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化學三輪沖刺考前必備:專題五 反應熱 電化學(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化學三輪沖刺考前必備:專題五 反應熱 電化學(課件 學案,共2份)

資源簡介

一、反應熱 焓變計算
1.反應熱
(1)反應熱:中學階段認為,在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其反應熱等于反應的焓變。
(2)燃燒熱:在101 kPa時,_______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物時所放出的熱量。
(3)Q(放)=n(可燃物)×|ΔH(燃燒熱)|。
2.焓變的計算
(1)根據(相對)能量計算
ΔH=E(生成物總能量)-E(反應物總能量)。
(2)根據鍵能計算
ΔH=E(反應物鍵能總和)-E(生成物鍵能總和)。
(3)根據活化能計算
ΔH=E(正反應的活化能)-E(逆反應的活化能)。
(4)根據物質的燃燒熱計算
ΔH(燃燒熱)=-。
3.蓋斯定律
(1)蓋斯定律的含義
一個化學反應,不管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分幾步完成的,其反應熱是相同的。
(2)利用蓋斯定律間接計算某些反應的反應熱(ΔH)
則A→D反應的焓變ΔH=ΔH1+ΔH2+ΔH3。
方法技巧 蓋斯定律應用答題模板——疊加法
步驟1 “倒”
為了將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標方程式,可將部分方程式顛倒過來,反應熱的數值不變,但符號相反。這樣就不用再做減法運算了,實踐證明,方程式相減時往往容易出錯。
步驟2 “乘”
為了將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標方程式,可將方程式乘以某個倍數,反應熱也要乘以相應倍數。
步驟3 “加”
上面的兩個步驟完成,只要將方程式相加即可得目標方程式,反應熱也要相加。
4.典例剖析
[2023·全國乙卷,28(2)]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FeSO4·7H2O(s)===FeSO4(s)+7H2O(g) ΔH1=a kJ·mol-1
FeSO4·xH2O(s)===FeSO4(s)+xH2O(g) ΔH2=b kJ·mol-1
FeSO4·yH2O(s)===FeSO4(s)+yH2O(g) ΔH3=c kJ·mol-1
則FeSO4·7H2O(s)+FeSO4·yH2O(s)===2(FeSO4·xH2O)(s)的ΔH=    kJ·mol-1。
[思路分析]
第一步:獲取關鍵信息——找出目標反應中的相應物質
反應物 FeSO4·7H2O(s)、FeSO4·yH2O(s)
生成物 2(FeSO4·xH2O)(s)
其他物質 FeSO4(s)、H2O(g)
反應熱 ΔH1=a kJ·mol-1、ΔH2=b kJ·mol-1、ΔH3=c kJ·mol-1
第二步:有效信息的整理與加工——消去其他物質[FeSO4(s)、H2O(g)]
(1)給方程式依次編號:
①FeSO4·7H2O(s)===FeSO4(s)+7H2O(g) ΔH1=a kJ·mol-1
②FeSO4·xH2O(s)===FeSO4(s)+xH2O(g) ΔH2=b kJ·mol-1
③FeSO4·yH2O(s)===FeSO4(s)+yH2O(g) ΔH3=c kJ·mol-1
(2)利用加減消元法,消去其他物質得到目標反應:目標反應=①+③-②×2
第三步:計算反應熱
ΔH=ΔH1+ΔH3-2ΔH2=(a+c-2b) kJ·mol-1
1.正誤判斷
(1)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是放熱反應,所以水的分解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
(2)斷開化學鍵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會放出能量(  )
(3)已知途徑a:CCO+H2CO2+H2O;途徑b:CCO2。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碳按a、b兩種途徑完全轉化,途徑a比途徑b放出更多熱能(  )
(4)已知氫氣和氯氣在混合光照時發生爆炸,而氫氣在氯氣中點燃能安靜燃燒,說明在同溫同壓下,H2(g)+Cl2(g)===2HCl(g)的反應條件不同,ΔH不同(  )
(5)可逆反應的ΔH表示完全反應時的熱量變化,與反應是否可逆無關(  )
(6)C(石墨,s)===C(金剛石,s) ΔH>0,說明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
(7)在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稀酸溶液中H+與稀堿溶液中OH-的物質的量相等,則所測中和反應反應熱數值更準確(  )
(8)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氣轉化為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 ΔH=-192.9 kJ·mol-1,則CH3OH(g)的燃燒熱為192.9 kJ·mol-1(  )
2.(2024·黑龍江龍東五地市高三聯考)甲烷是重要的氣體燃料。回答下列問題:
(1)甲烷化反應即為氫氣和碳氧化物反應生成甲烷,有利于實現碳循環利用。
已知涉及的反應如下:
反應Ⅰ:CO(g)+3H2(g)CH4(g)+H2O(g) ΔH1=-206.2 kJ·mol-1
反應Ⅱ:CO (g)+H2O(g)CO2(g)+H2 (g) ΔH2
反應Ⅲ:CO2(g)+4H2 (g)CH4 (g)+2H2O(g) ΔH3=-165 kJ·mol-1
則ΔH2=      kJ·mol-1。
(2)幾種化學鍵的鍵能如表所示,則a=    。
化學鍵 C—H H—H H—O C==O
鍵能/(kJ·mol-1) 413 a 463 797.5
二、電化學原理
1.原電池、電解池的區別
2.離子交換膜
易錯警示 有離子交換膜的原電池或電解池裝置中,在計算某一區域電解質溶液質量的變化時,一定要考慮離子移動引起的電解質溶液質量的變化。
3.電解原理的應用
(1)電鍍:待鍍件作陰極、鍍層金屬作陽極、含鍍層金屬離子的溶液作電鍍液。
(2)電解精煉銅:純銅作陰極、粗銅作陽極、硫酸銅溶液作電解質溶液。
4.金屬(以鐵為例)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
(1)吸氧腐蝕電極反應
負極:Fe-2e-===Fe2+;
正極:O2+4e-+2H2O===4OH-。
(2)析氫腐蝕電極反應
負極:Fe-2e-===Fe2+;
正極:2H++2e-===H2↑。
(3)防護方法
①原電池原理——犧牲陽極法:與較活潑的金屬相連,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被腐蝕,被保護的金屬作正極;
②電解池原理——外加電流法:被保護的金屬與原電池負極相連,形成電解池,作陰極。
方法技巧 解電化學選擇題的方法步驟
1.(2024·新課標卷,12)一種可植入體內的微型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通過CuO催化消耗血糖發電,從而控制血糖濃度。當傳感器檢測到血糖濃度高于標準,電池啟動。血糖濃度下降至標準,電池停止工作。(血糖濃度以葡萄糖濃度計)
電池工作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電池總反應為2C6H12O6+O2===2C6H12O7
B.b電極上CuO通過Cu(Ⅱ)和Cu(Ⅰ)相互轉變起催化作用
C.消耗18 mg葡萄糖,理論上a電極有0.4 mmol電子流入
D.兩電極間血液中的Na+在電場驅動下的遷移方向為b→a
2.(2023·武漢檢測)電有機合成相對于傳統有機合成具有顯著優勢,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實現電催化合成2,5 呋喃二甲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催化電極b連接電源的負極
B.陰極區溶液中c(H2SO4)不變
C.陽極區的總反應為
D.每消耗1 mol對硝基苯酚同時生成1 mol 2,5 呋喃二甲酸
1.判斷下列關于原電池的五個裝置圖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圖1裝置為有陽離子交換膜的鋅銅原電池,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甲池的c(S)減小(  )
(2)控制合適的條件,將反應2Fe3++2I-2Fe2++I2設計成如圖2所示的原電池。則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甲中石墨電極上Fe3+被還原(  )
(3)通過加入適量乙酸鈉,設計成微生物電池可以將廢水中的氯苯轉化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圖3所示。b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CH3COO--8e-+2H2O===2CO2↑+7H+,a極為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2e-+H+===Cl-+(  )
(4)我國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化學耦合分解硫化氫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裝置如圖4所示。該裝置工作時,H+在b極區放電生成氫氣,H+由a極區流向b極區,a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Fe2+-e-===Fe3+(  )
(5)某原電池裝置如圖5所示,電池總反應為2Ag+Cl2===2AgCl。當電路中轉移0.01 mol電子時,交換膜左側溶液中約減少0.01 mol離子(  )
2.判斷下列關于電解池的五個裝置圖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在固態金屬氧化物電解池中,高溫條件下電解H2O CO2混合氣體制備H2和CO是一種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X是電源的負極,電池總反應是H2O+CO2H2+CO+O2(  )
(2)某模擬“人工樹葉”電化學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該裝置能將H2O和CO2轉化為O2和燃料(C3H8O)。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3CO2+18H+-18e-===C3H8O+5H2O(  )
(3)三室式電滲析法處理含Na2SO4廢水的原理如圖3所示,采用惰性電極,ab、cd均為離子交換膜,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兩膜中間的Na+和S可通過離子交換膜,而兩端隔室中離子被阻擋不能進入中間隔室。該法在處理含Na2SO4廢水時可以得到NaOH和H2SO4產品(  )
(4)亞磷酸鈉(Na2HPO3)溶液電滲析法制備H3PO3(亞磷酸)的原理如圖4所示,膜①③均為CM,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4e-===4H++O2↑(  )
(5)高壓直流電線路的瓷絕緣子可能出現鐵帽腐蝕現象,在鐵帽上加鋅環能有效防止鐵帽的腐蝕,如圖5所示,該裝置為犧牲陽極法,瓷絕緣子表面產生的OH-向陰極移動(  )
3.(2023·湖北,10)我國科學家設計如圖所示的電解池,實現了海水直接制備氫氣技術的綠色化。該裝置工作時陽極無Cl2生成且KOH溶液的濃度不變,電解生成氫氣的速率為x mol·h-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b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
B.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C.電解時海水中動能高的水分子可穿過PTFE膜
D.海水為電解池補水的速率為2x mol·h-1
答案精析
一、
1.(2)1 mol
4.a+c-2b
自我檢測
1.(1)√ (2)√ (3)× (4)× (5)√ (6)√
(7)× (8)×
2.(1)-41.2 (2)436
解析 (1)反應Ⅱ=反應Ⅰ-反應Ⅲ,所以ΔH2=ΔH1-ΔH3=-206.2 kJ·mol-1-(-165 kJ·mol-1)=-41.2 kJ·mol-1。
(2)根據反應Ⅲ,反應的焓變等于反應物總鍵能減去生成物總鍵能,則(4a+797.5×2-413×4-463×4)kJ·mol-1=-165 kJ·mol-1,a=436。
二、
應用舉例
1.C [該裝置為原電池,a為正極,電極反應為O2+4e-+2H2O===4OH-,b為負極,發生反應:Cu2O-2e-+2OH-===2CuO+H2O,在負極區,葡萄糖被CuO氧化為葡萄糖酸:C6H12O6+2CuO===C6H12O7+Cu2O,電池的總反應為2C6H12O6+O2===2C6H12O7,A正確;CuO將葡萄糖氧化為葡萄糖酸,自身被還原為Cu2O,Cu2O在b電極上失電子轉化成CuO,因此,CuO通過Cu(Ⅱ)和Cu(Ⅰ)相互轉變起催化作用,B正確;由反應2C6H12O6+O2===2C6H12O7可知,1 mol C6H12O6參加反應時轉移2 mol電子,消耗18 mg(0.1 mmol)葡萄糖時,理論上a電極有0.2 mmol電子流入,C錯誤;原電池中陽離子從負極移向正極,故Na+遷移方向為b→a,D正確。]
2.B [催化電極b上硝基轉化為氨基,發生還原反應,為陰極,故催化電極b連接電源的負極,A正確;陰極區發生反應:+6e-+6H+===+2H2O,生成水,溶液中c(H2SO4)減小,B錯誤;催化電極a為陽極,連接電源的正極,陽極區的總反應為-6e-+2H2O===+6H+,C正確;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每消耗1 mol對硝基苯酚,同時生成1 mol 2,5-呋喃二甲酸,D正確。]
自我檢測
1.(1)× (2)√ (3)√ (4)√ (5)×
解析 (1)由于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故甲池的c(S)不變。(5)AgCl/Ag為負極,電極反應為Ag-e-+Cl-===AgCl,當電路中轉移0.01 mol電子時,有0.01 mol AgCl沉淀形成,同時還必然有0.01 mol H+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正極區,因而左側減少0.02 mol離子。
2.(1)√ (2)× (3)√ (4)√ (5)×
解析 (2)a極為陰極,應為得電子的還原反應。(5)該裝置為外加電流法,OH-向陽極移動。
3.D [b電極為陰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2H2O+2e-===H2↑+2OH-,故A正確;該裝置工作時陽極無Cl2生成且KOH濃度不變,陽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4OH--4e-===O2↑+2H2O,為保持OH-濃度不變,則陰極產生的OH-要通過離子交換膜進入陽極室,即離子交換膜應為陰離子交換膜,故B正確;電解時電解槽中不斷有水被消耗,海水中的動能高的水可穿過PTFE膜,為電解池補水,故C正確;由電解總反應可知,每生成1 mol H2要消耗1 mol H2O,生成H2的速率為x mol·h-1,則補水的速率也應是x mol·h-1,故D錯誤。](共40張PPT)
考前必備
專題五 反應熱 電化學
一、反應熱 焓變計算
二、電化學原理
內容索引
一、反應熱 焓變計算
PART ONE
1.反應熱
(1)反應熱:中學階段認為,在等壓條件下進行的化學反應,其反應熱等于反應的焓變。
(2)燃燒熱:在101 kPa時, 純物質完全燃燒生成指定產物時所放出的熱量。
(3)Q(放)=n(可燃物)×|ΔH(燃燒熱)|。
1 mol
2.焓變的計算
(1)根據(相對)能量計算
ΔH=E(生成物總能量)-E(反應物總能量)。
(2)根據鍵能計算
ΔH=E(反應物鍵能總和)-E(生成物鍵能總和)。
(3)根據活化能計算
ΔH=E(正反應的活化能)-E(逆反應的活化能)。
(4)根據物質的燃燒熱計算
ΔH(燃燒熱)=-。
3.蓋斯定律
(1)蓋斯定律的含義
一個化學反應,不管是一步完成的還是分幾步完成的,其反應熱是相同的。
(2)利用蓋斯定律間接計算某些反應的反應熱(ΔH)
則A→D反應的焓變ΔH=ΔH1+ΔH2+ΔH3。
方法技巧 蓋斯定律應用答題模板——疊加法
步驟1 “倒”
為了將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標方程式,可將部分方程式顛倒過來,反應熱的數值不變,但符號相反。這樣就不用再做減法運算了,實踐證明,方程式相減時往往容易出錯。
步驟2 “乘”
為了將方程式相加得到目標方程式,可將方程式乘以某個倍數,反應熱也要乘以相應倍數。
步驟3 “加”
上面的兩個步驟完成,只要將方程式相加即可得目標方程式,反應熱也要相加。
4.典例剖析
[2023·全國乙卷,28(2)]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FeSO4·7H2O(s)===FeSO4(s)+7H2O(g) ΔH1=a kJ·mol-1
FeSO4·xH2O(s)===FeSO4(s)+xH2O(g) ΔH2=b kJ·mol-1
FeSO4·yH2O(s)===FeSO4(s)+yH2O(g) ΔH3=c kJ·mol-1
則FeSO4·7H2O(s)+FeSO4·yH2O(s)===2(FeSO4·xH2O)(s)的ΔH=   kJ·mol-1。
a+c-2b
[思路分析]
第一步:獲取關鍵信息——找出目標反應中的相應物質
反應物 FeSO4·7H2O(s)、FeSO4·yH2O(s)
生成物 2(FeSO4·xH2O)(s)
其他物質 FeSO4(s)、H2O(g)
反應熱 ΔH1=a kJ·mol-1、ΔH2=b kJ·mol-1、ΔH3=c kJ·mol-1
第二步:有效信息的整理與加工——消去其他物質[FeSO4(s)、H2O(g)]
(1)給方程式依次編號:
①FeSO4·7H2O(s)===FeSO4(s)+7H2O(g) ΔH1=a kJ·mol-1
②FeSO4·xH2O(s)===FeSO4(s)+xH2O(g) ΔH2=b kJ·mol-1
③FeSO4·yH2O(s)===FeSO4(s)+yH2O(g) ΔH3=c kJ·mol-1
(2)利用加減消元法,消去其他物質得到目標反應:目標反應=①+③-②×2
第三步:計算反應熱
ΔH=ΔH1+ΔH3-2ΔH2=(a+c-2b) kJ·mol-1
1.正誤判斷
(1)氫氣在氧氣中燃燒是放熱反應,所以水的分解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  )
(2)斷開化學鍵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學鍵會放出能量(  )
(3)已知途徑a:C CO+H2 CO2+H2O;途徑b:C CO2。相同
條件下,等質量的碳按a、b兩種途徑完全轉化,途徑a比途徑b放出更多
熱能(  )
自我檢測


×
(4)已知氫氣和氯氣在混合光照時發生爆炸,而氫氣在氯氣中點燃能安靜燃燒,說明在同溫同壓下,H2(g)+Cl2(g)===2HCl(g)的反應條件不同,ΔH不同(  )
(5)可逆反應的ΔH表示完全反應時的熱量變化,與反應是否可逆無關
(  )
(6)C(石墨,s)===C(金剛石,s) ΔH>0,說明石墨比金剛石穩定(  )
(7)在測定中和反應的反應熱時,稀酸溶液中H+與稀堿溶液中OH-的物質的量相等,則所測中和反應反應熱數值更準確(  )
×


×
(8)燃料電池中將甲醇蒸氣轉化為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H3OH(g)+O2(g)
===CO2(g)+2H2(g) ΔH=-192.9 kJ·mol-1,則CH3OH(g)的燃燒熱為192.9 kJ·
mol-1(  )
×
2.(2024·黑龍江龍東五地市高三聯考)甲烷是重要的氣體燃料。回答下列問題:
(1)甲烷化反應即為氫氣和碳氧化物反應生成甲烷,有利于實現碳循環利用。
已知涉及的反應如下:
反應Ⅰ:CO(g)+3H2(g) CH4(g)+H2O(g) ΔH1=-206.2 kJ·mol-1
反應Ⅱ:CO (g)+H2O(g) CO2(g)+H2 (g) ΔH2
反應Ⅲ:CO2(g)+4H2 (g) CH4 (g)+2H2O(g) ΔH3=-165 kJ·mol-1
則ΔH2=    kJ·mol-1。
-41.2
反應Ⅱ=反應Ⅰ-反應Ⅲ,所以ΔH2=ΔH1-ΔH3=-206.2 kJ·mol-1-(-165 kJ·
mol-1)=-41.2 kJ·mol-1。
(2)幾種化學鍵的鍵能如表所示,則a=   。
436
根據反應Ⅲ,反應的焓變等于反應物總鍵能減去生成物總鍵能,則(4a+797.5×2-413×4-463×4)kJ·mol-1=-165 kJ·mol-1,a=436。
化學鍵 C—H H—H H—O C==O
鍵能/(kJ·mol-1) 413 a 463 797.5
二、電化學原理
PART TWO
1.原電池、電解池的區別
2.離子交換膜
易錯警示 有離子交換膜的原電池或電解池裝置中,在計算某一區域電解質溶液質量的變化時,一定要考慮離子移動引起的電解質溶液質量的變化。
3.電解原理的應用
(1)電鍍:待鍍件作陰極、鍍層金屬作陽極、含鍍層金屬離子的溶液作電鍍液。
(2)電解精煉銅:純銅作陰極、粗銅作陽極、硫酸銅溶液作電解質溶液。
4.金屬(以鐵為例)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
(1)吸氧腐蝕電極反應
負極:Fe-2e-===Fe2+;
正極:O2+4e-+2H2O===4OH-。
(2)析氫腐蝕電極反應
負極:Fe-2e-===Fe2+;
正極:2H++2e-===H2↑。
(3)防護方法
①原電池原理——犧牲陽極法:與較活潑的金屬相連,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被腐蝕,被保護的金屬作正極;
②電解池原理——外加電流法:被保護的金屬與原電池負極相連,形成電解池,作陰極。
方法技巧 解電化學選擇題的方法步驟
1.(2024·新課標卷,12)一種可植入體內的微型電池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通過CuO催化消耗血糖發電,從而控制血糖濃度。當傳感器檢測到血糖濃度高于標準,電池啟動。血糖濃度下降至標準,
電池停止工作。(血糖濃度以葡萄糖濃
度計)
電池工作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電池總反應為2C6H12O6+O2===2C6H12O7
B.b電極上CuO通過Cu(Ⅱ)和Cu(Ⅰ)相互轉變起催化作用
C.消耗18 mg葡萄糖,理論上a電極有0.4 mmol電子流入
D.兩電極間血液中的Na+在電場驅動下的遷移方向為b→a
應用舉例

該裝置為原電池,a為正極,電極反應為O2+4e-+2H2O===4OH-,b為負極,發生反應:Cu2O-2e-+2OH-===2CuO+H2O,在負極區,葡萄糖被CuO氧化為葡萄糖酸:C6H12O6+2CuO===C6H12O7+Cu2O,電池的總反應為2C6H12O6+O2===2C6H12O7,A正確;
CuO將葡萄糖氧化為葡萄糖酸,
自身被還原為Cu2O,Cu2O在b電
極上失電子轉化成CuO,因此,
CuO通過Cu(Ⅱ)和Cu(Ⅰ)相互轉
變起催化作用,B正確;
由反應2C6H12O6+O2===2C6H12O7可知,1 mol C6H12O6參加反應時轉移2 mol電子,消耗18 mg(0.1 mmol)葡萄糖時,理論上a電極有0.2 mmol電子流入,C錯誤;
原電池中陽離子從負極移向正
極,故Na+遷移方向為b→a,
D正確。
2.(2023·武漢檢測)電有機合成相對于傳統有機合成具有顯著優勢,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實現電催化合成
2,5 呋喃二甲酸。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A.催化電極b連接電源的負極
B.陰極區溶液中c(H2SO4)不變
C.陽極區的總反應為
D.每消耗1 mol對硝基苯酚同時生成1 mol 2,5 呋喃二甲酸

催化電極b上硝基轉化為氨基,發生還原反應,為陰極,故催化電極b連接電源的負極,A正確;
陰極區發生反應: +6e-+
6H+=== +2H2O,生成水,
溶液中c(H2SO4)減小,B錯誤;
催化電極a為陽極,連接電源
的正極,陽極區的總反應為
-6e-+2H2O===
+6H+,C正確;
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每消
耗1 mol對硝基苯酚,同時生成1 mol 2,5 呋喃二甲酸,D正確。
1.判斷下列關于原電池的五個裝置圖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自我檢測
(1)圖1裝置為有陽離子交換膜的鋅銅原電池,電池工作一段時間后,甲池的c(S)減小(  )
×
由于陽離子交換膜只允許陽離子和水分子通過,故甲池的c()不變。
(2)控制合適的條件,將反應2Fe3++2I- 2Fe2++I2設計成如圖2所示的原電池。則反應開始時,乙中石墨電極上發生氧化反應,甲中石墨電極上Fe3+被還原(  )

(3)通過加入適量乙酸鈉,設計成微生物電池可以將廢水中的氯苯轉化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圖3所示。b極為負極,電極反應式為CH3COO--8e-+2H2O===2CO2↑+7H+,a極為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
+2e-+H+===Cl-+ (  )

(4)我國在太陽能光電催化—化學耦合分解硫化氫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裝置如圖4所示。該裝置工作時,H+在b極區放電生成氫氣,H+由a極區流向b極區,a極上發生的電極反應為Fe2+-e-===Fe3+(  )

(5)某原電池裝置如圖5所示,電池總反應為2Ag+Cl2===2AgCl。當電路中轉移0.01 mol電子時,交換膜左側溶液中約減少0.01 mol離子(  )
×
AgCl/Ag為負極,電極反應為Ag-e-+Cl-===AgCl,當電路中轉移0.01 mol電子時,有0.01 mol AgCl沉淀形成,同時還必然有0.01 mol H+通過陽離子交換膜進入正極區,因而左側減少0.02 mol離子。
2.判斷下列關于電解池的五個裝置圖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在固態金屬氧化物電解池中,高溫條件下電解H2O CO2混合氣體制備H2和CO是一種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圖1所示。X是電源的負
極,電池總反應是H2O+CO2 H2+CO+O2(  )

(2)某模擬“人工樹葉”電化學實驗裝置如圖2所示。該裝置能將H2O和CO2轉化為O2和燃料(C3H8O)。a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3CO2+18H+-18e-===C3H8O+5H2O(  )
×
a極為陰極,應為得電子的還原反應。
(3)三室式電滲析法處理含Na2SO4廢水的原理如圖3所示,采用惰性電極,ab、cd均為離子交換膜,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兩膜中間的Na+和S可通過離子交換膜,而兩端隔室中離子被阻擋不能進入中間隔室。該法在處理含Na2SO4廢水時可以得到NaOH和H2SO4產品(  )

(4)亞磷酸鈉(Na2HPO3)溶液電滲析法制備H3PO3(亞磷酸)的原理如圖4所示,膜①③均為CM,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H2O-4e-===4H++O2↑(  )

(5)高壓直流電線路的瓷絕緣子可能出現鐵帽腐蝕現象,在鐵帽上加鋅環能有效防止鐵帽的腐蝕,如圖5所示,該裝置為犧牲陽極法,瓷絕緣子表面產生的OH-向陰極移動(  )
×
該裝置為外加電流法,OH-向陽極移動。
3.(2023·湖北,10)我國科學家設計如圖所示的電解池,實現了海水直接制備氫氣技術的綠色化。該裝置工作時陽極無Cl2生成且KOH溶液的濃度不變,電解生成氫氣的速率為x mol·h-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b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
B.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C.電解時海水中動能高的水分
子可穿過PTFE膜
D.海水為電解池補水的速率為
2x mol·h-1

b電極為陰極,發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為2H2O+2e-===H2↑+
2OH-,故A正確;
該裝置工作時陽極無Cl2生成且
KOH濃度不變,陽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4OH--4e-===O2↑+2H2O,為保持OH-濃度不變,則陰極產生的OH-要通過離子交換膜進入陽極室,即離子交換膜應為陰離子交換膜,故B正確;
電解時電解槽中不斷有水被消耗,
海水中的動能高的水可穿過PTFE
膜,為電解池補水,故C正確;
由電解總反應可知,每生成1 mol
H2要消耗1 mol H2O,生成H2的速
率為x mol·h-1,則補水的速率也應是x mol·h-1,故D錯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蕉岭县| 南投县| 抚松县| 铜陵市| 永福县| 长子县| 西城区| 万盛区| 南昌市| 湖州市| 旬邑县| 方城县| 平泉县| 三门峡市| 会昌县| 金沙县| 花莲市| 深州市| 二连浩特市| 皮山县| 金湖县| 静海县| 万载县| 东台市| 林甸县| 新巴尔虎右旗| 凤台县| 温州市| 西吉县| 高州市| 鹤岗市| 罗平县| 东辽县| 洮南市| 望城县| 钦州市| 滨海县| 饶阳县| 云南省| 双流县| 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