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統編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任務群整體教學設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統編版2024-2025學年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任務群整體教學設計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小小生靈記
——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任務群整體教學設計
人文主題分析
自然界中有很多可愛的生靈。這些生靈為作家帶來創作靈感,成為作家抒寫的對象、情感的寄托,很多動植物也成為文學意象,比如荷花、柳樹、燕子等。本單元以“可愛的生靈”為主題,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古詩三首》《燕子》《荷花》,以及一篇略讀課文《昆蟲備忘錄》。四篇課文從古至今,從詩歌到散文,從植物到動物,多角度展現了大自然中生靈的可愛與美麗,情感真摯、語言生動,體現了作家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用心領悟。因此本單元的主題也承載著相應的人文學習目標——感受這些像人一樣擁有生命的自然生靈身上所表現出的生命的靈動,使我們產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情感。
語文要素分析
本單元有三個語文要素,其中兩個閱讀要素是“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和“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一個習作要素是“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通過閱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可以發現,這三個語文要素正是對第二學段“閱讀與鑒賞”中“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以及“表達與交流”中“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這兩項的落實。且三個語文要素獲得的方法、路徑和學習程度,呈現由低年級到中年級循序漸進發展的特點。
語文要素 二年級下冊 三年級上冊 四年級上冊
  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   讀句子,想畫面。   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或詩中描繪的景色。   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自然之美。
  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   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感受課文生動的語言,積累喜歡的語句。   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
  試著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   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   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   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感受作者連續細致的觀察。
三個語文要素相輔相成,又互為支撐,在閱讀文本中感受細致的觀察、生動的描述、表達的視角,打開想象的空間;在表達中運用自己積累到的生動優美的語句,描繪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表達自己對自然的觀察和思考,呈現最佳閱讀成果,加深對人文主題的感悟。
學習任務群定位
綜合人文主題及語文要素,本單元屬于“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
首先,本單元四篇課文屬于文學類文本,都是用文學的方式來表現“可愛的生靈”。閱讀這些描繪大自然、表現人類美好情感的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恰能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文學語言表達自己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其次,本單元是讀寫結合的單元,閱讀要素與文學類文本相匹配。《燕子》《荷花》課后習題都指向對閱讀要素的訓練,“小練筆”和“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都明確體現了讀寫結合的要求,引導學生在體會閱讀感受的同時發揮想象,用圖文結合等方式進行創意表達。
最后,通過閱讀新課標發現,“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群力求引導學生閱讀多樣的文學作品,使學生通過對語言的鑒賞和評價提升審美能力,并能創造性地進行文學創作、交流、研討等,表達自己個性化的思考,而這些恰與本單元內容相吻合。
因此,我們將本單元定位為“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
學習主題
基于以上單元解析,本單元的學習主題定為“可愛的生靈”,學習任務是 “創編班刊《小小生靈記》”。這一單元的學習正在春意復蘇之時,萬物生發,而三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的頑童時期,適合學習本單元。本任務由法布爾享譽文學世界的巨著《昆蟲記》引入,引導學生創作《小小生靈記》班刊,鼓勵學生們為自己喜愛的自然生靈代言。這一任務能將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很好地結合,既能促進學生欣賞文學作品中的語言文字,積累優質語料,增強情感體驗,建立與審美之間的直接聯系;又能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發揮想象和聯想,形成追求真善美的審美取向。本任務還將借助多種媒介、多種形式將口語表達和書面創作等讀寫活動貫串其中,實現閱讀與表達兩者完美的統一。
學習目標
1.認識40個生字,讀準4個多音字,會寫36個字,會寫29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古詩和指定的課文段落。默寫《絕句》。
3.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體會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并摘抄。
4.借助記錄卡,抓住自己喜歡的生靈進行介紹,并為其投票,列出排行榜。培養學生認真聽別人介紹,并主動參與交流的能力。
5.梳理喜愛的小生靈的特點,結合資料和積累的優美語句,為喜歡的生靈撰寫文章。修改后,形成《小小生靈記》班刊。
任務框架
評價指標
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評價等級
識字與寫字   能夠正確認讀、書寫生字詞。 ☆☆☆
閱讀與鑒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邊讀邊想象畫面。背誦古詩和指定的課文段落。默寫《絕句》。 ☆☆☆
  試著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能體會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句并摘抄。 ☆☆☆
表達與交流   能自然大方地把自己喜歡的生靈講給同學聽,并抓住特點,講出它的可愛。能認真聽別人介紹,并主動參與交流。 ☆☆☆
  能運用學過的表達方法,把觀察到的事物寫清楚,撰寫班刊。 ☆☆☆
梳理與探究   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學習表達事物的方法,為最后表達做好準備。 ☆☆☆
  能夠有目的地觀察,抓住描寫事物的特點,嘗試表現它的可愛。 ☆☆☆
任務一:打開視野,看生靈
學習目標:
1.觀看紀錄片,明確任務主題,激發參與的主動性。
2.課內外閱讀結合,閱讀《森林報》《昆蟲記》,為開展任務打開視野。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PPT、紀錄片、上課用到的表單
2.學生準備:預習本單元課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開啟發現之窗
(一)課前談話激趣
擺脫了冬天的寒冷和蕭瑟,終于迎來春天的萬物復蘇。春天來了,小草萌芽,花兒吐蕊,昆蟲們也都探出了頭,我們也出門去春游吧!春天里,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我們可以觀察的植物、動物也很多,這些生靈特別可愛。一起來看看吧!
1.播放紀錄片《昆蟲的盛宴》《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片段。
從紀錄片里你們都看到了什么?有怎樣的感受呢?學生交流。
其實,這些生靈和我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就生活在我們身邊。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它們的可愛之處。
2.交代任務群主題。
讓我們以“可愛的生靈”為主題進行本單元的學習,大家近距離、仔細地觀察身邊的生靈,比如小草、昆蟲,看看它們有什么樣的特點,了解關于它們的知識和故事,然后每位同學細致地介紹自己喜歡的生靈。大家一起努力完成《小小生靈記》班刊,創建我們自己的班刊。
(二)口語交際:猜猜它是什么
1.交流眼中的生靈。課前讓同學們觀察身邊的生靈,植物、動物都可以。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自己眼中的生靈,可以交流它們的外形特點,也可以說說它們其他方面的特點,還可以結合你找的資料介紹生靈,讓大家猜猜你描述的是哪種生靈。
2.小組交流。小組間交流,推選出一名描述最清楚、生動、具體,能讓大家邊聽邊想象畫面的同學代表小組,參與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表達的同學需注意,要說清楚,說生動,聽的同學需認真傾聽,不要打斷別人說話。聽完后猜一猜,看看大家是否能猜出同學所描述的生靈。最后,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各組的講述做評價。
組 名 推薦生靈 表達清楚、生動、特點突出 自然大方、聲音響亮、有禮貌 綜合評價
☆☆☆ ☆☆☆ ☆☆☆
(三)總結創建生靈圈
通過各組同學剛才的介紹,可以看出大家課前都充分地搜集了資料,也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大家對生靈的了解是比較全面的,也看得出大家非常喜歡這個話題。相信隨著后面對課文的學習,大家能學會多角度地觀察和表達,也會讓我們的《小小生靈記》班刊更加生動、吸引人。
為了幫助大家,老師特別推薦兩部貼合我們的單元主題,并且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一部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創作的《昆蟲記》,另一部是蘇聯科普作家維·比安基創作的《森林報》。這對于我們編寫班刊會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一起一邊讀書一邊觀察,做好記錄卡,記錄我們的生靈朋友,讓我們的班刊吸引更多的讀者!
我的生靈朋友
   (
名 稱:                     
樣 子:
顏 色:
氣 味:
)
任務二:閱讀美文,賞生靈
學習目標
1.閱讀《燕子》,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燕子的喜愛之情,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
2.閱讀《荷花》,邊讀邊想象畫面,體會作者描繪荷花不同姿態的生動優美的語言,引發美好的感受和體驗。積累優美生動的語句。
3.了解昆蟲的特點,和同學交流感興趣的部分,感受語言的情趣盎然。
4.結合詩意,想象畫面,感受古代詩人描繪的景象。背誦三首古詩,默寫《絕句》。拓展欣賞《憶江南》。
5.結合“詞句段運用”,學習對小動物的外形的描寫。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PPT、上課要用到的表單
2.學生準備:預習本單元課文、閱讀《昆蟲記》等課外讀物。
課時安排
6~7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賞作者筆下燕子
(一)談話導入
春天一到,燕子就從南方飛回來了,這個小精靈像是急著趕來告訴我們,春天來了。留心生活,想一想,你在哪里看到過燕子?它是什么樣子的?你看,燕子好像離我們很近,又好像離我們很遠,大家對它并不是特別了解。
那就讓我們跟隨鄭振鐸先生一起去看看他筆下的燕子,看看他是如何描寫燕子的吧!
(二)整體感知
課前大家都做了充分的預習,交流課前自學情況。
1.認讀字詞。強調“散、桿”兩個多音字的認讀,注意據意定音。
2.書寫生字。強調“湊”的末筆是點,不要寫成捺;“聚”的第九筆是撇,第十筆是豎,不帶鉤;“偶”的最后三筆是豎、提、點,不要寫成豎提、點。學生書寫練習鞏固。
3.梳理脈絡。這篇課文的每個自然段都是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你看到了哪幾幅畫面?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概括畫面內容(小標題)
春光燕子圖
  4.質疑問難。閱讀課文時,你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提出來我們共同解決。
(三)學習課文,感受燕子的靈動
教師出示表格,作者筆下的每幅燕子圖都刻畫了燕子不同的特點。讀課文,用恰當的詞語概括出燕子的特點。
概括畫面內容(小標題) 這是一群(    )的小燕子
燕子外形圖
春光燕子圖
燕子飛行圖
燕子休憩圖
1.師生共學第1自然段。
指名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思考:這是一群怎樣的小燕子?
學生匯報,抓住“烏黑的羽毛”“輕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關鍵詞語,感受燕子的可愛、機靈。
邊讀邊想象畫面,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內容,并背誦本自然段。
2.小組合作:請各組選擇一幅畫面,抓住關鍵詞,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思考:這是一群怎樣的小燕子?
(1)小組合作交流。
(2)小組匯報,總結燕子的特點,感受作者的情感。
第2自然段:一群靈動的小燕子
如果說這是一幅春光圖的話,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幅圖中有哪些景物吧。
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圈畫“風、雨、柳、花、草、葉”等景物。
作者抓住了春天常見的景物,刻畫這幅春光圖,你認為哪些語句是生動優美的?
我們邊讀邊想象畫面,畫面中有色彩,有聲音,還有味道,讓我們一起把這爛漫的春光圖讀出來吧。指導朗讀。
第3、4自然段:一群自由的小燕子
讓我們一起隨著小燕子飛行,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自由、快樂、靈活)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比較閱讀:
①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飄蕩開去。
②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
讀這兩句話,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哪個句子里的詞語運用得更合適呢?
師生交流,學生試著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教師引導學生辨析近義詞,學習在具體語境中正確選擇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第5自然段:一群悠閑自在的小燕子
休憩時的小燕子,讓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帶著這種感受朗讀。
(四)配樂朗讀全文,積累語言,抒發感情
配樂朗讀全文。學完課文,哪些優美生動的語句打動了你?快把它們寫下來吧。
概括畫面內容(小標題) 這是一群(    )的小燕子
燕子外形圖
春光燕子圖
燕子飛行圖
燕子休憩圖
積累優美語句:
(五)總結學法,課后作業
1.繼續仔細觀察,完善記錄卡。
2.搜集積累描寫得優美生動的語句,為后面《小小生靈記》的撰寫做準備。
活動二:看滿池荷花
(一)導入
荷花是山東省濟南市的市花,濟南很早就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說。
荷花也因自己的高潔,從古至今都是許多文人墨客的描寫對象,他們寫它的樣子,贊它的清香。你見過荷花嗎?你在哪里看到過荷花?你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樣子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葉圣陶先生的《荷花》一文,看他是如何描寫荷花的。
(二)整體感知
通過課前預習,你對本課字詞有哪些了解?哪個小組來領著大家學習?
1.讀音:強調多音字“挨”。
2.書寫:強調“瓣”“蓬”“蹈”的寫法,學生練習書寫。
3.你覺得本課中哪些語句寫得很美?讀給大家聽。
4.在本課的學習中,你有哪些問題?
(三)學習課文
大家都感受到葉圣陶爺爺把荷花的美寫出來了,那他是如何寫出來的呢?這是我們這節課研究的重點。大家讀課文的第2~4自然段,這三個自然段集中描寫了荷花的美麗,請同學們選擇其中一個段落進行小組交流,說說哪些語句體現了荷花的美麗,作者是怎樣描寫的,然后小組合力把這份美麗讀出來。
1.小組合作學習。
2.小組匯報。
第2自然段:強調對荷花不同姿態的描寫。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第3自然段:為什么說眼前的一池荷花要看作“一大幅活的畫”?
第4自然段:作者是怎樣寫出荷花的美麗的?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麗的荷花,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指導朗讀。看著這滿池美麗的荷花,你想說些什么?帶著對荷花的喜愛,讀好第2~4自然段。
(四)小練筆
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姿態,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美麗,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植物,仿照課文第2自然段寫寫它的不同姿態。
活動三:輕松隨意寫昆蟲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特別有趣的課文,齊讀課題。讀了課題,大家有什么問題嗎?
理解“備忘錄”。備忘錄是一種能夠幫助記憶、簡單說明主題與相關事件的圖片、文字或語音資料。可以看出這篇課文是記錄昆蟲的資料。
(二)搭建支架,自主學習
這些昆蟲身上有哪些秘密?哪些語句的描寫讓你感興趣呢?我們也來做一份昆蟲備忘錄。可以選擇用表格、思維導圖等方式,圖文并茂地完成這份備忘錄,然后進行小組交流。
昆蟲名字 特 點 感興趣的語句 感 悟
蜻蜓、蒼蠅
花大姐
獨角仙
螞蚱
你感興趣的一種昆蟲
(三)借助支架,交流備忘錄
小組交流,全班匯報。梳理文中昆蟲的特點和作者有趣的描寫。
(四)完成小組的“昆蟲備忘錄”
1.學習“詞句段運用”第2小題,學習對小動物外形的描寫。
(1)同學們,我們來看這兩句描寫,讀一讀,它們分別寫出了小燕子和獨角仙的什么特點?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等方面寫出小動物的外形特點。
(2)出示本單元和其他作品中描寫小動物外形的語句,總結描寫小動物外形的方法。
2.遷移運用,完成小組“昆蟲備忘錄”。
結合課前閱讀的《昆蟲記》,說說你喜歡的小昆蟲的外形有什么特點?
小組合作完成小組“昆蟲備忘錄”。下課同學們自由展示交流。
活動四:觀詩中生靈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通過對本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欣賞了大自然中的生靈——機靈的燕子、美麗的荷花、可愛的昆蟲,這些生靈不僅在現代作家眼里是靈動、美好的,它們在古代詩人眼中,也是別有一番情趣的。他們把這些生靈寫在詩中,也畫在詩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學習古詩《絕句》
1.指名朗讀古詩。
2.結合注釋和課前的預習,說說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3.這首古詩一句一景,讀了古詩,你腦海中浮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如果讓你為這首詩配畫,你會選擇哪些景物來畫呢?
學生回答,師生共同完成畫面。
4.你看,詩人抓住“江山”“春風”“花草”“燕子”“鴛鴦”等景物,描繪出了明麗的春日美景。誰能一邊想象著畫面,一邊讀出這份美麗?自讀,齊讀。
5.朗讀完古詩,你能感受到詩人杜甫是懷著怎樣的感情寫下這首詩的嗎?
(三)小組合作學習
1.請同學們朗讀詩歌,選擇《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中任意一首,按照《絕句》一詩“讀古詩——解詩意——想畫面——悟情感”的學習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1)朗讀詩歌,借助注釋,展開想象,理解詩意。
(2)結合詩句意思,想象畫面,畫出詩中描寫的景物。
2.小組展示畫作,匯報學習成果。
為什么要這樣畫呢?你能把這份美好的景致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3.評價最佳創意組。
(四)拓展延伸
1.拓展識字圈。
同學們,本課有兩組生字“鴛鴦”“蘆芽”,仔細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教師小結,借助形聲字特點,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識記很多生字。
出示“識字加油站”的三組字詞,想一想,怎樣才能記住它們呢?學生交流,通過聯系生活、借助圖片或者動作演示理解識字。
2.拓展詩詞圈。
教師拓展白居易的《憶江南》,完成課后練習。
任務三:打開話匣,說生靈
學習目標
1.結合口語交際,運用課內外學習的描寫方法,再結合課內外的觀察,描述喜歡的生靈,為其投票,列出排行榜。
2.要求學生介紹清楚生靈的特點,并說明投票理由。傾聽的同學要耐心聽別人講話,不要打斷別人說話。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PPT
2.學生準備:為生靈代言的演講稿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自然生靈“可愛”排行榜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通過閱讀美文,我們認識了很多可愛的生靈,課內外的閱讀和觀察又讓大家結識了更多動植物生靈。那么,哪個生靈走進了你的心中,最讓你喜歡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為自己心中那個最愛的自然生靈投票,最終形成我們班級的“自然生靈‘可愛’排行榜”。
(二)明確交流要求
1.交流前,我們一起來看看活動要求,教師出示:
表達要求 創新表達方式
自然生靈“可愛”排行榜 1.介紹清楚你最喜愛的生靈的樣子、特點等。 2.說清楚它可愛的理由。 3.語言盡量流暢,能吸引聽眾。   如果你有創新的表達方式,比如借助圖畫、二人配合表達等更好。
2.明確小評委要求:
(1)認真、耐心地傾聽,不要打斷別人講話。
(2)聽完后,為你認為最可愛的生靈投票,貼上你手中的“☆”,每個人有三次投票機會。
(三)以小組為單位交流
按投票結果分組,同學們在組內交流,選出組里表達最好的同學,參與班級交流。
(四)班級交流
參賽選手上臺講述,老師和其他同學作為評委參與投票。
(五)創設班級“可愛生靈榜”
將選出的生靈做成“可愛生靈榜”以圖文形式進行展示,貼在班級評比欄中,建立可愛生靈展區。
任務四:凝聚筆尖,寫生靈
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學習的描寫方法,為習作做準備。
2.寫自己喜歡的生靈,要求語言流暢,能寫出生靈的特點。
3.能夠根據別人的建議修改習作。
4.設計并制作《小小生靈記》班刊。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PPT、上課要用到的表單
2.學生準備:搜集好的優美生動的語句、設計班刊會用到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活動一:撰寫《小小生靈記》
(一)回顧本單元學習的描寫方法
1.課內方法我借鑒。
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單元我們學習的《燕子》《荷花》《昆蟲備忘錄》,都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
師生小結:抓住生靈的特點,比如外形、習性等,在描寫外形的時候,可以從多方面描寫,比如《荷花》一文。
2.課外閱讀我學習。
同學們閱讀的《森林報》《昆蟲記》等作品中,哪些描寫方法是我們可以借鑒的呢?
(二)學習“交流平臺”,交流積累的優美生動的語句
1.學習“交流平臺”。
優美的語言會為文章增色不少,我們來看“交流平臺”里的三句話,多讀幾遍,看看它們寫得好在哪里。
師生總結:抓住動作描寫,展開想象,可以讓描寫更生動,讓事物像活了一般。
2.交流積累的優美生動的語句。
同學們,從本單元學習的課文中,或者課外閱讀的文章中,你們都積累了哪些優美生動的語句?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
(三)激發興趣,交流內容
1.教師出示教材中的記錄卡,交流記錄卡中的內容。
我的生靈朋友
   (
名稱:
桃花
樣子:
花骨朵兒脹鼓鼓的。已經綻放的花朵,一個花瓣兒挨著一個花瓣兒,圍成圓形。
顏色:
粉紅
氣味:
淡淡的清香
其他:
春天開放。結出的果實是桃子,也有只開花不結果的桃花。顏色還有鮮紅的、純白的。
)
提醒學生注意抓住生靈的特點,可以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把生靈描寫得更形象、更生動。
2.結合自己的課前觀察,交流個人記錄的生靈記錄卡,并補充完善。
3.示范引路,打開習作思路。
教師以課文《荷花》為范例,指導學生如何將記錄卡轉化為習作。提醒注意四點:
(1)是否抓住了植物生靈的特點。
(2)是否展開想象,把看到的、聞到的、想到的寫清楚。
(3)運用上積累的優美生動的語句。
(4)還可以寫寫自己的感受。
活動二:形成《小小生靈記》班刊
(一)交流習作,修改文章
1.全班共同修改一篇范文。交流修改要求:
(1)圈畫出優美生動的語句。
(2)看看是否寫出了生靈的特點。
(3)是否把觀察時的感受寫清楚。
(4)修改不通順之處和錯別字。
按要求師生共同修改,紅筆修正。
2.小組交流,修改習作。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
3.學生自主修改。
(二)制作《小小生靈記》班刊
1.以小組為單位,將修改后的習作配上插圖。
2.以美術老師指導繪制的圖做封面、封底,編好目錄。
3.完成班刊制作。
法布爾的《昆蟲記》、維·比安基的《森林報》、菁莽的散文《翠鳥》、紀錄片《昆蟲的盛宴》《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等視頻片段。
本單元以“可愛的生靈”為主題,在詩歌、散文、科普文中展現了大自然中生靈的可愛與美麗,從文質兼美的文本,到教材的編排設計,都特別適合以“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為導向進行整體設計實施,有效地落實訓練目標,提高學生閱讀、審美和表達能力。當然在具體教學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以情境為主,以任務推動,注意進階的推進。
三年級的孩子好奇心強,對于自然界中的小植物、小動物都充滿了興趣,他們甚至可以用半天的時間觀察螞蟻的爬行。所以我們創設了“為生靈投票”的活動情境,以創編《小小生靈記》班刊為任務驅動,最終指向寫作的輸出,可以說將閱讀與口語表達、書面表達做了一個很好的統整。但是在具體實施中,要注意每個任務目標的扎實落實,才能達到進階的目標。環環相扣,環環落實。
2.基于教材,對單元內容做整體設計和重組。
首先,設計本單元時,將四篇課文的順序做了調整,將古詩放到了最后,學生由最熟悉的文體入手,遵循從最近發展區向外拓展的邏輯;其次,將語文園地融合到了任務二文本的學習中,化整為零,不破壞主情境和任務的進展;最后,改變了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題目,但是訓練目標不變。以上的變化都是在忠于教材的前提下,對整個學習內容進行統整,便于任務群的順暢實施和主要任務的有效達成。
3.基于學習需求和任務群目標的達成,注意資料和學習支架的搭設。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落實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任務群的目標,在任務群設計中,補充了紀錄片和文學作品,將課內課外打通,線上線下連接,拓寬學生的學習資源。同時在文本任務學習中,還設計了表格,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搭建支架。對于這些資源,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合理使用,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任務群的開放性、綜合性和實踐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西藏| 瓦房店市| 连平县| 颍上县| 荔波县| 义乌市| 鲁山县| 正宁县| 揭阳市| 遂宁市| 万宁市| 钟山县| 崇信县| 县级市| 新昌县| 南涧| 宁明县| 锡林浩特市| 宣汉县| 辽宁省| 慈利县| 城市| 肇州县| 神农架林区| 洞口县| 竹山县| 铜梁县| 纳雍县| 昌图县| 巴里| 习水县| 玛沁县| 灵台县| 金堂县| 湖口县| 小金县| 高邑县| 沈丘县| 曲靖市|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