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百合花》說課稿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將為大家說課的內容是高中語文必修上冊中的一篇經典短篇小說——《百合花》。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一、教材分析《百合花》選自部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一單元,本單元的主題是“青春的價值”。該單元要求學生思考作品意蘊,把握小說敘事和抒情的特點,并從語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賞作品,獲得審美體驗。《百合花》是作家茹志鵑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獨特的視角描寫了一名年輕軍人在戰爭年代的犧牲故事,通過戰爭語境下人的生存狀態和情感關系,表達了作者對愛的理解以及對人性美、人情美的追求。小說中的百合花清新淡雅,純潔無瑕,象征著純潔深厚的軍民之情,展現了崇高的人性美。二、學情分析高一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與鑒賞能力,能夠初步理解小說的情節和人物形象。然而,由于閱歷尚淺,理性認識不足,學生在深入分析和鑒賞小說細節、人物形象以及情感表達方面仍需教師的引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過恰當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動手動腦的良好習慣,從而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三、教學目標基于教材和學情分析,結合語文課程標準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速讀課文,圈畫生字詞,理清思路,概括情節;通過勾畫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緊扣細節分析小通訊員、新媳婦、“我”的形象及相互關系。2.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能夠掌握小說鑒賞的基本方法,學會從語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賞作品。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戰爭年代的青春激情和人性美、人情美,培養學生對愛的理解以及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四、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緊扣細節分析小通訊員、新媳婦、“我”的形象,掌握小說鑒賞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感受戰爭年代的人性美、人情美,理解小說所表達的深刻主題。五、教法學法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往往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和諧統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教法:1. 問答法:通過提問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2. 朗讀法:通過朗讀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3. 探究法: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活動,深入理解小說情節和人物形象。學法:1. 自主學習:學生獨立閱讀課文,解決生字詞,理清文章脈絡。2. 合作學習:小組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分享學習成果。3. 探究學習:通過深入探究小說細節,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六、教學過程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課堂教學設計為以下五個環節:環節一:導入新課1. 活動設計:PPT上出示百合花圖片,詢問學生百合花的花語是什么?(純潔美麗、百年好合、莊嚴高雅、偉大的愛)然后引出課題——《百合花》(板書課題、作者)。2. 設計意圖:通過直擊標題、聚焦主題導入,引起學生思考,為理解課文主題奠定基礎。環節二:課文初探1. 活動設計: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茹志鵑的人物經歷及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學生自讀課文,借助工具書和注釋,解決生字詞。學生瀏覽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情節。通過學生討論,教師點撥,師生共同得出小說以時間為順序,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展開情節:帶路——通訊員帶路護送“我”去包扎所;借被——通訊員隨“我”借被子;犧牲——通訊員為救人犧牲;獻被——新媳婦獻出自己的新被子。2. 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脈絡,提高概括能力。環節三:合作探究與精研細品1. 活動設計:此環節由面到點,集中解決下列問題或按照需要安排學習活動。問題一:請為小說主要情節擬出小標題。教師小結:小說主要情節可以概括為三段:護送、借被子、犧牲。問題二:小說塑造了怎樣的小通訊員形象?請結合文本分析。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通過動作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等分析小通訊員的形象特點(靦腆羞澀、淳樸可愛、關心同志、盡職盡責、勇敢獻身)。問題三:作為小說敘述人,“我”的形象有什么特點?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教師小結:小說中的“我”是個善良、親切又成熟老練的女文工團員,也是一個敘述者。小說通過其女性視角敘事和描寫,使故事更加真實可信。同時,“我”是通訊員的同鄉,因此透過“我”的視角可以想象、補充人物的過去,使通訊員形象更為具體飽滿。問題四:小說最生動的描寫是借被子的情節,請聚焦這個片段中新媳婦的“笑”,分析新媳婦的形象特點。PPT呈現借被子情節中新媳婦的“笑”的描寫,引導學生分析新媳婦的形象特點(羞澀忸怩、淳樸善良、通情達理、熱愛人民軍隊)。2. 設計意圖:本環節重在分析課文,解決課文重難點。通過深度閱讀,結合相關材料深入體會作者情感,領悟人物形象體現的人文主題。環節四:課堂總結1. 活動設計:師生共同總結本課所學內容。這節課我們緊扣細節分析了小通訊員、“我”、新媳婦的形象特點。從小說細微之處中體會到純潔濃厚的軍民之情、戰友之情。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透過文中幾個年輕人之間的故事,依然能感受到人性、人情之美。2.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梳理總結,使本課知識要點化、系統化,強化記憶,加深理解。環節五:布置作業1. 活動設計:必做作業:完成課后習題,鞏固本課所學內容。選做作業:運用本課所學的小說鑒賞方法,分析其他經典短篇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達。2. 設計意圖:分層作業設計,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又可以發揮學生想象力,促進能力素質的提高。七、板書設計為了全面而簡明地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清文章脈絡,我設計了以下板書:百合花茹志鵑1. 帶路:通訊員帶路護送“我”去包扎所2. 借被:通訊員隨“我”借被子3. 犧牲:通訊員為救人犧牲4. 獻被:新媳婦獻出新被子小通訊員:靦腆羞澀、淳樸可愛、關心同志、盡職盡責、勇敢獻身“我”:善良親切、成熟老練、女性視角敘事者新媳婦:羞澀忸怩、淳樸善良、通情達理、熱愛人民軍隊八、教學反思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同時,我也注重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緊扣細節分析人物形象和情感表達,從而理解小說的深刻主題。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部分學生在理解小說深層含義方面仍有困難,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加強引導和啟發。以上就是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板書設計這幾個方面對本課的教學設計和意圖進行的說明。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