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爭當關愛小使者——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任務群整體教學設計人文主題分析本單元以“關愛”為主題,編排了《雷鋒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馬》三篇課文。從家人之間、社會上人與人之間,以及對他人勞動及勞動成果的尊重與珍惜等不同側面反映了“關愛”的幾個重要表現。“語文園地二”“識字加油站”“字詞句運用”“寫話”“日積月累”和“我愛閱讀”等欄目也均以身邊的人和景為話題,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單元內容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旨在引導學生懂得關心幫助他人、珍愛勞動成果、與家人相親相愛。語文要素分析“讀句子,想象畫面”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其對應的是《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第一學段“閱讀與鑒賞”中“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讀句子,想象畫面”,指向的是圖像化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要邊讀邊想,腦海中浮現句子描寫的畫面。這既是對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讀詩句,想象畫面”的發展提升,又是對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的能力承接。本單元重在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借助插圖、聯系生活經驗或體驗,再現或想象句子所描寫的場景、畫面,帶著體會讀好課文中的“問答”句和“對話”句,再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不僅有助于加深對句子內容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閱讀能力和想象能力。學習任務群定位依據本單元的課程內容及呈現方式,本單元歸屬于“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本單元從不同側面講述了“關愛”的故事,創設“爭當關愛小使者”的學習主題,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在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識字寫字、豐富詞匯、句子表達的經驗,在朗讀和想象中感受語言的魅力,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思考,以期達到“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第一學段中所指出的“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初步體驗文學閱讀的樂趣”這一目標。學習主題綜合分析,以“爭當關愛小使者”為主題統攝整個單元,發布核心驅動任務,設置“學習雷鋒,傳遞關愛”“千人糕,千人愛”“關愛分享,匯集能量”三個學習任務,引導學生從本單元不同的故事中發現愛、感受愛、表達愛、傳遞愛,與身邊的人相親相愛,在學習過程中完成制作個人和班級的《關愛能量集》,分享學習成果。學習目標1.正確讀寫生字詞,在單元的主題學習中采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猜測詞語意思,發現一詞多義的特點,拓展積累詞語和關愛他人的諺語,并展示書寫成果。2.正確、流利地朗讀《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株紫丁香》,默讀《千人糕》,試著有感情地朗讀《一匹出色的馬》,了解課文內容,感受關愛之情。3.讀句子想象畫面,抓住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并借助圖片,聯系生活經驗等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4.仿照例句展開想象,寫自己喜歡的景物;根據提示寫自己的一個好朋友。5.完成制作個人和班級的《關愛能量集》,分享學習成果,懂得關愛他人、珍愛勞動成果、與家人相親相愛,感受師生間的關愛之情。任務框架評價指標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評價等級識字與寫字 能正確讀寫字詞。能采用多種方式識記生字、猜測詞語意思,了解一詞多義。 ☆☆☆閱讀與鑒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試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中的關愛。 ☆☆☆表達與交流 1.能讀句子想象畫面,并用自己的話描繪畫面。 2.嘗試仿照例句展開想象,寫自己喜歡的景物;根據提示寫身邊的小伙伴。 3.能拓展積累詞語和關愛他人的諺語。 ☆☆☆梳理與探究 能完成制作個人和班級的《關愛能量集》,分享學習成果,感受關愛之情。 ☆☆☆任務發布:爭當關愛小使者學習目標1.明確單元主題與任務,整體感知本單元課文內容。2.明確本單元學習任務,了解“爭當關愛小使者”的活動流程。3.初步預習本單元的字詞,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課前準備梳理任務,查閱資料。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發布大任務。1.(板畫愛心)同學們,這個圖案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吧?看到這個圖案,你想到了哪個字?(愛)2.用“愛”說句子。3.我們總是被各種愛包圍著。(出示課件)請看,這就是“愛”字的甲骨文,就像一個雙手捧著心的人。小結:愛是來源于內心深處的感情,我們愛祖國、愛家鄉、愛自己,也在關愛著他人。在這個美好的春天,讓我們用慧眼發現愛,用童心感受愛,用文字表達愛,爭當關愛小使者,共同沐浴在愛的春風中吧!(二)閱讀學習導航,了解任務流程。(三)預習本單元學習內容。預習要求如下:1.自讀課文,圈出要求會認的生字,標畫生詞,想一想識字的好方法。2.再讀課文,標出文中新鮮的詞句,多讀一讀。3.讀一讀要求書寫的漢字,標出不熟悉的漢字或者筆畫。(四)初步檢查字詞預習效果。1.“小老師”領讀帶拼音的字詞。2.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3.小組開火車比賽讀。(五)小結本課收獲。任務一:學習雷鋒,傳遞關愛學習目標1.認識“曾、蒙”等13個生字,會寫“鋒、昨”等9個字,會寫“叔叔、足跡”等7個詞語。能用多種方法猜測“泥濘、年邁”等詞語的意思,能說出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2.朗讀課文,能讀出問答的語氣。讀句子,想畫面,能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出雷鋒的事跡。3.學習關愛他人的俗語。拓展雷鋒關愛他人的事跡,并用講故事的方式與同學分享。4.爭當小小雷鋒,學習雷鋒精神,初步形成關愛他人的意識。課前準備初步了解雷鋒的故事。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走進雷鋒故事(一)雷鋒初印象。1.說到“關愛他人”,有一個人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他的名字叫“雷鋒”。你對他有哪些了解?2.雷鋒叔叔是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解放軍戰士,一生中做了許多好事。今天,我們就走進課文,一起去尋找雷鋒叔叔的足跡,感受雷鋒精神。3.板書課題《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指導書寫“鋒”字。4.指導朗讀課題,讀出呼喚的口吻。(二)初讀學字詞。1.初讀課文,說說發現。(關注問答的特點,讀出問答的語氣。)2.認讀重點生詞,交流識字方法。3.指導書寫,強調易錯點,書寫難點,學生描紅練寫。(1)上寬下窄:冒、留、彎、背。(2)左窄右寬:鋒、昨、灑、溫、暖4.嘗試運用找近義詞、結合字形特點、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經驗等多種方法猜測“泥濘、年邁、荊棘、晶瑩、尋覓”等詞語的意思。(三)朗讀感受愛。1.圍繞“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問題細讀詩句,說一說:“我們”都去了哪里尋找雷鋒叔叔的足跡?指導讀好問句。(表達尋找之意,體現出急切的心情,語速稍快,第二句語氣上揚,語調延長。)2.體會課文有問有答的特點,同桌合作讀。3.結合圖片、自身生活經歷或體驗想象畫面,根據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看到的畫面。想象畫面方法指導:(1)想象周圍環境。如“長長的小溪”“泥濘路上”“蒙蒙的細雨”,可配圖。(2)想象人物表現。如雷鋒“抱著迷路的孩子”,“抱”的情形是怎樣的?為什么會“冒著”雨?雷鋒叔叔是怎樣在泥濘的路上冒著雨抱著孩子的呢?(四)雷鋒贊歌頌。1.拓展閱讀雷鋒的故事,想象“雷鋒叔叔還去了哪里,在怎樣幫助他人”,進而理解“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在哪里”的意思。2.朗誦詩歌,要讀出對雷鋒叔叔的敬愛及對雷鋒事跡的感動之情。3.說一說:你從雷鋒叔叔身上學到了什么?4.課下找一找雷鋒叔叔的其他事跡,下節課開展雷鋒故事分享會,講給大家聽。活動二:尋找雷鋒身影(一)雷鋒故事分享會。1.課前,各小組積極搜集到很多有關雷鋒的故事,這節課我們將開展“雷鋒故事分享會”,一起重溫那些溫暖的瞬間。組內互相分享各自搜集到的故事。2.小組代表上臺講一講讓小組成員印象最為深刻的雷鋒的故事。(課件背景呈現“雷鋒故事分享會”)3.有句話叫作“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也把他的一部分故事和想法都隨手記錄了下來,收錄在他的那本《雷鋒日記》里。現在,讓我們一起閱讀其中的一些片段,感受雷鋒精神吧。 “有些人看我平時舍不得花一個錢,說我是傻子。其實,他們不知道我要把這些錢攢起來,做一點有益于人民、有利于國家的事情。如果說這就是傻子,我甘愿做傻子,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祖國也需要這樣的傻子。” “我要做高山巖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風雨中、艱苦的斗爭中鍛煉自己,不愿在平平靜靜的日子里度過自己的一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 “我們國家處在困難時期,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事事要精打細算。” “我是人民的勤務員,自己辛苦點,多幫助人民做點好事,這是我最大的快樂和幸福。”(二)關愛諺語我傳承。1.雷鋒精神代代傳,人們通過實際行動踐行著對他人的關愛。愛,也被更多人傳頌著。自由朗讀“語文園地二”中的“日積月累”,看看自己能讀懂什么。2.結合“關愛”主題交流分享對諺語的理解,并創設語境進行運用。3.多形式朗讀,在熟讀成誦中感受關愛之情。(三)小小雷鋒我來當。1.找一找身邊的“雷鋒好事”,用上“他在哪里做什么好事”的句式進行說話練習。2.三月為“學雷鋒月”,學習雷鋒精神,幫助他人,關愛同學,為學校作出貢獻,爭當校園的“螺絲釘”,大家相互監督,評選出“班級小雷鋒”。活動三:踐行雷鋒精神(一)啟動《關愛能量冊》。1.小組分工合作,分頭收集、積累其他與“關愛”有關的諺語、小故事、歌曲等。2.將整理的材料分類匯集在《關愛能量冊》中,感受無處不在的“關愛”。(二)關愛能量伴我行。1.在《關愛能量冊》中開發“小雷鋒的故事”欄目,即時記錄自己或身邊人的“雷鋒”行動,如關愛同學、關心長輩、愛護小動物等。2.分享、交流收獲。任務二:千人糕,千人愛學習目標1.認識“糕、特”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的”,會寫“能、桌”等9個字,會寫“也許、桌子”等14個詞語。2.默讀課文,能借助插圖和重點詞說出米糕是經過哪些勞動才做成的。3.理解千人糕的甜來自千人的愛,聯系生活,明白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包含著很多人傾注的汗水和熱愛。4.認讀表示職業名稱的詞語,認識更多的職業,并能發現這類詞語的特點。會選擇詞語說句子。能發現同一個詞語在不同語境里有不同的意思。5.說說自己長大以后想要做什么,怎樣為社會獻出愛心。明確無論做什么工作,每一份職業都能為社會作出充滿愛的奉獻。課前準備搜集圖片和視頻。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解密千人糕(一)七嘴八舌話米糕。1.討論生活中吃過的糕點,導入新課,板書課題。2.明確千人糕的原材料是大米磨成的粉和糖,引導發現“糕、粉、糖”都是米字旁,糖又是用甘蔗汁、甜菜汁熬出來的,識記形聲字“蔗、菜、熬”。情境中理解詞語“買”“銷售”的意思。3.認讀課后“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語。4.認讀多音字“的”,完成例句練習。5.結合“語文園地”“字詞句運用”,體會同一個詞語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發現“特別、經過”等詞“一詞多義”的特點,拓展積累運用。6.朗讀詞語,玩識字游戲,檢查生字掌握情況。7.指導寫字。比較書寫“菜”和“勞”,關注“能、味、具、甘”的筆順。(二)走進課文《千人糕》。1.默讀《千人糕》,思考:為什么叫“千人糕”?強調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2.借助“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3.抓住爸爸和孩子的三組對話,借助文中的提示語、標點來體會人物的心情。4.分角色朗讀,讀出不同身份人物的不同語氣,把握人物的情感變化。指導小結:孩子從最初的“好奇”到“不以為然”,直至最后的“恍然大悟”“心服口服”,心理變化很大,朗讀時要富有變化。爸爸自始至終,為解開孩子的疑惑娓娓道來,耐心十足,朗讀時,要穩重、平靜。5.借助兩幅插圖想象畫面,說說米糕是經過哪些勞動才做成的。說一說千人糕的制作過程:大米磨成粉+熬糖+包裝+送貨+銷售。6.進一步體會“千人糕”的來之不易,它需要很多人的辛勤付出,明白千人糕的甜來自千人的愛。正所謂“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我們要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活動二:勞動慢鏡頭(一)勞動蘊含愛。1.聯系生活實際,舉例子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需要經過很多人的勞動。比如“千人衣”所需的勞動,出示與制衣相關的圖片:種棉花、摘棉花、紡紗、織布、服裝加工、送貨銷售等。2.小結:我們日常的衣食住行都包含著許多勞動人民傾注的汗水和心血,要學會珍惜。(二)實踐我能行。了解一種物品的勞動過程,搜集相應的圖片,在《關愛能量冊》中貼一貼、寫一寫它的勞動過程。活動三:職業快閃秀(一)職業名稱對對碰。1.認讀“語文園地二”“識字加油站”中兩組表示職業名稱的詞語,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讀識記生字。2.觀察比較,說說發現:都是表示職業的名稱,詞語的最后一個字是“師”或者“員”。3.聯系生活,仿照“鄰居王叔叔是一名理發師”的句式,舉例說說周圍人的職業,豐富職業名稱詞。(二)情真意切教師愛。1.閱讀《一株紫丁香》:在老師的窗前,同學們栽了一株紫丁香,它會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讀完之后交流:你發現了什么?又會感受到什么?2.配樂朗誦詩歌,感受師生之間的關愛,表達對老師的愛。(三)多樣職業貢獻大。1.討論:不同職業能為社會帶來怎樣的奉獻和愛?2.“口語交際 長大以后做什么”:同學們,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各行各業都能用自己的方式為大家奉獻愛,那你有沒有喜歡的職業呢?長大以后又想要做什么呢?(1)小組內交流:你長大以后想做什么?為什么?(2)全班交流。3.互動交流,明白各行各業都在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任務三:關愛分享,匯集能量學習目標1.認識“郊、泛”等15個生字,會寫“匹、妹”等9個字,會寫“出色、妹妹”等13個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妹妹心情的變化,能說出變化的原因。3.讀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寫的畫面,感受春天傍晚的美景和家人之間的關愛。4.通過給“小雷鋒”建立愛心檔案,抓住寫話重點,寫一寫幫助過自己的同學,寫出他的樣子和幫助自己的一件事,感受同學之間的關愛。課前準備搜集圖片。課時安排4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愛的甜甜圈(一)前后呼應話關愛。1.同學們,前兩個學習任務中,我們知道了要學習雷鋒叔叔樂于幫助和關愛他人的品質,也知道了等長大以后,無論做什么職業,我們都能用自己的方式為社會、為他人貢獻力量、奉獻愛心。今天,我們將沐浴著溫暖的春風,繼續尋覓關愛。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半包圍結構的字“匹”,包圍部分與被包圍部分大小要寫得協調,同時關注筆順和第三筆“豎彎鉤”的正確寫法。3.圍繞課題質疑,帶問題自讀課文《一匹出色的馬》。4.認讀生字,交流識記方法。(1)結合動作識記:拾、騎、跨。(2)語境加經驗識字:波紋、異常、毛毯軟軟的。5.指導朗讀比較長的句子。6.認字游戲,檢查生字掌握情況。(二)感情朗讀體悟愛。1.朗讀第1~3自然段,抓住重點詞句想象畫面,感受春天傍晚的美景和一家人在一起的溫馨。(1)畫出描寫一家人散步的句子,邊讀邊想象輕松、溫馨的畫面,試著讀出這種感受。(2)借助圖片,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景色畫面,并將所想帶入朗讀,讀出水波、綠毯的溫柔。①河水碧綠碧綠的,微風吹過,泛起層層波紋。②路的一邊是田野,蔥蔥綠綠的,非常可愛,像一片柔軟的綠毯。(3)我來做個小詩人。出示句子:“路的一邊是田野,蔥蔥綠綠的,非常可愛,像一片柔軟的綠毯。”引導仿寫,通過對畫面和景物的想象,續寫小詩。2.朗讀課文第4~7自然段,讀好人物對話,體會心情變化。(1)在課文中畫出代表妹妹態度和情緒的關鍵詞。(2)從“累了求抱——高興奔去——笑著迎接”等內容中體會妹妹從撒嬌、急切到興奮、得意的情緒變化,并嘗試讀出恰當的語氣。(3)找一找妹妹態度前后變化的原因,分角色讀一讀、演一演,再現妹妹的天真可愛和爸爸的智慧關愛。小結:媽媽溫柔的解釋和拒絕、爸爸巧妙的鼓勵,讓妹妹開心地戰勝了困難。這讓我們體會到爸爸媽媽對孩子愛的教育以及妹妹的童真童趣,感受到一家人和諧有愛的相處方式。(三)書寫運用表達愛。1.小小書法家。完成本課書寫指導,注意左右結構的字的部件穿插,使字顯得更緊湊。2.仿寫小能手。仿照“語文園地二”“字詞句運用”的例句,用“什么景物,怎么樣,像什么”的句式說一說、寫一寫自己喜歡的景物。活動二:曬曬“小雷鋒”(一)誰是“小雷鋒”。1.回顧任務:同學們,之前我們發布過“班級小雷鋒”的實踐活動,同學們都在積極行動著,爭做合格的“紅領巾”。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你有沒有受到過同學的幫助呢?2.講述交流。3.今天,我們就來給這位幫助過你的小雷鋒,建立愛心檔案,寫寫表揚信。(二)建立愛心檔案。1.借助“語文園地二”“寫話”的提示和表格范例進行遷移,填寫學習單表格,寫清楚“小雷鋒”的姓名、長相、做的好事,把句子說完整。2.寫完以后在組內分享交流。3.依據表格內容整理一段完整的話。4.分享寫話成果,感受表達的樂趣。5.修改后將作品整理在《關愛能量冊》中。活動三:匯集愛能量(一)匯總《關愛能量冊》。1.匯總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成果、實踐成果,按照類別做好整理。2.小組交流、全班展示,進行資料的補充與完善。3.開展班級“關愛小使者”評選活動,收集優秀故事。(二)形成班級能量冊。1.明確以“愛他人、愛勞動、愛美景、愛家人、愛朋友”等幾個類別為欄目,整理匯編班級《關愛能量集》。2.同學們推薦優秀資源,進行班內漂流分享。3.根據學習表現及成果進行“爭當關愛小使者”評價。“爭當關愛小使者”評價表學習活動 自我評價 同伴評價 教師評價 綜合評價《關愛能量冊》整理 ☆☆☆ ☆☆☆ ☆☆☆ ☆☆☆“關愛小使者”展評 ☆☆☆ ☆☆☆ ☆☆☆ ☆☆☆在本單元學習中,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及文字、視頻資料,通過《雷鋒日記》(節選)、故事片《雷鋒》等資料充分了解雷鋒叔叔的生平及感人的故事,學唱《學習雷鋒好榜樣》等歌曲。以此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與“關愛”有關的小故事,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小雷鋒”,感受愛、傳遞愛。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明確學習任務,進行任務達成的自我評價,運用記錄表、過程性評價表等工具作為學習活動的輔助。1.從“被關愛”到“去關愛”。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平時更多地都是被關愛的對象,因此本單元從人文性出發,幫助學生在內心種下“關愛”的種子,并引導學生學會關愛別人的方式,在實際生活中踐行。2.“想象畫面”需要達到的程度。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中明確提出:感受文學閱讀的樂趣,初步體會聯想和想象的奇妙。根據懷特海的界定,二年級的學生仍然處于兒童發展的浪漫階段,對二年級學生想象畫面的質量不需特別苛求,應遵循著從感受、體會到應用的逐漸提升的發展過程,教學中培養學生抓住句子中重要詞語、聯系生活經歷或生活體驗,頭腦中再現句子所描寫的場景和畫面,加深對內容的理解,產生關愛別人的情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