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1.4 蚯蚓的選擇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核心素養目標科學觀念:認識到動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科學思維:能通過控制變量開展對比實驗研究,探尋蝴對光、水分等條件的需求。科學態度目標探究實踐: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態度責任:表現出對動物的結構與生活環境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能基于事實證據進行合理分析。科學聚焦01細細長長一條龍,天天躲在沃土中,沒手沒腳會勞動,鉆來鉆去把土松。科學聚焦蚯蚓,又稱地龍。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水井旁●家里雞糞下面●柴草垛底及附近●雨后的路旁●菜園泥土里科學聚焦我們在植物園里觀察綠豆苗時發現了蚯蚓生活的痕跡。①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環境,動物也是這樣嗎 ②對于蚯蚓來說,適宜的生活環境是什么樣的 聚 焦科學聚焦科學探索02溫度推測蚯蚓喜歡怎樣的生活環境陽光土壤潮濕空氣1科學探索推測蚯蚓喜歡怎樣的生活環境干土里很難發現蚯蚓,推測它喜歡潮濕的環境。蚯蚓生活在地下,推測它喜歡黑暗的環境。1科學探索怎樣用實驗來證明呢?實驗中我們改變的是什么條件?沒改變的又有哪些條件?推測蚯蚓喜歡怎樣的生活環境1科學探索1(1)探究蚯蚓對 的選擇2光照相同的條件:溫度、濕度等不同的條件:改變亮度科學探索1(2)實驗的步驟21.找一個黑色的長方形盒子。2.盒蓋的一端剪掉一塊,鋪上吸水紙。3.將蚯蚓放在盒子中間,蓋好蓋子。4.5分鐘后,打開盒蓋觀察,做好記錄。科學探索21(3)觀察并記錄蚯蚓對光照選擇實驗記錄表第一小組實驗次數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的蚯蚓數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數 我們的解釋1 0 0 102 0 0 10 3 0 0 10 蚯蚓喜歡的環境陰暗科學探索在實驗中,我們為什么在實驗中放10條蚯蚓?為什么要進行多次實驗?放10條蚯蚓和多次實驗目的是為了防止因為蚯蚓本身問題而發生的意外情況,提高數據準確性。21(4)實驗的處理科學探索2(1)探究蚯蚓對 的選擇2干燥或潮濕環境相同的條件:溫度、光照、空氣等不同的條件:土壤的濕度科學探索(2)實驗的步驟21.在長方形的盒子里分別鋪上濕潤和干燥的泥土。2.將蚯蚓10條一組放在盒子中間,蓋好蓋子。3.5分鐘后,打開盒蓋觀察,做好記錄。科學探索實驗次數 待在干燥土壤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的蚯蚓數 待在濕潤土壤的蚯蚓數 我們的解釋1 0 0 102 0 0 10 3 0 0 10 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境選擇實驗記錄表第二小組109211178蚯蚓喜歡的環境潮濕22(3)觀察并記錄科學探索(1)整理信息我們小組的蚯蚓全待在黑暗的一端。蚯蚓的選擇說明什么呢?蚯蚓喜歡陰暗的環境。3科學探索實驗小組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的蚯蚓數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數1 0 0 102 0 0 103 0 0 104 0 0 105 0 1 9蚯蚓對 光照 選擇實驗記錄表(2)整理信息3科學探索實驗小組 待在干燥土壤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的蚯蚓數 待在濕潤土壤的蚯蚓數1 0 0 102 0 0 103 0 0 104 0 0 105 0 1 9蚯蚓對干燥或潮濕環境選擇實驗記錄表(3)整理信息3科學探索科學研討03適宜蚯蚓生活的環境具有什么特點?潮濕陰暗科學研討青蛙喜歡生活在潮濕的水洼中, 因為蛙類的皮膚沒有保護體內水不散失的組織結構;晝伏夜出,害怕陽光直射,喜歡在陰涼的草叢中棲息。科學研討你知道哪些動物對環境的不同需求?天鵝是一種冬候鳥,喜歡群棲在湖泊和沼澤地帶,主要以水生植物為食。頸修長,嘴基部高而前端緩平,尾短而圓,蹼寬大。科學研討企鵝生活在寒冷的南極。身體呈流線型,趾間有蹼,以便在水里游泳。身體覆有短小的絨毛,腹部脂肪很厚,能抵御南極的寒風。科學研討蜥蜴喜熱怕冷,適當的高溫可以刺激它的消化和對營養的吸收,體表覆蓋鱗片,視力發達,身體細長,后肢粗壯發達。科學研討1.善快速及長距離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獵食。夜間活動,嗅覺敏銳,聽覺很好。2.棲息范圍廣,棲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帶草原、針葉林、草地。科學研討科學拓展04不同的動物選擇怎樣的生活環境呢?請你與家人分享你的想法。科學拓展課堂總結05課堂總結課堂練習06一、判斷題。1.用干濕不同的沙質土、黏質土和壤土把蚯蚓圍起來,蚯蚓會鉆進黏土里。( )×2.強強在濕潤、黑暗的地方找到許多蚯蚓。( )√3.我們在做完研究蚯蚓的實驗后應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4.在探究蚯蚓是否適宜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時,我們只需要做一次實驗。( )×課堂練習二、選擇題。1.麗麗抓了幾條蚯蚓,準備繼續研究,你覺得她應該為蚯蚓準備的生活環境是( )。A.在盒子里放上干燥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陽臺上B.在盒子里放上濕潤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陽臺上C.在盒子里放上濕潤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陰暗的角落里C2.取一個盒子,如右圖所示放入蚯蚓,蓋好蓋子,過1小時后,會發現( )。BA.在土壤較干的地方蚯蚓多B.在土壤較濕的地方蚯蚓多C.兩端蚯蚓一樣多課堂練習3.在做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實驗時,蚯蚓總是會向黑暗的一端爬去,這是蚯蚓對( )因素的一種適應。A.溫度 B.光照 C.空氣B4.雷雨過后,寧寧看到一些蚯蚓爬到地面上,這是因為蚯蚓要( )。A.呼吸新鮮空氣 B.曬太陽 C.到地面上喝水A5.據研究,蚯蚓具有處理垃圾的能力。如果讓你幫蚯蚓選擇,那么下列的“垃圾”中,最適合蚯蚓的是( )。A.埋在地下的城市生活垃圾B.可供回收的紙張、塑料垃圾C.堆在地面的廚余垃圾C課堂練習三、同學們,相信你們肯定見過蚯蚓吧,那么蚯蚓喜歡在哪些地方出現呢?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吧!.&1& .. &2& .課堂練習1.實驗用很多條蚯蚓而不是一兩條,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提高實驗結果的準確性2.一般同樣的實驗做3次,而不是1次,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實驗得出的結論更真實可靠課堂練習四、實驗題。小明在抓鼠婦(俗稱潮蟲、西瓜蟲)的過程中發現,只有在花壇邊黑暗、潮濕的石塊下可以找到鼠婦(見右圖),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婦。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響鼠婦的分布呢?是光照程度還是潮濕程度呢?課堂練習A 明亮區域 B 中間區域 C黑暗區域為此,他進行了探究。他在一個長方形的鐵盤上,布置了A、B、C三個環境區域(如上圖),鼠婦可在三個區域之間自由移動;然后在鐵盤的中間區域放入15只鼠婦,每隔兩分鐘統計一次各區域中鼠婦的數量。請完成下列問題。1.小明在探究______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光照2.小明用了15只鼠婦做實驗,原因是( )。A.沒什么原因,隨便拿的B.為了防止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科學性C.小明比較喜歡“15”這個數B課堂練習3.小明在第2分鐘統計數據時,發現鼠婦在三個區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結論:“該研究因素對鼠婦的生活沒有影響。”這個結論( )。A.科學 B.不科學 C.無法判斷B4.經過10分鐘,小明發現鼠婦全部集中在C區域,說明( )。A.鼠婦會選擇合適的環境生活B.生活環境對鼠婦沒有什么影響C.生活環境決定鼠婦的外形特征A5.如果小明想繼續探究另一個因素是否影響鼠婦的分布,A和C區域應該分別設置______和______的環境。干燥潮濕6.實驗結束后,應將鼠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回花壇邊黑暗、潮濕的石塊下課堂練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4 蚯蚓的選擇 課件.pptx 制作透明盒觀察蚯蚓.mp4 蚯蚓的選擇.mp4 視頻1.mp4 視頻2.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