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2.1堅持依憲治國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至上第2課 保障憲法實施01根本活動準則02最高法律效力關鍵問題1、憲法的構成、本質及內容是什么?2、為什么要維護憲法至高無上的權威?3、怎樣維護憲法的權威?1、憲法的地位?2、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根本法?(憲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01根本的活動準則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憲法歷史知多少?結合視頻及教材,思考:(1)我國現行憲法是何時頒布的?(2)現行憲法由哪些內容構成?一、現行憲法的構成和誕生過程1954年憲法1975年憲法1978年憲法1982年憲法時間:1954年9月20日,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75年1月17日,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78年3月5日,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82年12月4日,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2004年憲法修正案1999年憲法修正案1993年憲法修正案1988年憲法修正案時間:1988年4月12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93年3月29日,八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時間:1999年3月15日,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時間: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2018年憲法修正案草案時間: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我國憲法一直處在探索實踐和不斷完善過程中。我國憲法是隨著時代進步、黨和人民事業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現行憲法憲 法序 言第一章 總綱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第三章 國家機構(***)第四章 國旗、國歌、國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條一、 現行憲法的內容和構成(p20、21)憲法的性質憲法的內容憲法的構成我國憲法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規定了我國的國家性質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設置及職權等除序言,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條國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依照法律規定公開進行憲法宣誓,體現維護憲法權威。2024年12月23日,國務院舉行憲法宣誓儀式。國務院總理李強監誓。憲法的權威關系國家的命運、社會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憲法沒有權威,法治的權威就樹立不起來,如果憲法受到漠視,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就無法保證。二、為什么要維護憲法的權威(P22)如何堅持憲法是根本活動準則(如何維護憲法的權威)?三、如何堅持憲法是根本活動準則(如何維護憲法的權威)P22①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②任何公民、社會組織和國家機關都必須以憲法法律為行動準則。③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利或權力,履行義務或職責,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憲法02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律效力。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共有305件。這些法律涵蓋了憲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多個領域,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條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憲法其他法結合《民法典》第一條的規定和其他法律的“對話”,你能看出哪部法律處于最高的法律地位?為什么?四、憲法的地位(p24-2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憲法所規定的內容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所規定的內容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是對刑事、民事、行政等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定,是對憲法的具體化。我國憲法規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內容上效力上思考:勞教制度被廢止說明什么?閱讀感悟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如果與憲法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就會因違憲而無效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四、憲法的地位(p24-25)提議通過憲法的修改普通法律的修改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其他的法律和議案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有半數以上代表通過。截至目前,我國憲法經歷了五次修正。截至目前,我國《刑法》已經經歷了12次修正。為什么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p25)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①一方面使得憲法的內容具有更廣泛的民意基礎,②另一方面保障了憲法的長期穩定性,使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健康發展。程序上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p25)全面依法治國,保障憲法實施,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憲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的特點,各種法律制度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憲法是對公民基本權利的根本確認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課堂小結項目 憲法 其他法律區別 內容 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 通常只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是對刑事、民事、行政等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規定。效力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制定、修改程序 憲法的制定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憲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憲程序。 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立法機關過半數通過。聯系 ①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 ②憲法的規定具有原則性的特點各種法律制度是對憲法規定的具體落實。 ③憲法是對公民基本權利的根本確認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對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堅持依憲治國根本的活動準則最高的法律效力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體體現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憲執政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憲法規定的是全局性、根本性問題。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都必須以憲法法律為行為準則課堂小結課后練習一、請判斷下列觀點是否正確2.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全部問題。5.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權威。3.憲法=刑法+民法+教育法+……(是法律的總和)。4.憲法是“母法”,是所有法律的法律。1.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都是由憲法規定的。7.違憲行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受到刑罰處罰。6.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中國共產黨可以不受法律約束。√√(2024西寧)1.以下是現行憲法的第五次修改流程,這體現了憲法( )A.制定的程序和其他法律一致B.修改需要人大代表全數通過C.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D.是黨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依據C課后練習(2024 天津)2.我國憲法序言規定:“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這體現了憲法( )A.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B.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總和C.著重規范公民的民事活動D.規定國家生活中一般性問題A課后練習(2024 淄博)3.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第一條規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對此,認識不正確的是( )A.憲法是愛國主義教育法等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B.在國家法律體系中,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C.憲法是國家法制統一的基礎,規定國家生活中的全部問題D.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C課后練習4.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志。近日,我市某中學八(2)班“道德與法治”學習小組圍繞“有愛 無障”開展模擬政協活動,請你參與。【主題學習】學習小組通過學習,將憲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之間的關系用下面圖示表現出來,請問圖示的三個法律關系理解正確嗎?請你說明理由。(1)理解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國家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權威和法律效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堅持憲法至上建設法治中國】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國家憲法日,也是第六個“憲法宣傳周”。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憲法,了解法治中國建設要求,某中學八年級(9)班開展主題活動。邀你參與。活動一:情景劇演繹“誰才是根本法?”小明和大壯等幾位同學用情景劇《誰是根本法?》來普及法律常識,了解國家憲法。下列是劇本內容節選,請認真閱讀,并回答問題。民法典: 我是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所以我是根本法。刑法: 我是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并應當負何種刑事責任,給予犯罪人何種刑事處罰的法律。所以我才是根本法。憲法 我……。所以我就是根本法。(1)到底誰才是國家的根本法?請結合所學知識,續寫憲法的臺詞,給出一個充分的理由。(1)憲法才是根本法。因為:①從內容上看:憲法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問題,而其他法律規定的是國家生活中的一般性問題。②從法律效力上看: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其他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不得與憲法原則和精神相違背。否則,會因違憲而無效;③從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憲法的修改和制定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嚴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1堅持依憲治國.pptx 【國家憲法日】一分鐘視頻帶你重溫憲法的歷史.mp4 微視頻:宣誓-新華網.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