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運動的描述 專題練 202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一、單選題1.2022年李平考取了大學,乘火車在火車站下車后,利用智能手機導航至大學報到,如圖所示為導航地圖,圖中推薦公交路線中有兩個數據,33分鐘、14.19公里,關于這兩個數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公交車在導航圖中的位置時,可以把公交車看作質點B.33分鐘表示的是時間,分鐘是國際單位制中力學三個基本單位之一C.14.19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D.根據這兩個數據,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2.如圖所示為一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物體一直往正方向運動B.2s末物體位于出發點C.3s末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1.5m/s2D.前2秒的加速度與后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3. 如圖所示,某滑雪愛好者經過M點后在水平雪道滑行。然后滑上平滑連接的傾斜雪道,當其達到N點時速度如果當0,水平雪道上滑行視為勻速直線運動,在傾斜雪道上的運動視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則M到N的運動過程中,其速度大小v隨時間t的變化圖像可能是( )A. B.C. D.4.北京時間2024年7月31日,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跳臺決賽,中國選手全紅嬋/陳芋汐以總分359.10分的絕對優勢獲得金牌。在比賽過程中,全紅嬋和陳芋汐是絕對同步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下落過程中全紅嬋感覺水面是靜止的B.起跳瞬間全紅嬋和陳芋汐的加速度相等C.全紅嬋的速率越大,其慣性越大D.下落和入水過程中全紅嬋可以看成質點5.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發生位移分別為、,則甲的位移大B.在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C.平均速度、速度變化量、重力、加速度都是矢量D.汽車的加速度為,表明汽車在做減速運動6.A、B、C、D四人在同一水平直線上運動,他們的運動圖像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的位移大于A B.時刻,A、B速度大小相等C.時刻,C加速度小于D加速度 D.時刻,C、D相遇7.如圖所示,a、b、c、d為光滑斜面上的四個點。一小滑塊自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通過ab、bc、cd各段所用時間均為T。現讓該滑塊自b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則該滑塊( )A.通過bc、cd段的時間均等于TB.通過c、d點的速度之比為C.通過bc、cd段的時間之比為D.通過c點的速度大于通過bd段的平均速度8.京張高鐵(如圖)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設施,于2019年12月30日8時30分開始運營,全程長約為174km,最高設計速度為350km/h,從北京北站到張家口站只需56分鐘,開啟了世界智能高鐵的先河。將動車組視為質點,某時刻速度為v1,沿直線運動經過一小段時間Δt后速度變為v2。用Δv表示動車組在這段時間內速度的變化量,用a表示動車組在這段時間內的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Δv>0,則動車組一定做加速運動B.若Δv<0,則動車組一定做減速運動C.a的方向一定與Δv的方向相同D.a的方向可能與Δv的方向相反二、多選題9.質點由靜止開始做直線運動,加速度與時間關系如圖所示, ,則( )A.質點一直向正向運動B.質點在某個位置附近來回運動C.在 時間段內,質點在 時刻的速度最大D.在 時間段內,質點在 時刻回到原點10.由牛頓第二定律的表達式和加速度的定義式,可以得出,這個關系式中屬于標量的物理量是( )A.(力) B.(速度變化量)C.(質量) D.(時間間隔)11.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已知加速度大小為2 m/s2,則( )A.物體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是該秒初的速度的2倍B.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該秒初的速度大2 m/sC.物體每秒內的速度大小的變化一定為2 m/sD.物體每秒內的速度變化的大小一定為2 m/s12.一物體做加速度不變的直線運動,某時刻速度的大小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變為10 m/s,在這1 s內該物體的( )A.速度變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變化的方向可能與原速度方向反向C.加速度的方向可能與原速度方向反向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三、實驗探究題13.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的實驗中,圖示紙帶記錄的是小車的運動情況,A、B、C、D、E為相鄰的計數點,相鄰計數點的時間間隔,電源銘牌顯示該電源頻率為50Hz(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打下紙帶上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 m/s。(2)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3)若電源實際頻率低于50Hz,計算時仍按照50Hz計算,則加速度大小的測量值比真實值 (選填“偏大”或“偏小”、“不變”)。14.某同學利用圖丙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后,物塊再運動一段距離后停在桌面上(尚未到達滑輪處)。從紙帶上便于測量的點開始,每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點,相鄰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丁(紙帶左端與物塊連接)所示,打點計時器電源的頻率為。(1)下圖中 是電磁打點計時器(選甲或乙);(2)所用實驗器材除電磁打點計時器(含紙帶、復寫紙)、小車、一端帶有滑輪的長木板、繩、鉤碼、導線及開關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須使用的還有 (填選項代號)A.電壓為的交流電源 B.電壓的交流電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3)計算紙帶上計數點9對應的速度大小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4)物塊加速運動過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保留兩位有效數字)。(5)整個運動過程中物塊的最大速度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15.實驗小組利用如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打點計時器所接電源的頻率為50Hz。(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________。(填選項前的字母)A.實驗操作前,不需要平衡摩擦力B.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打點后再釋放小車C.必須選擇點跡清晰的紙帶,而且應以打點計時器所打下的第一個點作為第1個計數點D.根據實驗數據畫出v-t圖像,圖像為傾斜直線,其傾角的正切值tanα即可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2)規范操作后,得到一條紙帶,以紙帶上能夠看清的某個點作為0點,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點,測量各計數點與0點的距離,如圖2所示,則紙帶上打計數點2時的小車速度大小= m/s。(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3)利用各計數點計算得到的速度作出小車運動的v-t圖像,得到一條傾斜的直線,說明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則小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 m/s2。(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字)四、解答題16.足球運動員在罰點球時,用腳踢球使球獲得30m/s的速度,設腳與球作用時間為0.1s,球又在空中飛行1s(假設球做勻速直線運動)后被守門員擋住,守門員雙手與球接觸時間為0.2s,且球被擋出后以大小為10m/s的速度沿原路彈回,求:(1)球被踢出過程中的加速度;(2)球被守門員擋出過程中的加速度答案解析部分1.A2.CA.由圖象可知,物體在前2s內往正方向運動,在后2s內往負方向運動,故A錯誤;B.2s末物體的位移,即距離出發點的距離故B錯誤;C.3s末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故C正確;D.由圖象可知,前2秒內和后2秒內的圖象的斜率相同,故前2秒的加速度與后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同,故D錯誤。3.C滑雪愛好者在水平雪道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加速度為零,在傾斜雪道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速度不斷減小,到達最高點速度為零,再結合v-t圖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可知C符合題意。4.BA.在全紅嬋跳水下落過程中,全紅嬋感覺水面是向上運動的,故A錯誤;B.全紅嬋和陳芋汐是絕對同步的,故起跳瞬間加速度相同,故B正確;C.全紅嬋的速率越大,由于質量不變,所以慣性不變,故C錯誤;D.入水過程中,全紅嬋的形狀大小不能忽略不計,不可以將全紅嬋看成質點,故D錯誤。5.CA.甲、乙發生位移分別為,位移的大小分別是5m和10m,正負號表示方向,則乙的位移大,A不符合題意;B.在單向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若往返運動則不相等,B不符合題意;C.平均速度、速度變化量、加速度和重力都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C符合題意;D.汽車的加速度為,加速度中的正、負號表示加速度方向,若汽車運動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汽車做加速運動,反之汽車做減速運動,D不符合題意。6.CA.0~3sA的位移為9m,B的位移為6m,故A錯誤;B.x-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據圖像可知,3s時刻A的速度比B大,故B錯誤;C.v-t圖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根據圖像可知,時刻,C加速度小于D加速度,故C正確;D.v-t圖線的交點表示速度相等,故D錯誤。7.DA.根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比例關系,得出通過bc、cd段的位移之比,由此分析自b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經過的時間。一小滑塊自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比小滑塊從點靜止開始下滑通過段任意一點的速度大,所以讓該滑塊自點由靜止開始下滑,相同位移平均速度變小,時間變大,通過、段的時間均大于,故A錯誤;B.根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比例關系,結合速度—位移公式得出經過c、d點的速度,進而得出速度之比。從點靜止開始下滑,通過、、各段所用時間均為,根據初速度為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相同時間的位移之比為::::設,則,,設滑塊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為,從點靜止開始下滑通過點,根據速度位移關系公式解得同理可得點的速度為故故B錯誤;C.根據運動學公式得出通過bc、cd段的時間之比,由B選項及公式可知故C錯誤;D.根據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再與通過c點的速度比較即可。通過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有故D正確。8.CAB.若Δv>0,同時滿足v>0,才一定加速,故動車組不一定做加速運動,若Δv<0,則動車組也不一定做減速運動,故AB錯誤;CD.a的方向一定與Δv的方向相同,故C正確,D錯誤。9.A,C根據a-t圖像可知, 時間內向正方向勻加速,t1-t2時間內向正方向勻減速且恰好在 時刻減為 ,則質點一直向正向運動,且質點在 時刻的速度最大,則AC符合題意,BD不符合題意。10.C,D力,速度的變化量均具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而質量及時間間隔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11.B,DA.加速度a=2m/s2,則在任意1s內的速度變化量為 m/s,故物體在某秒末的速度不一定是該秒初的速度的2倍,A不符合題意;B.若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1s內的速度變化量為2m/s,在某秒末的速度一定比該秒初的速度大2m/s,B符合題意;C.速度是矢量,速度的變化遵循平行四邊形法則,所以物體每秒內的速度大小的變化不一定為2m/s,例如豎直上拋到達最高點前后0.5s,即在這1s內速度大小的變化為零,C不符合題意;D.根據 得物體每秒內的速度變化的大小一定為2m/s,D符合題意;12.B,C,DA、規定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若 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同,速度變化是 ,若 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速度變化的是 ,負號表示速度變化的方向與原速度方向反向,A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C、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的方向可能與原速度方向反向,C符合題意;D、若 后的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相反,速度變化的是 ,根據加速度的定義式 得 ,所以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 ,D符合題意.13.(1)0.85(2)2.5(3)偏大(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速度等于該段過程的平均速度,則打下紙帶上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2)根據逐差法可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3)若電源實際頻率低于50Hz,計算時仍按照50Hz計算,則代入計算的時間偏小,加速度大小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1)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速度等于該段過程的平均速度,則打下紙帶上D點時小車的瞬時速度大小為(2)根據逐差法可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3)若電源實際頻率低于50Hz,計算時仍按照50Hz計算,則代入計算的時間偏小,加速度大小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14.乙;BC;0.66;2.0;1.18(1)電磁打點計時器有振針,有復寫紙,所以乙是電磁打點計時器;(2)AB.電磁打點計時器需要電壓的交流電源,故A錯誤,B正確;C.測量點間的長度,需要刻度尺,故C正確;D.打點計時器是計時工具,不需要秒表,故D錯誤;E.可由打出的紙帶來計算速度和加速度,和質量沒關系,故E錯誤。故選BC。(3)相鄰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計數點9對應的速度大小(4)根據(5)減速過程的加速度大小設經過時間有最大速度v,則聯立解得15.(1)A;B(2)0.504(3)1.50(1)A. 探究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故A正確;B.實驗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打點后再釋放小車,故B正確;C.處理紙帶數據時,不一定以打點計時器打的第一個點作為第1個計數點,故C錯誤;D.當橫、縱坐標取不同的標度時,會導致圖像的傾角也不同,所以用量角器測基出v-t圖線的傾角α,其傾角的正切值tanα的數值不能夠表示為小車的加速度大小,故D錯誤;故選AB。(2)中間時刻瞬時速度等于全程平均速度(3)根據逐差法求解加速度大小16.(1)設球被踢出的方向為正方向,罰點球時的速度由v0=0變到v1=30m/s,用時t1=0.1s,由得罰點球時球的加速度為方向為球被踢出的方向(2)接球時速度由v1=30m/s變到v2=-10m/s,用時t2=0.2s,則接球過程球的加速度為方向為球被踢出的反方向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