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化學 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 課題2 化學與可持續發展 學習目標 1.通過對杭州亞運會零碳甲醇合成的討論,理解化學在能源開發中的重要作用。 2.結合導課視頻,通過觀察圖片,了解有機合成高分子材料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知道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是重要的三大合成材料。 3.通過實驗探究,能從燃燒時的現象及燃燒后的灰燼鑒別棉纖維、羊毛纖維、合成纖維三種常見的纖維。 4.結合生活經驗,觀察教材圖片,認識材料的使用可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樹立環保意識。 環節一 視頻導入 問題 在第七單元,我們知道了石油屬于化石燃料,視頻中,石油可用于制布料、制藥品等,對此你有何想法? 環節二 甲醇中的化學 2023年杭州亞運會主火炬燃料是零碳甲醇。 為何杭州亞運會主火炬不用石油或汽油作燃料呢?化石燃料的使用對環境造成哪些影響? 化石燃料燃燒時產生的一些物質會污染環境,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煙塵等,同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劇溫室效應。 杭州亞運會使用的甲醇是利用焦爐氣中的氫氣與工業廢氣中回收得到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得到的。 生產甲醇,化學可以做些什么? 高效制氫,二氧化碳的高效吸收與凈化、合成甲醇時催化劑的研制等。 氫氣作為能源的優點之一是來源廣泛,可電解水獲得氫氣,但目前電解水成本較高,淡水資源有限,為此科學家正尋找電解水制氫的催化劑,研究利用海水直接制氫的技術等。 在傳統能源清潔化利用及新能源開發中,化學起著重要作用。如鋰離子電池的電極材料的研制、工作介質的選擇等,都離不開化學。 化學在能源的利用與開發中有重要作用 環節三 穿“石油”的奧秘 布料是棉布、麻布,還有少量的絲綢 (1)天然纖維 (2)盡管這些天然纖維通風透氣、吸水,但由于產量有限,易起皺,無法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 除棉布、麻布、絲綢外,還有滌綸、錦綸、腈綸等合成纖維 合成纖維耐磨,耐化學腐蝕,彈性好,但通風透氣性較差,可實現工業化生產,成本低,產量穩定 1.請閱讀教材表11-2 合成材料的出現,一方面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生活,另一方面節省了大量的土地資源。 高分子材料 天然高分 子材料 合成高分 子材料 天然橡膠,棉花、 麻、蠶絲 塑料、合成纖維和 合成橡膠 絢麗多彩的服裝 全塑料制成的敞篷車重量只有普通車的三分之一,但是速度非???。 兩位宇航員 新知導學 市場上的衣服用料豐富,有純棉的,有純羊毛的,也有混紡的,如何鑒別棉纖維、羊毛纖維和滌綸? 問題 分析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與紙張的主要成分相同,纖維素屬于糖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羊毛的主要成分與人的頭發、動物的羽毛相同,都是蛋白質,滌綸是聚酯纖維。 三種纖維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機物,都能燃燒,但成分不同,燃燒的現象和產物的狀態不同。 結論 可以用燃燒的方法鑒別三種纖維 設計實驗 分別用坩堝鉗夾持三種纖維,點燃。 實驗記錄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纖維 燃燒現象 燃燒產物 棉纖維 羊毛纖維 滌綸 易燃,直接燃燒,有燒紙氣味 灰色,細而軟,一壓就碎 接近火焰時先卷縮,有燒焦羽毛氣味 黑褐色小球,易碎 接近火焰時迅速卷縮,先熔化再燃燒,或邊熔化邊燃燒,趁熱可拉成絲,有特殊氣味 黑色或褐色硬塊,不易碎 材料是人類進步的關鍵。 材料 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 傳統材料 復合材料、功能材料 新型材料 環節四 重識化學 你知道垃圾分類回收的意義嗎? 問題 減少污染,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 資源的合理利用、產品的使用和回收中都離不開化學,你能舉例說明嗎? 例:金屬資源的利用、金屬材料的合理利用,金屬廢棄物的回收與利用等方面都有化學的身影。 化學為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物質的保障和前進的動力。 課堂作業 1.第19屆亞洲運動會在杭州成功舉辦,亞運會充滿了“化學元素”。下列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是( ?。?A.“大蓮花”場館的主體結構材料——鋼 B.場館頂部的覆蓋膜——聚四氟乙烯 C.場地的防滑涂層——石墨烯 D.主火炬使用的可再生燃料——甲醇 2.“白露滿地紅黃白,棉花地里人如海。”這句農諺道出了白露節氣人們忙著收獲大豆、稻谷等的景象,而且棉花地里更是人山人海。鑒別棉花和合成纖維的方法是( ) A.觀察顏色 B.加入水中 C.灼燒、聞氣味 D.研磨、聞氣味 B C 3.綠色發展是一種和諧性發展,推動綠色發展,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可或缺的決策。下列舉措不符合這一要求的是( ?。?A.開發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B.大力開采礦物資源,加快經濟發展 C.實行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環利用 D.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4.化學科學在“國之重器”的打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長征五號”火箭箭體蒙皮材料——2219鋁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B.“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使用新型鋁基碳化硅復合材料,密度大、抗氧化性好 C.“鯤龍”水陸兩棲飛機的燃料——航空煤油利用石油多次蒸餾制取,屬于化學變化 D.“蛟龍號”核潛艇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紀錄,海底7000 m處的水分子不再運動 B A 5.2023年我國實現了“固態氫能”發電并網,“固態氫能”是利用固體與氫氣作用儲存氫氣的技術。“綠電”與“綠氫”轉化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能、煤、風能都屬于新能源 B.電解水制氫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產生“ ”的一端連接電源的正極 C.將儲氫裝置釋放的氫氣加注到新能源汽車中,氫分子化學性質發生變化 D.氫能作為燃料的優點是燃燒熱值高、產物無污染 D 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