Y)、v2(正)=k2c(X)·
c(Y),則正反應速率v1(正)>v2(正),A正確;
①②反應中X、Q的系數均為1,則0~6 s
內,X的平均反應速率v(X)=v(Q)= mol·
L-1·s-1=1 mol·L-1·s-1,B錯誤;
由圖可知,初始生成M的速率大于N,
則反應①的活化能小于反應②,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7.(2024·河北模擬)某溫度下,向恒溫、恒壓容器中充入3 mol H2和1 mol CO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3H2(g)+CO2(g) CH3OH(g)+H2O(g) ΔH<0,平衡時體系中H2、CO2和H2O的物質的量分數(x)與平衡總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曲線a表示x(H2O)隨壓強的變化情況
B.其他條件不變,及時分離出水蒸氣
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但平衡常數
不變
C.Q點CO2的轉化率為75%
D.若起始壓強為106 Pa,將容器改為恒容容器,平衡時P點上移

1
2
3
4
5
6
7
8
9
由熱化學方程式可知,隨著平衡總壓的增大,平衡正向移動,水的物質的量分數增大,則曲線a表示x(H2O)隨壓強的變化情況,A正確;
分析可知b表示H2(g)的物質的量分數隨壓強
的變化,c表示CO2(g)的物質的量分數隨壓強
的變化,假設Q點時,轉化的CO2的物質的量
是a mol,列三段式,
     3H2(g)+CO2(g) CH3OH(g)+H2O(g)
起始/mol  3   1     0     0
變化/mol  3a   a     a    a
平衡/mol  3-3a  1-a    a     a
1
2
3
4
5
6
7
8
9
Q點平衡時H2O(g)、H2(g)物質的量分數相等,即物質的量相等,可得3-3a=a,a=0.75,則Q點CO2的轉化
率為×100%=75%,C正確;
該反應為氣體分子數減小的反應,
若起始壓強為106 Pa,將容器改為
恒容容器,則隨著反應進行,壓強
減小,平衡逆向移動,水的含量減
小,即平衡時P點下移,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8.(2024·安徽馬鞍山三模)已知:反應Ⅰ.COS(g)+H2(g) CO(g)+H2S(g)
反應Ⅱ.COS(g)+3H2(g) CH3OH(g)+H2S(g)
在恒壓條件下,按n(COS)∶n(H2)=1∶1投料比進行反應,含碳物質的平衡體積分數隨溫度的變化如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Ⅱ在高溫下易自發進行
B.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可使Q點上移
C.隨著溫度的升高,COS的轉化率減小
D.R點反應Ⅰ的平衡常數K為1

1
2
3
4
5
6
7
8
9
反應中CH3OH的平衡體積分數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說明反應Ⅱ正反應為放熱反應,ΔH<0,ΔS<0,反應在低溫下易自發進行,故A錯誤;
催化劑可加快反應速率,但不能使平衡發生移動,也不能使Q點上移,故B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反應中CO的平衡體積分數隨著溫度升高而升高,說明升高溫度反應Ⅰ正向進行,COS轉化率增大,反應中CH3OH的平衡體積分數隨著溫度升高而減小,說明升高
溫度反應Ⅱ逆向進行,
COS的轉化率減小,但從
圖像可知,升高溫度,
COS的平衡體積分數一直
減小,說明升高溫度COS
轉化率增大,故C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從圖像可知,R點n(CH3OH)=0 mol,說明該溫度下沒有發生反應Ⅱ,且COS、CO的體積分數相等,且按n(COS)∶n(H2)=1∶1投料,可知平衡時COS、H2、CO、H2S的物質的量相等。則反應Ⅰ的平衡常數K=1,故D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9.(2024·江西九江三模)在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以Ag-ZSM為催化劑,相同時間測得0.1 mol NO轉化為N2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圖所示[有CO時反應為2CO(g)+2NO(g) 2CO2(g)+N2(g);無CO時反應為2NO(g) N2(g)+O2(g)](忽略溫度對催化劑活性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點若更換高效催化劑NO轉化率不變
B.Y點再通入CO、N2各0.01 mol,此時
v正(N2)>v逆(N2)
C.反應2CO(g)+2NO(g) 2CO2(g)+N2(g)
的ΔH>0
D.達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使<1,NO轉化率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當NO的轉化率最高時,反應達到平衡,X點反應未達平衡,若更換高效催化劑,反應速率加快,NO轉化
率增大,A錯誤;
當NO的轉化率最高時,反應達到平
衡,Y點溫度高于平衡點,也達到平
衡,Y點時NO的轉化率為80%,容
器體積為1 L,則
1
2
3
4
5
6
7
8
9
       2CO(g)+2NO(g) 2CO2(g)+N2(g)
起始/(mol·L-1) 0.1  0.1    0    0
轉化/(mol·L-1) 0.08  0.08   0.08  0.04
平衡/(mol·L-1) 0.02  0.02   0.08  0.04
K==1 600,Y點再通入CO、N2各
0.01 mol,Q=≈888.9移動,則此時v正(N2)>v逆(N2),B正確;
1
2
3
4
5
6
7
8
9
由曲線Ⅱ可知,升高溫度,NO的平衡轉化率
減小,平衡逆向移動,則2CO(g)+2NO(g)
2CO2(g)+N2(g)的ΔH<0,C錯誤;
其他條件不變,使<1,相當于增大NO的
量,NO轉化率減小,D錯誤。
1
2
3
4
5
6
7
8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洛川县| 镇赉县| 桃源县| 米脂县| 鹤山市| 景泰县| 广安市| 宁阳县| 安徽省| 清流县| 高平市| 荥经县| 防城港市| 钟山县| 茌平县| 称多县| 南阳市| 隆尧县| 惠东县| 定兴县| 新野县| 保山市| 黄陵县| 榆林市| 大关县| 达州市| 和平县| 赣州市| 栾城县| 泸水县| 汝城县| 五大连池市| 莱州市| 海淀区| 沈丘县| 西宁市| 怀柔区| 四子王旗| 耒阳市|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