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2《找春天》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找春天》是統編本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重組后的第一篇課文。全文共8個自然段,文章將春天人格化,跟孩子進行捉迷藏一般的互動,充滿童趣。作為一篇小散文,在語言表達上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語言認知水平:循環往復的段式結構利于學生記憶內容和對信息的檢索,找到春天的特點,同時在想象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疑問句增強了文章的感彩。教學目標語言建構:(1)借助拼音和已經掌握的各種識字方法,獨立識讀14個生字。(2)書寫本課的10個生字,結合二年級上學期書寫提示,鞏固左右結構字的書寫結構安排。指導上下結構的生字書寫,重點指導“蕩”。思維發展:(1)初識春天的模樣,在《找春天》的閱讀中,發展形象思維,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2)參與春天的活動,在認識導覽圖的過程中培養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能力和聯系思維能力。文化傳承:嘗試發現自己眼中的春天,感受春天帶給自己的快樂。教學重點1.借助拼音和已經掌握的各種識字方法,獨立識讀14個生字。2.書寫本課的生字,結合二年級上學期書寫提示,鞏固左右結構字的書寫結構安排。指導上下結構的生字書寫,重點指導“蕩”。3.在小組內,練習讀課文,能讀出孩子們找到的春天的模樣。初步感受陳述句、感嘆句、疑問句所表達的不同情感。4.積累四字詞語,借助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學會想象。感受不同語言形式表達的豐富性。教學難點1.積累四字詞語,借助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學會想象。感受不同語言形式表達的豐富性。 2.初識春天的模樣,在《找春天》的閱讀中,培養并發展形象思維,能夠用語言描述出來。教學過程第一課時環節一:導入新課出示《語文園地一》中“識字加油站”的導覽圖。這節課,我們就要通過導游覽圖,一起去找春天。板書課題:找春天。環節二:朗讀課文,自主識字1.自由朗讀。(1)圈畫本課所有生字和認讀字。(2)標畫自然段。(3)在閱讀復現的過程中鞏固生字字音。2.跟讀句子(PPT,生字閃爍)。(1)句:復現生字:羞、姑、遮、掩、(2)句:復現生字:探(3)句:復現生字:觸跟讀句子,在讀中復現生字。初步體會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不同的讀法、語氣和感彩(這里需要做一個朗讀指導的微課,區分三個句式的不同讀法)。3.同桌互讀。(1)力爭讀準字音、讀音清晰/洪亮、讀成句子、讀出節奏、讀得流利、通順,盡可能避免字讀、斷讀,試著做到一口氣讀一個句子。讓同桌聽聽——)。(2)結成學生幫扶小組,學會同自己性格迥異,或不喜歡的人打交道并合作。4.合作朗讀。(1)8個同學一個小組。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邊讀邊想:孩子們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①讀和看的過程中進一步復現生字。②邊聽邊思考。③根據課文內容提取信息。④用橫線進行標畫。(2)指名讀孩子們找到的春天的模樣。①學生讀句子。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②復現生字:羞、姑、遮、掩、探、嫩、符、解、杜、鵑 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不斷復現生字,達到識字目的。培養合作能力。【設置意圖】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不斷復現生字,達到識字目的。培養合作能力。環節三:學習檢測1.認讀藏在春天不同的景物里的生字詞。(1)指名讀、開火車讀。(2)順序讀、亂序讀。2.學生獨立觀察本課需要書寫的左右結構的生字的漢字結構和“柳”字。沖、姑、娘、仔、吐、桃、柳3.復習二年級上冊書寫提示中有關左右結構字的書寫指導。4.通過標識框自己標畫結構安排,獨立觀察生字占格,提示重點筆畫。5.學生書寫,評價后修改。檢測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書寫左右結構的字。【設置意圖】檢測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書寫左右結構的字。課后作業“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請你根據這句話和從課文中找到的春天的樣子,畫一畫春天。第二課時環節一:游戲導入1.出示句子(PPT)。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2.畫一個小朋友,從眼睛、嘴巴、耳朵、手腳、心,不同部位延伸出枝杈,類似于思維導圖,便于學生結合文中泡泡記錄下通過什么方式感受到了春天的存在。【設置意圖】激發興趣,落實文中小泡泡。環節二:發現春天的模樣,訓練想象思維1.學生再次梳理自己從文中提取的信息。看到…… 聽到…… 聞到…… 觸摸到…… 感受到……2.逐段朗讀課文,閱讀中復現識字。(PPT)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們仔細地找哇,找哇。(1)做動作體會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字理識記:遮、掩。借助“遮掩”同義字的構詞方式,感受“遮”的本義。(2)體會“仔細地找哇,找哇。”(3)想象畫面、指導朗讀。3.朗讀4-7自然段,說說你的發現。(PPT)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聲吧?(1)初步感受想象思維。眉毛、眼睛、音符、琴聲(2)體會比喻的修辭手法。小草是眉毛 ,野花是眼睛 ,嫩芽是音符,溪聲是琴聲。(3)嘗試讀出疑問句的語氣,讀出孩子們的想象。4.朗讀第8自然段,建立人與自然的聯系。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1)體會擬人的修辭手法。(2)變換句式練說,用這樣的想象,說一說4-7自然段。復現生字,感受想象思維。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示例:她在小草尖上探頭。(3)聚焦:看、聽、聞、觸,建立人與自然的聯系。她在柳枝上蕩秋千(看)。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看)。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聽)。在桃花、杏花枝頭笑……(聞、觸)。5.通過教師總結,明白4-8自然段的描寫都說明了“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滲透寫這種先總后分的寫法。【設置意圖】閱讀中復現生字,積累四字詞語,感受比喻和擬人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環節三:學習檢測1.認讀生字卡片上的生字詞。(1)指名讀、開火車讀。(2)順序讀、亂序讀。2.學生獨立分析字的結構,安排及關鍵筆畫。尋、蕩、杏3.教師范寫后學生獨立書寫。4.評價后修改。【設置意圖】檢測本課生字的掌握。書寫生字。環節四:開啟春天主題實踐活動1.參考識字加油站的公園導覽圖,依據自己游覽公園的經驗,畫一個曾經游覽過的公園/博物館/鄉村導覽圖,圖中的文字可以粘貼/拼音/圖示。2.出示園地一導覽圖和本課小泡泡,以游園活動為載體開啟春天主題實踐活動。【設置意圖】為下節課的口語交際做鋪墊。課后作業閱讀《春天的報信者》一書中《春天的報信者》一文。課堂總結孩子們滿懷向往、興奮、激動的心情找到了春天,春天真美啊!課后也請你們去找一找春天在哪里。板書設計找春天看 聽 聞 觸 小草 像 眉毛 野花 像 眼睛 嫩芽 像 音符 小溪水流聲 像 琴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